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75320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嵌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嵌式触摸屏。
背景技术
触摸屏(Touch Panel)作为一种输入媒介,和显示屏一起形成触摸显示屏,触摸显示屏已经逐渐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目前应用最广的触摸屏为外挂于显示屏外侧的外挂式触摸屏(Add on TouchPanel)和内嵌于显示屏内的内嵌式触摸屏(In cell Touch Panel)。外挂式触摸屏显示屏与触摸屏分开生产,然后贴合到一起成为具有触摸和显示功能的触摸显示屏。随着平板显示器所要求的光学特性和电学特性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者对薄化平 板显示器的需求,在工艺条件和显示效果不变的情况下,设计出高性能、低成本、超薄的触摸显示屏逐渐成为各大厂商追求的主要目标。现有的外挂式触摸显示屏存在结构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光透过率较低、模组较厚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嵌式触摸屏,用以实现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内嵌式触摸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有横向设置的多条栅线,所述内嵌式触摸屏还包括横向设置的多条触摸驱动线;纵向设置的多条触摸感应线;和,多个触控扫描薄膜晶体管TFT,每个触控扫描TFT的栅极与一条栅线相连,且该栅线仅与一个触控扫描TFT的栅极相连,每个触控扫描TFT的源极与触摸驱动电路相连,每个触控扫描TFT的漏极与一条触摸驱动线相连;其中,栅线的数量>触控扫描TFT的数量>触摸驱动线的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内嵌式触摸屏中设置多条横向排列的栅线、横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线,以及纵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线,并且还包括与所述栅线一一对应的多个触控扫描薄膜晶体管TFT ;每个所述触控扫描TFT的栅极与该触控扫描TFT所对应的栅线相连,其源极与触摸驱动电路相连,其漏极与一条触摸驱动线相连。当与每个触控扫描TFT相连的栅线被施加用于实现图像显示的驱动信号被打开时,所述触控扫描TFT也打开,此时为该触控扫描TFT施加触摸驱动信号,从而驱动与该触控扫描TFT的漏极相连的触摸驱动线。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案通过栅线的扫描时间来控制触摸驱动的扫描时间,使得一根触摸驱动线的扫描时间与一条或多条栅线的扫描时间相关联;同时由于触摸驱动线是通过专门的触摸驱动电路单独进行控制,因此可以实现触摸驱动线的高频扫描。通过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的触摸驱动线和触摸感应线形成的电场实现内嵌式触摸屏的触摸功能。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内嵌式触摸屏。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的触摸点定位检测装置的等效电路模型不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中投射电场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实现图像显示和触摸的时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中触摸感应线设置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中另一种触摸感应线设置方式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中数据线和触摸感应线设置于同一层的结构不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中的触摸驱动线具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中的像素和触摸感应线相对设置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内嵌式触摸屏的俯视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感应线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感应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嵌式触摸屏,用以实现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内嵌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包括表面电容式触摸屏和投射电容式触摸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为投射电容式触摸屏。投射电容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为当触碰触摸屏时,改变触摸屏的电极发射的静电场的大小,检测装置通过检测所述静电场的改变量实现对触摸点的定位。具体地,内嵌式触摸屏中的触摸屏的电极包括多条触摸驱动线和多条触摸感应线,为触摸驱动线施加高频电压,为触摸感应线施加恒定电压,触摸驱动线和触摸感应线形成投射电场。检测触摸点处投射电场的变化,从而确定触摸点所在的位置。在触摸点定位检测装置检测触摸点的过程中,对触摸驱动线进行逐行扫描,在扫描每一触摸驱动线时,读取所有触摸感应线上的信号,通过对触摸驱动线逐列扫描,就可以把每条触摸驱动线和每条触摸感应线的交叉点都扫描到,从而可以检测出扫描过程中触摸点的位置。这种触摸点定位检测方式可以具体的确定多点的坐标,因此可以实现多点触摸。所述检测装置的等效电路模型如图I所示,包括信号源101,触摸驱动线电阻103,驱动线与感应线之间的互电容102,触摸驱动线、触摸感应线与公共电极层间的寄生电容104,触摸感应线电阻105,检测电路106。当手指触碰触摸屏时,有一部分电流流入手指,等效为触摸驱动线及触摸感应线之间的互电容改变,在检测端检测由此导致的微弱电流变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在显示屏内设置触摸驱动线和触摸感应线,每一触摸驱动线通过一个或多个触控扫描薄膜晶体管TFT与一条或者多条栅线相连,其中一个触控扫描TFT与一条栅线相对应,一条触摸驱动线可以与多个触控扫描TFT相对应。使得在与每一触摸驱动线对应的栅线打开时,触摸驱动IC为所述触摸驱动线充电(也即输入触摸驱动信号)。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的触摸驱动线与施加有一;〖亘定电压的触摸感应线实现触摸功能。具体地,可以在液晶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的外围区域(非显示区域)设置与所述栅线一一对应的多个触控扫描薄膜晶体管TFT ;每个所述触控扫描TFT的栅极与该触控扫描TFT所对应的栅线相连,其源极与触摸驱动电路相连,其漏极与一条触摸驱动线相连。通过该触控扫描TFT的开启和关闭为与该触控扫描TFT相连的触摸驱动线施加或取消触摸驱动信号的输入。该触控扫描TFT的开启和关闭与栅线上的用于实现图像显示的TFT的开启和关闭保持同步。施加触摸驱动信号(触摸驱动Clock信号)的触摸驱动电路独立于实现图像显示的显示驱动电路,触摸驱动Clock信号的频率和信号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形成的内嵌式触摸屏的结构简单,厚度较薄,器件实现工艺流程简单,相应的产品成本低。
下面整体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有横向设置的多条栅线,所述内嵌式触摸屏还包括横向设置的多条触摸驱动线;纵向设置的多条触摸感应线;和,多个触控扫描薄膜晶体管TFT,每个触控扫描TFT的栅极与一条栅线相连,且该栅线仅与一个触控扫描TFT的栅极相连,每个触控扫描TFT的源极与触摸驱动电路相连,每个触控扫描TFT的漏极与一条触摸驱动线相连;其中,栅线的数量>触控扫描TFT的数量>触摸驱动线的数量。较佳地,每一条触摸驱动线通过触控扫描TFT的漏极与一个触控扫描TFT相连或者与多个触控扫描TFT相连。较佳地,与连接于一条触摸驱动线上的多个触控扫描TFT相对应的栅线依次相邻。较佳地,所述内嵌式触摸屏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纵向设置的多条数据线;所述多条触摸驱动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且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每条所述触摸驱动线包括多个位于相邻两条数据线之间的驱动线段;位于同一条数据线两侧的驱动线段通过过孔搭桥的方式连接;所述多条触摸感应线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较佳地,所述触控扫描TFT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域,也即外围区域。较佳地,该内嵌式触摸屏还包括纵向设置的多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所述每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驱动电极,所述每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与一条触摸驱动线电连接,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单元设置于相邻的两列像素单元之间。较佳地,相邻的触摸感应线之间的狭缝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单元相对应;每条触摸感应线与一列像素单元对应或者与多列像素单元对应。较佳地,每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中,相邻的多个触摸驱动电极通过与栅线或数据线线宽相等的金属线电连接。较佳地,每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的长度可以为10 μ πΓ 50 μ m。较佳地,每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的宽度为阵列基板上一个子像素单元的宽度。较佳地,每个触摸驱动电极位于与纵向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之间。较佳地,所述与每个触控扫描TFT的源极相连的触摸驱动电路和用于驱动栅线实现图像显示的驱动电路设置于一个集成芯片IC里。下面通过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 ;第一基板I上形成有横向设置的多条栅线3,所述内嵌式触摸屏还包括横向设置的多条触摸驱动线4 ;纵向设置的多条触摸感应线5 ;和,多个触控扫描薄膜晶体管TFT6,每个触控扫描TFT6的栅极与一条栅线3相连,且该栅线3仅与一个触控扫描TFT6的栅极相连,每个触控扫描TFT6的源极与触摸驱动电路相连(图2中未体现),每个触控扫描TFT6的漏极与一条触摸驱动线4相连;其中,栅线的数量>触控扫描TFT的数量>触摸驱动线的数量。例如,可以设置m条栅线、η个触控扫描TFT6,以及I条触摸驱动线(m、n、l为正整数)。有如下几种情况当m=n,n=l ;每一条栅线与一个触控扫描TFT相连,每一条触摸驱动线与一个触控扫描TFT相连,也就是说栅线、触控扫描TFT,以及触摸驱动线一一对应。当m=n,n>l ;每一条栅线与一个触控扫描TFT相连,每一条触摸驱动线与多个触控扫描TFT相连;也就是说一条触摸驱动线对应多个触控扫描TFT,该多个触控扫描TFT分别与一根栅线对应;m>n, η>1 ;一个触控扫描TFT分别与以一条栅线相连,每一条触摸驱动线与多个触控扫描TFT相连;也就是说,部分栅线不与触控扫描TFT相连。不与触控扫描TFT相连的栅线仅用于实现图像显示,与触控扫描TFT相连的栅线既用于实现图像显示,还用于实现触摸功能。其中,触控扫描TFT6的栅极可以是与栅线3直接相连的一个独立结构,也可以是将触控扫描TFT6直接做在栅线3的上方,直接利用栅线3作为触控扫描TFT6的栅极。如图2所示,为以内嵌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内的触摸屏为例,其中,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之间填充有液晶12,栅线3和触摸驱动线4之间通过绝缘层15相绝缘。图3为与图2对应的内嵌式触摸屏的俯视图。图3中在第一基板I上包括横向设置的多条栅线3、与栅线3平行设置的触摸驱动线4,与每一栅线3相连接的TFT6,以及与所有TFT6相连接的触摸驱动1C。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I上或第二基板2上的与触摸驱动线4垂直设置的触摸感应线5 ;在实际制作的触摸屏中,触摸感应线5可以为具有一定宽度的导电条。触控扫描TFT6位于第一基板I的外围区域(该外围区域指显示面板上的非显示区域),由于TFT6与栅线相连,一般将TFT6设置在第一基板靠近栅线引出位置附近。
下面简单介绍图2和图3所示的内嵌式触摸屏实现触摸功能的原理。在具体实现时,为触摸感应线5施加一恒定电压,以及通过与触摸驱动线4相连的触摸驱动电路为触摸驱动线4施加触摸驱动信号,该触摸驱动信号为高频信号。触摸驱动线4和触摸感应线5之间形成电场,该电场也即投射电场,通过检测触摸点区域投射电场的变化,对触摸点定位。触摸驱动电路设置在触摸驱动IC中。触摸驱动线4和触摸感应线5之间形成电场如图4所示,带箭头的曲线为电场线的方向。从图4中可以看到,由于在相邻的触摸感应线5之间存在狭缝,使得触摸驱动线4和触摸感应线5之间的电场可以透过触摸感应电极层而达到第二基板2的外侧,从而能够更好地感应到发生在第二基板2外侧的触摸动作。
当触摸屏工作时,每一触摸感应线5上的恒定电压一直存在,每一触摸驱动线4上的触摸驱动信号呈脉冲式输入。当与触摸驱动线4相连的触控扫描TFT6开启时,触摸驱动电路为该触摸驱动线4输入触摸驱动信号。触控扫描TFT6的开启和关闭受与该触控扫描TFT6相连的栅线3控制,当控制实现图像显示的芯片IC控制扫描某一栅线3时,也即为该栅线3施加显示驱动电压,与该栅线3相连的所有的TFT (包括触控扫描TFT6)都打开。在实现图像显示时,对每一行栅线的扫描速度非常快,因此,在单位时间内,栅线的开启非常频繁,相应地,触控扫描TFT6的开启也非常频繁,可以满足触摸屏实现触摸的需求。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图像显示和触摸的时序图。下面结合图2至图5具体说明本发明实现触摸显示的原理。当扫描某一栅线实现图像显示时,在一个扫描周期(或者一个扫描脉冲)内,图4中的触摸驱动IC会将一个或者多个CLK信号脉冲输入与该栅线相连的触摸驱动线4。如图5所示,CLK为触摸驱动IC提供的触摸驱动信号。图5中显示触摸驱动IC将两个CLK信号脉冲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输入触摸驱动线4。并且,图4中,栅线η、栅线η+1、栅线η+2,以及栅线η+3共同控制第一条触摸驱动线的触摸驱动信号的输入;栅线m、栅线m+1、栅线m+2,以及栅线m+3共同控制第二条触摸驱动线的触摸驱动信号的输入。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在扫描栅线的扫描周期内,将两个CLK信号脉冲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输入触摸驱动线4内就可以达到较佳的触摸效果,在一个扫描周期内,输入的CLK信号脉冲个数越多,说明触摸驱动线的扫描频率越高,触摸效果越好,但是相应地对触摸驱动IC的要求也会提高,整个内嵌式触摸屏的实现成本就会相应地提高。该触控扫描TFT6的开启不影响与该触控扫描TFT6相连的栅线上的其他用于图像显示的TFT的正常工作。本发明实施例充分利用了现有在扫描栅线时,为栅线施加的开启电压,将与该栅线相连的触控扫描TFT6打开,同时为与该触控扫描TFT6相连的触摸驱动线输入触摸驱动信号;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的触摸驱动线和施加有恒定电压的触摸感应线实现触摸功能。触摸驱动线4设置在第一基板I上,触摸感应线5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I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2上。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适用于液晶显示IXD领域也可以适用于其他显示领域,如有机电致发光显不(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0LED)领域。
当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液晶显示IXD领域时,触摸驱动线4设置在阵列基板(对应于第一基板I)上,触摸感应线可以设置在彩膜基板(对应于第二基板2)上,具体地,如图6所示,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2与液晶相接触的一侧,具体可以与透明电极同层设置,设置于RGB树脂层8之上。其中,第二基板2上的透明电极可以是ITO公共电极(TN型IXD)或者用于屏蔽静电的ITO屏蔽电极(IPS型或者FFS型LCD)。或者如图7所示,触摸感应线还可以设置在RGB树脂层8和第二基板2之间。当本发明适用于OLED显示领域时,触摸驱动线4和触摸感应线5可以同时设置在内嵌式触摸屏的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上的不同层。用于触摸屏的栅线的数量,可以根据触控精度的要求以及触摸屏的大小设置。当触控精度要求较高和/或触摸屏较大时,可以设置阵列基板上较多数量的栅线实现触摸功能,当触控精度要求较低和/或触摸屏较小时,可以设置阵列基板上较少数量的栅线实现 触摸功能。通过第一基板I上的所有的栅线或者部分栅线控制为触摸驱动线施加触摸驱动信号。所有与触控扫描TFT6相连的栅线都可以控制该触控扫描TFT6的开启和关闭,进一步控制为触摸驱动线施加触摸驱动信号的时间,即控制每条触摸驱动线的扫描时间。较佳地,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还包括位于第一基板I上的多条纵向设置的数据线14 ;多条横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线4位于第一基板I上,触摸驱动线4可以与如图6所示的第一基板I上的数据线14同层设置,也可以单独作为一层设置。多条触摸感应线5位于第二基板2上与透明电极同层设置。触摸驱动线4可以与第一基板I上的数据线14同层设置,这样触摸驱动线4可以和数据线14在同一次制作工艺中完成,节约工艺流程,制作过程简单。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线14和触摸驱动线4相绝缘,避免二者之间搭接形成短路或者出现信号串扰的问题。触摸驱动线4也可以单独作为一层设置且与数据线14之间通过绝缘层隔离,可以完全避免与数据线14之间短路或形成串扰的问题,触摸驱动线4所在膜层可以设置在数据线14所在膜层之上。当触摸驱动线4与第一基板I上的数据线14同层设置时,为了避免与数据线形成串扰的问题,较佳地,如图8所示,每条触摸驱动线4包括多个位于相邻两条数据线14之间的触摸驱动线段;位于同一条数据线14两侧的触摸驱动线段可以通过过孔搭桥的方式进行连接。具体地,上述过孔搭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位于同一条数据线14两侧的触摸驱动线段可以通过位于栅金属层或者位于铟锡氧化物ITO像素电极层的连接电极进行连接;所述连接电极分别通过过孔与上述同一条数据线两侧的触摸驱动线段进行连接。可以通过一条栅线上的触控扫描TFT控制一条触摸驱动线信号的触摸驱动信号的输入,也可以通过多根栅线上的触控扫描TFT控制同一条触摸驱动线的触摸驱动信号的输入。也即每一条触摸驱动线与一个触控扫描TFT的漏极相连,或者每一条触摸驱动线与多个触控扫描TFT的漏极相连。图3所示的内嵌式触摸屏一条触摸驱动线4与4个触控扫描TFT6相连接,当与该触摸驱动线4相连的触控扫描TFT6依次打开时,依次为同一条触摸驱动线4输入触摸驱动信号。通过多根栅线上的触控扫描TFT控制同一条触摸驱动线的触摸驱动信号的输入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该触摸驱动线的充电次数,也即触摸驱动信号的输入次数,单位时间内触摸驱动线的充电次数越多,触摸感应效果越好,触控精度较高。图2中所示的触摸驱动线,线宽较窄,为了实现正常的触摸功能,本发明实施例对还用于实现触摸功能的触摸驱动线进行了结构优化。具体地,参见图9,本发明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还包括纵向设置的多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每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驱动电极411,每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与一条触摸驱动线4电连接,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设置于相邻的两列像素单元之间;也就是说,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在空间上与第二基板上的相邻的触摸感应线5之间的狭缝相对应。
较佳地,如图10所示,相邻的触摸感应线5之间的狭缝与第一基板I栅的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相对应,即相邻的触摸感应线5之间的狭缝与第一基板I上相邻的两列像素单元13之间的狭缝相对应;每条触摸感应线5与一列像素单元13对应(如图10所示)或者与多列像素单元对应(图10中未体现)。其中,每个像素单元至少包含RGB三个子像素。较佳地,每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中,相邻的多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通过触摸驱动线4电连接。较佳地,每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的长度为10μπΓ 50μπι。具体可以根据触摸屏的大小和所要求的开口率确定。如果触摸屏较大,每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可以设置的较长一些,否则可以设置的较短一些。较佳地,每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的宽度为阵列基板上一个子像素单元的宽度。但是也不限于为一个子像素单元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如果对开口率要求较低,可以设置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的宽度更宽,否则如果对开口率要求较高,则可以设置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的宽度窄一些。较佳地,每个触摸驱动电极411位于与纵向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之间(图9中未示出)。每个触摸驱动电极411的长度可以是一个子像素单元的长度或者小于一个子像素单元的长度。组成每一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的相邻的触摸驱动电极411之间的连接部的宽度最好是小于触摸驱动电极411本身的宽度;优选地,上下相邻的触摸驱动电极411之间可以通过与数据线或栅线线宽相等或相近的金属线连接,可以减小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与栅线的交叠面积,减小与栅线之间的互电容,不影响栅线实现正常的图像显示。较佳地,处于第一基板上不同区域的每一触摸驱动电极大小完全相同,每一触摸驱动电极单元也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每一触摸驱动电极单元的宽度和长度相等,且每一触摸驱动电极单元包含的触摸驱动电极的个数相同和大小。较佳地,与同一触摸驱动线4相连接的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可以设置于属于同一行的所有相邻的像素单元之间(如图9所示),或者可以设置于属于同一行的部分相邻的像素单元之间。为了达到更高精度的触摸感应效果,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最好设置于属于同一行的所有相邻的像素单元之间。较佳地,为了降低制作工艺的难度,满足正常触摸精度的需求,可以按照实际需要,将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设置于属于同一行的部分相邻的像素单元之间,具体相邻的两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之间的距离L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际内嵌式触摸屏的大小设计。图9中所示的纵向相邻的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之间的距离为一个像素单元长度的距离。也可以是零个或多个像素单元长度的距离。较佳地,纵向相邻的两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之间的距离可以按照需求设置,可以是相距一个或多个像素单元纵向 长度的距离,也可以仅相距位于同一列上的相邻的像素单元之间的距离。图11为触摸驱动线4上设置有多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41的内嵌式触摸屏的部分俯视图。从整体上看,结构优化后的每条触摸驱动线为具有一定宽度横向排列的导电条。增加了触摸驱动线的可触摸面积。提高了触摸屏的灵敏性。下面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感应线5的设置方式。本发明提供的触摸感应线为透明导电条,具体可以为由铟锡氧化物ITO制成。如图12所示,触摸感应线5为具有一定宽度且等距排列的多个导电条。每一个触摸感应线5所在的区域为与阵列基板上属于同一列的像素单元对应的区域;g卩,每一条触摸感应线5在阵列基板上的投影区域与触摸感应线下方属于同一列的像素单元覆盖的区域重叠。较佳地,参见图13,为了增加触摸感应线的接收信号,部分相邻的触摸感应线5通过导线9连接,例如将以此相邻的三个或者两个导电条通过导线9连接。多个独立的触摸感应线5通过导线9连接构成一个宽度较宽的触摸感应线。图12和图13表明,触摸感应线的宽度可以是一个像素单元的宽度,也可以是多个像素单元的宽度。即触摸感应线5仅覆盖一列像素单元,或者覆盖依次相邻的多列像素单元。当触摸感应线5覆盖依次相邻的多列像素单元时,可以增加触摸感应线的接收信号。较佳地,所述与每个触控扫描TFT6的源极相连的触摸驱动电路和用于驱动栅线实现图像显示的驱动电路设置于一个集成芯片IC里。提供给触摸驱动线的CLK信号与用于实现图像显示的驱动信号相互独立。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内嵌式触摸屏中设置多条横向排列的栅线、横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线,以及纵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线,并且还包括与所述栅线一一对应的多个触控扫描薄膜晶体管TFT ;每个所述触控扫描TFT的栅极与该触控扫描TFT所对应的栅线相连,其源极与触摸驱动电路相连,其漏极与一条触摸驱动线相连。当与每个触控扫描TFT相连的栅线被施加用于实现图像显示的驱动信号被打开时,所述触控扫描TFT也打开,此时为该触控扫描TFT施加触摸驱动信号,从而驱动与该触控扫描TFT的漏极相连的触摸驱动线。通过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的触摸驱动线和触摸感应线形成的电场实现内嵌式触摸屏的触摸功能。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内嵌式触摸屏。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有横向设置的多条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式触摸屏还包括 横向设置的多条触摸驱动线; 纵向设置的多条触摸感应线;和, 多个触控扫描薄膜晶体管TFT,每个触控扫描TFT的栅极与一条栅线相连,且该栅线仅与一个触控扫描TFT的栅极相连,每个触控扫描TFT的源极与触摸驱动电路相连,每个触控扫描TFT的漏极与一条触摸驱动线相连; 其中,栅线的数量>触控扫描TFT的数量>触摸驱动线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 每一条触摸驱动线通过触控扫描TFT的漏极与一个触控扫描TFT相连或者与多个触控扫描TFT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连接于同一条触摸驱动线上的多个触控扫描TFT所对应的栅线依次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式触摸屏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纵向设置的多条数据线; 所述多条触摸驱动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且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每条所述触摸驱动线包括多个位于相邻两条数据线之间的触摸驱动线段;位于同一条数据线两侧的触摸驱动线段通过过孔搭桥的方式连接; 所述多条触摸感应线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扫描TFT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内嵌式触摸屏还包括 纵向设置的多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所述每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驱动电极,所述每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与一条触摸驱动线电连接;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单元设置于相邻的两列像素单元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触摸感应线之间的狭缝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单元相对应;每条触摸感应线与一列像素单元对应或者与多列像素单元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每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中,相邻的多个触摸驱动电极通过与栅线或数据线线宽相等的金属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每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的长度为 10 μ m 150 μ 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每个触摸驱动电极单元的宽度为阵列基板上一个子像素单元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每个触摸驱动电极位于与纵向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嵌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每个触控扫描TFT的源极相连的触摸驱动电路和用于驱动栅线实现图像显示的驱动电路设置于一个集成芯片IC里。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嵌式触摸屏,用以实现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内嵌式触摸屏。所述内嵌式触摸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有横向设置的多条栅线,还包括横向设置的多条触摸驱动线;纵向设置的多条触摸感应线;和,多个触控扫描薄膜晶体管TFT,每个触控扫描TFT的栅极与一条栅线相连,且该栅线仅与一个触控扫描TFT的栅极相连,每个触控扫描TFT的源极与触摸驱动电路相连,每个触控扫描TFT的漏极与一条触摸驱动线相连;其中,栅线的数量≥触控扫描TFT的数量≥触摸驱动线的数量。
文档编号G06F3/044GK102830879SQ20121029572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王海生, 董学, 李成, 丁小梁, 刘红娟, 杨盛际, 赵卫杰, 刘英明, 任涛 申请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