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设计专利收益与价格的计算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6704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外观设计专利收益与价格的计算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专利评估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外观设计专利收益与价格的计算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的专利法律制度规定了中国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形式。现有技术中,对专利的评估主要集中在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上,对外观设计专利的评估一直缺乏有效的方法论。在资产评估领域,把外观设计专利作为无形资产,按照财政部颁发《无形资产评估准则》,采用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起来进行评估。但是,在财政部颁发的《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里,却只有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进行评估的详细指导意见,对于没有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外观设计专利,《指导意见》里却没有提及如何开展评估。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构建了外观设计专利收益计算模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价格计算模型,在一定的算法下,通过外观设计产品总收益、品牌效度等一系列变量的计算,可以得出外观设计专利收益、外观设计专利转让价格、外观设计专利许可价格等重要评估数据,解决了外观设计专利没有有效评估方法的问题,建立了外观设计专利评估方法论,和外观设计专利评估技术标准。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缺乏对外观设计专利的有效评估方法的问题,设计了有效的算法和评估模型,构建了有效的变量输入、变量输出和计算系统,确定了影响外观设计专利收益和价格的变量,以及各 变量的赋值和分析方法,还确定了外观设计专利的评估思想和价值表现形式。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外观设计专利收益的计算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外观设计产品总收益、品牌效度、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及外观与结构匹配度,通过分析得出品牌效度和外观与结构匹配度的值,把外观设计产品总收益、品牌效度、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及外观与结构匹配度变量连续相乘,得到外观设计专利收益,算法用公式表示为:P(D)=P(T)×δBE×δMS×δMDP(D)——外观设计专利收益;P(T)——外观设计产品总收益;δBE——品牌效度;δMS——产品市场占有率;δMD——外观与结构匹配度。较佳地,所述外观设计产品总收益P(T)为使用或应用该外观设计的产品在专利所在国市场的上年度总收益,或者为使用或应用该外观设计的产品在专利所在国市场的上年度销售利润总和,用公式表示为:P(T)=M×bP(T)——外观设计产品总收益;M——外观设计产品上年度销量;b——外观设计产品上年度销售毛利率。较佳地,所述品牌效度δBE为使用或应用该外观设计的产品的品牌控制力,或者为使用或应用该外观设计的产品品牌在专利所在国市场的知晓率。较佳地,所述外观设计的产品品牌在专利所在国市场的知晓率是通过向目标市场随机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的方法测得,算法用公式表示为:δBE=NkNe]]>δBE——品牌效度(品牌知晓率);Nk——调查知晓数;Ne——调查样本数。较佳地,所述产品市场占有率δMS是使用或应用该外观设计的产品在专利所在国的市场占有率。较佳地,所述外观与结构匹配度δMD是该外观设计与产品结构的匹配程度。这一变量主要考察对于能够实现一定功能的产品结构,该外观设计是否具有唯一性、最佳性或非必然选择性,外观与结构匹配度δMD要依靠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分析判断得出。较佳地,所述外观与结构匹配度δMD的值域为0<δMD≤1,1表示该外观设计是相对应产品结构的唯一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外观设计专利价格的计算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转让价格和许可价格,转让价格和许可价格都是以外观设计专利收益为基础,通过对有效期或许可期内各年外观设计专利收益的折现与加和计算而得出的,算法用公式表示为:PT=P(D)×[1+(1+s1)(1+c1)(1+r1)+(1+s1)(1+s2)(1+c1)(1+c2)(1+2r2)+...(1+s1)(1+s2)...(1+sn)×(1+c1)(1+c2)...(1+cn)(1+nrn)]]]>PT——外观设计专利转让价格;P(D)——外观设计专利收益;si——外观设计专利产品销售增长率;ci——市场占有率变动率;ri——折现率;n——外观设计专利有效期;1≤i≤n。PP=P(D)p×[1+(1+s1)(1+c1)(1+r1)+(1+s1)(1+s2)(1+c1)(1+c2)(1+2r2)+...(1+s1)(1+s2)...(1+sk)×(1+c1)(1+c2)...(1+ck)(1+nrk)]]]>PP——外观设计专利许可价格;P(D)——外观设计专利收益;sj——外观设计专利产品销售增长率;cj——市场占有率变动率;rj——折现率;k——外观设计专利许可期;p——外观设计专利许可对象数量;1≤j≤k。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外观设计专利收益的计算系统,其特点在于,包括含有外观设计产品总收益、品牌效度、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外观与结构匹配度四个自变量在内的输入系统,含有外观设计专利收益因变量的输出系统,以及对各个自变量进行计算的计算系统,计算系统所用算法用公式表示如下:P(D)=P(T)×δBE×δMS×δMDP(D)——外观设计专利收益;P(T)——外观设计产品总收益;δBE——品牌效度;δMS——产品市场占有率;δMD——外观与结构匹配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外观设计专利价格的计算系统,其特点在于,包括含有外观设计专利收益、外观设计专利产品销售增长率、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市场占有率变动率、折现率、外观设计专利有效期、外观设计专利许可期和外观设计专利许可对象数量七个自变量在内的输入系统,含有外观设计专利转 让价格和外观设计专利许可价格两个因变量的输出系统,以及对各个自变量进行计算的计算系统,计算系统所用算法用公式表示如下:PT=P(D)×[1+(1+s1)(1+c1)(1+r1)+(1+s1)(1+s2)(1+c1)(1+c2)(1+2r2)+...(1+s1)(1+s2)...(1+sn)×(1+c1)(1+c2)...(1+cn)(1+nrn)]]]>PT——外观设计专利转让价格;P(D)——外观设计专利收益;si——外观设计专利产品销售增长率;ci——市场占有率变动率;ri——折现率;n——外观设计专利有效期;1≤i≤n。PP=P(D)p×[1+(1+s1)(1+c1)(1+r1)+(1+s1)(1+s2)(1+c1)(1+c2)(1+2r2)+...(1+s1)(1+s2)...(1+sk)×(1+c1)(1+c2)...(1+ck)(1+nrk)]]]>PP——外观设计专利许可价格;P(D)——外观设计专利收益;sj——外观设计专利产品销售增长率;cj——市场占有率变动率;rj——折现率;k——外观设计专利许可期;p——外观设计专利许可对象数量;1≤j≤k。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 明各较佳实例。附图说明图1为外观设计专利收益计算模型示意图。图2为外观设计专利价格计算模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以外观设计专利《冲茶器》CN302508926S为例,该专利2012年06月20日提出申请,2013年07月24日获得授权,专利权人为上海思乐得实业有限公司和上海思乐得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用途为一种供泡茶用的储水容器。该产品2014年度市场销售收入1800万人民币,按照毛利率30%计算,该外观设计产品总收益,即P(T)为540万元。经分析得知,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品牌效度为40%,产品市场占有率为20%,外观与结构匹配度为0.1,外观设计专利收益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P(D)=P(T)×δBE×δMS×δMDP(D)——外观设计专利收益;P(T)——外观设计产品总收益;δBE——品牌效度;δMS——产品市场占有率;δMD——外观与结构匹配度;计算得出:该外观设计产品的专利收益为人民币4.32万元。该外观设计专利有效期为7年,经本领域市场专业人士预测,经评估师 分析可知,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在有效期内产品销售增长率每年均为2%左右,市场占有率为保持增长,增长率为每年1%左右,折现率采用商业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PT=P(D)×[1+(1+s1)(1+c1)(1+r1)+(1+s1)(1+s2)(1+c1)(1+c2)(1+2r2)+...(1+s1)(1+s2)...(1+sn)×(1+c1)(1+c2)...(1+cn)(1+nrn)]]]>PT——外观设计专利转让价格;P(D)——外观设计专利收益;si——外观设计专利产品销售增长率;ci——市场占有率变动率;ri——折现率;n——外观设计专利有效期;1≤i≤n。计算得出:该外观设计专利转让价格为29.89万元。该外观设计专利拟许可国内两家不锈钢制品生产企业实施,许可期2年,双方约定必须按照思乐得公司的生产工艺、技术标准进行生产,必须按照思乐得产品的市场定价进行销售,必须按照思乐得既往的品牌战略进行经营。该外观设计专利拟转让对象的数量为2,把上述数据代入公式:PP=P(D)p×[1+(1+s1)(1+c1)(1+r1)+(1+s1)(1+s2)(1+c1)(1+c2)(1+2r2)+...(1+s1)(1+s2)...(1+sk)×(1+c1)(1+c2)...(1+ck)(1+nrk)]]]>PP——外观设计专利许可价格;P(D)——外观设计专利收益;sj——外观设计专利产品销售增长率;cj——市场占有率变动率;rj——折现率;k——外观设计专利许可期;p——外观设计专利许可对象数量;1≤j≤k。该外观设计专利两年期专利许可价格为6.48万元/许可对象。外观设计专利价格计算模型如图2所示。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