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1199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该读写器天线包括基板材料、平面天线、共面波导、串联匹配电感、对地并联匹配电容和UHF频段RFID读写器电路模块,其中:平面天线在基板材料的上表面,UHF读写器电路模块及共面波导在基板材料的下表面,在上下表面印刷部件通过第一导电通孔实现电气连接;UHF频段RFID读写器电路模块与平面天线共地,通过基板材料上的第二导电通孔实现共地连接,并且二者通过共面波导实现连接和馈电。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的读写器天线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工作带宽大、制造成本低、加工一致性高等特点。
【专利说明】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中射频识别(Rad1 Frequency Identificat1n,简称RFID)【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

【背景技术】
[0002]物联网技术是继互联网技术之后,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射频识别(Rad1 Frequency Identif icat1n,简称RFID)技术则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RFID技术是利用无线信号进行非接触的双向通信,可以自动识别目标,获取目标相关数据和信息的技术。它在人类日常生活有广泛应用,可用于金融系统的身份识别、大型超市和仓库的物品管理、交通运输系统车辆监控、工业生产中的安全盟控和供应链管理、医疗卫生系统信息管理、图书档案管理及军事防御等诸多领域,可以极大的提高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便捷性、安全性和效率,对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亦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0003]依据技术类型不同,工作距离在几十厘米到几十米范围内RFID系统可以工作在不同的频率,按照工作频率可以分为低频(LF,125?135KHz)、高频(HF,13.56MHz)、超高频(UHF,840?960MHz)和微波(MW,2.4?2.5GHz)等系统。LF和HF频段RFID技术均采用近场工作原理,当前已经比较成熟,在日常生活中,各种门卡、银行卡、公交卡等都是其具体应用,但由于近场电磁储能衰减很快,其读写区域和距离不大,通常在几十厘米的范围内。
[0004]UHF频段RFID系统依据各国标准不同,其工作频率主要分布在840?960MHz范围,对应工作波长在33cm左右,读写器天线的尺寸通常在十几到几十厘米量级或更大,读写器天线的尺寸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读写器系统的尺寸。
[0005]由于各国在UHF频段下,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不同,约在840?960MHz范围内。通过设计高带宽的读写器天线,满足各国的频率标准,可以有效提高天线的通用性、便捷性,降低天线的制作和转换成本。因而高带宽、通用读写器天线设计也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
O


【发明内容】

[0006](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以实现天线小型化并覆盖目前国际上的整个UHF频段。
[0008]( 二 )技术方案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该读写器天线包括基板材料1、平面天线2、共面波导3、串联匹配电感4、对地并联匹配电容5和UHF频段RFID读写器电路模块6,其中:平面天线2在基板材料I的上表面,UHF读写器电路模块6及共面波导3在基板材料I的下表面,在上下表面印刷部件通过第一导电通孑L7实现电气连接;UHF频段RFID读写器电路模块6与平面天线2共地,通过基板材料I上的第二导电通孔7’实现共地连接,并且二者通过共面波导3实现连接和馈电。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平面天线2是由倒F型天线经由多次平面构型增加天线谐振长度后演变而来。
[0011]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倒F型天线的地平面边沿添加直角折形微带线,增加天线的谐振长度。通过在倒F型天线的地平面开矩形缝隙,在天线地平面边沿形成了微带线,进一步增加了天线的谐振长度。
[0012]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倒F原型天线的末端添加微带线并与直角折形微带线构成缝隙电容耦合;亦或通过缝隙间焊接集总电容元件,进一步增加耦合强度。通过在微带线上开矩形缝隙,提高天线的极化特性。
[0013]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天线上加载并联对地的叉指电容和串联折线电感,实现天线的精确阻抗匹配。
[0014]上述方案中,所述共面波导3由中心信号线301和两侧地平面302、303构成;所述UHF频段RFID读写器电路模块6经由共面波导3的中心信号线301及第一导电通孔7与平面天线2连接,对平面天线2实现馈电;所述共面波导3两侧的地平面302、303则通过第二导电通孔V与平面天线2的地平面8连接。
[0015]上述方案中,所述串联匹配电感4为折线型,所述对地并联匹配电容5为叉指型,二者均通过印刷电路制作,用来实现对电感值、电容值的精确控制。对于串联匹配电感4,是通过改变线长、线宽及折线单元数目来改变电感值的大小;对于对地匹配电容5,是通过改变叉指电容的间隙、长度、叉指单元数目来改变电容值的大小。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针对目前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尺寸较大的特点,本发明在倒F型天线的基础上,通过平面构型,在有限的面积内增加整个天线的谐振长度,实现天线的小型化。
[0019]2、本发明提供的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将UHF频段RFID读写器电路模块与天线集成在同一块基板上,进一步缩减了整个UHF频段RFID读写器系统的体积;同时,该天线具有超带宽特性,并覆盖目前国际的整个UHF频段840MHz ?960MHz。
[0020]3、本发明提供的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通过加载并联对地的叉指电容和串联折线电感,实现天线的阻抗匹配,提高带宽性能;此外,该超宽带天线结构,也可用于其它频段的天线或阵列天线设计。
[0021]4、本发明提供的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通过并联叉指对地电容、串联折线型电感进行阻抗的精确匹配,拓展了天线的工作带宽。
[0022]5、本发明提供的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与现有技术比,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工作带宽大、制造成本低、加工一致性高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读写器天线由倒F型天线结构演变而来的说明图;
[0025]图3为图1所示读写器天线在不同直角折线长度下的回波损耗图;
[0026]图4为图1所示读写器天线在不同串联匹配电感下的仿真回波损耗及工作带宽;
[0027]图5为图1所示读写器天线的仿真三维增益图;
[0028]图6为图1所示读写器天线的仿真结果与测量结果的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本发明提供的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是由传统的倒F型天线经多次变形而来,其核心设计思路是通过天线的平面构型,在有限的面积内增加天线的谐振长度,从而降低工作频率,其中,在所述天线的地平面的边沿添加直角折形微带线,增加整个天线的谐振长度;通过在倒F原型天线的末端,添加微带线并与直角折形微带线构成缝隙电容耦合;亦或通过缝隙间焊接集总电容元件,进一步增加耦合强度。在倒F原型天线的地平面上开凿矩形缝隙,从而在天线地平面边沿形成了微带线,进一步增加了天线的谐振长度。
[0031]在本发明提供的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中,表面电流有相互垂直的两个流向,通过在所述天线开槽所形成的微带线上再次开凿矩形缝隙,形成两条微带线,提高具有较弱表面电流的一个方向的表面电流强度,进而提高天线的极化特性。
[0032]如图1所示,图1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的结构示意图,该读写器天线包括基板材料1、平面天线2、共面波导3、串联匹配电感4、对地并联匹配电容5和UHF频段RFID读写器电路模块6,其中:平面天线2在基板材料I的上表面,UHF读写器电路模块6及共面波导3在基板材料I的下表面,在上下表面印刷部件通过第一导电通孔7实现电气连接;UHF频段RFID读写器电路模块6与平面天线2共地,通过基板材料I上的第二导电通孔V实现共地连接,并且二者通过共面波导3实现连接和馈电。
[0033]其中,平面天线2是由倒F型天线经由多次平面构型增加天线谐振长度后演变而来。通过在倒F型天线的地平面边沿添加直角折形微带线,增加天线的谐振长度。通过在倒F型天线的地平面开矩形缝隙,在天线地平面边沿形成了微带线,进一步增加了天线的谐振长度。通过在倒F原型天线的末端添加微带线并与直角折形微带线构成缝隙电容耦合;亦或通过缝隙间焊接集总电容元件,进一步增加耦合强度。通过在微带线上开矩形缝隙,提高天线的极化特性。通过在天线上加载并联对地的叉指电容和串联折线电感,实现天线的精确阻抗匹配。
[0034]共面波导3由中心信号线301和两侧地平面302、303构成;所述UHF频段RFID读写器电路模块6经由共面波导3的中心信号线301及第一导电通孔7与平面天线2连接,对平面天线2实现馈电;所述共面波导3两侧的地平面302、303则通过第二导电通孔7’与平面天线2的地平面8连接。
[0035]串联匹配电感4为折线型,所述对地并联匹配电容5为叉指型,二者均通过印刷电路制作,用来实现对电感值、电容值的精确控制。对于串联匹配电感4,是通过改变线长、线宽及折线单元数目来改变电感值的大小;对于对地匹配电容5,是通过改变叉指电容的间隙、长度、叉指单元数目来改变电容值的大小。
[0036]再次参照图1,图1中实线表示基板材料I上表面印刷的部件,虚线则表示基板材料I下表面印刷的部件;在上下表面印刷部件需要电气连接时,通过导电通孔实现;平面天线2在基板材料I的上表面,UHF读写器电路模块6及共面波导3在基板材料I的下表面。
[0037]读写器电路模块6通过共面波导3对平面天线2进行馈电;共面波导3由中心信号线301和两侧地平面302和303组成;读写器电路模块6经由共面波导3的中心信号线301及通孔7与平面天线2连接,对平面天线2实现馈电;共面波导3两侧的地平面302和303则通过通孔V与平面天线2的地平面8连接。
[0038]串联匹配电感4为折线型,对地并联匹配电容5为叉指型,它们均通过印刷电路制作,可实现电感值、电容值的精确控制;对于串联匹配电感4可通过改变线长、线宽及折线单元数目来改变电感值的大小;对于对地匹配电容5可通过改变叉指电容的间隙、长度、叉指单元数目来改变电容值的大小。
[0039]请结合图2,本发明提供的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可看成由传统倒F型天线演变而来;图2 (a)是传统的倒F型天线,9是F型辐射单元,10是倒F型天线的地平面;在图2(b)中,在地平面10’的右上边缘添加直角折线型微带线11,其在水平方向的长度为11’,微带线11可增加天线的谐振长度;为了有效的实现对微带线11部分的激励,在原倒F型天线的末端9’添加微带线12,使得微带线12与微带线11间形成缝隙电容耦合,微带线13与微带线11之间的间隙13可以改变耦合强度;必要情况下,也可在间隙13间添加集总电容13’,以增强电容耦合强度;图2(c)是在图2(b)的基础上:通过在地平面10’上开凿矩形框14,形成微带线15,进一步增加天线的谐振长度;图2(d)是在图2(c)的微带线15上,开凿矩形框16,形成另外一条微带线17,以增强竖直方向的表面电流大小,从而达到增强天线极化特性的目的。在图2(d)中,叉指电容18为叉指形,折线电感19为折线形,均通过印刷电路板制作,可优化天线的阻抗匹配,满足高带宽要求。
[0040]图3所示,是直角折线11的在不同长度11’情况下(对应图2(d)中天线结构,但未添加用于阻抗匹配的叉指电容18、折线电感19),天线回波损耗的仿真结果;图3中曲线21、曲线22、曲线23分别对应直角折线11的水平方向长度11’为40mm、30mm、20mm的仿真结果;可以发现,随着长度11’的增加,天线的谐振频率会降低,说明直角折线11的长度可以有效改变天线的工作频率,该直角折线的平面构型对于缩减天线尺寸是有效的。
[0041]图4所示,是在对地并联叉指匹配电容18固定、改变串联匹配电感19情况下,天线的回波损耗;匹配电感19的电感值通过图2(d)电感单元的长度20来调节;图4中曲线24、曲线25、曲线26分别对应电感长度20为3.5mm、4.0mm、4.5mm时的仿真结果;可发现,调节匹配元器件对天线的工作频率、工作带宽都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因此,通过印刷电路技术,制作精确的匹配电容、匹配电感对天线的阻抗匹配很重要。
[0042]图5所示,是本发明实施的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测量结果27与仿真结果28的带宽范围基本一致。在测量结果27中,在853MHz?874MHz的一段频率范围内,回波损耗稍微超出-10dB,在859MHz处最高为_9.65dB。若不考虑在此小频段范围内回波损耗超出_10dB,此天线在-1OdB回波损耗下的工作频率范围为:717MHz?1204MHz,带宽为487MHz,以中心频率计算相对工作带宽约为:
[0043]2X (1024-717) / (1024+717)=55.9%
[0044]以25%以上的相对带宽为超带宽的定义,此天线完全满足超带宽要求。
[0045]图6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仿真增益图,图中XYZ直角坐标轴与图1中直角坐标轴对应。主要辐射方向在X轴正半轴、Y轴负半轴所在区域,沿XY平面呈对称结构;最大辐射方向为XY平面内315度方向(即与X轴正半轴、Y轴负半轴夹角均45度方向),最大增益为2.8dBi。
[0046]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其特征在于,该读写器天线包括基板材料(1)、平面天线(2)、共面波导(3)、串联匹配电感(4)、对地并联匹配电容(5)和UHF频段RFID读写器电路模块(6),其中: 平面天线(2)在基板材料(1)的上表面,UHF读写器电路模块(6)及共面波导(3)在基板材料(1)的下表面,在上下表面印刷部件通过第一导电通孔(7)实现电气连接; UHF频段RFID读写器电路模块(6)与平面天线(2)共地,通过基板材料(1)上的第二导电通孔(7’ )实现共地连接,并且二者通过共面波导(3)实现连接和馈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天线(2)是由倒F型天线经由多次平面构型增加天线谐振长度后演变而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倒F型天线的地平面边沿添加直角折形微带线,增加天线的谐振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倒F型天线的地平面开矩形缝隙,在天线地平面边沿形成了微带线,进一步增加了天线的谐振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倒F原型天线的末端添加微带线并与直角折形微带线构成缝隙电容耦合;或者通过缝隙间焊接集总电容元件,进一步增加耦合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微带线上开矩形缝隙,提高天线的极化特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天线上加载并联对地的叉指电容和串联折线电感,实现天线的精确阻抗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面波导(3)由中心信号线(301)和两侧地平面(302、303)构成; 所述UHF频段RFID读写器电路模块(6)经由共面波导(3)的中心信号线(301)及第一导电通孔(7)与平面天线(2)连接,对平面天线(2)实现馈电; 所述共面波导(3)两侧的地平面(302、303)则通过第二导电通孔(7’)与平面天线(2)的地平面8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匹配电感(4)为折线型,所述对地并联匹配电容(5)为叉指型,二者均通过印刷电路制作,用来实现对电感值、电容值的精确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带宽可集成读写器电路模块的UHF频段RFID读写器天线,其特征在于, 对于串联匹配电感(4),是通过改变线长、线宽及折线单元数目来改变电感值的大小; 对于对地匹配电容(5),是通过改变叉指电容的间隙、长度、叉指单元数目来改变电容值的大小。
【文档编号】G06K17/00GK104466353SQ201310424436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7日
【发明者】杨勇, 张海英, 杨浩, 尹军舰, 张俊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