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674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及一种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个人养老投资逐步兴起,成为公共养老金的重要补充。传统的养老金资产管理模式,仅根据投资者年龄估计风险偏好,并未考虑所投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以及在退休后累计资产对生活开支的替代作用。替代性养老投资,是一种基于特定目标的投资方式。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在退休期间维持当前的生活状态并能支付其日常开销是投资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目前还比较缺乏能够准确计算替代性养老投资的方法或装置。技术实现要素:本文提出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能够通过动态的资产配置,准确地对各种不同的基础资产进行动态配置,从而满足了投资者对于养老资产的动态配置的需求。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与此对应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其中,(a)从基础资产数据存储单元101中,读取基础资产的历史收益率、历史波动率、通货膨胀率、无风险收益率;(b)通过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计算单元102,计算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资产风险及两者相关矩阵;(c)向投资者在不同年龄对应的最大可承受风险估计值计算单元103中,输入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资产风险及两者相关矩阵,计算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d)从投资者信息数据存储装置201中,读取存储投资者的当前年龄d1、估计退休年龄d2、估计死亡年龄d3;(e)利用已计算得到的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建立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的静态数据对照表,存储于投资者的年龄与最大可承受风险的静态对照表存储单元001中;(f)通过投资者可承受最大风险处理单元002,从投资者的年龄与最大可承受风险的静态对照表存储单元001和投资者信息数据存储单元201中获取数据,先选取一个初始假定的最大可承受风险,进而计算得到可承受风险函数,并判断可承受风险函数值是否超过波动率上限,如果超过则返回此可承受风险函数值并继续进行迭代,如果不超过则确定为投资者可承受最大风险;(g)通过投资者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3,计算投资人的资产组合的目标波动率的时间序列;(h)通过替代性养老金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4,计算得到投资人的资产组合配置;(i)通过可替代投资比例计算与输出单元005,求解并输出每年的可替代投资比例的报表,其中:首先,计算得到预期收益率的时间序列,其次,定义现金流存入为负数,现金流提取为正数,然后,计算折线现金流的价值之和为0,最后,计算得到可替代投资比例。较优选地,所述基础资产分为两类:债券和股票。较优选地,在所述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计算单元102中,采用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评估模型,用于计算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资产风险及两者相关矩阵。较优选地,在所述投资者在不同年龄对应的最大可承受风险估计值计算单元103中,采用线性递减函数作为风险上限函数,用于计算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较优选地,在投资者信息数据存储单元201中,用于存储投资者的当前年龄d1在15-50岁之间、估计退休年龄d2在50-65岁之间、估计死亡年龄65-105岁之间。较优选地,在投资者的年龄与最大可承受风险的静态对照表存储单元001中,采用如下迭代算法计算得到最大可承受风险,用于存储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的静态数据对照表:(I)设定常数α值作为曲率规划,所述常数α值的取值范围是:1.01<α<1.50;(II)选取一个初始假定的最大可承受风险σmax;(III)计算得到可承受风险函数σd:σ(d)=σmax+σmin2+(α-(d-d1+d32)1+α-(d-d1+d32)-12)·1+α-d3-d121-α-d3-d12·(σmax-σmin).]]>(IV)判断可承受风险函数σd值是否超过波动率上限,如果可承受风险函数σd值超过波动率上限,则回到步骤(II),重新选取初始最大可承受风险σmax,并依次执行步骤(III)、(IV);如果可承受风险函数σd值没有超过波动率上限,即认可此最大可承受风险σmax。选定为常数α值的曲率规划,其反映了随着人的年龄的增加,风险偏好递减的速度。更优选地,所述常数α值的取值范围是:1.10<α<1.30;最优选地,所述常数α值的取值是:α=1.20。较优选地,投资者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3,采用公式用于计算投资人的资产组合的目标波动率的时间序列。较优选地,替代性养老金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4,需要满足公式组:用于计算得到投资人的资产组合配置。较优选地,在通过可替代投资比例计算与输出单元005求解并输出每年的可替代投资比例的报表的过程中,首先,根据替代性养老金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4得到的权重配置的时间序列与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计算单元102得到的资产预期收益率,计算得到预期收益率的时间序列:其次,定义现金流序列其中在年龄当前年龄d1和估计退休年龄d2之间的现金流存入为负数,在估计退休年龄d2和估计死亡年龄d3之间的现金流提取正数;然后,现金流通过收益率进行折现,使得在预计死亡年龄d3的价值之和为0:Σd=d1d3k→(d)·r→(d)=0.]]>最后,把从分子分母相除约去,得到投资收益可替代投资比例q/p:其中,p为退休前投资比例,q为退休后提取比例。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基础资产数据存储单元101,用于存储基础资产的历史收益率、历史波动率、通货膨胀率、无风险收益率;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计算单元102,用于计算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资产风险及两者相关矩阵;投资者在不同年龄对应的最大可承受风险估计值计算单元103,用于计算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投资者信息数据存储单元201,用于存储投资者的当前年龄d1、估计退休年龄d2、估计死亡年龄d3;投资者的年龄与最大可承受风险的静态对照表存储单元001,用于存储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的静态数据对照表;投资者可承受最大风险处理单元002,从投资者的年龄与最大可承受风险的静态对照表存储单元001和投资者信息数据存储单元201中获取数据,先选取一个初始假定的最大可承受风险,进而计算得到可承受风险函数,并判断可承受风险函数值是否超过波动率上限,如果超过则返回此可承受风险函数值并继续进行迭代,如果不超过则确定为投资者可承受最大风险;投资者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3,用于计算投资人的资产组合的目标波动率的时间序列;替代性养老金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4,用于计算得到投资人的资产组合配置;可替代投资比例计算与输出单元005,用于求解并输出每年的可替代投资比例的报表,其中:首先,计算得到预期收益率的时间序列,其次,定义现金流存入为负数,现金流提取为正数,然后,计算折线现金流的价值之和为0,最后,计算得到可替代投资比例。较优选地,所述基础资产分为两类:债券和股票。较优选地,在所述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计算单元102中,采用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评估模型,用于计算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资产风险及两者相关矩阵。较优选地,在所述投资者在不同年龄对应的最大可承受风险估计值计算单元103中,采用线性递减函数作为风险上限函数,用于计算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较优选地,在投资者信息数据存储单元201中,用于存储投资者的当前年龄d1在15-50岁之间、估计退休年龄d2在50-65岁之间、估计死亡年龄65-105岁之间。较优选地,在投资者的年龄与最大可承受风险的静态对照表存储单元001中,采用如下迭代算法计算得到最大可承受风险,用于存储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的静态数据对照表:(I)设定常数α值作为曲率规划,所述常数α值的取值范围是:1.01<α<1.50;(II)选取一个初始假定的最大可承受风险σmax;(III)计算得到可承受风险函数σd:σ(d)=σmax+σmin2+(α-(d-d1+d32)1+α-(d-d1+d32)-12)·1+α-d3-d121-α-d3-d12·(σmax-σmin).]]>(IV)判断可承受风险函数σd值是否超过波动率上限,如果可承受风险函数σd值超过波动率上限,则回到步骤(II),重新选取初始最大可承受风险σmax,并依次执行步骤(III)、(IV);如果可承受风险函数σd值没有超过波动率上限,即认可此最大可承受风险σmax。选定为常数α值的曲率规划,其反映了随着人的年龄的增加,风险偏好递减的速度。更优选地,所述常数α值的取值范围是:1.10<α<1.30;最优选地,所述常数α值的取值是:α=1.20。较优选地,投资者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3,采用公式用于计算投资人的资产组合的目标波动率的时间序列。较优选地,替代性养老金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4,需要满足公式组:用于计算得到投资人的资产组合配置。较优选地,可替代投资比例计算与输出单元005,在求解并输出每年的可替代投资比例的报表的过程中,首先,根据替代性养老金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4得到的权重配置的时间序列与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计算单元102得到的资产预期收益率,计算得到预期收益率的时间序列:其次,定义现金流序列其中在年龄当前年龄d1和估计退休年龄d2之间的现金流存入为负数,在估计退休年龄d2和估计死亡年龄d3之间的现金流提取正数;然后,现金流通过收益率进行折现,使得在预计死亡年龄d3的价值之和为0:Σd=d1d3k→(d)·r→(d)=0.]]>最后,把从分子分母相除约去,得到投资收益可替代投资比例q/p:其中,p为退休前投资比例,q为退休后提取比例。本发明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的优点在于,将人的一生规划为两个重要的投资阶段,即资本积累期和养老资金提取期,与资本积累期不同,在养老资金提取期大多数投资者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以支付其日常开销。本方法通过预先设定每个年龄段可承受的最高风险,计算出退休后的收入替代率,给出了该投资在退休后能带来的实际替代效用,使得投资人可以更精细地规划退休后所需的养老资金。与此同时,在本方法中,还纳入了通货膨胀、资产风险、资产相关性的影响,更科学地评估了资产可达的预期收益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S形预期波动率函数的示意图。图3为各种初始投资年龄情形下的预期波动率函数所对应的不同的风险偏好曲线。图4为本发明的投资人替代性养老金投资在股票上的权重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和优选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装置。现在,有一名当前为25岁的投资者,预计60岁退休,根据其身体状况和家族史预期寿命为90岁。此投资者现在的年收入为10元/年,根据宏观经济和此投资者个人资质,平均而言,此投资者的年收入会有一个3%的增长率。在退休前,此投资者每年都会将其年收入的10%投资到替代性养老金投资配置资产组合上。此投资者所喜好的投资范围限于股票和债券两个类别的基础资产,因为他认为这两个类别都较为成熟和稳定。当然,其他投资者也可能选择更多的其他基础资产类别,比如期权、期货等。对于此投资者,他从d1年开始,到d2-1年结束,此投资者按照工资的比例p投入资产组合。从d2年开始,到d3年结束,投资人按照d2年(退休时)工资的比例q领取资金,作为养老金替代。长期平均通货膨胀率为c,且此投资者工资涨幅等同于通货膨胀率c。同时,对于此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而言,随着此投资者年龄d的增大,投资组合的可承受波动率为S形单调递减函数。此投资者的投资范围为债券和股票两个大类资产。在投资者的不同年龄阶段d,应当按照其可承受的波动率为养老投资组合配置不同的投资权重。以下部分,首先详述本发明的优选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a)从基础资产数据存储单元101中,根据A股上证综指指数等信息,提取出股票的历史行情,根据国债市场的以往信息,提取出债券的历史行情。由此,读取基础资产的历史收益率、历史波动率、通货膨胀率、无风险收益率。(b)通过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计算单元102,采用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评估模型,计算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资产风险及两者相关矩阵。此投资者只投资于债券和股票两类资产,其预期收益率为ubond、ustock,资产风险为σbond、σstock以及相关性矩阵为∑。此时,得到股票和债券的预期收益率和资产风险为:μ=0.050.03,Σ=0.32000.012]]>(c)向投资者在不同年龄对应的最大可承受风险估计值计算单元103中,输入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资产风险及两者相关矩阵,采用线性递减函数作为风险上限函数,计算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根据投资者在不同年龄对应的最大可承受风险估计值计算单元103,个人投资者在任何时间承担的风险都不应当超过风险上限函数:y=k(x-xmax)+σmin其中,xmax表示投资者预期的最大年龄,σmin表示全流程结束时的资产组合的预期波动率,k为风险上限随年龄递减的速度(即风险上限直线的斜率)。通过上述结果和模型的分析,计算得到k=-0.004,xmax=90,σmin=0.018。(d)从投资者信息数据存储装置201中,读取存储投资者的当前年龄d1=25岁,估计退休年龄d2=60岁,估计死亡年龄d3=90岁,此投资者的年收入为10万元,每年的年收入增长率为3%。一般地,投资者的当前年龄d1在15-50岁之间、估计退休年龄d2在50-65岁之间、估计死亡年龄65-105岁之间。(e)利用已计算得到的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建立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的静态数据对照表,存储于投资者的年龄与最大可承受风险的静态对照表存储单元001中。(f)通过投资者可承受最大风险处理单元002,从投资者的年龄与最大可承受风险的静态对照表存储单元001和投资者信息数据存储单元201中获取数据,采用如下迭代算法计算得到最大可承受风险,用于存储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的静态数据对照表:(I)设定常数α值作为曲率规划,所述常数α值的取值是α=1.20;(II)选取一个初始假定的最大可承受风险σmax;(III)计算得到可承受风险函数σd:σ(d)=σmax+σmin2+(α-(d-d1+d32)1+α-(d-d1+d32)-12)·1+α-d3-d121-α-d3-d12·(σmax-σmin).]]>(IV)判断可承受风险函数σd值是否超过波动率上限,如果可承受风险函数σd值超过波动率上限,则回到步骤(ii),重新选取初始最大可承受风险σmax,并依次执行步骤(iii)、(iv);如果可承受风险函数σd值没有超过波动率上限,即认可此最大可承受风险σmax。此处,投资者可承受最大风险处理单元002根据此投资者的初始投资年龄d1=25岁,得到其合理的初期最大风险参数σmax=0.2144。(g)通过投资者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3,采用公式:计算投资人的资产组合的目标波动率的时间序列。根据S形预期波动率函数,计算得到预期波动率的时间序列为如下数列:σ→=[0.2144,0.2143,0.2142,0.2140,...,0.0181,0.0180]]]>此数列用图形表示,即如图2的S形预期波动率函数的图形所示。更进一步,在投资人从d1到d3的年龄周期内,风险衰减的投资组合的目标波动率时间序列如图3所示。其中,举例了加入养老投资计划的年龄从d1=25到d1=45的各种初始投资年龄情形下的预期波动率函数,所对应的不同的风险偏好曲线。上述图3中的初始投资年龄与风险对照表为:年龄σmax250.214429672270.209906903290.204970521310.200348804330.196449235350.191749327370.186836834390.181828061410.176970565430.171803275450.166776202(h)通过替代性养老金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4,计算得到投资人的资产组合配置。具体而言,根据投资者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3得到的结果,作为时间序列上的投资指引,采用基础资产数据存储单元101中存储的各类资产,进行组合配置,以满足投资目标。为使得在退休日d2,累计投资总资产净值不低于折现到退休日的未来养老金替代总额,在给定波动率的情况下,采用数值方法,计算出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范围。此处,此投资者只投资于股票和债券两类资产,其配置比例需要满足如下公式:w1(d)+w2(d)=1w12(d)σ12+w22(d)σ22+2ρσ1σ2w1(d)w2(d)=σ2(d)w1(d),w2(d)≥0]]>满足上述公式后,采用一般公开的资产组合构建方法,即可获得资产配置比例,此处包括股票和债券两类投资标的,可以计算投资组合配置。利用在模块004中求解方程组,得到股债权重配置时间序列:w1→=[0.7147,0.7144,0.7139,0.7134,...,0.0514,0.0510]]]>w2→=[0.2853,0.2856,0.2861,0.2866,...,0.9486,0.9490]]]>即替代性养老金投资在不同时期资产组合的股/债配置。同时计算可得,投资者的预期提取/存入比例为6,即退休后每年预期可以提取的退休替代资金,为当前收入的60%。其中,此投资者的替代性养老金投资在股票上的权重如图4所示。(i)在通过可替代投资比例计算与输出单元005求解并输出每年的可替代投资比例的报表的过程中,首先,根据替代性养老金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4得到的权重配置的时间序列与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计算单元102得到的资产预期收益率,计算得到预期收益率的时间序列:其次,定义现金流序列其中在年龄当前年龄d1和估计退休年龄d2之间的现金流存入为负数,在估计退休年龄d2和估计死亡年龄d3之间的现金流提取正数;然后,现金流通过收益率进行折现,使得在预计死亡年龄d3的价值之和为0:Σd=d1d3k→(d)·r→(d)=0.]]>最后,把从分子分母相除约去,得到投资收益可替代投资比例q/p:其中,p为退休前投资比例,q为退休后提取比例。具体到此投资者,经过上述计算,其现金流、投资组合股/债权重以及波动率如下表所示:以上部分,详述了本发明的优选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以下部分,再详述实现上述处理方法的本发明的优选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装置。本发明的优选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装置,可以用于处理多种基础资产的组合。较优选地,基础资产分为两类:债券和股票。本发明的优选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基础资产数据存储单元101,用于存储基础资产的历史收益率、历史波动率、通货膨胀率、无风险收益率;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计算单元102,采用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评估模型,用于计算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资产风险及两者相关矩阵;投资者在不同年龄对应的最大可承受风险估计值计算单元103,采用线性递减函数作为风险上限函数,用于计算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投资者信息数据存储单元201,用于存储投资者的当前年龄d1、估计退休年龄d2、估计死亡年龄d3,其中,用于存储投资者的当前年龄d1在15-50岁之间、估计退休年龄d2在50-65岁之间、估计死亡年龄65-105岁之间;投资者的年龄与最大可承受风险的静态对照表存储单元001,用于存储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的静态数据对照表;投资者可承受最大风险处理单元002,从投资者的年龄与最大可承受风险的静态对照表存储单元001和投资者信息数据存储单元201中获取数据,在投资者的年龄与最大可承受风险的静态对照表存储单元001中,采用如下迭代算法计算得到最大可承受风险,用于存储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的静态数据对照表:(I)设定常数α值作为曲率规划,所述常数α值的取值是:α=1.20;(II)选取一个初始假定的最大可承受风险σmax;(III)计算得到可承受风险函数σd:σ(d)=σmax+σmin2+(α-(d-d1+d32)1+α-(d-d1+d32)-12)·1+α-d3-d121-α-d3-d12·(σmax-σmin).]]>(IV)判断可承受风险函数σd值是否超过波动率上限,如果可承受风险函数σd值超过波动率上限,则回到步骤(II),重新选取初始最大可承受风险σmax,并依次执行步骤(III)、(IV);如果可承受风险函数σd值没有超过波动率上限,即认可此最大可承受风险σmax;投资者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3,采用公式用于计算投资人的资产组合的目标波动率的时间序列;替代性养老金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4,需要满足公式组:用于计算得到投资人的资产组合配置;可替代投资比例计算与输出单元005,用于求解并输出每年的可替代投资比例的报表,在求解并输出每年的可替代投资比例的报表的过程中,首先,根据替代性养老金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4得到的权重配置的时间序列与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计算单元102得到的资产预期收益率,计算得到预期收益率的时间序列:其次,定义现金流序列其中在年龄当前年龄d1和估计退休年龄d2之间的现金流存入为负数,在估计退休年龄d2和估计死亡年龄d3之间的现金流提取正数;然后,现金流通过收益率进行折现,使得在预计死亡年龄d3的价值之和为0:Σd=d1d3k→(d)·r→(d)=0.]]>最后,把从分子分母相除约去,得到投资收益可替代投资比例q/p:其中,p为退休前投资比例,q为退休后提取比例。以上部分,详述了本发明的优选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装置。通过上述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具有如下优点,将人的一生规划为两个重要的投资阶段,即资本积累期和养老资金提取期,与资本积累期不同,在养老资金提取期大多数投资者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以支付其日常开销。本方法通过预先设定每个年龄段可承受的最高风险,计算出退休后的收入替代率,给出了该投资在退休后能带来的实际替代效用,使得投资人可以更精细地规划退休后所需的养老资金。与此同时,在本方法中,还纳入了通货膨胀、资产风险、资产相关性的影响,更科学地评估了资产可达的预期收益率。以上所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举例说明,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变化或替换,因此,依照本发明所作的各种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