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量电费核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71897阅读:10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量电费核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费核算是电费管理工作的中枢,电费是否按照规定及时结算,账务是否清楚,统计报表数字是否准确,关键在于电费核算的工作质量。电费复核,是抄表人员将现场表码录入营销管理系统后,核算人员根据客户的电量分析其可信度,提出需现场复核的清单,营销管理系统在根据对应的电价、电量及其他与电费相关的参数,批量计算出本期的电费。对于电费异常,未通过检查规则的,核算人员需要进一步逐户分析。

传统的电力管理中,漏抄表、抄错表、计量装置故障、工作单位处理不及时等差错很难及时发现,从而影响电费结算工作。为解决这一现象,电力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电费复核力度和抄表计划管理,避免电费差错责任事故的发生。

在电力交易业务在有的地区数量较大、结算业务的抄核工作和计算复核处理时间较短的情况下,由于时间紧迫,实践中往往不能及时认真进行核对,易出现错抄、漏抄、算错等现象,而在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也难以对其工作质量实施有效的管理。目前业内还没有建立一个成体系的规则库,没有好的办法手段对电力交易的电量电费的正确性进行系统地检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量电费核对方法,以实现提升电量电价检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量电费核对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电力交易电量电费中所有检查规则集成,构成一个检查规则模型;

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交易对象的档案与状态,将有问题的交易对象列出,输出档案与状态的问题清单;

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抄表电量,输出抄表电量的问题清单;

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电费,输出电费的问题清单;

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发行的电费结算单累计的电量电费与报表的合计数是否一致,若不一致,输出不一致的差异结果。

可选的,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交易对象的档案与状态包括:

采用第一检查规则群对交易对象的档案与状态进行检查,若发电业务许可证过期且购售电合同过期、分时计费未设置分时表、或者考核功率因数计费未设置无功计量表,则判断交易对象的档案与状态存在问题。

可选的,所述第一检查规则群包括三个规则,分别为:当前日期>发电业务许可证有效截止期,当前日期>购售电合同有效截止期;有分时计费标志但计量表技术参数是不分时;有考核功率因数标志但没有无功计量表。

可选的,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抄表电量包括:

采用第二检查规则群对抄表电量进行检查,若本期抄表时间小于上期抄表时间,止码小于起码,起止码不同但度差为0,峰、谷、平电量之和不等于总电量,或者主表与副表对比偏差超过阀值,则判断抄表电量存在问题。

可选的,所述第二检查规则群包括五个规则,分别为:本期抄表时间<上期抄表时间;止码<起码;止码≠起码,止码-起码=0;峰期电量+谷期电量+平段电量≠总电量;∣主表电量-副表电量∣>阀值。

可选的,所述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电费包括:

采用第三检查规则群对电费进行检查,若抄见电量不为0但结算电量为0、低计高供未计变损电量、或者电量为0但电费不为0,则判断电费存在问题。

可选的,所述第三检查规则群包括三个规则,分别为:抄见电量≠0,结算电量=0;计量方式=“低计高供”,变损电量=0;电量=0,电费≠0。

可选的,所述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发行的电费结算单累计的电量电费与报表的合计数是否一致,包括:

若发行的电费结算单累计的电量-报表的合计电量≠0,或者发行的电费结算单累计的电费-报表的合计电费≠0,则判断发行的电费结算单累计的电量电费与报表的合计数不一致。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量电费核对方法,将电力交易电量电费中所有检查规则集成,构成一个检查规则模型;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交易对象的档案与状态,将有问题的交易对象列出,输出档案与状态的问题清单;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抄表电量,输出抄表电量的问题清单;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电费,输出电费的问题清单;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发行的电费结算单累计的电量电费与报表的合计数是否一致,若不一致,输出不一致的差异结果。可见,通过检查规则模型中规则运用下,传统的电力管理中,漏抄表、抄错表、计量装置故障、工作处理不及时等差错大部分就能被及时发现,电量电价检查的准确性提升,从而大大提高电费管理工作效率,避免电费差错责任事故的发生,所以该方法实现提升电量电价检查的准确性,并提升检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量电费核对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量电费核对方法,以实现提升电量电价检查的准确性。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量电费核对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S11:将电力交易电量电费中所有检查规则集成,构成一个检查规则模型;

S12: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交易对象的档案与状态,将有问题的交易对象列出,输出档案与状态的问题清单;

S13: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抄表电量,输出抄表电量的问题清单;

S14: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电费,输出电费的问题清单;

S15: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发行的电费结算单累计的电量电费与报表的合计数是否一致,若不一致,输出不一致的差异结果。

可见,通过检查规则模型中规则运用下,传统的电力管理中,漏抄表、抄错表、计量装置故障、工作处理不及时等差错大部分就能被及时发现,电量电价检查的准确性提升,从而大大提高电费管理工作效率,避免电费差错责任事故的发生,所以该方法实现提升电量电价检查的准确性,并提升检查效率。

具体的,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交易对象的档案与状态的过程具体为:采用第一检查规则群对交易对象的档案与状态进行检查,若发电业务许可证过期且购售电合同过期、分时计费未设置分时表、或者考核功率因数计费未设置无功计量表,则判断交易对象的档案与状态存在问题。另外,当计量表的类型型号与电力交易容量或电量不匹配时,则判断交易对象的档案与状态存在问题。

其中,第一检查规则群包括三个规则,分别为:当前日期>发电业务许可证有效截止期,当前日期>购售电合同有效截止期;有分时计费标志但计量表技术参数是不分时;有考核功率因数标志但没有无功计量表。

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抄表电量的过程具体为:采用第二检查规则群对抄表电量进行检查,若本期抄表时间小于上期抄表时间,止码小于起码,起止码不同但度差为0,峰、谷、平电量之和不等于总电量,或者主表与副表对比偏差超过阀值,则判断抄表电量存在问题。

其中,第二检查规则群包括五个规则,分别为:本期抄表时间<上期抄表时间;止码<起码;止码≠起码,止码-起码=0;峰期电量+谷期电量+平段电量≠总电量;∣主表电量-副表电量∣>阀值。进一步的,第二检测规则群还包括:上网电量>发电机组容量*抄表周期天数*24。对于上网电量>发电机组容量*抄表周期天数*24这个规则,该规则表示上网电量超过计量点下发电机组容量能力。

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电费的过程具体为:采用第三检查规则群对电费进行检查,若抄见电量不为0但结算电量为0、低计高供未计变损电量、或者电量为0但电费不为0,则判断电费存在问题。

其中,第三检查规则群包括三个规则,分别为:抄见电量≠0,结算电量=0;计量方式=“低计高供”,变损电量=0;电量=0,电费≠0。进一步的,第三检查规则群还包括:电费<0。

运用检查规则模型检查发行的电费结算单累计的电量电费与报表的合计数是否一致的过程具体为:若发行的电费结算单累计的电量-报表的合计电量≠0,或者发行的电费结算单累计的电费-报表的合计电费≠0,则判断发行的电费结算单累计的电量电费与报表的合计数不一致。另外,若交易对象的分项电费之和-交易对象的的合计电费≠0,则判断发行的电费结算单累计的电量电费与报表的合计数不一致。

交易结算电量电费的正确性与交易对象的档案、状态、抄表正确性、电价正确性、计算电费的正确性等都相关。需要在各个环节设置检查规则群,全部执行检查,才能高效地检出可能的错误,防止错误流转到下一个阶段,甚至导致错误结算。

基于上述方法,详细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步骤1,建立检查规则模型。

将所有检查规则集成,构成一个检查规则模型,模型中分不同子集,预定在不同的环节实施检查。

步骤2,交易对象档案与状态类检查。

在抄表前,运用检查规则模型,将有问题的交易对象列出来,输出问题清单。具体规则检查例如:

(1)发电业务许可证过期、购售电合同过期的:当前日期>发电业务许可证有效截止期、当前日期>购售电合同有效截止期;

(2)分时计费未装(未设置)分时表:有分时计费标志,但计量表技术参数是不分时的;

(3)考核功率因数计费未装(未设置)无功计量表:有考核功率因数标志,但没有无功计量表或技术参数没有无功计量。

(4)计量表的类型型号与电力交易容量或电量不匹配的。

有问题,则转步骤6;不属问题或不处理,则继续进行下一步骤。

步骤3,获取表码并检查计算的抄见电量。

可以从计量自动化系统读取,或使用抄表机,或现场人工抄表等方式,获取抄表数据转入管理系统。

运用检查规则模型自动检查所有抄表电量可能存在的错误,输出问题清单。具体规则检查例如:

(1)本期抄表时间小于上期抄表时间:本期抄表时间<上期抄表时间;

(2)止码小于起码:止码<起码;

(3)起止码不同但度差为0:止码≠起码,止码-起码=0;

(4)峰、谷、平电量之和不等于总电量:峰期电量+谷期电量+平段电量≠总电量;

(5)主表与副表(考核表)对比偏差超过阀值:∣主表电量-副表电量∣>阀值(如1%);

(6)上网电量超过计量点下发电机组容量能力的:上网电量>发电机组容量*抄表周期天数*24。有问题,则转步骤6;不属问题或不处理,则继续进行下一步骤。

步骤4,检查计算的电费。

计算电费,运用检查规则模型自动检查所有计算电费可能存在的错误,输出问题清单。具体规则检查例如:

(1)抄见电量不为0但结算电量为0的:抄见电量≠0,结算电量=0;

(2)低计高供未计变损的:计量方式=“低计高供”,变损电量=0;

(3)电量为0但电费不为0的:电量=0,电费≠0;

(4)电费小于0的:电费<0。有问题,则转步骤6;不属问题或不处理,则继续进行下一步骤。

步骤5,检查报表数据。

生成报表,运用检查规则模型自动检查所有发行的电费结算单累计(或分类合计)的电量电费与报表的合计数(或分类合计)、同一交易对象的分项电费之和与其合计电费是否一致,输出不一致的差异。具体规则检查例如:

(1)发行的电费结算单累计的电量-报表的合计电量≠0;

(2)发行的电费结算单累计的电费-报表的合计电费≠0;

(3)交易对象的分项电费之和-交易对象的合计电费≠0。

有问题,则转步骤6;不属问题或不处理,则转步骤7。

步骤6,业务判别并修正。

针对问题清单进行人工业务判别检查,认为确属问题的,进行修正,完成后返回转来的步骤的工作环节;认为没有问题的,返回转来的步骤的下一个工作环节。

步骤7,结束执行本检查方法。

在以上规则模型检查输出电费复核数据异常情况,使电费复核人员能高效地进行处理。如电力营销系统在自动检查和核对抄表数据时,会生成电表回转、电量突增、电费不匹配、未抄表等异常清单,此时复核人员就能及时将其反馈给抄表人员,由抄表人员及时纠正错误信息,详细注明修改情况并签名确认。

电费复核工作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从计算电费到完成数据修改这个阶段,通常要求电费复核人员对异常数据清单、传票等交由抄表人员进行现场复核,然后纠正错误数据。因此,在上面规则方法约束下,针对电费复核数据异常情况,电费复核人员就能直观重视、严格记录和有效管理。此外,还可以利用对账清单进行电费复核,就是按照复核人员的工代号导出相应的电费数据,然后逐户核对对账清单,此时就能充分利用Excel软件编辑数据的功能提高核对效率,如排序、筛选、公式等功能。同时,在完成数据修改后还应再次复核,运用查缺、排序、对比等科学、高效的方法对复核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从而确保电费数据零错误。

通过在上面那些规则的方法运用下,传统的电力管理中,漏抄表、抄错表、计量装置故障、工作处理不及时等差错大部分就能被及时发现,从而大大提高电费管理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量电费核对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