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复位信号的方法及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8443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处理复位信号的方法及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复位信号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通信设备是由机柜、供电、各种单板、散热系统及相应的软件组成。通信设备的可靠性与这些环节紧密相关。在通信设备中,各种类别的单板完成接入、交换、信令处理、业务处理等功能。这些单板在具体的产品设计中,典型地会采用1 + 1备份、资源池、负荷分担,以及IP多路由、802. 3ad链路聚合等技术实现设备级的可靠性保护设计,这样一旦在故障情况下,通过部署的设备软件,可自动地进行故障发现和切换。并且在故障发生后,把故障的单板从设备中拔出,替换为正常工作的单板备件,再装载相应的软件后加入到设备中进行工作,然后再把故障的单板寄回原厂进行检测和维修。对于单板形式以外的服务器,以及散热、供电等其它工作模块、设备,也采用类似的设计。现有技术在通信设备故障出现之后在维修时没有足够的数据用于辅助分析故障原因,不利于通信设备的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复位信号的方法及通信设备,用于在通信设备出现故障后,记录复位原因,便于对通信设备进行诊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复位信号的方法包括通信设备的可编程器件接收发送给通信设备的CPU的复位信号;所述可编程器件存储所述复位信号,以及所述复位信号对应的复位原因,并向所述CPU发送复位前的中断信号;所述CPU接收到所述中断信号后,查询所述可编程器件中的复位原因并将复位原因存储至通信设备的高速存储器;其中,所述高速存储器包括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或者控制器为所述可编程器件的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或者固态盘SSD ;所述可编程器件向所述CPU发送所述复位信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可编程器件,用于接收发送给通信设备的CPU的复位信号;存储所述复位信号,以及所述复位信号对应的复位原因,并向所述CPU发送复位前的中断信号;向所述CPU发送所述复位信号;CPU,用于接收到所述中断信号后,查询所述可编程器件中的复位原因并将复位原因存储至通信设备的高速存储器;其中,所述高速存储器包括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或者控制器为所述可编程器件的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或者固态盘SSD ;高速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复位原因;其中,所述高速存储器包括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或者控制器为所述可编程器件的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或者固态盘SSD。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中通信设备的可编程器件接收发送给通信设备的CPU的复位信号;所述可编程器件存储所述复位信号,以及所述复位信号对应的复位原因,并向所述CPU发送复位前的中断信号;所述CPU接收到所述中断信号后,查询所述可编程器件中的复位原因并将复位原因存储至通信设备的高速存储器;其中,所述高速存储器包括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或者控制器为所述可编程器件的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或者固态盘SSD ;所述可编程器件向所述CPU发送所述复位信号。本发明通过对复位信号进行延迟处理,及时记录复位原因,并通过特殊的高速存储器对关键数据进行存储,在设备复位后不丢失数据,便于对通信设备进行故障诊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复位信号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速存储器的存储结构划分图;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复位信号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延迟复位处理框图;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可编程器件的逻辑设计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中的组合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复位信号的方法及通信设备,用以在通信设备出现故障后,记录复位原因,便于对通信设备进行诊断。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复位信号的方法包括S101、通信设备的可编程器件接收发送给通信设备的CPU的复位信号;S102、所述可编程器件存储所述复位信号,以及所述复位信号对应的复位原因,并向所述CPU发送复位前的中断信号;S103、所述CPU接收到所述中断信号后,查询所述可编程器件中的复位原因并将复位原因存储至通信设备的高速存储器;其中,所述高速存储器包括SRAM(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储器),或者控制器为所述可编程器件的设备复位时不掉电的DRAM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储器),或者 SSD (Solid State Disk,固态盘);S104、所述可编程器件向所述CPU发送所述复位信号。较佳的,S102中所述可编程器件设计有复位原因寄存器以记录复位原因,S103中所述CPU在接收到可编程器件发送的中断信号之后,从复位原因寄存器获取复位原因并存储至通信设备的高速存储器。较佳的,通信设备的可编程器件为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CPLD (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等可编程器件。较佳的,所述通信设备的可编程器件接收发送给通信设备的CPU的复位信号的步骤,和所述可编程器件向所述CPU发送所述复位信号的步骤之间,经过了预设时间长度。即可通过编程设置延迟时长。
较佳的,所述复位信号,包括以下单独复位信号中的至少一种按键复位,或IPMC复位,或双机复位,或看门狗复位,或软件复位。较佳的,当所述复位信号包括至少两个单独复位信号时,所述可编程器件存储的复位信号与所述可编程器件向通信设备发送的复位信号中,各个单独复位信号的顺序相同。较佳的,所述可编程器件对输入的复位信号的下跳沿进行采集和锁存,以保证各个单独复位信号的先后顺序不会发生变化。较佳的,SlOl之前,该方法还包括通过物理链路将所述可编程器件与该通信设备的对端通信设备的可编程器件即对端可编程器件连接;所述可编程器件接受所述对端可编程器件发送的双机复位信号;其中,所述双机复位信号为所述发送给通信设备的CPU的复位信号。较佳的,可编程器件还可用于指示主备用状态。较佳的,两个通信设备即双机之间还可通过所述物理链路交互用户信息等关键数据。通过物理链路和所述可编程器件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双机主备用切换过程快速有效,并能够避免双主用等不稳定状态。较佳的,所述通信设备包括通信网接入设备、通信网传输设备、核心网设备。可见,通信中的各类设备均可运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较佳的,该方法还包括所述CPU将通信设备的用户数据存储在所述高速存储器。所述高速存储器对关键的用户数据进行存储,在通信设备故障之后,可对高速存储器中的用户数据进行查找、回溯,便于对通信设备的诊断。较佳的,高速存储器包括如下存储区域中断信息区,管理信息区,异常信息区和用户信息区;具体存储结构如图2所示。较佳的,该方法还包括每经过预设长度的时间,所述CPU将所述高速存储器中的数据发送至该通信设备外的指定存储器。所述指定存储器,通常是在通信设备系统的全局板或者主控台上,介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SSD,大容量机械硬盘,以及磁盘阵列,即将关键数据再次存储至不易丢失数据的装置中,进一步提供数据存储的稳定性。本发明采用的高速存储器,具有以下特点当通信设备复位后,其上存储的信息不受设备复位的影响,所记录的信息不会丢失;此时操作维护台或本地维护终端可通过调入高速存储器的记录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给出故障源的定位诊断结果,因此所述高速存储器采用的并不是通用的内存。一种方式是使用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一种方式是,在低速组件如散热风扇、供电模块中采用固态盘(Solid State Disk, SSD),一种方式是,在核心网较大数据容量需求的情况下,使用可编程器件外接大容量高速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DR SDRAM),通过可编程器件,编写DDR(或DDR2,或DDR3)控制器内核。这样通过自有的编程设计,在设备及其它外围器件都复位重启的情况下,DDR不进行复位处理。因此在整板复位状态下,可编程器件仍会自动进行DDR控制器的动态刷新以保持数据。下面给出几个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例1 :在通信设备中,常规的设计是通过硬件复位电路直接连接单板模块,这样一旦单板或模块复位,机房维护人员是无法得知故障原因的,这样对于随后的故障定位非常困难。参见图3,单板对复位信号的延时处理包括如下步骤S301、单板接收复位信号后,单板的可编程器件记录复位原因,并对复位信号的下跳沿进行采集和锁存,保证记录各模块复位发生的先后顺序,不影响原设计中的时序同步关系。
S302、单板的可编程器件对复位信号进行延迟处理,延迟的时间值可进行编程设置。参见图4,为延迟复位处理框图,复位的逻辑发生的变化如下1、对于面板Reset按键触发的复位,在复位生效前,可先给软件提供一个中断,经过m秒(可编程控制)后再真正执行复位。2、看门狗复位前先提供中断,再次超时后再复位单板;3、主备用单板互踢时,被踢侧也产生中断,供软件挂接服务程序,记录原因;4、通过机框管理的智能平台管理控制器复位单板时,被复位、单板也产生中断,供软件挂接服务程序;5、屏蔽本CPU复位功能。软件设计典型地对整板或其它处理器复位,此时,应屏蔽对本CPU的复位,以便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OS)可捕捉、记录相关复位相关状态信
肩、O6、对于手动复位、看门狗复位、PayLoad复位等要求先触发中断再进行复位操作并要求对复位原因记录。S303、延迟期间,把复位原因及相关状态作为关键数据写入高速存储器。复位原因寄存器地址分配如下表I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处理复位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通信设备的可编程器件接收发送给通信设备的CPU的复位信号; 所述可编程器件存储所述复位信号,以及所述复位信号对应的复位原因,并向所述CPU发送复位前的中断信号; 所述CPU接收到所述中断信号后,查询所述可编程器件中的复位原因并将复位原因存储至通信设备的高速存储器;其中,所述高速存储器包括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或者控制器为所述可编程器件的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或者固态盘SSD ; 所述可编程器件向所述CPU发送所述复位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的可编程器件接收发送给通信设备的CPU的复位信号的步骤,和所述可编程器件向所述CPU发送所述复位信号的步骤之间,经过了预设时间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信号,包括以下单独复位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按键复位,或IPMC复位,或双机复位,或看门狗复位,或软件复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复位信号包括至少两个单独复位信号时,所述可编程器件存储的复位信号与所述可编程器件向所述CPU发送的复位信号中,各个单独复位信号的顺序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信设备的可编程器件接收发送给通信设备的CPU的复位信号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物理链路将所述可编程器件与该通信设备的对端通信设备的可编程器件即对端可编程器件连接; 所述可编程器件接受所述对端可编程器件发送的双机复位信号; 其中,所述双机复位信号为所述发送给通信设备的CPU的复位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网接入设备、通信网传输设备、核心网设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CPU将通信设备的用户数据存储在所述高速存储器。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每经过预设长度的时间,所述CPU将所述高速存储器中的数据发送至该通信设备外的指定存储器。
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通信设备包括 可编程器件,用于接收发送给通信设备的CPU的复位信号;存储所述复位信号,以及所述复位信号对应的复位原因,并向所述(PU发送复位前的中断信号;向所述CPU发送所述复位信号; CPU,用于接收到所述中断信号后,查询所述可编程器件中的复位原因并将复位原因存储至通信设备的高速存储器;其中,所述高速存储器包括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或者控制器为所述可编程器件的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或者固态盘SSD ; 高速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复位原因;其中,所述高速存储器包括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或者控制器为所述可编程器件的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或者固态盘SSD。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器件接收发送给通信设备的CPU的复位信号,和所述可编程器件向所述CPU发送所述复位信号之间,经过了预设时间长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信号,包括以下单独复位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按键复位,或IPMC复位,或双机复位,或看门狗复位,或软件复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复位信号包括至少两个单独复位信号时,所述可编程器件存储的复位信号与所述可编程器件向所述CPU发送的复位信号中,各个单独复位信号的顺序相同。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物理链路将所述可编程器件与该通信设备的对端通信设备的可编程器件即对端可编程器件连接之后,通信设备的可编程器件接收发送给通信设备的CPU的复位信号之前,所述可编程器件还用于 接受所述对端可编程器件发送的双机复位信号; 其中,所述双机复位信号为所述发送给通信设备的CPU的复位信号。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网接入设备、通信网传输设备、核心网设备。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存储器还用于 存储通信设备的用户数据。
16.如权利要求9-15任一权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通信设备的CPU用于 每经过预设长度的时间,将所述高速存储器中的数据发送至该通信设备外的指定存储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复位信号的方法及通信设备,用以在通信设备出现故障后,记录复位原因,便于对通信设备进行诊断。该方法包括通信设备的可编程器件接收发送给通信设备的CPU的复位信号;所述可编程器件存储所述复位信号,以及所述复位信号对应的复位原因,并向所述CPU发送复位前的中断信号;所述CPU接收到所述中断信号后,查询所述可编程器件中的复位原因并将复位原因存储至通信设备的高速存储器;其中,所述高速存储器包括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或者控制器为所述可编程器件的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或者固态盘SSD;所述可编程器件向所述CPU发送所述复位信号。
文档编号G06F11/00GK103019870SQ20121054664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4日
发明者张斌, 宋建峰 申请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