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乘者媒合配对的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0012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共乘者媒合配对的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一种共乘者媒合配对的系统及其方法,特别是指一种依据所有共乘者的起点位置与终点位置进行配对的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普及与蓬勃发展,许多车辆均设置有全球定位系统,用以提供定位及导航服务,也因此各式应用全球定位系统的服务便应运而生。传统的派车系统包含有服务器及车辆端,服务器持续接收车辆端所回传的经纬度以得知车辆端的当前位置。当使用者打电话叫车时,根据乘客告知的乘车点派遣行经乘车点附近,且愿意载客的出租车前往载客。其中,乘客告知乘车点的方式可以是乘客口头告知服务人员,或是通过交互式语音回复系统输入预先建立的地点,甚至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或电子地图提供乘车点的经纬度给派车系统,使得服务器可以计算出与乘车点距离最近的车辆,并派遣该车辆前往载客。不过,由于经济不景气的因素,有越来越多的乘客希望可以与其它乘客共乘出租车,如此,便可以与其它乘客共同分担出租车费,减少开支,然而,目前的派车系统指派车辆载客后,便不会再次指派已前往载客的车辆在载客后,再前往另一个地点接另一名乘客,因此,无法提供共乘的服务。综上所述,可知先前技术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无法提供共乘服务配对共乘者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此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先前技术存在没有共乘服务配对共乘者的问题,本发明遂提供一种共乘者媒合配对的系统及其方法,其中:本发明所提供之共乘者媒合配对的系统,至少包含:接收模块,用以接收第一装置所传送的第一共乘请求,及用以接收第二装置所传送的第二共乘请求,其中,第一共乘请求包含表示发起点的发起点信息与表示目的点的目的点信息,第二共乘请求包含表示共乘点的共乘点信息与表示下车点之下车点信息;请求选择模块,用以依据该发起点信息、各该共乘点信息、该目的点信息及各该下车点信息选择第二共乘请求;传送模块,用以传送共乘者信息至第一装置及/或派车系统,共乘者信息至少包含被选择之第二共乘请求所包含的共乘点信息;配对模块,用以配对第一共乘请求与被选择之第二共乘请求。本发明所提供之共乘者媒合配对之方法,其步骤至少包括:接收第一装置所传送之第一共乘请求,第一共乘请求包含表示发起点之发起点信息与表示目的点之目的点信息;接收第二装置所传送之第二共乘请求,第二共乘请求包含表示共乘点之共乘点信息与表示下车点之下车点信息;依据发起点信息、各共乘点信息、目的点信息及各下车点信息选择第二共乘请求;传送共乘者信息至第一装置,共乘者信息至少包含被选择之第二共乘请求所包含之共乘点信息或被选择之第二共乘请求所包含之共乘点信息与下车点信息;配对第一共乘请求与被选择之第二共乘请求。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与方法如上,与先前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本发明通过接收包含发起点信息与目的点信息的第一共乘请求以及接收包含共乘点信息与下车点信息的第二共乘请求,并依据发起点信息、各共乘点信息、目的点信息及各下车点信息计算基准点与共乘点间的起点距离以及计算基准点至目的点与基准点至下车点所形成之终点夹角,及/或计算发起点至目的点与共乘点至下车点之行车路线的重迭比率,藉以配对第一共乘请求与第二共乘请求,藉以解决先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可以达成配对合适之使用者共乘的技术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所提之共乘者媒合配对的系统架构图。图2A为本发明所提之请求选择模块之元件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所提之请求选择模块之另一种元件示意图。图3A为本发明所提之共乘者媒合配对的方法流程图。图3B为本发明所提之请求选择之详细方法流程图。图3C为本发明所提之请求选择之详细方法流程图。图3D为本发明所提之判断配对参数是否相符之附加方法流程图。图3E为本发明所提之依据选择数据配对共乘请求之附加方法流程图。图3F为本发明所提之取消配对共乘请求之附加方法流程图。图3G为本发明所提之调整使用者评价之附加方法流程图。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之可配对两使用者共乘之发起点、目的点、共乘点、下车点示意图。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之可配对两使用者共乘之发起点、目的点、共乘点、下车点之绕路示意图。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之可配对多使用者共乘之发起点、目的点、共乘点、下车点之过桥示意图。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之配对多使用者共乘之发起点、目的点、共乘点、下车点示意图。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之配对多使用者共乘之发起点、目的点、共乘点、下车点示意图。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之可配对多使用者共乘之发起点、目的点、共乘点、下车点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10接收模块140路径规划模块150参数判断模块160请求选择模块161基准点决定单元162距离计算单元163夹角计算单元165重迭比对单元166a请求选择单元166b请求选择单元170传送模块180配对模块190评价处理模块311~331起点距离312~332终点夹角411发起点412目的点421共乘点422下车点431共乘点432下车点451共乘点452下车点500基准点602公园606桥梁721预期行车路径731、732预期行车路径751、755预期行车路径761基准行车路径765、766共乘行车路径781基准行车路径785、786共乘行车路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图式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之特征与实施方式,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能够轻易地充分理解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并据以实施,藉此实现本发明可达成的功效。本发明可以配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使用者,使得被配对的使用者可以共乘。以下先以「图1」本发明所提之共乘者媒合配对的系统架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系统运作。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系统含有接收模块110、基准点决定模块140、请求选择模块160、传送模块170以及配对模块180。接收模块110负责接收多个共乘请求。共乘请求是使用者操作兼容于本发明的装置(图中未示),藉以设定乘车的起点以及终点后,被使用者所操作的装置产生并传送至接收模块110。使用者所操作的装置包含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计算机等,但本发明并不以上述为限。使用者所操作的装置会依据使用者所设定之乘车的起点/终点取得表示该起点/该终点的信息,并将所取得之表示该起点/该终点的信息加入所产生的共乘请求中。其中,表示该起点/该终点的信息包含但不限于该起点/该终点的经纬度、该起点/该终点的地址、该起点/该终点周围的地标、该起点/该终点在本发明于电子地图中所定义的坐标等。在部分的实施例中,共乘请求并不只包含可以表示起点与终点的信息,例如,还能够包含可以表示使用者身份的识别数据、使用者希望的共乘人数、使用者是否携带重物、大型行李或宠物、或使用者是否愿意在共乘时交谈等任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信息,其中,识别数据包含但不限于使用者的身分证号、使用者的电子邮件账号、使用者自行申请的账号、或是使用者在本发明中的识别码等,另外,识别数据包含但不限于预先储存在使用者所使用的装置中,或是在使用者设定起点与中点时一并输入。在本发明中,接收模块110先接收到的共乘请求被称为「第一共乘请求」,传送第一共乘请求的装置被称为「第一装置」,操作第一装置的使用者被称为「第一使用者」,第一使用者在第一装置上所设定的起点以及终点分别被称为「发起点」与「目的点」,第一共乘请求中所包含的可以表示发起点/目的点的信息被称为「发起点信息」/「目的点信息」,第一共乘请求中之可以表示第一使用者身分的识别数据被称为「第一识别数据」;相似的,在本发明中,在接收模块110接收到第一共乘请求后才被接收的其它共乘请求被称为「第二共乘请求」,传送第二共乘请求的装置被称为「第二装置」,操作第二装置的使用者被称为「第二使用者」,第二使用者在第二装置上所设定的起点以及终点分别被称为「共乘点」与「下车点」,第二共乘请求中之可以表示共乘点/下车点的信息被称为「共乘点信息」/「下车点信息」,第二共乘请求中之可以表示第二使用者身分的识别数据被称为「第二识别数据」。实际上,第一共乘请求与第二共乘请求的区别方式并不以此为限,例如,也可以将最晚接收到的共乘请求视为第一共乘请求,并将其它的共乘请求是为第二共乘请求。另外,在部分的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10除了接收共乘请求外,也可以接收第一装置所传送的选择数据。另外,接收模块110也可以接收第一装置及/或第二装置所传送的删除数据。其中,选择数据/删除数据与一个或多个第二共乘请求相对应。路径规划模块140负责规划行车路线。在部分的实施例中,路径规划模块140可以依据接收模块110所接收之第一共乘请求中的发起点信息与目的点信息、以及接收模块110所接收之各个第二共乘请求中的共乘点信息与下车点信息,分别规划通过发起点信息所表示之发起点、目的点信息所表示之目的点、某一第二共乘请求所包含的共乘点信息所表示之共乘点与该第二共乘请求所包含的下车点信息所表示之下车点的一个或多个预期行车路线,也就是说,路径规划模块140所规划之预期行车路线的数量会与接收模块110所接收到之第二共乘请求的数量相同。而在另一部分的实施例中,路径规划模块140也可以依据接收模块110所接收之第一共乘请求中的发起点信息以及目的点信息规划基准行车路线,并可以依据接收模块110所接收之每一个第二共乘请求中的共乘点信息以及下车点信息分别规划共乘行车路线。也就是说,路径规划模块140所规划之共乘行车路线的数量会较接收模块110所接收到之第二共乘请求的数量多一(一个基准行车路线加上多个共乘行车路线)。其中,基准行车路线与共乘行车路线都可能包含一种或多种行车路线。请求选择模块160负责由接收模块110所接收到的各第二共乘请求中选择第二共乘请求。请求选择模块160可能如「图2A」所示,包含基准点决定单元161、距离计算单元162、夹角计算单元163、以及请求选择单元166a。基准点决定单元161负责由路径规划模块140所规划出的预期行车路线中选择一个特定点做为基准点。一般而言,基准点决定单元161所选择的基准点为第一共乘请求中之发起点信息所表示的发起点或第二共乘请求中之共乘点信息所表示的共乘点,但本发明所提之基准点并不以此为限。例如,当共乘点至目的点与下车点之预期行车路线需要上桥过河或是需要上高架桥时,基准点决定单元161可以将下桥的位置选择为基准点,又如,当共乘点至目的点与下车点之预期行车路线因为需要经过无法穿越的建筑物、设施、高山、湖泊、交通管制或封路等地形或路况而需要绕行时,基准点决定单元161也可以将绕行后的位置选择为基准点。距离计算单元162负责依据接收模块110所接收之第一共乘请求中的发起点信息,以及接收模块110所接收之各第二共乘请求中的共乘点信息,分别计算发起点信息所表示之发起点与各个共乘点信息所表示之共乘点间的距离,也就是说,距离计算单元162所计算出之距离的数量会与接收模块110所接收到之第二共乘请求的数量相同。其中,距离计算单元162所计算出之距离在本发明中被称为「起点距离」,起点距离可以是发起点与共乘点的直线距离,但本发明所提之起点距离并不以此为限,例如,起点距离也可以是发起点至共乘点的最短路径的长度。夹角计算单元163负责依据接收模块110所接收之第一共乘请求中的目的点信息,以及接收模块110所接收之各第二共乘请求中的下车点信息,分别计算基准点决定单元161所决定之基准点至目的点信息所表示之目的点与基准点至各下车点信息所表示之下车点的夹角,也就是说,夹角计算单元163所计算出之夹角的数量会与接收模块110所接收到之第二共乘请求的数量相同。其中,夹角计算单元163所计算出的夹角在本发明中被称为「终点夹角」。在实务上,夹角计算单元163可以使用基准点、目的点、下车点在电子地图上的坐标或是经纬度计算终点夹角,也可以使用向量、距离或三角函数计算终点夹角,但本发明所提之夹角计算单元163计算终点夹角的方式并不以上述为限。请求选择单元166a会判断距离计算单元162依据各第二共乘请求中之乘车点信息所计算出的起点距离是否符合距离门坎值,以及判断夹角计算单元163依据各第二共乘请求中之下车点信息所计算出之终点夹角是否符合夹角门坎值,并选择起点距离符合距离门坎值且终点夹角符合夹角门坎值的第二共乘请求。当起点距离小于或不大于距离门坎值时,请求选择单元166a会判断起点距离符合距离门坎值,当终点夹角小于或不大于夹角门坎值时,请求选择单元166a会判断终点夹角符合夹角门坎值。其中,距离门坎值以及夹角门坎值通常为系统默认值,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部分的实施例中,若第一共乘请求中包含共乘人数的信息,则请求选择单元166a在选择第二共乘请求时,最多只会选择与第一共乘请求中之共乘人数相同数量的第二共乘请求。而若第二共乘请求中也包含共乘人数的信息,则请求选择单元166a同样也会参考第一共乘请求中的共乘人数选择第二共乘请求。请求选择模块160也可能如「图2B」所示,包含重迭比对单元165、以及请求选择单元166b。重迭比对单元165负责逐一比对路径规划模块140所规划出之基准行车路线与路径规划模块140所规划出之各个共乘行车路线,并在比对后计算基准行车路线与各个共乘行车路线的重迭比率,若基准行车路线及/或共乘行车路线包含多条行车路线,则重迭比对单元165会比对并计算各种行车路线组合的重迭比率,并输出各种行车路线之组合中重迭比率最高者。一般而言,重迭比对单元165所计算出的重迭比率为百分比,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请求选择单元166b负责依据重迭比对单元165所计算出之基准行车路线与各个共乘行车路线的重迭比率,由路径规划模块140所规划出的各个共乘行车路线中选出重迭比率最高的共乘行车路线,并选择规划出重迭比率最高之共乘行车路线的第二共乘请求。请求选择单元166b也可以在基准行车路线与各个共乘行车路线的重迭比率相同或相近时,进一步依据共乘行车路线的长度选择共乘行车路线,也就是说,请求选择单元166b在基准行车路线与各个共乘行车路线的重迭比率相同或相近时,可以选择行车路线最短的共乘行车路线,藉以选择规划出重迭比率相同且共乘行车路线最短之共乘行车路线的第二共乘请求。另外,请求选择模块160也可能同时包含基准点决定单元161、距离计算单元162、夹角计算单元163、重迭比对单元165、请求选择单元166a、请求选择单元166b。此时,请求选择单元166a可以先依据距离计算单元162所计算出的起点距离以及夹角计算单元163所计算出的终点夹角选择起点距离符合距离门坎值且终点夹角符合夹角门坎值的多个第二共乘请求后,重迭比对单元165再根据请求选择单元166a所选出的第二共乘请求计算基准行车路线与共乘行车路线的重迭比率,藉以使请求选择单元166b进一步选出第二共乘请求。传送模块170负责传送共乘者信息至第一装置。传送模块170传送至第一装置的共乘者信息包含被请求选择模块160所选择之第二共乘请求中的共乘点信息,此外,共乘者信息也可能包含被请求选择模块160所选择之第二共乘请求中的下车点信息、或第二共乘请求中的第二识别数据等。在部分的实施例中,传送模块170还可以传送第一共乘请求中的发起点信息与目的点信息至传送被配对模块180配对之第二共乘请求的第二装置。传送模块170也可能传送共乘者信息至派车系统(图中未示)。传送模块170传送至派车系统的共乘者信息包含第一共乘请求中的发起点信息与目的点信息、以及被请求选择模块160所选择之第二共乘请求(被配对模块180配对之第二共乘请求)中的共乘点信息及下车点信息。如此,派车系统可以依据传送模块170所传送的发起点信息、目的点信息、乘车点信息、下车点信息派遣车辆给第一使用者与第二使用者共乘。在实务上,传送模块170可以只传送包含共乘点信息的共乘者信息至第一装置、或只传送包含发起点信息、目的点信息、乘车点信息、下车点信息的共乘者信息至派车系统,或是传送包含共乘点信息的共乘者信息至第一装置,也传送包含发起点信息、目的点信息、乘车点信息、下车点信息的共乘者信息至派车系统。配对模块180负责配对接收模块110所接收到的第一共乘请求与被请求选择模块160所选择的第二共乘请求。在部分的实施例中,若接收模块110在传送模块170传送多个共乘者信息至第一装置后,接收到第一装置传回之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共乘者的选择数据,则配对模块180会配对第一共乘请求与接收模块110所接收到之选择数据对应的第二共乘请求。其中,选择数据与所包含的共乘点信息以及下车点信息被传送至第一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共乘请求相对应或与该第二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