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多失效模式关联系统的安全性概率风险评价方法

文档序号:6520339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针对多失效模式关联系统的安全性概率风险评价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系统安全性技术研究领域,涉及一种利用集合理论针对多失效模式关联系统的安全性概率风险评价方法。本发明首先针对复杂系统多失效模式关联特点,利用集理论将系统的失效模式通过多个时变极限状态函数对应的失效域来表示,解决了多失效模式下系统安全性建模难题;再针对失效模式关联系统退化特性,考虑时间因素,得到多模式多失效模式下系统安全性模型随时间变化情况;在得到多失效模式对应的累积失效域基础上,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安全性风险概率分析评价,解决了多失效模式相关且具有时变特性的系统安全性定量评价难题。
【专利说明】针对多失效模式关联系统的安全性概率风险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系统安全性技术研究领域,涉及一种利用集合理论针对多失效模式关联系统的安全性概率风险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航空武器装备研制水平提高,现代航空装备系统具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系统与飞机的多个功能相关或对多个功能有影响,另一个特点是系统的状态复杂,不能通过试验独立证明其安全性,并且在没有分析工具的帮助下难于理解其逻辑性,因此复杂系统安全性分析成为目前研究难点。
[0003]国外相关系统安全性标准和规范对复杂系统进行了具体定义,同时要求考虑多重失效对系统安全性的影响。ARP 4754及ARP 4761将复杂系统定义为:系统或者产品的一种使其运行难于理解的属性,系统的这种属性的增高通常是由复杂的部件、多重相互关系等因素导致。ARP 4761中通过共模分析(CMA, Common Mode Failure)校验故障树分析中“与门”事件的独立性,FAR25.1309要求通过分析手段来验证飞机系统安全性定量要求(包括灾难的、危险的、主要的和次要的),其中包括对多重失效的分析与评估。
[0004]因此,对复杂系统而言,由于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多个失效状态之间具有相关性,“相关”是其失效的普遍特征,忽略系统失效的相关性,简单地在系统各部分失效状态相互独立的假设下进行系统安全性分析与评估,常常会导致过大的误差。在相关标准和规范明确要求在飞机系统安全性评估过程中对共因失效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且要验证失效状态之间的独立性,综上所述,如何针对多失效模式关联的复杂系统,进行安全性概率风险评价是目前研究难点。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针对多失效模式关联系统的安全性概率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突破传统的系统安全性评估中失效模式独立性假设,考虑的复杂系统失效模式的相关性和时变性,构建多模式关联系统安全性分析模型,并进行定量的安全性概率风险评价,解决传统失效模式独立的假设下系统安全性分析与评估中误差过大难题。
[0006]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7]步骤一:识别影响模式关联系统安全性的关联失效模式,
[0008]步骤二:定义模式关联系统安全性概率风险评价模型,
[0009]假设模式关联系统存在m个失效模式,则对应m个时变极限状态函数,第i个时变极限状态函数定义为:G.1i,Χ{1,ω)) = D1 -DiIXd,ω))? i = 1,2,…,m,t e [0,T]。其中A
和0“.)为第i个极限状态函数的广义强度和广义应力,ω表示样本空间;
[0010]步骤三:定义步骤二中随机向量X(t,ω)随机特性,包括分布类型、均值和标准差;
[0011]步骤四:确定安全性概率风险评价模型中的失效域和安全域;[0012]根据步骤二定义的时变极限状态函数,当G(iX()>表示安全域,OVXim )¥表示极限状态,G (t, X (t, ω )) < O表示失效域;
[0013]步骤五:定义单一失效事件集合和危险概率;
[0014]使用期[0-.内,模式关联系统单个失效表示为:
【权利要求】
1.针对多失效模式关联系统的安全性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是, 步骤一:识别影响模式关联系统安全性的关联失效模式, 步骤二:定义模式关联系统安全性概率风险评价模型, 假设模式关联系统存在m个失效模式,则对应m个时变极限状态函数,第i个时变极限状态函数定义为:0,(?,Χ(?,ω)) ^ Dl-DAXit^o))? i = 1,2,…,m,t e [O,T]。其中 A 和DiC )为第i个极限状态函数的广义强度和广义应力,ω表示样本空间; 步骤三:定义步骤二中随机向量X(t,ω)随机特性,包括分布类型、均值和标准差; 步骤四:确定安全性概率风险评价模型中的失效域和安全域; 根据步骤二定义的时变极限状态函数,当G(/,Y(m )>表示安全域,GitXirn肺示极限状态,G (t, X (t, ω)) < O表示失效域; 步骤五:定义单一失效事件集合和危险概率; 使用期[σ',肉,模式关联系统单个失效表示为:£二仏》私|?))<0,3^£[0,7]}累积失效概率为#^(0,7)=汽£) = /10仏1仏|?))<0,3^€[0,1:|};在时刻ti的瞬时失效概率定义为PtiUi) =PiGailXai, ω))≤0},其中,Ρ(.)表示概率函数,下标f表示失效; 步骤六:连续时间离散化; 将连续的时间区间[0,τ]离散化,设时间步长为h,则离散的时间区间数量为L = T/h,第I个时间步为h = lXh,其中I = O, I,…,L,T为系统使用周期; 步骤七:定义第i个失效模式对 应的失效域; 设模式关联系统第i个时变极限状态函数为Gi (t, X (t,ω)),则系统在tl时刻的第i个失效模式对应的失效域定义为Eu = Ix e X, Gi U11Xai, ω)) ^ 0}; 步骤八:建立单个并联子系统对应的瞬时失效域; 假设系统由并联和串联子系统构成,则由%个零部件组成的第j个并联子系统在h时

Λ刻的瞬时失效域为:______


?=Ι 步骤九:建立单个串联子系统对应的瞬时失效域; 同理步骤八,由Sj个零部件组成的第j个串联子系统在h时刻的瞬时失效域为^=U * 步骤十:建立若干个子系统构成整个失效模式关联系统瞬时失效域 根据模式关联系统的构成方式,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之一: 1)建立若干个并联子系统以串联的形式构成整个系统瞬时失效域; 由η个并联子系统以串联的形式构成的系统,在h时刻的瞬时失效域为: Ει =為 j UiijU-U Iljl = (J,, Lt, j(ι ? 2)建立若干个串联子系统以并联的形式构成整个系统瞬时失效域。 由s个串联子系统以并联的形式构成的系统,在h时刻的瞬时失效域为:
【文档编号】G06F19/00GK103559422SQ201310598576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发明者】宫綦, 李岩, 苏多, 刘欣, 李晓勋, 冯畅 申请人: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