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终端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442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终端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支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支架。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越来越普及,在乘坐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使用平板电脑来学习娱乐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随着平板边框越来越窄,用手握住平板时容易产生误操作。地铁、公交在起步、停止时有很大惯性,一双手用来操作平板时又没有办法抓住扶手,对人身安全有很大隐患,单手又很难握持平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支架,具有可单手握持便携式终端的优势。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支架,包括支撑部、插头和握持部。支撑部包括底部和背部,所述背部自所述底部的边缘弯折延伸,所述底部用于承载便携式终端的边框,所述背部用于承载便携式终端的背部;插头自所述底部弯折延伸,所述插头与所述背部相对所述底部同向延伸,且所述插头与所述背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插头用于插入设于所述便携式终端的边框上的插口,以使所述插头与所述支撑部共同定位所述便携式终端;握持部包括手柄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至所述底部,所述手柄位于所述连接部之远离所述底部的一侧。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便携式终端支架还包括枢接结构,所述枢接结构用于将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至所述底部,使得所述握持部能够相对所述支撑部转动,所述枢接结构将所述握持部定位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当所述握持部被定位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手柄用于提供给使用者握持;当所述握持部被定位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手柄用于将所述便携式终端支架连同所述便携式终端支撑在台面;当所述握持部被定位在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握持部贴合于所述支撑部。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部垂直于所述背部。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头位于所述底部的中心位置。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部包括第一靠背和第二靠背,所述第一靠背和所述第二靠背之间为挖空区,所述第一靠背在所述底部的投影和所述第二靠背在所述底部的投影分别位于所述插头的两侧。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握持部均为金属钣金件。

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握持部之所述手柄的外表面包裹防滑层。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柄为可伸缩式的结构。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磁性区域,通过所述磁性区域与所述便携式终端之间的磁力加强所述便携式终端支架与所述便携式终端之间的固定。

结合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磁性区域包括磁性材料,所述磁性材料内埋于所述底部或者所述背部中。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终端支架通过支撑部承载便携式终端,同时通过连接至支撑部的插头与便携式终端的插口配合实现便携式终端与便携式终端支架之间的稳固连接定位,通过握持部实现使用者可单手握持便携式终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终端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终端支架与便携式终端配合使用的截面图。

图3为图2所示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终端支架的支撑部和插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终端支架的握持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终端支架与便携式终端配合使用,且握持部处于第一位置的前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终端支架与便携式终端配合使用,且握持部处于第一位置的后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终端支架与便携式终端配合使用,且握持部处于第一位置的仰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终端支架与便携式终端配合使用,且握持部处于第二位置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终端支架与便携式终端配合使用,且握持部处于第三位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支架100,用于搭配便携式终端200(例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使用,使用者可以单手握持所述便携式终端支架100来操作便携式终端200。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终端支架100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所述便携式终端支架100与便携式终端200配合使用的截面图。请参阅图1,便携式终端支架100包括支撑部10、插头20和握持部30。支撑部10包括底部12和背部14,所述背部14自所述底部12的边缘弯折延伸,所述底部12用于承载便携式终端200的边框,所述背部14用于承载便携式终端200的后壳;插头20自所述底部12弯折延伸,所述插头20与所述背部14相对所述底部12同向延伸,且所述插头20与所述背部14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插头20用于插入设于所述便携式终端200的边框上的插口202(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插头20与所述支撑部10共同定位所述便携式终端200。握持部30包括手柄32和连接部34,所述连接部34连接至所述底部12,所述手柄32位于所述连接部34之远离所述底部12的一侧。

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终端支架100通过支撑部10承载便携式终端200,同时通过连接至支撑部10的插头20与便携式终端200的插口202配合实现便携式终端200与便携式终端支架100之间的稳固连接定位,通过握持部30实现使用者可单手握持便携式终端200,方便使用者操作。

具体而言,所述便携式终端支架100的支撑部10和插头20通过钣金件经过剪切、折弯等工艺一体成型。握持部30与支撑部10为两件式结构,二者之间可以固定连接呈一体,也可以可拆分地安装成一体。所述便携式终端200的边框上的插口202可以为Micro USB、MINI USB、HDMI接口、耳机接口等常用接口。

为了能够保证使用便携式终端支架100过程中,也能够对便携式终端200充电或者插入数据线,可以在便携式终端支架100上增加与便携式终端200的插口202相同的接口,在便携式终端支架100上设置一个母座,将插头20作为一个公头,插头20与母座电连接,也就是说,将便携式终端200的插口202引出来设置在便携式终端支架100上。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便携式终端支架100还包括枢接结构300,所述枢接结构300连接于握持部30与支撑部10之间,用于将所述握持部30的连接部34转动连接至所述支撑部10的底部12,使得所述握持部30能够相对所述支撑部10转动,请参阅图6至图10,所述枢接结构300将所述握持部30定位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如图6至图8所示,当所述握持部30被定位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手柄32相对所述支撑部10处于展开状态,手柄32用于提供给使用者握持;如图9所示,当所述握持部30被定位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手柄32相对所述支撑部10弯折,手柄32用于将所述便携式终端支架100连同所述便携式终端200支撑在台面;如图10所示,当所述握持部30被定位在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握持部30贴合于所述支撑部10,所占的空间小,方便携带。

通过枢接结构300的设置使得本发明便携式终端支架100具有多种使用状态,方便使用者使用。

具体而言,所述枢接结构300可以选择带有定位结构的转轴,例如笔记本电脑的转轴结构,将其直接安装在握持部30与支撑部10之间,由于此种转轴为常见的结构,不再详述其具体的结构。所述枢接结构300也可以采用简易的轴和孔配合的转动结构,例如,请参阅图4和图5,在握持部30上突设一对圆柱形轴36,在支撑部10上设有一对孔16,该对孔16与握持部30上的轴36相配合,以实现二者之间的转动,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定位卡块与卡槽的配合实现将握持部30定位在上述三种不同的位置,例如在轴36的外围突设卡块,在孔16的内壁设多个卡槽,卡块与不同的卡槽配合以实现手柄32在不同位置的定位。

当所述握持部30被定位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手柄32与支撑部10的背部14之间的夹角接近180度。当所述握持部30被定位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手柄32与支撑部10的背部14之间的夹角大于60度小于90度。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12垂直于所述背部14,所述支撑部10完全贴合于所述便携式终端200的底部12和背部14,使得便携式终端支架100与便携式终端200更加稳固地连接成一体。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20位于所述底部12的中心位置。相应地,便携式终端200的插口202亦位于其侧边的中心位置,这样插头20与插口202的配合位置在便携式终端200的中心线上,在受力方面得到更好的平衡。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支撑部10的所述背部14包括第一靠背142和第二靠背144,所述第一靠背142和所述第二靠背144之间为挖空区146,所述第一靠背142在所述底部12的投影和所述第二靠背144在所述底部12的投影分别位于所述插头20的两侧。这样第一靠背142和第二靠背144对称对侧在插头20的两侧,使得便携式终端支架100对便携式终端200的支撑力得到更好的平衡,增强支撑的稳固性。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10与所述握持部30均为金属钣金件。通过金属钣金件冲压成型的支撑部10和握持部30具有好的强度和质感。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塑胶注塑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握持部30之所述手柄32的外表面包裹防滑层(未图示)。防滑层的设计能够提供用户更好的手感,有防滑的作用。防滑层可以为与手柄32结合呈一体的硅胶层,或带有防滑纹路的手柄32套,手柄32套可分离地套在手柄32上,手柄32套可更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32为可伸缩式的结构(未图示)。可以采用类似拉杆箱伸缩拉杆的结构,可伸缩式结构能够使得手柄32根据不同的需求(例如用户手掌大小的不同)伸出不同的尺寸。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部10还包括磁性区域(未图示),通过所述磁性区域与所述便携式终端200之间的磁力加强所述便携式终端支架100与所述便携式终端200之间的固定。进一步而言,所述磁性区域包括磁性材料,所述磁性材料内埋于所述底部12或者所述背部14中。

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终端支架100,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与所述便携式终端支架100配合使用的便携式终端200的具体的尺寸、重量和结构,由于便携式终端支架100各部分结构的设计跟便携式终端200非常相关,故不具体限定前述便携式终端支架100的支撑部10、插头20及握持部30的角度关系、尺寸关系等,具体关系需要到实际产品设计过程中,根据具体的产品情况来设置。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终端支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