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和粘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95906发布日期:2018-07-24 17:42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和一种粘贴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用户在进行数据粘贴时,需要首先选择数据,进行复制或剪切后,将该数据转移至剪贴板,再到目标界面上,将剪贴板中的数据粘贴至目标界面上的编辑框中。

但上述操作存在一些缺陷:用户显然每次进行粘贴时,都是并且只能是将剪贴板中的内容全部粘贴至目标编辑框中,因此,当用户需要将同一个界面内的多个数据分别粘贴至目标界面上的多个目标编辑框中时,则需要多次反复地进行复制/剪切、粘贴以及界面的转换。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粘贴技术,可以根据目标编辑框的属性,智能地从复制内容中进行数据选择和粘贴,从而避免用户在内容获取界面和粘贴界面之间进行反复切换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粘贴技术,可以根据目标编辑框的属性,智能地从复制内容中进行数据选择和粘贴,从而避免用户在内容获取界面和粘贴界面之间进行反复切换操作。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内容复制单元,用于对所述终端的屏幕界面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进行复制;内容属性分析单元,用于分析复制内容的特征属性;编辑框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粘贴命令,确定用于粘贴所述复制内容的编辑框;编辑框属性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编辑框确定单元确定的编辑框的属性;数据粘贴单元,用于将所述复制内容的特征属性与所述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从所述复制内容中提取与所述编辑框的属性相匹配的数据,以粘贴至所述编辑框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除了复制,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如剪切等方式,以实现对界面中的内容的获取。以下内容以复制为例进行说明。用户可以直接复制界面内的所有内容,也可以进行手动选择后,再获取选中部分的内容。通过对复制内容的特征属性和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分析和匹配,从而能够对复制内容进行智能地分析,以便从中选择正确有效的数据,以粘贴至相应的编辑框中。复制内容可以包括文本数据,如汉字、数字、字母、特殊字符等,也可以包括多媒体数据,如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则内容的特征数据包括这些数据的名称、大小、内容、类型等等,以便与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匹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应用属性设定单元,用于为所述终端中的应用程序预设定相关联的属性;以及所述编辑框属性分析单元包括:应用属性分析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编辑框所属的应用程序,并将所述应用程序的预设属性作为所述编辑框的属性。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些应用程序本身存在对于粘贴或输入的数据的设定,比如在拨号盘中只能为数字或特殊字符,其他则没有实际意义;在短信中则能够粘贴文本、多媒体文件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因此,通过对这些应用程序的属性进行分析,便可直接作为相应的编辑框的属性,以实现对复制内容的智能筛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编辑框属性分析单元包括:文字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与所述编辑框相关联的位置的文字,并根据所述文字确定所述编辑框的属性。

在该技术方案中,与编辑框相关联的位置包括编辑框内、编辑框上方、编辑框左方或右方等等,用于对用户输入或粘贴数据进行提示;而通过终端对这些文字的自动识别,即可确定该编辑框的属性,以确定应该选择何种数据进行粘贴。比如在通讯录的新建界面中,在需要输入姓名的编辑框的左方显示出“姓名”字样,那么终端会在复制内容中搜索“我是”、“名为”以及相应的姓氏字样,比如“我是李小明,电话号码是……”,则终端会自动将据此得到的姓名数据“李小明”粘贴至“姓名”对应的编辑框中,而对于其他的电话号码等数据,则不用于此,可能用于其他编辑框的智能粘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编辑框属性设定单元,用于为每个编辑框预设定相关联的属性;以及所述编辑框属性分析单元用于:属性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编辑框确定单元确定的用于粘贴所述复制内容的编辑框,获取相应的预设属性。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直接对每个编辑框的属性进行设定,具体可以从代码层实现内容的输入(录入或粘贴)限定,比如某个编辑框中只允许输入数字,则对于复制内容中的其他的汉字、字符等,都不会被粘贴至该编辑框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内容属性分析单元包括:数据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所述复制内容包含的数据以及每个数据对应的特征属性;映射表建立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识别子单元的识别结果,建立对应的数据结构映射表,以用于从所述复制内容中提取与所述编辑框的属性相匹配的数据,并粘贴至所述编辑框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建立的数据结构映射表中包括数据、特征属性,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内容,并在这些内容之间构建相互关系,以便于在与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匹配时,可以准确地根据该数据结构映射表来获取相应的特征属性,实现对需要粘贴至编辑框内的数据的准确筛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数据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复制内容中存在多项与当前操作的编辑框相匹配的数据的情况下,以列表形式显示出所有相匹配的数据;以及数据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选择命令,选择其中的至少一项以粘贴至所述当前操作的编辑框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对于某个编辑框,同时存在多项可粘贴的数据,则可以生成包含这些数据的列表,并由用户进行选择,从而更贴合用户的实际需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编辑框属性分析单元用于:在所述屏幕界面上包含多个编辑框的情况下,对所有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分析;以及所述数据粘贴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接收到针对任意编辑框的粘贴命令时,根据所述复制内容中的数据与所述多个编辑框之间的匹配关系,将所述复制内容将所述复制内容中的数据分别粘贴至所述屏幕界面中相匹配的编辑框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比如用户在新建通讯录时,可以同时获取所有需要的数据,比如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等,而当用户在新建通讯录的界面中的任意编辑框,比如“姓名”对应的编辑框进行粘贴时,终端将自动将其他的数据也都分别粘贴至相应的编辑框内,比如将电话号码粘贴至“电话号码”对应的编辑框内、将电子邮件粘贴至“电子邮件”对应的编辑框内等等,从而在免去界面的反复转换的同时,进一步免去用户的多次粘贴,简化用户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粘贴方法,包括:对终端的屏幕界面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进行复制;分析复制内容的特征属性;根据接收到的粘贴命令,确定用于粘贴所述复制内容的编辑框,并分析所述编辑框的属性;将所述复制内容的特征属性与所述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从所述复制内容中提取与所述编辑框的属性相匹配的数据,以粘贴至所述编辑框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除了复制,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如剪切等方式,以实现对界面中的内容的获取。以下内容以复制为例进行说明。用户可以直接复制界面内的所有内容,也可以进行手动选择后,再获取选中部分的内容。通过对复制内容的特征属性和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分析和匹配,从而能够对复制内容进行智能地分析,以便从中选择正确有效的数据,以粘贴至相应的编辑框中。复制内容可以包括文本数据,如汉字、数字、字母、特殊字符等,也可以包括多媒体数据,如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则内容的特征数据包括这些数据的名称、大小、内容、类型等等,以便与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匹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对所述编辑框进行分析之前,还包括:为所述终端中的应用程序预设定相关联的属性;以及对所述编辑框进行分析的步骤包括:分析所述编辑框所属的应用程序,并将所述应用程序的预设属性作为所述编辑框的属性。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些应用程序本身存在对于粘贴或输入的数据的设定,比如在拨号盘中只能为数字或特殊字符,其他则没有实际意义;在短信中则能够粘贴文本、多媒体文件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因此,通过对这些应用程序的属性进行分析,便可直接作为相应的编辑框的属性,以实现对复制内容的智能筛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对所述编辑框进行分析的步骤包括:识别与所述编辑框相关联的位置的文字,并根据所述文字确定所述编辑框的属性。

在该技术方案中,与编辑框相关联的位置包括编辑框内、编辑框上方、编辑框左方或右方等等,用于对用户输入或粘贴数据进行提示;而通过终端对这些文字的自动识别,即可确定该编辑框的属性,以确定应该选择何种数据进行粘贴。比如在通讯录的新建界面中,在需要输入姓名的编辑框的左方显示出“姓名”字样,那么终端会在复制内容中搜索“我是”、“名为”以及相应的姓氏字样,比如“我是李小明,电话号码是……”,则终端会自动将据此得到的姓名数据“李小明”粘贴至“姓名”对应的编辑框中,而对于其他的电话号码等数据,则不用于此,可能用于其他编辑框的智能粘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对所述编辑框进行分析之前,还包括:为每个编辑框预设定相关联的属性;以及对所述编辑框进行分析的步骤包括:根据确定的用于粘贴所述复制内容的编辑框,获取相应的预设属性。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直接对每个编辑框的属性进行设定,具体可以从代码层实现内容的输入(录入或粘贴)限定,比如某个编辑框中只允许输入数字,则对于复制内容中的其他的汉字、字符等,都不会被粘贴至该编辑框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分析复制内容的特征属性的步骤包括:识别所述复制内容包含的数据以及每个数据对应的特征属性,并据此建立对应的数据结构映射表;以及所述粘贴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数据结构映射表,从所述复制内容中提取与所述编辑框的属性相匹配的数据,以粘贴至所述编辑框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建立的数据结构映射表中包括数据、特征属性,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内容,并在这些内容之间构建相互关系,以便于在与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匹配时,可以准确地根据该数据结构映射表来获取相应的特征属性,实现对需要粘贴至编辑框内的数据的准确筛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对于当前操作的编辑框,若所述复制内容中存在多项相匹配的数据,则以列表形式显示出所有相匹配的数据,并根据接收到的选择命令,选择其中的至少一项以粘贴至所述当前操作的编辑框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对于某个编辑框,同时存在多项可粘贴的数据,则可以生成包含这些数据的列表,并由用户进行选择,从而更贴合用户的实际需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所述屏幕界面上包含多个编辑框,则对所有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分析;以及当所述终端接收到针对任意编辑框的粘贴命令时,根据所述复制内容中的数据与所述多个编辑框之间的匹配关系,将所述复制内容中的所有数据分别粘贴至所述屏幕界面中相匹配的编辑框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比如用户在新建通讯录时,可以同时获取所有需要的数据,比如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等,而当用户在新建通讯录的界面中的任意编辑框,比如“姓名”对应的编辑框进行粘贴时,终端将自动将其他的数据也都分别粘贴至相应的编辑框内,比如将电话号码粘贴至“电话号码”对应的编辑框内、将电子邮件粘贴至“电子邮件”对应的编辑框内等等,从而在免去界面的反复转换的同时,进一步免去用户的多次粘贴,简化用户操作。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目标编辑框的属性,智能地从复制内容中进行数据选择和粘贴,从而避免用户在内容获取界面和粘贴界面之间进行反复切换操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粘贴方法的流程图;

图3A至图3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智能粘贴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100,包括:内容复制单元102,用于对所述终端100的屏幕界面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进行复制;内容属性分析单元104,用于分析复制内容的特征属性;编辑框确定单元106,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粘贴命令,确定用于粘贴所述复制内容的编辑框;编辑框属性分析单元108,用于分析所述编辑框确定单元106确定的编辑框的属性;数据粘贴单元110,用于将所述复制内容的特征属性与所述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从所述复制内容中提取与所述编辑框的属性相匹配的数据,以粘贴至所述编辑框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除了复制,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如剪切等方式,以实现对界面中的内容的获取。以下内容以复制为例进行说明。用户可以直接复制界面内的所有内容,也可以进行手动选择后,再获取选中部分的内容。通过对复制内容的特征属性和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分析和匹配,从而能够对复制内容进行智能地分析,以便从中选择正确有效的数据,以粘贴至相应的编辑框中。复制内容可以包括文本数据,如汉字、数字、字母、特殊字符等,也可以包括多媒体数据,如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则内容的特征数据包括这些数据的名称、大小、内容、类型等等,以便与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匹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应用属性设定单元112,用于为所述终端100中的应用程序预设定相关联的属性;以及所述编辑框属性分析单元108包括:应用属性分析子单元1082,用于分析所述编辑框所属的应用程序,并将所述应用程序的预设属性作为所述编辑框的属性。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些应用程序本身存在对于粘贴或输入的数据的设定,比如在拨号盘中只能为数字或特殊字符,其他则没有实际意义;在短信中则能够粘贴文本、多媒体文件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因此,通过对这些应用程序的属性进行分析,便可直接作为相应的编辑框的属性,以实现对复制内容的智能筛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编辑框属性分析单元108包括:文字识别子单元1084,用于识别与所述编辑框相关联的位置的文字,并根据所述文字确定所述编辑框的属性。

在该技术方案中,与编辑框相关联的位置包括编辑框内、编辑框上方、编辑框左方或右方等等,用于对用户输入或粘贴数据进行提示;而通过终端100对这些文字的自动识别,即可确定该编辑框的属性,以确定应该选择何种数据进行粘贴。比如在通讯录的新建界面中,在需要输入姓名的编辑框的左方显示出“姓名”字样,那么终端100会在复制内容中搜索“我是”、“名为”以及相应的姓氏字样,比如“我是李小明,电话号码是……”,则终端100会自动将据此得到的姓名数据“李小明”粘贴至“姓名”对应的编辑框中,而对于其他的电话号码等数据,则不用于此,可能用于其他编辑框的智能粘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编辑框属性设定单元114,用于为每个编辑框预设定相关联的属性;以及所述编辑框属性分析单元108用于:属性获取子单元1086,用于根据所述编辑框确定单元106确定的用于粘贴所述复制内容的编辑框,获取相应的预设属性。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直接对每个编辑框的属性进行设定,具体可以从代码层实现内容的输入(录入或粘贴)限定,比如某个编辑框中只允许输入数字,则对于复制内容中的其他的汉字、字符等,都不会被粘贴至该编辑框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内容属性分析单元104包括:数据识别子单元1042,用于识别所述复制内容包含的数据以及每个数据对应的特征属性;映射表建立子单元1044,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识别子单元1042的识别结果,建立对应的数据结构映射表,以用于从所述复制内容中提取与所述编辑框的属性相匹配的数据,并粘贴至所述编辑框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建立的数据结构映射表中包括数据、特征属性,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内容,并在这些内容之间构建相互关系,以便于在与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匹配时,可以准确地根据该数据结构映射表来获取相应的特征属性,实现对需要粘贴至编辑框内的数据的准确筛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数据显示单元116,用于在所述复制内容中存在多项与当前操作的编辑框相匹配的数据的情况下,以列表形式显示出所有相匹配的数据;以及数据选择单元118,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选择命令,选择其中的至少一项以粘贴至所述当前操作的编辑框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对于某个编辑框,同时存在多项可粘贴的数据,则可以生成包含这些数据的列表,并由用户进行选择,从而更贴合用户的实际需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编辑框属性分析单元108用于:在所述屏幕界面上包含多个编辑框的情况下,对所有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分析;以及所述数据粘贴单元110用于:当所述终端100接收到针对任意编辑框的粘贴命令时,根据所述复制内容中的数据与所述多个编辑框之间的匹配关系,将所述复制内容将所述复制内容中的所有数据分别粘贴至所述屏幕界面中相匹配的编辑框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比如用户在新建通讯录时,可以同时获取所有需要的数据,比如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等,而当用户在新建通讯录的界面中的任意编辑框,比如“姓名”对应的编辑框进行粘贴时,终端100将自动将其他的数据也都分别粘贴至相应的编辑框内,比如将电话号码粘贴至“电话号码”对应的编辑框内、将电子邮件粘贴至“电子邮件”对应的编辑框内等等,从而在免去界面的反复转换的同时,进一步免去用户的多次粘贴,简化用户操作。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粘贴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粘贴方法,包括:步骤202,对终端的屏幕界面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进行复制;步骤204,分析复制内容的特征属性;步骤206,根据接收到的粘贴命令,确定用于粘贴所述复制内容的编辑框,并分析所述编辑框的属性;步骤208,将所述复制内容的特征属性与所述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从所述复制内容中提取与所述编辑框的属性相匹配的数据,以粘贴至所述编辑框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除了复制,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如剪切等方式,以实现对界面中的内容的获取。以下内容以复制为例进行说明。用户可以直接复制界面内的所有内容,也可以进行手动选择后,再获取选中部分的内容。通过对复制内容的特征属性和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分析和匹配,从而能够对复制内容进行智能地分析,以便从中选择正确有效的数据,以粘贴至相应的编辑框中。复制内容可以包括文本数据,如汉字、数字、字母、特殊字符等,也可以包括多媒体数据,如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则内容的特征数据包括这些数据的名称、大小、内容、类型等等,以便与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步骤204和步骤206,并不指代其实施的先后顺序,而是表明其方案发展的流程,比如用于声明通过步骤204和步骤206分别实现对于复制内容的特征属性和编辑框的属性的分析,以便实现后续的匹配和粘贴步骤。而事实上,步骤202至步骤208中各个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是与实际所采用的算法相关的,但显然都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之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对所述编辑框进行分析之前,还包括:为所述终端中的应用程序预设定相关联的属性;以及对所述编辑框进行分析的步骤包括:分析所述编辑框所属的应用程序,并将所述应用程序的预设属性作为所述编辑框的属性。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些应用程序本身存在对于粘贴或输入的数据的设定,比如在拨号盘中只能为数字或特殊字符,其他则没有实际意义;在短信中则能够粘贴文本、多媒体文件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因此,通过对这些应用程序的属性进行分析,便可直接作为相应的编辑框的属性,以实现对复制内容的智能筛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对所述编辑框进行分析的步骤包括:识别与所述编辑框相关联的位置的文字,并根据所述文字确定所述编辑框的属性。

在该技术方案中,与编辑框相关联的位置包括编辑框内、编辑框上方、编辑框左方或右方等等,用于对用户输入或粘贴数据进行提示;而通过终端对这些文字的自动识别,即可确定该编辑框的属性,以确定应该选择何种数据进行粘贴。比如在通讯录的新建界面中,在需要输入姓名的编辑框的左方显示出“姓名”字样,那么终端会在复制内容中搜索“我是”、“名为”以及相应的姓氏字样,比如“我是李小明,电话号码是……”,则终端会自动将据此得到的姓名数据“李小明”粘贴至“姓名”对应的编辑框中,而对于其他的电话号码等数据,则不用于此,可能用于其他编辑框的智能粘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对所述编辑框进行分析之前,还包括:为每个编辑框预设定相关联的属性;以及对所述编辑框进行分析的步骤包括:根据确定的用于粘贴所述复制内容的编辑框,获取相应的预设属性。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直接对每个编辑框的属性进行设定,具体可以从代码层实现内容的输入(录入或粘贴)限定,比如某个编辑框中只允许输入数字,则对于复制内容中的其他的汉字、字符等,都不会被粘贴至该编辑框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分析复制内容的特征属性的步骤包括:识别所述复制内容包含的数据以及每个数据对应的特征属性,并据此建立对应的数据结构映射表;以及所述粘贴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数据结构映射表,从所述复制内容中提取与所述编辑框的属性相匹配的数据,以粘贴至所述编辑框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建立的数据结构映射表中包括数据、特征属性,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内容,并在这些内容之间构建相互关系,以便于在与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匹配时,可以准确地根据该数据结构映射表来获取相应的特征属性,实现对需要粘贴至编辑框内的数据的准确筛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对于当前操作的编辑框,若所述复制内容中存在多项相匹配的数据,则以列表形式显示出所有相匹配的数据,并根据接收到的选择命令,选择其中的至少一项以粘贴至所述当前操作的编辑框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对于某个编辑框,同时存在多项可粘贴的数据,则可以生成包含这些数据的列表,并由用户进行选择,从而更贴合用户的实际需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所述屏幕界面上包含多个编辑框,则对所有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分析;以及当所述终端接收到针对任意编辑框的粘贴命令时,根据所述复制内容中的数据与所述多个编辑框之间的匹配关系,将所述复制内容中的所有数据分别粘贴至所述屏幕界面中相匹配的编辑框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比如用户在新建通讯录时,可以同时获取所有需要的数据,比如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等,而当用户在新建通讯录的界面中的任意编辑框,比如“姓名”对应的编辑框进行粘贴时,终端将自动将其他的数据也都分别粘贴至相应的编辑框内,比如将电话号码粘贴至“电话号码”对应的编辑框内、将电子邮件粘贴至“电子邮件”对应的编辑框内等等,从而在免去界面的反复转换的同时,进一步免去用户的多次粘贴,简化用户操作。

下面结合图3A至图3D,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3A至图3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智能粘贴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如图3A所示,首先用户需要从终端的屏幕界面上选择需要粘贴至其他界面上的内容,具体地,可以通过复制或剪切等操作实现对这部分内容的获取。此处以“复制”的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用户操作所能够获取的复制内容302可能包含多种类型,比如文本内容302A和多媒体内容302B,其中,文本内容302A如汉字、数字、字母、字符等等,而多媒体内容302B则可以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

终端可以在用户获取复制内容302后,即开始对其进行分析,也可以在用户进行将该复制内容302粘贴至其他界面时再进行分析。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包括判断该复制内容302包含有哪些数据,每项数据的类型、内容等特征属性,并且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构建相应的数据结构映射表,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见,通过类似其中的“识别特征”列中的预设特征,可以对复制内容302中的数据进行准确识别和分析,并将该数据存储至该数据结构映射表内,从而在之后与编辑框的属性进行匹配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的查找。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数据结构映射表可以为预先存储在终端中,当用户进行了复制操作后,终端将复制内容302与数据结构映射表中的内容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相应的匹配结果。

如图3B所示,当用户将来自图3A的复制内容302粘贴在任意一个编辑框304中时,根据该编辑框304的属性,终端将自动从复制内容302中选择出相匹配的数据,以粘贴至该编辑框304中。

对于编辑框304的属性获取,包括多种方式,比如:

第一种,通过对与编辑框304相关联的文字进行识别。比如当用户选择了图3B中的左上角的编辑框304,而该编辑框304本身是用于填写“姓名”的,界面上的文字“姓名”就是与该编辑框304相关联的文字,用于对用户进行功能提示的作用,则此时也可以用于终端的自动识别,以确定该编辑框304对应的属性——应该输入与“姓名”相关的数据。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文字并不只可能出于编辑框304的上方,还可能存在于编辑框304的左边或右边,或位于编辑框304内,可以通过预设类似的关联关系,从而便于终端的准确识别。

第二种,直接对每个编辑框304的属性进行设置,比如对于应该输入“电子邮箱”的编辑框304,其粘贴的内容必须符合电子邮箱的要求,如包含“@”等。

第三种,可以通过对编辑框304所处的应用程序进行识别,从而将该应用程序的属性作为该编辑框304的属性。比如图3C所示,此时的编辑框304属于“拨号盘”,而在拨号盘中,仅允许输入电话号码(对应于数字)或是系统功能码(对应于数字和字符*、#,比如通过输入*#06#来调出终端的移动通信国际识别码),则在将复制内容302粘贴至该编辑框304时,将仅粘贴符合该规定的字符串,如“18987654321”的电话号码。再比如图3D所示,此时的编辑框304属于“微博”,而在微博中,允许输入任何类型的文本,还可以添加多媒体文件作为附件,则当用户将如图3A中的复制内容302粘贴至编辑框304中时,可以将文本内容302A全部粘贴在编辑框304中,并且终端自动将多媒体内容302B作为文本内容302A的附件实现粘贴。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对于编辑框304的属性的获取,从而可以将复制内容302的特征属性和编辑框304的属性进行匹配,并快速准确地将复制内容302中的数据分别粘贴至对应的编辑框304中。比如图3B中,实现了将包含文本内容302A和多媒体内容302B在内的多种数据准确粘贴至对应的编辑框304中。

此外,在用户进行复制内容302的粘贴时,若屏幕界面上存在多个编辑框304,则一种情况下,需要用户在每个需要操作的编辑框304上进行“粘贴”操作,比如用户将复制内容302粘贴至“姓名”对应的编辑框304时,将仅将“张三”粘贴至该编辑框304中;另一种情况下,用户只需要在其中任意一个编辑框304上进行“粘贴”操作,终端将根据所有编辑框304的属性和复制内容302中所有数据的特征属性,自动将复制内容302中的所有数据粘贴至相应的编辑框304中,即当用户将复制内容302粘贴至“姓名”对应的编辑框304时,终端自动实现对“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头像”等编辑框304的自动粘贴。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在相关技术中,在执行粘贴操作时,只能够对剪贴板中的内容移动至目标编辑框中,则当需要对同一界面内的多个数据进行粘贴时,需要多次反复进行界面的转换和复制、粘贴等操作,过程繁琐。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和一种粘贴方法,可以根据目标编辑框的属性,智能地从复制内容中进行数据选择和粘贴,从而避免用户在内容获取界面和粘贴界面之间进行反复切换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