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部首字根和笔汉字输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7450阅读:1032来源:国知局
二十六部首字根和笔汉字输入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计算机、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标准英文键盘上和谐输入汉字的方法,即一种以汉字常用部首为主,以单笔画及其由5种单笔画两两组合而成的25种双笔画为辅的纯形码汉字输入法。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上输入汉字主要是用“拼音输入法”、“五笔字形输入法”和“二笔输入法”,另外,“中华形码输入法”(中华形码汉字输入系统,专利申请号:03106992.4),“二十五偏旁部首字根中华形码输入法”(专利申请号:201010541424.0),“三十偏旁部首字根输入法”(专利申请号:CN201310755827.9),“二十六偏旁部首字根中英和谐输入方法”(专利申请号201310755826.4)也是比较易学高效的汉字输入法。

“拼音输入法”以拼音来编码,会拼音就会输入,无需记忆和刻意学习,适合于拼音基础好对英文键盘熟悉的用户;但码长长、重码多、输入效率低,严重影响输入速度。

“五笔字形输入法”是在英文键盘上从A键到Y键的25个键位上布置200多个字根,以字根编码而成,重码少、输入效率高、输入速度快。但是,由于“五笔字形输入法”的字根太多,近三分之一的字根分布没有规律,较难记忆和掌握,长时间不用易忘记,末笔字根识别码采用字型结构和笔画组合编码,输入不直观,容易产生混乱,末笔字根识别码难以掌握。

“二笔输入法”采用音形结合来编码,且二笔用的是三十键,但因为汉字声母分配的严重不均,使汉字的编码在英文键盘上分布严重不均,影响了编码的效率;在打字时让人既要想到汉字的“音”,又要想到汉字的“形”,较费脑力,因此也不易普及。

“中华形码输入法”(专利申请号:03106992.4)和“二十五偏旁部首字根中华形码输入法”(专利申请号:201010541424.0)均是一种字根量少、字根布局规律性极强,无末笔识别码,易学易记难忘,重码少,可以高速盲打高速输入的纯形码汉字输入法,但由于使用了三十键,“,./;”等4个键被占用,严重影响“,。、;”等4个常用标点的输入,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二十六偏旁部首字根中英和谐输入方法(专利申请号:201310755826.4),继承了上述两种输入法的优点,也仅使用26个英文字母键,解决了“,./;”等4个标点键的占用问题,但输入效率还可进一步优化。

总之,尽管目前输入法有很多种,但易学的不好用,好用的不易学。形码由于输入速度快、重码少、大脑负担轻而成为键盘输入的主流,但目前最流行的形码输入法仍然存在难记难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字根全部为常用部首、字根数量仅26个,在英文键盘上每个英文字母 键位对应唯一一个常用部首字根,字根布局规律性极强,无末笔识别码,易学易记难忘,重码少,可以高速盲打高速输入的纯形码汉字输入法。

能做到见键位知字根、见字根知键位,形成条件反射,从而实现英文键盘和汉字输入的和谐。这种在计算机、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标准英文键盘上英文字母和汉字字母(部首字根也可说是汉字字母)一一对应实现英中和谐和汉字快速输入的方法谓之和谐码(或“和笔”)输入法,可简称“和谐码”或“和笔”。

本发明将所有汉字的笔画归纳为五种单笔画:一、丨、丿、丶、乙(横、竖、撇、点、折)。其中“一”含“提”;“丨”含“竖钩”;“丶”含“捺”;“乙”含除了“竖钩”外的所有单笔折笔。“一、丨、丿、丶、乙”等5种单笔画可两两组合成一一、一丨、一丿、一丶、一乙、丨一、丨丨、丨丿、丨丶、丨乙、丿一、丿丨、丿丿、丿丶、丿乙、丶一、丶丨、丶丿、丶丶、丶乙、乙一、乙丨、乙丿、乙丶、乙乙25种双笔画,见图1。

一、编码键

本输入法将英文键盘上的26个英文字母键作为编码键。

二、编码键区位划分

26个编码键按规律分布为六个区和一个笔画键:即横区(GFDSA)、竖区(HJKLM)、撇区(TREWQ)、捺区(YUIOP)、折区(BVCXZ)、单笔画区(HJKLM)。每个区根据第二笔分五个键位(单笔画区根据单笔的笔画类型),从中间向两边分别为:横位、竖位、撇位、点位、折位。另外,N定义为笔画键,是以笔画结尾字的补码键。这样,标准英文键盘上26个英文字母编码键与双笔画键、单笔画键和笔画键的区位对应关系就确定了,见图2,即G对应一一、F对应一丨、D对应一丿、S对应一丶、A对应一乙、H对应丨一和一、J对应丨丨和丨、K对应丨丿和丿、L对应丨丶和丶、M对应丨乙和乙、T对应丿一、R对应丿丨、E对应丿丿、W对应丿丶、Q对应丿乙、Y对应丶一、U对应丶丨、I对应丶丿、O对应丶丶、P对应丶乙、B对应乙一、V对应乙丨、C对应乙丿、X对应乙丶、Z对应乙乙,N对应笔画。

三、键区位与手指的对应关系

右手负责点区、竖区、单笔画区和笔画键N,左手负责撇区、横区和折区,手指与键位的对应是:食指负责“横、竖”位、中指负责“撇”位、无名指负责“点”位、小指负责“折”位。如,左手食指对应于“丿一”、“丿丨”、“一一”、“一丨”、“乙一”和“乙丨”共六键,右手中指对应于“丶丨”、“丨丨”、“丨”和“丨乙”键,其余以此类推。这样,手指与键位的关系就一一对应了。

四、字根

部首,顾名思义是指由一般汉语字典定义的部首,本发明精选26个部首作为字根。

字根排列有规律,按其书写顺序的首笔次笔组成的双笔画的“区”、“位”与键盘位置相对应,如“王”首笔为“一”,次笔为“一”,放在横区横位上,即“一一”键上;“止”首笔为“丨”,次笔为“一”,放在竖区横位上;其他以此类推。但将最常见部首字根“钅、木、氵、火、土”分别与双笔画“乙一、乙丨、乙丿、乙丶、乙乙”对应,“禾”与“笔画键N”对应,“日、月、目、口、扌”分别与双笔画“丨丨、丨丿、丨丶、一丶和丶丨”对应。这11个布局特殊的部首以“金木水火土”和(“禾”)“日月目口手”的口诀记忆。“钅、木、氵、火、土”可以联想太阳系的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禾”可以联想到“和”;“日月目口扌”可以联想“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便于记忆(日(太阳)比月(月亮)大、月(月亮)比目口手大)。这样,所有字根的具体布局就自然而然地确定和记住了,根本不用死记硬背,这是本发明简单易学使用方便的主要原因。每个英文字母键位对应唯一一个字根,每个字根对应唯一一个英文字母键位,可以见键位知字根、见字根知键位,易形成条件反射。笔画、字根的区位与英文键盘对应关系,见图3,即G对应一一和王,F对应一丨和酉,D对应一丿和石,S对应一丶和口,A对应一乙和车,H对应丨一、一和止,J对应丨丨、丨和日,K对应丨丿、丿和月,L对应丨丶、丶和目,M对应丨乙、乙和虫,T对应丿一和,R对应丿丨和白,E对应丿丿和舟,W对应丿丶和爫,Q对应丿乙和鱼,Y对应丶一和疒,U对应丶丨和扌,I对应丶丿和米,O对应丶丶和穴,P对应丶乙和衤,B对应乙一和钅,V对应乙丨和木,C对应乙丿和氵,X对应乙丶和火,Z对应乙乙和土,N对应笔画;

五、汉字结构

汉字按其自然字形结构可简单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

1、独体字:无明显分界线的字,如“中、甲、申”等;

2、合体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字,如“昌、独、国、进”等。

六、汉字的基本编码规则

1、独体字

按书写顺序,连续取首字根或首双(或单)笔画、次字根或次双(或单)笔画、第三字根或第三双(或单)笔画、第四字根或第四双(或单)笔画。

2、合体字

按书写顺序,连续取第一结构的首字根或首双(或单)笔画、次字根或次双(或单)笔画、第三字根或第三双(或单)笔画,第二结构的首字根或首双(或单)笔画。

七、汉字的补充编码规则

1、顺序取码、字根优先

按书写顺序取码,有字根优先取字根,无字根取笔画,每字最多取四码。例:古=“一丨”(F键)“口”(S键)。(其中“口”为字根,优先选取)。

2、三笔画取一、交连体取二

合体字输入时,如遇汉字的三笔画结构(仅含三笔画)部分,则规定不处于汉字末尾的三笔画,只键入一键(首双笔画或首字根),第三笔画忽略不输。如“犭、夕、饣...”等只取一键。交连体,即三笔画以上笔画相交相连的独立结构,如“矗”字中的“直”、“摄”字中的“耳”等,为了提高打字效率,规定不处于汉字末尾的交连体最多取二键。例:统=“乙乙”(Z键),“丶一”(Y键),“乙丶”(X键),“丿乙”(Q键);摄=“扌”(U键),“一丨”(F键),“丨一”(H键),“乙丶”(X键)。

3、第三键补偿,补码键补齐

合体字输入时,如果第一结构没有取满三键,若只能取得二键,则第二结构可以补偿一键,共取二键,补输入该字第二结构的次字根或次双(或单)笔画);如果第一结构只能取得一键,则第二结构可以补偿二键,共取三键,补输入该字第二结构的次字根或次双(或单)笔画)、第三字根或第三双(或单)笔画。

例:轻=“车”(A键),“乙丶”(X键),“一丨”(F键),“一”(H键)。“轻”的第一结构只能取到一键A,第二结构输入X键后,只取到2键,不够4键,补输入第二结构的第二、三键F、H键后构成4键。

如果一个字编码不足4码,用U、N等补码键补齐,直到达到每字4码为止:

若字的最后一个编码键是字根键,以U作为补码键,直到4码。

若字的最后一个编码键是双笔画键或单笔画键,以笔画键N作为补码键,直到4码。

例:码=“石”(D键),“乙乙”(Z键),“一”(H键),最后一个编码是单笔画“一”,按规则补笔画键N;开=“一一”(G键),“丿丨”(R键),最后一个编码是双笔画“丿丨”,按规则补“笔画键N”,再补“笔画键N”,构成4码;和=“禾”(N键),“口”(S键),最后一个编码是字根“口”,按规则补“U键”,再补“U键”,构成4码。

八、词组输入

二字词:首字第一键、首字第二键、次字第一键、次字第二键;

三字词:首字第一键、次字第一键、第三字第一键、第三字第二键;

四字词:首字第一键、次字第一键、第三字第一键、第四字第一键;

多字词:首字第一键、次字第一键、第三字第一键、末字第一键。

九、简码输入

在处理国标简体GB2312字库时,可形成一级简码、二级简码、三级简码、具体为:

1、根据汉字使用频率高低,本编码安排一级简码26个,二级简码643个,三级简码3500多个。

2、在国标简体GB2312字集中,一级字库使用频率占99%,一二级字库使用频率占99.99%,选择重码字的概率约为0.5%。

3、本输入法编码一二三级简码共4200多个,约占总字频的93%,每100个字仅有7个 字需用四码输入。

由于93%的汉字可以三码输入,且重码极少,仅0.5%左右,可轻松地实现高速盲打。

附图说明:

图1 5种单笔画的25种双笔画组合图

图2 26个编码键与双笔画键、单笔画键和笔画键的区位对应关系图

图3笔画、字根的区位与英文键盘对应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中...丨乙、一丨...竖折、横竖...MFNN(独体字,全码可补NN,构成4码)

华...丿丨、丿乙、一丨...撇竖、撇折、横竖...RQFN(全码可补N,构成4码)

形...一一、丿丨、丿丿、丿...横横、撇竖、撇撇、撇...GREK

码...石、乙乙、一...石、折折、横...DZHN(全码可补N,构成4码)

汉...氵、乙丶...氵、折点...CXNN(全码可补NN,构成4码)

字...丶丶、折竖、横...OVHN(全码可补N,构成4码)

输...车、丿丶、一、月...车、撇点、一、月...AWHK(二结构字,第一结构只取到一键,第二结构补第二、三键HK)

入...丿丶...撇点...WNNN(全码可补NNN,构成4码)

法...氵、土、乙丶...氵、土、折点...CZXN(全码可补N,构成4码)

滠...氵、一丨、丨一、乙丶...CFHX(交连体“耳”只取二键)

和...禾、口”...NSUU(全码可补UU,构成4码)

中华...丨乙、一丨、丿丨、丿乙...MFRQ(二字词,各取每字前两键)

纯形码...乙乙、一一、石、乙乙...ZGDZ(三字词,先取每字的第一键,再取第三字的第二键)

汉字输入法...氵、丶丶、车、氵...COAC(取前三字第一键和末字第一键)。

上述实施方式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字根或规则作出少量变化和局部调整,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