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防窃样品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64272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维码防窃样品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样品容器,特别是带有二维码的防窃样品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数实验室或现场采样时对样品的管理还是基本上直接针对单个样品,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采用人工对样品进行查找、检测、信息记录和信息输入等工作,这样的方式仅仅实现了报告打印与计量等功能,并没有对样本的管理功能。但是,由于检验的需要,实验室或现场采样的样品的样本量越来越大,原来的人工操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工作中的需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手工进行信息记录和信息输入慢,效率低并且容易出错;样品信息或样品标记采用笔书写在试管上的方式,在实验过程或保存过程中,容易被磨损,造成辨识不清;并且由于经常需要对一些样品贮存,日后再使用,目前的标记方法,一般都将标记做在试管管身处,只能一个个查找和核对信息,当样本量过大时,手工查找是很费时费力的。虽然现有技术也有先输入样品信息,再直接打印一维码和/或样品名称等,在贴纸上,再贴在试管管身上,然后进行扫描,但是由于贴纸有时也会掉落,而且打印的油墨有时也容易剥落,也会造成样品无法辨认此外,并且在现场采样时,由于一般不具备打印设备和输入设备,所以不能采用打印标签并粘贴的方式。
二维条形码是优于一维条形码的标识方法,通常其图形密度是一维条形码的几十到几百倍,它可以表示数千字节的数据,使用二维条形码可以直接表示样本的数据文件、汉字、图像等。二维条形码采用了先进的数学纠错理论,只要试管表面破损面积不超过50%,就可以照常破译出丢失的信息。所以说,二维码具备大容量、高可靠性信息的存储。条形码信息能涵盖样品实验室的分析测试任务、原始记录、数据分析、资源管理、仪器管理、办公自动化、网络数据采集及人性化信息。
此外,对于现场采样的样品来说,例如在酒驾的血检时,经常采样人和检测人不是同一人,并且被检测对象也由于查找信息不便不能快速地查询到检测结果,并且由于在整个过程中要经过许多手续交接,存在样品被拿错或偷换的可能,因此样品信息如何高效并准确的传递是个大问题。
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验室提供一种带有二维码的防窃样品容器,使用该容器能使实验室样本的信息化管理成为可 能,并且有效防止样品流转过程中弄错或被偷换的可能,大大降低了对大样本的管理成本,减少数据处理和抄写错误,提高查找样品的效率,显著提高实验室和检验检疫工作的准确率,为科研、检查酒驾、刑侦、生产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的二维码样品容器,是一种样品管,该样品管是由管身(I)、管盖(2)构成的,其中在管身的底部和/或管盖的顶部印有二维码(3),并且管盖是预裂盖或显窃启的结构。现有技术中的预裂盖或显窃启的结构都可以被引用并用于本发明中。
本发明的二维码样品管,在管身上设计了一个空白的信息书写区域(4),供相关人员手工标记一些样本关键信息,并且在该样品管身上印有刻度线(6)和刻度文字(5)。所述管盖可以是能通过设备直接开启的结构。样品管的颜色可以是透明也可以设计成不同颜色,管帽的颜色可以和管身颜色保
持一致。样品管的管帽与管身连接处可以具有相吻合的螺纹口。本发明的二维码样品管,样品管的管身的底部和/或管盖的顶部印有二维码印的部位,其周围可以设有凸起(7)的结构,这样的设计有利于防止二维码被磨损。所述的二维码可以是堆叠式二维码,如Codel6K、Code49、PDF417 ;或矩阵式二维码,如 DataMatrix、CodeOne>MaxiCode>QRCode0所述二维码是采用直接印在管壁上的,所采用的印刷技术可以是强力被胶技术。样品管的管身上可以设有刻度标识(5)和刻度线(6)。本发明的二维码样品管,可以是一支也可以是两支为一套,并且所述的两支样品管可以独立的,也可以是通过连接结构(8)连接在一起的。本发明的二维码样品管还可以是其他任意形状的贮存样品的容器,如样品盒,样品瓶等。所述的二维码样品管可以放在样品管盒(9)中。一种试剂盒,包括所述的二维码样品管与其他采样所需设备和试剂,如棉签,采血针或防凝剂等。二维码样品管是二维码与样品管的有机结合而成,这样就能进行实验室的预先处理,实验申请人就可以在计算机终端上为样本开出实验申请项目和类别,编排相应序列号。把二维码试管与计算机里的实验申请信息进行捆绑,计算机网络系统自动把捆绑后的信息传递到中心数据库;实验室操作人员采集样本后把二维码样品管与数据库信息进行确认,进行确认信息等操作,机器识别试管二维码,自动判断实验项目,并将实验最终结果存入样本中心数据库中供需要者查阅,实验的整个过程全部自动化,基本不用手工干预。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高速:对一个普通样本进行信息键盘输入,起码需10秒钟;而用条码扫描器对贴于管身的条形码输入约需要I秒,手工放置还要几秒的时间;而采用本发明的二维码样品管,可以直接放置在样品管盒里整盒一次性扫描,I秒内可一次性扫描几十到上百个样品的条码,并且不用从盒中取出样品管。(2)唯一性:二维码样品管具备的条形码唯一性可大大减少因为书写不清所致的各种差错与纠纷。(3)准确:二维码样品管信息的正确识读率达99.99-99.999%。(4)成本低:二维码样品管的应用并没有对现有的实验室流程改变很多,更加符合实验室人员原有的工作习惯,应用成本大大降低。二维码样品管成本并不比一般试管高,识读设备价格也便宜,对于实验室和使用单位来讲,从长远看几乎是零成本。(5)易查询:中心实验室在完成实验结果后,申请人就可以在弟一时间内查询结果,减少等待时间。(6)易监控:利用二维码样品管自身携带信息的特点,信息系统可以在各个环节中对样品进行监控。并且结合盖子本身的预裂盖或显窃启的结构,有效地放止偷换或拿错样品。
上述说明不仅限于本发明和所述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修饰、调整、改变来实施和应用本发明所述的二维码样品管,这些技术方案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图1:二维码样品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二维码样品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二维条形码放大示意图。
图4:两支连接在一起的二维码样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二维码样品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二维码样品管装入样品管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容器(管身)2-容器盖(管盖)3- 二维条形码4-信息书写区5-刻度文字6-刻度线7-凸起的边缘8-连接结构9-样品盒身10-样品盒盖。
图3的二维码图形仅仅是起到示范作用,不是唯一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是用来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
实施例1:二维码样品管,如图1、2、3所示。
一种二维码防窃样品管,该容器可以是由管身(I)和管帽(2)两部分组成的样品管,其中样品管的管身(I)底部和/或管帽(2)顶端印有二维码(3)标识,并且样品管是一支或两支为一套的,每套样品管的二维码标识是一致的;并且管帽(2)是预裂盖或显窃启,管帽与管身连接处具有相吻合的螺纹口,试管内可以直接装入样品或再装入已封装好的样品的容器。样品管
加密步骤:对于送检样本详细的申请信息,可以先用二维码厂商提供的软件,利用其加密算法将样本信息加密,然后把二维码和二维码试管进行信息绑定,操作机构在识别样本时,再以一定的解密算法,就可以恢复所表示的详细信息。因为二维码加密的条形码图象十分复杂,而且二维码是采用强力被胶技术印在管壁上的,这就可以增加了送检过程中各种人为的伪造信息和篡改信息的难度。二维码试管适用于样本远程携带和保密性实验室的应用。
实施例2:两支连接在一起`的二维码样品管,如图4所示。
一套二维码样品管,是由通过连接结构(8)连接在一起的2支实施例1的二维码样品管组成的。
实施例3:二维码样品瓶,如图5所示。
实施例4:装二维码样品管的样品管盒,如图6所示。
其中样品管盒由样品管盒身(9)和样品管盒盖(10)组成。
权利要求
1.二维码防窃样品容器,包括管体(I)和管帽(2),管帽(2)可以活动的盖在管体(I)的管口处,其特征在于:管身的底部和/或管盖的顶部印有二维码(3),并且管盖是预裂盖或显窃启的结构。
2.权利要求1所述样品容器,其特征在于:样品管的管身的底部和/或管盖的顶部印有二维码印的部位,其周围可以设有凸起(7)的结构。
3.权利要求1所述样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维码(3)是堆叠式二维码或矩阵式二维码。
4.权利要求1所述样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维码是直接印在管壁上的。
5.权利要求1所述样品容器,其特征在于:样品管的管身侧面有空白的信息书写区域⑷。
6.权利要求1所述样品管,其特征在于:样品管是直接存放样品或装入一个所述样品管的采样管。
7.权利要求1所述样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样品管是一支为一套或两支为一套,并且两支为一套的样品管是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的。
8.权利要求1所述样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样品管被替换成其他任意形状的贮存样品的容器所述的样品管是。
9.权利要求8所述样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样品管被替换成样品瓶、样品盒或样品玻片。
10.一种试剂盒,包括权利要求1到9任一项所述的二维码样品容器与其他采样所需设备和试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码防窃样品容器,该容器可以是由管身(1)和管帽(2)两部分组成的样品管,其中样品管的管身(1)底部和/或管帽(2)顶端印有二维码(3)标识,并且样品管是一支或两支为一套的,每套样品管的二维码标识是一致的;并且管帽(2)是预裂盖或显窃启,管帽与管身连接处具有相吻合的螺纹口,试管内可以直接装入样品或再装入已封装好的样品的容器。该二维码防窃样品容器综合采用了显窃启和二维码技术,能有效对样品进行信息化管理并防止有人在运输和检测过程中偷换样品,对样品密封保存的效果佳。
文档编号G06K19/06GK103240135SQ20121002546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7日
发明者裴军昌 申请人:裴军昌, 南京潮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