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

文档序号:636295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平板计算机的底座选用塑料材料,其以塑料射出的加工方式成型,而满足低成本、快速加工与轻质量的要求。但,塑料材质的底座具有结构强度不足与外观质感不受消费者青睐的缺失。因此,平板计算机的底座改选用金属材质,金属材质的底座具有较佳结构强度与散热性佳,且金属材质的质感较受消费者青睐。金属材质的底座采用自动化切削工具机加工,自动化切削工具机加工虽然相较于传统的车床与铣床加工速度已有提升,但,这样的加工速度依然无法满足于电子产业高产量出货的要求,且切削加工的加工费用并不低廉。除此之外,采用切削加工过程会产生多余的废料,因此并无法有效降低材料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失,提供一种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个金属板;提供一个第一模具组,该第一模具组包括一个第一下模与一个第一上模;将该金属板置于该第一上模与该第一下模之间,使该第一上模纵向朝向该第一下模移动,该第一上模抵靠该金属板,以带动该金属板抵靠该第一下模,使该金属板形成一个底边与数个侧边;提供一个第二模具组,该第二模具组包括一个第二下模与一个第二上模,该第二下模包括一个内侧凹壁,该第二下模具有一个第一高度,该第二上模具有一个第二高度,该第二高度小于该第一高度;将该金属板由该第一模具组取出置入该第二模具组的第二下模,使该金属板的底边贴靠于该第二下模且该第二上模抵靠该金属板的底边,并使该第二上模朝向该第二下模内侧凹壁横向移动,其中,当该第二上模持续朝向该第二下模的内侧凹壁移动时,该金属板的侧边贴设于该第二下模的内侧凹壁而完成压侧边成型,且借助该第二高度小于该第一高度使该金属板形成一个顶缘;以及,成型一个塑料件于该金属板的底边与侧边的内周缘。本发明主要改良的技术手段为,其借助第一模具组压底边成型,以及借助第二模具组压侧边成型,第一模具组与第二模具组能够采用冲压或油压驱动,冲压或油压成型具有加工速度快、没有废料产生且成本低的优点。并且冲压或油压成型能够采用金属板进行加工,以相同面积的板状的材料与块状材料相比,板状材料的成本相较于块状的材料成本低廉,且板状材料的重量也要轻,而有助于材料的运输。本发明次要改良的技术手段为,该第一模具组与该第二模具组采用冲压成型或油压成型的加工方式完成压底边与压侧边成型,底边与侧边的形状简单,因此采用的模具造型简单,无需精密尺寸的要求。
本发明再一要改良的技术手段为,该金属板经过压底边成型与压侧边成型后,gp完成了该底边、该侧边与该顶缘。这种金属材质的平板计算机底座具有结构强度佳与散热性佳的优点,能够有效承载平板计算机的零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其借助第一模具组压底边成型,以及借助第二模具组压侧边成型,第一模具组与第二模具组能够采用冲压或油压驱动,冲压或油压成型具有加工速度快、没有废料产生且成本低的优点。并且冲压或油压成型能够采用金属板进行加工,以相同面积的板状的材料与块状材料相比,板状材料的成本相较于块状的材料成本低廉,且板状材料的重量也要轻,而有助于材料的运输。2.本发明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该第一模具组与该第二模具组采用冲压成型或油压成型的加工方式完成压底边与压侧边成型,底边与侧边的形状简单,因此采用的模具造型简单,无需精密尺寸的要求。3.本发明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该金属板经过压底边成型与压侧边成型后,即完成了该底边、该侧边与该顶缘。这种金属材质的平板计算机底座具有结构强度与散热性佳的优点,能够有效承载平板计算机的零组件。


图1:为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的提供第一模具组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的压底边成型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的提供第二模具组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的压侧边成型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所成型的计算机底座的立体外观图。图7:为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所成型的计算机底座的剖视图。图8:为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所成型的计算机底座的细部放大图。图9:为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的成型塑料件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的成型塑料件的立体外观图。图11:为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的成型塑料件的剖视图。图12:为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的成型塑料件的细部放大图。图13:为本发明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的平板计算机的示意图。其中:
10金属板11底边
12侧边13顶缘
20第一模具组21第一下模
211第一内底壁212内侧壁
213顶壁214第一容纳部
215第一内斜部
22第一上模221第一外底壁 222外侧壁223第一外斜部
30第二模具组31第二下模
311第二内底壁312内侧凹壁
313内侧直壁314第二内斜部
315第二容纳部
32第二上模321第二外底壁
322外侧凸壁323顶壁
324第二外斜部
40塑料件401外表面
402内表面41 柱体
42肋部43加厚侧壁
431平直面432贴合部
433阶级部
hi第一高度h2第二高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为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个金属板一提供一个第一模具组一压底边成型一提供一个第二模具组一压侧边成型一成型塑料件。参照图2与图3,为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的压底边成型的示意图。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包括:
提供一个金属板10:该金属板10为铝板、铝合金板或铝镁合金板。该金属板10为现购的薄板材,其选用为具有重量轻的特点的金属。薄板材相较于块材而言,薄板材的材料成本较低廉。提供一个第一模具组20,该第一模具组20包括一个第一下模21与一个第一上模22,该第一下模21包括一个第一内底壁211、四个内侧壁212与四个顶壁213,该内侧壁212位于该第一内底壁211与该顶壁213之间,该内侧壁212呈平面状,该顶壁213呈平面状。该第一内底壁211与该内侧壁212形成一个第一容纳部214,该第一内底壁211邻接该内侧壁212处形成一个第一内斜部215。该第一上模22包括一个第一外底壁221与四个外侧壁222,该外侧壁222呈平面状,该第一外底壁221邻接该外侧壁222处形成一个第一外斜部223。压底边成型:将该第一模具组20采用冲压成型或油压成型的加工方式完成压底边11成型,底边11的形状简单,因此采用的模具造型简单,无需精密尺寸的要求。该金属板10置于该第一下模21的顶壁213,该第一下模21固定不动。该第一上模22对应于该第一容纳部214,该第一上模22纵向朝向该第一下模21移动,该第一上模22利用冲压或油压驱动,该第一上模22先抵靠于该金属板10,且该第一上模22持续朝向该第一下模21移动,使该金属板10位于该第一下模21与该第一上模22之间,该第一内底壁211对应该第一外底壁221,该内侧壁212对应该外侧壁222,该第一内斜部215对应该第一外斜部223,此时,该金属板10贴靠于该第一下模21的第一内底壁211、内侧壁212与第一内斜部215而完成压底边成型,此时,该金属板10成型一个底边11与数个侧边12,该侧边12呈平直状。同时参照图4与图5,为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的压侧边成型的示意图。提供一个第二模具组30,该第二模具组30包括一个第二下模31与一个第二上模32,该第二下模31包括一个第二内底壁311、四个内侧凹壁312与四个内侧直壁313,该内侧凹壁312位于该第二内底壁311与该内侧直壁313之间,该第二内底壁311邻接该内侧凹壁312处形成一个第二内斜部314,该第二内底壁311与该第二内斜部314的曲率相同于该第一内底壁211与该第一内斜部215。该内侧凹壁312呈曲面状,该内侧直壁313呈直立状。该第二内底壁311、该内侧凹壁312与该第二内斜部314形成一个第二容纳部315。该第二容纳部315不包括该内侧直壁313所包含的范围,该第二下模31的第二容纳部315具有一个第一高度hl,其为该第二内底壁311至该内侧凹壁312相接于该内侧直壁313之间的距离。该第二上模32包括一个第二外底壁321、四个外侧凸壁322与四个顶壁323,该外侧凸壁322呈曲面状,该第二外底壁321邻接该外侧凸壁322处形成一个第二外斜部324。该第二上模32具有一个第二高度h2,其为该第二外底壁321至该顶壁323之间的距离。该第二高度h2小于该第一高度hi。压侧边成型:该第二模具组30采用冲压成型或油压成型的加工方式完成压侧边12成型,侧边12的形状简单,因此采用的模具造型简单,无需精密尺寸的要求。该金属板10由该第一模具组20取出置入该第二模具组30的第二下模31,该第二下模31固定不动,该金属板10的底边11抵靠于该第二下模31的第二内底壁311,该金属板10的侧边12远离于该底边11的一端抵靠于该内侧直壁313。该第二上模32位于该第二容纳部315内,该第二上模32朝向该第二下模31横向移动,该第二上模32利用冲压或油压驱动,该第二上模32先抵靠于该金属板10的底边11,且该第二上模32持续朝向该第二下模31的内侧凹壁312移动,该第二内底壁311对应该第二外底壁321,该内侧凹壁312对应该外侧凸壁322,该第二内斜部314对应该第二外斜部324,此时,该金属板10的底边11贴设于该第二下模31的第二内底壁311与第二内斜部314,该金属板10的侧边12贴设于该第二下模31的内侧凹壁312而完成压侧边成型,且借助该第二高度h2小于该第一高度hi使该金属板10形成一个顶缘13。本实施例的金属板10共具有四个侧边12,压侧边成型的加工步骤共进行四次分别针对不同的侧边12加工,即能够完成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借助第一模具组20压底边11成型,以及借助第二模具组30压侧边12成型,第一模具组20与第二模具组30能够采用冲压或油压驱动,冲压或油压成型具有加工速度快、没有废料产生且成本低的优点。并且冲压或油压成型能够采用金属板10进行加工,以相同面积的板状的材料与块状材料相比,板状材料的成本相较于块状的材料成本低廉,且板状材料的重量也要轻,而有助于材料的运输。参照图6至图8,为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所成型的金属板的示意图。该金属板10经过压底边11成型与压侧边12成型后,即完成了该底边11、该侧边12与该顶缘13。这种金属材质的平板计算机底座具有结构强度佳的优点,能够有效承载平板计算机的零组件。参照图9至图12,为本发明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的成型塑料件的示意图。成型塑料件:成型一个塑料件40于该金属板10的底边11与侧边12的内周缘。该塑料件40黏合于该金属板10,该塑料件40也能够采用射出成型的方式成型于该金属板10。该塑料件40包括一个外表面401与一个内表面402,该塑料件40的外表面401吻合地结合于该金属件10的底边11、侧边12与顶缘13。该塑料件40的内表面402包括数个柱体41与数个肋部42,该柱体41与该肋部42能够装设平面计算机的电子组件。该塑料件40成型四个加厚侧壁43,该加厚侧壁43位于该顶缘13之内,该加厚侧壁43相反于该侧边12的一面形成一个平直面431,该加厚侧壁43朝向该顶缘13的一面形成一个贴合部432与一个阶级部433。该贴合部432贴合于该顶缘13,且该贴合部432与该顶缘13形成切齐,该阶级部433呈内凹状,而位于贴合部432与该平直面431之间。参照图13,为本发明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的平板计算机的示意图。该平板计算机的底座成型完成后,该底座能够装设电子零件与屏幕而形成一个平板计算机。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发明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其借助第一模具组压底边成型,以及借助第二模具组压侧边成型,第一模具组与第二模具组能够采用冲压或油压驱动,冲压或油压成型具有加工速度快、没有废料产生且成本低的优点。并且冲压或油压成型能够采用金属板进行加工,以相同面积的板状的材料与块状材料相比,板状材料的成本相较于块状的材料成本低廉,且板状材料的重量也要轻,而有助于材料的运输。2.本发明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该第一模具组与该第二模具组采用冲压成型或油压成型的加工方式完成压底边与压侧边成型,底边与侧边的形状简单,因此采用的模具造型简单,无需精密尺寸的要求。3.本发明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该金属板经过压底边成型与压侧边成型后,即完成了该底边、该侧边与该顶缘。这种金属材质的平板计算机底座具有结构强度与散热性佳的优点,能够有效承载平板计算机的零组件。但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个金属板; 提供一个第一模具组,该第一模具组包括一个第一下模与一个第一上模; 将该金属板置于该第一上模与该第一下模之间,使该第一上模纵向朝向该第一下模移动,该第一上模抵靠该金属板,以带动该金属板抵靠该第一下模,使该金属板形成一个底边与数个侧边; 提供一个第二模具组,该第二模具组包括一个第二下模与一个第二上模,该第二下模包括一个内侧凹壁,该第二下模具有一个第一高度,该第二上模具有一个第二高度,该第二高度小于该第一高度; 将该金属板由该第一模具组取出置入该第二模具组的第二下模,使该金属板的底边贴靠于该第二下模且该第二上模抵靠该金属板的底边,并使该第二上模朝向该第二下模内侧凹壁横向移动,其中,当该第二上模持续朝向该第二下模的内侧凹壁移动时,该金属板的侧边贴设于该第二下模的内侧凹壁而完成压侧边成型,且借助该第二高度小于该第一高度使该金属板形成一个顶缘;以及 成型一个塑料件于该金属板的底边与侧边的内周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模与该第二上模利用冲压驱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计算机 底座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模与该第二上模利用油压驱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下模包括一个第一内底壁、四个内侧壁与四个顶壁,该内侧壁位于该第一内底壁与该顶壁之间,该第一内底壁与该内侧壁形成一个第一容纳部,该第一内底壁邻接该内侧壁处形成一个第一内斜部,该第一上模包括一个第一外底壁与一个外侧壁,该第一外底壁邻接该外侧壁处形成一个第一外斜部; 其中,利用该第一模具组使该金属板形成一个底边与数个侧边时更包括使该金属板置于该第一下模的顶壁,该第一上模对应于该第一容纳部,该第一上模纵向朝向该第一下模移动,该第一内底壁对应该第一外底壁,该内侧壁对应该外侧壁,该第一内斜部对应该第一外斜部,该金属板贴设于该第一下模的第一内底壁、内侧壁与第一内斜部而完成压底边成型,该金属板成型一个底边与数个侧边,该侧边呈平直状; 该第二下模包括一个第二内底壁、该内侧凹壁与一个内侧直壁,该内侧凹壁位于该第二内底壁与该内侧直壁之间,该第二内底壁邻接该内侧凹壁处形成一个第二内斜部,该第二内底壁、该内侧凹壁与该第二内斜部形成一个第二容纳部,该第二上模包括一个第二外底壁与一个外侧凸壁与一个顶壁,该第二外底壁邻接该外侧凸壁处形成一个第二外斜部;其中,利用该第二模具组使该金属板形成压侧边成型更包括使该金属板的底边抵靠于该第二下模的第二内底壁,该金属板的侧边远离于该底边的一端抵靠于该内侧直壁,该第二上模位于该第二容纳部内,该第二上模朝向该第二下模横向移动,该第二上模先抵靠于该金属板的底边,且该第二上模持续朝向该第二下模的内侧凹壁移动,该第二内底壁对应该第二外底壁,该内侧凹壁对应该外侧凸壁,该第二内斜部对应该第二外斜部,该金属板的底边贴设于该第二下模的第二内底壁与第二内斜部,该金属板的侧边贴设于该第二下模的内侧凹壁而完成压侧边成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内侧壁呈平面状,该顶壁呈平面状,该外侧壁呈平面状;该内侧凹壁呈弧面状,该内侧直壁呈平面状,该外侧凸壁呈曲面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内底壁与该第二内斜部的曲率相同于该第一内底壁与该第一内斜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下模的第二容纳部具有该第一高度,其为该第二内底壁至该内侧凹壁相接于该内侧直壁之间的距离,该第二高度为该第二外底壁至该顶壁之间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塑料件黏合于该金属板,该塑料件包括一个外表面与一个内表面,该塑料件的外表面吻合地结合于该金属件的底边、侧边与顶缘,该塑料件的内表面包括数个柱体与数个肋部,该柱体与该肋部能够装设平面计算机的电子组件,该塑料件成型四个加厚侧壁,该加厚侧壁位于该顶缘之内,该加厚侧壁相反于该侧边的一面形成一个平直面,该加厚侧壁朝向该顶缘的一面形成一个贴合部与一个阶级部,该贴合部贴合于该顶缘,且该贴合部与该顶缘形成切齐,该阶级部呈内凹状,而位于贴合部与该平直面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塑料件采用射出成型的方式成型于该金属板该塑料件包括一个外表面与一个内表面,该塑料件的外表面吻合地结合于该金属件的底边、侧边与顶缘,该塑料件的内表面包括数个柱体与数个肋部,该柱体与该肋部能够装设平面计算机的电子组件,该塑料件成型四个加厚侧壁,该加厚侧壁位于该顶缘之内,该加厚侧壁相反于该侧边的一面形成一个平直面,该加厚侧壁朝向该顶缘的一面形成一个贴合部与一个阶级部,该贴合部贴合于该顶缘,且该贴合部与该顶缘形成切齐,该阶级部呈内凹状,而位于贴合部与该平直面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板共具有四个侧边,压侧边成型的加工步骤共进行四次分别针对不同的侧边加工,即能够完成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
全文摘要
本发明平板计算机底座的成型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个金属板→提供一个第一模具组→压底边成型→提供一个第二模具组→压侧边成型→成型塑料件。借助第一模具组压底边成型,以及借助第二模具组压侧边成型,第一模具组与第二模具组能够采用冲压或油压驱动,冲压或油压成型具有加工速度快、没有废料产生且成本低的优点。并且冲压或油压成型能够采用金属板进行加工,以相同面积的板状的材料与块状材料相比,板状材料的成本相较于块状的材料成本低廉,且板状材料的重量也要轻,而有助于材料的运输。
文档编号G06F1/16GK103207641SQ201210007009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陈赞升 申请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