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笔记本电源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64116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笔记本电源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笔记本电源控制装置,包括比较器U1、开关模块U2、嵌入式控制器(EC)U3、电源模块DC-DC、五个场效应管Q1、Q2、Q3、Q4、Q5和一开关,所述U1用于控制适配器和锂电池供电切换,所述U2用于关机后在锂电池单独供电情况下切断锂电池输出路径,所述U3主要用于开、关机及待机、休眠电源控制,该电源控制装置通过控制Q1的开通与关断来控制锂电池的输出路径。该笔记本电源控制装置适用于关机功耗较大的笔记本电脑,可在关机状态下自动断开锂电池的输出路径,有效降低了笔记本的关机静态功耗,延长了锂电池电量维持时间,降低了锂电池过防风险。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笔记本电源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笔记本【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笔记本电源控制装置。【背景技术】
[0002]笔记本在有适配器或锂电池供电时,即使在关机状态下也会有部分电路处于工作状态,关机静态电流约为3?5mA,有些笔记本甚至会更高。在适配器输入时一般不会在意,但在锂电池单独存在的情况下,感觉会比较明显,一般笔记本关机一晚上电量会损耗59TlO%。这样就增加了笔记本中锂电池过放风险,大大影响锂电池电量的维持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笔记本电源控制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笔记本电源控制装置,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比较器U1、开关模块U2、嵌入式控制器(EC)U3、电源模块DC-DC、五个场效应管Q1、Q2、Q3、Q4、Q5和一开关,所述Ql的栅极、漏极和源极分别与Q2的源极、SYS_PW和BATIN相连,所述Q2的栅极、漏极和源极分别与U2的EN、U1的GATE和Ql的栅极相连,所述Q3的栅极、漏极和源极分别与Ul的STAT、U2的VIN和BATIN相连,所述Q4的栅极、漏极和源极分别与U3的GP105、U3的GPIOl和Q3的栅极相连,所述Q5的栅极、漏极和源极分别与U3的GP105、U3的GP104和所述开关相连,所述DC — DC的输入端接受ADPIN或BATIN而其输出端与U3的VCC相连;所述Ul用于控制适配器和锂电池供电切换,所述U2用于关机后在锂电池单独供电情况下切断锂电池输出路径,所述U3主要用于开、关机及待机、休眠电源控制,该电源控制装置通过控制Ql的开通与关断来控制锂电池的输出路径。
[0005]进一步,所述U2的PB#与所述开关一端相连,而开关的另一端接地。
[0006]进一步,所述U2的INT#与U3的GP103相连,同时U3的GP102与U2的KILL#相连。
[0007]该笔记本电源控制装置中,所述比较器Ul和开关模块U2本身功耗极低,工作电流均在uA级别,且管脚数量少、封装小,占用PCB空间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ADPIN”为适配器输入,“BATIN”为锂电池输入,“SYS_PW”为系统电源。
[0008]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笔记本电源控制模块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笔记本电源控制装置适用于关机功耗较大的笔记本电脑,可在关机状态下自动断开锂电池的输出路径,有效降低了笔记本的关机静态功耗,延长了锂电池电量维持时间,降低了锂电池过防风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源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笔记本电源控制装置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新型笔记本电源控制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比较器Ul、开关模块U2、嵌入式控制器(EC) U3、电源模块DC-DC、五个场效应管Ql、Q2、Q3、Q4、Q5和一开关,所述Ql的栅极、漏极和源极分别与Q2的源极、SYS_PW和BATIN相连,所述Q2的栅极、漏极和源极分别与U2的EN、U1的GATE和Ql的栅极相连,所述Q3的栅极、漏极和源极分别与Ul的STAT、U2的VIN和BATIN相连,所述Q4的栅极、漏极和源极分别与U3的GP105、U3的GPIOl和Q3的栅极相连,所述Q5的栅极、漏极和源极分别与U3的GP105、U3的GP104和所述开关相连,所述DC — DC的输入端接受ADPIN或BATIN而其输出端与U3的VCC相连,所述U2的PB#与所述开关一端相连,而开关的另一端接地,此外U2的INT#与U3的GP103相连,同时U3的GP102与U2的KILL#相连;所述Ul用于控制适配器和锂电池供电切换,所述U2用于关机后在锂电池单独供电情况下切断锂电池输出路径,所述U3主要用于开、关机及待机、休眠电源控制,该电源控制装置通过控制Ql的开通与关断来控制锂电池的输出路径。
[0012]该电源控制装置的具体工作流程分两种,一种是笔记本电脑上插接适配器的情况,二是没有插接适配器的情况。配置有该电源控制装置的笔记本电脑,有适配器输入时,无论锂电池是否接入,比较器Ul的STAT就会输出低电平,Q3关断,因此开关模块U2无电源供给,处于非工作状态,Ql和Q2均关断,锂电池的输出路径被切断;系统电源SYS_PW来自适配器输入,此时EC处于工作状态,随时等待开机信号。当无适配器输入,只有锂电池供电时,比较器Ul的GATE输出为低电平,STAT输出为高电平,Q3开通,开关模块U2处于工作状态,EN初始状态输出低电平,只有当PB#有效时,EN才会输出高电平,使能Q2,随后Ql开通,U3上电工作。
[0013]笔记本电脑配置该电源控制装置后,电脑开机、待机及休眠、关机等操作的工作流程如下:
[0014]I)开机操作
[0015]U3上电初始化完成后,首先将GP105拉低,开通Q4和Q5 (因初始化前后GPIO默认输出为高电平,为避免电压冲突,此处采用P沟道M0SFET),随后通过GPIOl检测当前状态为适配器输入还是锂电池输入。若为适配器供电,等待开机信号;若为锂电池供电,U3不再等待开机信号,而是通过GP103收到U2发出的中断信号后,直接使能各路电源,启动系统。
[0016]2)待机操作
[0017]待机状态下,系统电源并未完全关闭,主存储器仍然有电源供给,因此系统待机后U3的GP102会一直保持高电平,待机唤醒、快速待机功能只能通过按键实现。
[0018]3)休眠、关机操作
[0019]对U3来说,休眠和关机状态电源控制是相同的,都是关闭所有的电源,这里仅对关机操作说明。系统软关机:U3检测到系统关机信号后首先关闭各路电源,随后通过GP102发送一个低电平,将开关模块U2的KILL#拉低,U2检测KILL#信号来关断Ql,从而切断电池输出路径。硬关机:在开机状态下,按动push button后,U2的EN输出为低电平,关断Q2,从而关断Ql,达到切断电池输出途径的目的。
[0020]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笔记本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比较器U1、开关模块U2、嵌入式控制器出0仍、电源模块0(:-0(:、五个场效应管01、02、03、04、05和一开关,所述Ql的栅极、漏极和源极分别与Q2的源极、SYS_PW和BATIN相连,所述Q2的栅极、漏极和源极分别与U2的EN、Ul的GATE和Ql的栅极相连,所述Q3的栅极、漏极和源极分别与Ul的STAT、U2的VIN和BATIN相连,所述Q4的栅极、漏极和源极分别与U3的GP105、U3的GPIOl和Q3的栅极相连,所述Q5的栅极、漏极和源极分别与U3的GP105、U3的GP104和所述开关相连,所述DC-DC的输入端接受ADPIN或BATIN而其输出端与U3的VCC相连;所述Ul用于控制适配器和锂电池供电切换,所述U2用于关机后在锂电池单独供电情况下切断锂电池输出路径,所述U3主要用于开、关机及待机、休眠电源控制,该电源控制装置通过控制Ql的开通与关断来控制锂电池的输出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2的PB#与所述开关一端相连,而开关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2的INT#与U3的GP103相连,同时U3的GP102与U2的KILL#相连。
【文档编号】G06F1/32GK203643944SQ201420009304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8日
【发明者】李瑞娥, 牛玉峰, 王希涛, 孙超, 朱书杉 申请人: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