互联网imc/ict技术设计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7346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互联网imc / ict 技术设计基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项发明全称为互联网内部集散合作系统技术设计基础,简记作MC / ICT技术设计基础。本项发明与发明专利集群(总名称为“全球价值链网络技术支持体系[DCN / IIL(VCSE )]”中的第201项、第222项、第223项、第224项、第225项、第226项、第227项、第228项、第230项、第231项、第232项、第233项、第234项、第235项、第236项、第237项、第238项、第239项、第240项一起,构成发明专利群“全球互联网全息协同系统技术设计基础[TDB / HSS ( ICT )。本申请人提出包括本项发明在内、由600项发明专利构成的“全球价值链网络技术支持体系[DCN / IIL ( VCSE )] ”,其总体性目标在于,以互联网用户为中心,进而以全 球价值链体系(GVC)为中心,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GIIS)升级进程的主线,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为相对封闭、相对静止的“资源池”一云计算网络注入灵魂、智能和生命,建造全球智能一体化协同网络计算机体系(CS / HSN ( GII )),将全球互联网打造成为真正具有生命及生态全息协同组织性质的技术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以认知系统与实践系统基于计算机辅助系统及互联网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高级智能集成系统(HIIS)演变进程的主线,建立基于元系统(MS)科学全新理论的智能集成科学技术体系(IIS & IIT,将赋予生命活力的新型全球互联网与分散在世界各地各领域各部门的物流网、能源网、金融网和知识网融为一体,大力推行全球价值链系统工程,建立真正具有生命及生态全息协同组织性质的全球智能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络体系(DCN / HII ( GVC)),从而建造智能集成网、生命互联网和生态运行网。通过实施全球价值链系统工程技术集群开发总体战略——本发明人称之为“开天辟地”计划,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本项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为全球互联网内部集散合作配置及其智能集成系统(IIS [ IMC ]/ ICT )提供技术设计基础。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所有数学模型均为发明人独立建立,具有原始创新性。本项发明属于互联网内部资源配置、组织和管理的技术领域,是面向全球互联网、进而面向全球互联网智能集成系统(Iis [ IMC ] / ICT )配置、组织和管理的技术设计,是将人们、机构和组织从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引向汇通万物的“天地”(全新的计算体系)的关键。本项发明以技术集群DCN / IIL ( VCSE )的第221项和第222项发明为基础,涉及全球互联网内部集散合作配置系统与物联网的结合,是进一步推动有线网、通信网、互联网这三大网络融合的操作技术基础。本发明人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动态汇通网络体系DCN / IIL ( VCSE ),是指以多层级多模式的价值链系统(VCS,从产品价值链PVC、企业价值链EVC,到产业价值链IVC、区域价值链RVC,以至国民价值链NVC、全球价值链GVC)为核心,以电信网(MCN )、计算机网(WWff )和广播电视网(BTN )三大网络融合为主要技术支持,将物流网(丽)、能流网(EN )、信息网(IN )、金融网(FN )和知识网(KN )五大网络融为一体,提供全领域、全系统、全过程综合集成业务服务的全球开放式网络体系。要真正拥有自由的智能化生活、数字家庭和网络经济,就需要通过本项发明,依赖基于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融合而形成的智能集成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第三代互联网是超越宽带和无线概念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应用、服务和商业模式的综合体系,以及为了迎接这个可以预见的综合体系我们需要在未来几年内遵循或打破的网络规则。本项发明正是新一代互联网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
背景技术
利用对参数优化的方法,我们可以确定出使大系统稳定的关联参量最大取值范围一一最优关联参数稳定域。在最优关联参数稳定域的边界外,大系统稳定性功能发生了转化,所以最优关联参数稳定域的边界就是大系统的失稳临界点(线或面)。例如,当α β、 c时主体(2.107 )是不稳定的,所以〃卢=c便是主体(2.105 )的失稳临界线,它是一条双曲线。因此,关联参数稳定域的最优化可为确定失稳临界点(线或面)提供一种寻找方法,这是对于新实践科学来说有重要意义的方向。本发明人建立的智能集成科学大协同分析与设计,是建立在资源配置动力学、全息组织协同学)和博弈组织协同学基础上的研究方法。作为这种方法的基本部分,本体协调分析与设计主要研究整体设计变量与局部设计变量的耦合、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的耦合和整体约束与局部约束的耦合,研究总系统优化与分系统优化的互动和统一。在本发明人看来,不论导致要素的局部性原则,还是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层次上产生作用的有限原则。任何忽略条件、范围和层次限定而将局部性原则推向极端,都会导致简单化,导致一种片面性;而任何忽略条件、范围和层次限定而将整体性原则推向极端,都会导致复杂化,导致另一种片面性。就科学研究的对象而言,避免简单化和复杂化的基本途径,就是将科学研究的中心和重点分别从事物的局部和事物的整体转移到事物的本体上来,通过有关事物本体的研究将有关事物局部的研究和有关事物整体的研究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本体协调分析与设计既不同于所谓的“局部协调分析与设计”,也不同于所谓的“全局协调分析与设计”。局部协调分析与设计遵从“非整体性原则”,从局部观点出发,在满足有关性能和可用资源等条件限制下,按照对局部的评价标准,寻求各单元各分系统本身的协调。全局协调分析与设计遵从“整体性原则”,从全局观点出发,在满足有关性能和可用资源等条件限制下,按照对整体的评价标准,寻求系统的协调。这两种方法对于智能集成过程来说,主要适用较简单的工程系统(如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等)。本体协调分析与设计,是“整体性原则”与“非整体性原则”的结合和统一。这种方法,坚持从总体观点出发,在满足有关性能和可用资源等条件限制下,按照对整体和局部的综合评价标准,寻求整体与局部、总系统与分系统、系统与要素的协调和统一。对于智能集成过程来说,这种方法更适用于较复杂的领域,例如现代市场经济、高技术发展、科学创新、现代化教育、文化复兴等。
在建立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属性测度空间的汇通集合、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规则度量矩阵的汇通算子、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因子变权综合的汇通关系和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重性代数系统的汇通函数的基础上,本发明人提出要开发并建立以信息网络为平台而将物流网络、知识网络和金融网络融为一体的全新网络体系一“全球动态汇通网络”;进而提出要开发并建立一种将云计算和网格计算囊括在内的全新计算体系一面向知识资源配置、实物资源配置和金融资源配置的“天地”计算模式;再进而提出要开发并建立一种以计算机操作系统及互联网操作系统为关键而将各种认知操作和实践操作融为一体的全新操作体系一“全息协同操作系统”(OS / HS0)。作为本项发明的基础,全新的逻辑基础包括全息汇通逻辑、两极汇通逻辑、两极全息汇通逻辑;全新的数学基础包括全息汇通数学、两极汇通数学、系统变迁分析数学;全新的科学基础包括资源配置动力学、全息组织协同学、系统功效价值论、博弈组织协同学、对冲均衡经济学、全息汇通物理学,以及由一系列全新理论的大综合而形成的贯通科学(交叉科学与横断科学)——元系统科学(和智能集成科学;全新的技术基础是以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技术(集群);全新的工程基础是以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 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工程(集群)。本发明人提出要开发并建立的全球动态汇通网络及其天地计算和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简称 OS / HSO, Operating System of Holo-synergetic Oganization ),是一个完整的复杂体系。天地计算旨在通过信息网络支持下的物流、知识、金融全汇通网络,将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备智能集成系统,并借助信息网络内外部SaaS / HSO, PaaS / HSO、IaaS / HSO、MSP / HSO等全新的商业模式,将这种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信息网络内外部终端用户手中。

发明内容
(I)对于全球互联网互联网内部集散合作类型的智能集成系统(IIS [ IMC ] /ICT ),本发明人在其独立自主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上,为了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以互联网用户为中心,进而以全球价值链体系(GVC)为中心,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HS)升级进程的主线,建立系统设计的智能集成总体框架和动力基础。图I给出作为互联网智能集成大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在这里,互联网智能集成大系统的资源配置主体具有决策层、管理层、运营层和执行层;互联网智能集成目标是一个具有决策目标、管理目标、运营目标和执行目标的多层次复杂体系;互联网智能集成技术是一个包括互联网智能集成构件、互联网智能集成工具、互联网智能集成手段、互联网智能集成仪器、互联网智能集成设备、互联网智能集成设施、互联网智能集成程序、互联网智能集成规则、互联网智能集成技巧、互联网智能集成计划、互联网智能集成方法、互联网智能集成策略、互联网智能集成战术、互联网智能集成战略等的多层次复杂体系;而互联网智能集成对象可分为互联网智能集成决策对象、互联网智能集成管理对象、互联网智能集成运营对象和互联网智能集成执行对象。互联网智能集成系统的功效一般包括互联网智能集成主体的功效、互联网智能集成对象的功效、互联网智能集成技术的功效和互联网智能集成环境的功效。互联网智能集成系统功效(GFE )是互联网智能集成主体功效(MFE )、互联网智能集成对象功效(QFE )、互联网智能集成技术功效(WFE )和互联网智能集成环境功效(EFE )的集中表现,进一步说,互联网智能集成系统功效是互联网智能集成主体功效的全面而综合的表现。互联网智能集成主体的功效与社会的目标和要求以及自身或高层互联网智能集成主体的目标和要求相关联;互联网智能集成对象的功效和互联网智能集成技术的功效都与互联网智能集成主体的目标和要求相关联;互联网智能集成环境的功效与互联网智能集成系统的目标和要求相关联;互联网智能集成系统的功效与社会的目标和要求以及自身或高层互联网智能集成主体的目标和要求相关联。这些关系可用图2表示。
基于ICT产业的网络融合,本发明人进一步提出建立全球智能集成一体化的动态汇通网络,通过基于ICT产业网络融合的国际互联网,将物流网、知识网和金融网汇集贯通起来,在全社会乃至全球实现整个资源的人机互动式配置,如图3所示。 全网络动态汇通主要是指物流网、信息网和金融网三大类网络资源配置应用的业务汇通,并不意味着物流网、信息网和金融网三大类网络资源配置应用的物理融合。在概念上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分析,全网络动态汇通可以涉及到技术汇通、业务汇通、行业汇通、终端汇通及网络汇通。目前更主要的是,可以考虑在应用层次上互相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以形成全网络动态汇通的结合点。
由本发明人推出要开发并建立的智能集成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络系统,是由信息网络IM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的。(Al)信息网络MC硬件系统
信息网络MC硬件系统由信息网络MC输入设备、信息网络MC输出设备、信息网络IMC存储器、信息网络MC运算器和信息网络MC控制器组成。其中
信息网络MC运算器和控制器结合在一起,可称为全息协同系统中央处理器(CPU /IMC)(即信息网络MC运算器和控制器)。全息协同系统中央处理器和信息网络MC存储器,可以合称为全息协同系统主机。信息网络MC输入设备。信息网络MC输出设备。全息协同系统中央处理器CPU / MC,它包括信息网络MC运算器和控制器。是智能集成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络系统的核心部分。信息网络IMC运算器可以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信息网络IMC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系统,它的操作过程是取指令分析指令,循环执行。信息网络MC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的物理器件,用于信息网络MC存储信息。可分为信息网络内部内存、信息网络外部内存、信息网络内部外存和信息网络外部外存。信息网络IMC存储器的两个重要指标存取速度和存储容量。内存的存取速度最快,软盘最慢。存储容量是存储的信息量,它用字节(Byte)作为基本单位,I个字节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IKB = 1024 B, IMB = 1024 KB,IGB = 1024 MB。(A2)信息网络MC的软件系统信息网络MC软件系统分为信息网络MC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信息网络MC系统软件为了使用和管理信息网络MC的软件;信息网络MC主要操作系统软件有
Windows 95 / 98 / 2000 / NT / xp / vista / IMC,
DOS / IMC,
UCDOS / IMC,
MS-DOS / IMC,
Unix / IMC,
OS / 2 / IMC,
Linux / IMC
等。其中,WINDOWS / MC是信息网络MC多任务可视化图形界面,DOS / IMC是字符命令形式的单任务全息协同操作系统。信息网络MC应用软件为了某个应用目的而编写的信息网络MC软件,主要有信息网络MC辅助教学软件,信息网络MC辅助设计软件、信息网络MC文字处理软件、信息网络MC工具软件以及其它的信息网络MC应用软件。全息协同型互联网MC操作系统位于互联网MC底层硬件与用户之间,是两者沟通的桥梁。互联网MC用户可以通过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输入命令。全息协同操作系统则对互联网MC命令进行解释,驱动互联网MC硬件设备,实现用户要求。以全新的观点来看,一个标准互联网MC系统的OS / HSO应该提供以下的功能
互联网 IMC 进程管理(Processing management / HSO)
互联网IMC记忆空间管理(Memory management / HSO)
互联网IMC文件系统(File system / HSO)
互联网 IMC 通讯(Networking / HS0)
互联网IMC安全机制(Security / HS0)
互联网IMC使用者界面(User interface / HSO)
互联网 IMC 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s / HSO)
不管是互联网MC常驻程序或者互联网MC应用程序,它们都以互联网MC进程为标准执行单位。互联网MC每个中央处理器不限于同时执行一个进程。全息协同操作系统,即使只拥有一个CPU / HS0,也可以利用互联网MC多进程(multitask / HS0)功能同时执行复杂进程。互联网MC进程管理指的是全息协同操作系统调整互联网MC复杂进程的功倉泛。
在互联网智能集成组织体制中广泛存在着多级委托一代理结构。我们可运用主从对策(Leader- Follower Strategy )的分析手段,构造并提出一种普遍存在的具有多重角色的利益冲突框架和行为模型。在一个社会范围内,资源组织体制可以分为四个层级社会调整控中心(中枢系统),资源组织管理部门,组织单元,基本成员(个人)。每个层次相对于上一层来说是代理人,而相对于下一层次来说又是委托人。在集中化程度较高的条件下,上述多级委托一代理关系形成了一种代理循环(Principal-Agent Circle )。在这里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中,全社会资源(公共物品)的终极委托者是社会调控中心,记作Λ ;资源组织部门和互联网智能集成组织单元的决策者受社会调控中心的委托进行运作的组织和决策,是一个中间代理一委托人,记作Λ,而基本互联网智能集成成员作为终极代理人居于第三层,记作Λ。对于互联网MC智能集成系统,设组织单元的实现增益(广义,不限于利润)为π ,π取决于新增配置力、新增创新力、新增实施力、操作水平、变革现实的积极性以及周围环境条件和集中协调承载力等;由于互联网MC智能集成组织单元的新增运作力一般由互联网IMC智能集成运作资源的净增率δ来表示,这种增量包括投入的新人力、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新设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网络等;而另一方面,基本成员的操作素质和活力σ可以大致刻划互联网MC智能集成组织的运作水平;周围环境可用β来表征。于是,组织单元的增益兀可以写成
[ IMC ] = π { δ, σ , θ , [ IMC ])
用于互联网IMC智能集成组织单元本身的积累可记作δ '。归属于组织单元决策者的激励(效用)一般可写成组织单元业绩考核指标的函数[ me] = W {),
δ , [ MC ])。在基本互联网MC智能集成运作过程中,基本成员所拥有的增益分配比例β S是由单元决策者决定、归属于基本成员的效用。这里有如下关系
σ [ IMC ] = σ ( TT ( ),沒 c,[頂C ])。在上述框架中,单元决策者决定的参数(5,δ ',Θ c, [ IMC ])不仅体现了单元决策者长期与短期的利益矛盾,同时也体现了互联网IMC智能集成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矛盾。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正是社会化互联网MC智能集成组织激励机制设计的关键。现将互联网MC智能集成组织体制中各方利益抽象为如下关系式
^ Usticj =[MO])( 2. 205 )
U ^2=UTj(BcMUIMC))
因V [頂C ] = V ( 5,σ,θ , [ IMC ]),所以上式可重构成为三个决策主体的决策变量的函数
'U= UJAS1 Ml&lUMC])
s =5,( 2. 206 )
P MCYJ = U2(S,&°, σ(·),
其中
W ()是最上层委托人对中间层代理人的绩效奖励,
{ δ, δ' , Θ c)为中间层分别对其委托人的回报率(包括自身的职业消费)和对其下层代理人的激励,
σ ()为最下层基本成员对于互联网智能集成组织的贡献。于是,社会化互联网MC智能集成运行系统构成如下形式的三级递阶决策模式
权利要求
1.独立权利要求——互联网MC/ ICT技术设计基础,是本申请人在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上,为了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以互联网用户为中心,进而以全球价值链体系(GVC)为中心,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HS)升级进程的主线,通过建立网络配置动力学基本模型和范式而提出来的一项新技术,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A、对于全球互联网MC/ ICT技术,全新的逻辑基础包括全息汇通逻辑、两极汇通逻辑、两极全息汇通逻辑;全新的数学基础包括全息汇通数学、两极汇通数学、系统变迁分析数学;全新的科学基础包括资源配置动力学、全息组织协同学、系统功效价值论、博弈组织协同学、对冲均衡经济学、全息汇通物理学,以及由一系列全新理论的大综合而形成的贯通科学(交叉科学与横断科学)——元系统科学和智能集成科学;全新的技术基础是以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技术(集群);全新的工程基础是以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工程(集群); B、对于全球互联网MC/ ICT技术,“天地”计算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具有十分复杂的全息协同组织结构,在这里,一方面,各种计算机及其基础设施、附属设备和网络设备(包括服务器、浏览器)以全息协同组织模式(包括ICC、ICK、ICH、IDC、IDK、IDH、IMC,IMK, IMH, ECC, ECK, ECH、EDC, EDK, EDH、EMC、EMK, EMH)连接起来而形成计算机互联网络组织;另一方面,各种用户及其功效链以全息协同组织模式(包括ICC、ICK、ICH、IDC、IDK、IDH、IMC, IMK, IMH, ECC, ECK, ECH、EDC, EDK, EDH、EMC、EMK, EMH)连接起来而形成自然智能社会化组织,这种自然智能社会化组织与计算机互联网络组织共同形成本发明人所指称的“天地”计算体系CS / HSN ( GII ); C、对于全球互联网MC/ ICT技术,建立系统设计的智能集成总体框架和动力基础,进而建立系统设计的动力学模型和制约条件; D、对于全球互联网MC/ ICT技术,引入适当的、用于分别反映一般复杂适应系统基本动力、基本荷载、基本功效、基本消耗、内部合作和竞争及外部合作和竞争的各种基本协同变量,建立系统设计的智能集成技术体系和机制。
2.从属权利要求——对于互联网MC配置及其智能集成系统,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建立系统设计的智能集成总体框架,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基于ICT产业的网络融合,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人进一步提出建立全球智能集成一体化的动态汇通网络,通过基于ICT产业网络融合的国际互联网,将物流网、知识网和金融网汇集贯通起来,在全社会乃至全球实现整个资源的人机互动式配置; 全网络动态汇通主要是指物流网、信息网和金融网三大类网络资源配置应用的业务汇通,并不意味着物流网、信息网和金融网三大类网络资源配置应用的物理融合; 在概念上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分析,全网络动态汇通可以涉及到技术汇通、业务汇通、行业汇通、终端汇通及网络汇通;目前更主要的是,可以考虑在应用层次上互相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以形成全网络动态汇通的结合点; 由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人推出要开发并建立的智能集成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络系统,是由信息网络内外部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的; 信息网络MC硬件系统由信息网络MC输入设备、信息网络MC输出设备、信息网络IMC存储器、信息网络MC运算器和信息网络MC控制器组成;其中 信息网络MC运算器和控制器结合在一起,可称为全息协同系统中央处理器(CPU /MC)(即信息网络MC运算器和控制器);全息协同系统中央处理器和信息网络MC存储器,可以合称为全息协同系统主机; 信息网络MC输入设备; 信息网络MC输出设备; 全息协同系统中央处理器CPU / MC,它包括信息网络MC运算器和控制器;是智能集成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络系统的核心部分; 信息网络IMC运算器可以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信息网络IMC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系统,它的操作过程是取指令分析指令,循环执行; 信息网络MC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的物理器件,用于信息网络MC存储信息;可分为信息网络内部内存、信息网络外部内存、信息网络内部外存和信息网络外部外存。
3.从属权利要求——对于互联网MC配置及其智能集成系统,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建立系统设计的智能集成动力基础,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对于互联网IMC智能集成系统,设组织单元的实现增益(广义,不限于利润)% π,π取决于新增配置力、新增创新力、新增实施力、操作水平、变革现实的积极性以及周围环境条件和集中协调承载力等;由于互联网MC智能集成组织单元的新增运作力一般由互联网MC智能集成运作资源的净增率δ来表示,这种增量包括投入的新人力、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新设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网络等;而另一方面,基本成员的操作素质和活力σ可以大致刻划互联网MC智能集成组织的运作水平;周围环境可用β来表征;于是,组织单元的增益兀可以写成 [ IMC ] = π { δ, σ , θ , [ IMC ]) 用于互联网MC智能集成组织单元本身的积累可记作δ ';归属于组织单元决策者的激励(效用)一般可写成组织单元业绩考核指标的函数[ me] = W {),夂[IMC ]); 从内外部协同组织关系来看,互联网MC型系统技术设计可分为如下9种子类型外部集中合作/内部集散合作类型组织网络RN ( on, oc, os,[ ECC / IMC ])的系统技术设计 外部集中竞争/内部集散合作类型组织网络RN ( on, oc, os,[ ECK / IMC ])的系统技术设计 外部集中协调/内部集散合作类型组织网络RN ( on, oc, os,[ ECH / IMC ])的系统技术设计 外部分散合作/内部集散合作类型组织网络RN ( on, oc, os,[ EDC / IMC ])的系统技术设计 外部分散竞争/内部集散合作类型组织网络RN ( on, oc, os,[ EDK / IMC ])的系统技术设计 外部分散协调/内部集散合作类型组织网络RN ( on, oc, os,[ EDH / IMC ])的系统技术设计外部集散合作/内部集散合作类型组织网络RN ( on, oc, os,[ EMC / IMC ])的系统技术设计 外部集散竞争/内部集散合作类型组织网络RN ( on, oc, os,[ EMK / IMC ])的系统技术设计 外部集散协调/内部集散合作类型组织网络RN ( on, oc, os,[ EMH / IMC ])的系统技术设计。
4.从属权利要求——对于互联网頂C配置及其智能集成系统,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建立系统设计的智能集成动力学模型,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在MC智能集成系统运作力的多种构成要素中,起支配系统作用的变量可分为三种主体系统的状态变量# ( t ),广义技术系统的状态变量r ( t ),基础系统(主要来自环境条件)的状态变量V ( t );于是,建立MC智能集成系统运作力动态方程如下= Gsfti (Ms ( ), Ws (t), Us (I), r^ ;[afC]) —E过入XsrM),Xsc Uh Xss ¢,)> ^) [1)( 2. 174 ) 式中 Psm ( t )——t时期IMC智能集成系统运作力指数集; K SM { t )——t时期IMC智能集成诸构成要素的协同变量; X SD{t )— t时期IMC智能集成系统配置力要素指标集; X sc { t ) t时期IMC智能集成系统运载力要素指标集; X SE { t ) t时期IMC智能集成系统加工力要素指标集; X SB { t ) t时期IMC智能集成系统创新力要素指标集;, gsu ( ·)-关于 I SB { t ) ,X SC { t ) ,X SE { t )和 Z M ( )的非线性函数; MC智能集成主体运作力是IMC智能集成系统运作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由IMC智能集成主体的配置力(仏)、运载力(/^)、实施力(&)和创新力共同构成的,即 Fm, He — Fmm ( Fmd , Fmc , Fme , Fmb , [ IMC ])。
5.从属权利要求——对于互联网MC配置及其智能集成系统,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建立系统设计的智能集成制约条件,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要在某种资源方面实现结构动力平衡,MC智能集成运行系统应受到如下主要条件约束 (I )对第i种资源的頂C智能集成运行系统运作力y ([ IMC ],t )的衰减率β At )在所考虑的时间段[O,Γ ]内必须不大于任意小的数ε Y,即
6.从属权利要求——对于互联网MC配置及其智能集成系统,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建立系统设计的智能集成技术体系,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决策过程可看作是MC智能集成过程的主要部分;在科学技术全面集成化时代,将IDSS设计成人一机联合认知系统(Man-Machine Joint Cognitive System )是必要的;现对新设计涉及的一些新概念作如下定义 IMC智能集成支持系统IGSS ;通过拓展IMC智能集成主体的认知能力(CognitionMaking Abilities )而增进实践质量或优化路径选择的、基于知识的人一机交互系统;在这里,人一机交互是IGSS的必要条件,而系统支持的宗旨首先是扩展MC智能集成主体的认知能力(包括决策者的决策能力),而不是代替IMC智能集成主体作出选择;显然,IGSS是IDSS的拓展; MC智能集成主体GM;这是IGSS的最终使用者(End User ),也是MC智能集成过程的主导因素;它需要使用IGSS的认知辅助功能,对问题的解决途径有想法,对计算机的智能支持有需求; IMC智能集成过程IGP ;可将MC智能集成过程理解为目标导向下的实际解决问题过程;进而言之,称GM使用IGSS的认知过程为IGCP,GM单独认知的过程为未辅助认知过程(Unaided. IGCP ),而机器单独认知的过程为自动认知过程(Automated IGCP );未辅助认知过程反映了 MC智能集成主体独自求解问题的认知过程,也称自然IMC智能集成认知过程(Natural IGCP ),它是辅助MC智能集成认知设计的基本依据,所以也称基本MC智能集成认知过程(Baseline IGP ); 实践认知任务Task ;即通过IGP实际要解决的问题,它通常至少并非现实问题的文字描述,而是以IGSS可以接受的信息表达方式提出的问题集合,并常有层次结构; 实践认知环境Enviixmment ; ;IDSS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包括IGSS作用下、实现IGP的全部软硬件系统。
7.从属权利要求——对于互联网MC配置及其智能集成系统,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建立系统设计的智能集成评价方法,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高级互联网智能集成大系统的静态不完全内部信息组织的一般表达式为 SO ( IGIN) = SO ({ A J, { WJ, { uIN},[ TKS, PCR ]]), 其中J IN,为内部组织方i的行为空间(内部配置方式空间),V INr 是内部组织方i的类型空间,内部组织方i的获益"IN ’ i { s x , a 2,, an)为内部配置方式组合S IN= (^1, 5 2 ,, Sn)和类型W j的函数; 互联网智能集成内部集散合作组织类型如下SO (ImG [ BC] ) = SO ( /( [ IC ], <Mm, f [ Μ] , [IKS, PCR]) ( 3. 9. 98 )·
全文摘要
互联网内部集散合作系统的IMC/ICT技术设计基础,是在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和科学基础上,为了将“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的“天地”计算体系,以互联网用户为中心,进而以多层级的价值链(GVC)为中心,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IIS)升级进程的主线,通过建立网络配置动力学基本模型、范式和方程体系以及全息组织协同学基本模型、范式和方程体系而建立的新技术。
文档编号G06Q10/00GK102811250SQ20111034952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7日
发明者李宗诚 申请人:李宗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