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屏显示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2657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双屏显示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双屏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屏显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双屏显示是一种通过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同时进行显示的技术。一些电子设备的正面设置有主显示屏,背面设置有副显示屏,也即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背对背形式设置。

目前的双屏显示方法中,通常由副显示屏复制主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进行显示。以显示拍照时的取景画面为例,主显示屏显示取景画面,副显示屏复制主显示屏的取景画面进行显示,使得从电子设备的正面和背面均能够看到取景画面。假设取景画面中包括一个人像,则不论从电子设备的正面看还是背面看,该人像的头部方向都处于朝上的方向。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当电子设备发生横竖屏切换时,主显示屏上的显示画面会发生旋转,比如左转90度。但由于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是背对背形式设置,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副显示屏复制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后,副显示屏中的显示画面实际上是右转了90度。假设显示画面中包括一个人像,则从电子设备的正面看,人像的头部方向处于朝上的方向;从电子设备的背面看,人像的头部方向处于朝下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屏显示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屏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所述副显示屏进行显示;

在所述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发生旋转时,检测所述显示画面的旋转角度是否为90度的奇数倍;

若所述旋转角度是90度的奇数倍,则生成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所述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是将所述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继续旋转180度的奇数倍后得到的显示画面;

将所述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所述副显示屏进行显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双屏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主显示屏的所述显示画面复制至所述副显示屏进行显示;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主显示屏的所述显示画面发生旋转时,检测所述显示画面的所述旋转角度是否为90度的奇数倍;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旋转角度是90度的奇数倍时,生成所述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所述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是将所述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继续旋转180度的奇数倍后得到的显示画面;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所述副显示屏进行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先将主屏显示画面复制在副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当在主屏显示画面发生旋转时,检测旋转角度是否为90度的奇数倍,若旋转角度是90度的奇数倍,则生成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是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继续旋转180度的奇数倍后得到的显示画面,将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发生横竖屏切换时,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会发生上下颠倒的问题,实现了即便发生横竖屏切换,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也不会发生上下颠倒,仍然能与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保持一致显示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示出了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发生上下颠倒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Android设备的软硬件的架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8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A和图1B示出了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发生上下颠倒的原理示意图。设终端的正面设置有主显示屏9,终端的背面设置有副显示屏14。主显示屏9的上方向与副显示屏14的上方向对应;主显示屏9的左方向与副显示屏14的右方向对应;主显示屏9的下方向与副显示屏14的下方向对应;主显示屏的右方向与副显示屏14的左方向对应。如图1A所示,当终端处于竖屏状态时,主显示屏9上显示一个头部方向向上的人像图像,此时副显示屏14复制主显示屏9的人像图像,副显示屏14上显示一个头部方向向上的人像图像;当主显示屏9向左旋转90度切换到横屏显示时,主显示屏9的人像图像向右旋转90度。由于主显示屏9和副显示屏14是背对背形式设置,主显示屏9和副显示屏14的左右相反,副显示屏14复制主显示屏9的人像图像后,副显示屏14中的人像图像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左转了90度,如图1B,从终端的正面看人像图像,人像图像中的头部方向向上,而从终端的背面看人像图像,则人像图像中的头部方向向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播放器、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可选地,该终端设置有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副显示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可选地,该终端中的操作系统支持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设备的显示机制。比如,该操作系统为Android(安卓)系统、Linux系统、Unix系统等。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双屏显示方法应用于终端中。该双屏显示方法,包括:

步骤201,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

步骤202,在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发生旋转时,检测显示画面的旋转角度是否为90度的奇数倍。

通常,显示画面的旋转角度是90度或者270度。

步骤203,若旋转角度是90度的奇数倍,则生成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

可选地,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是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继续旋转180度的奇数倍后得到的显示画面。

通常,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继续旋转180度。

步骤204,将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方法,通过先将主屏显示画面复制在副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当在主屏显示画面发生旋转时,检测旋转角度是否为90度的奇数倍,若旋转角度是90度的奇数倍,则生成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是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继续旋转180度的奇数倍后得到的显示画面,将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发生横竖屏切换时,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会发生上下颠倒的问题,实现了即便发生横竖屏切换,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也不会发生上下颠倒,仍然能与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保持一致显示的效果。

在实现双屏显示时,存在一种双屏显示方法是将副显示屏模拟为外接HDMI设备,来实现双屏显示。也即,在终端开机后,由底层驱动程序生成一个HDMI设备添加事件,该HDMI设备添加事件中携带有副显示屏的屏幕参数。终端中的操作系统将副显示屏的屏幕参数作为HDMI设备进行初始化流程。此时,操作系统中的各个程序层无法获知已添加的HDMI设备是副显示屏,还是真实的外接HDMI设备。为此,本发明还提供有如下实施例。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双屏显示方法应用于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双屏显示方法,包括:

步骤301,当添加HDMI设备时,检测HDMI设备是否为副显示屏;

可选地,终端通过底层驱动程序检测HDMI设备是否为副显示屏,还是外接HDMI设备。

若HDMI设备是副显示屏,则进入步骤302;若HDMI设备是外接HDMI设备,则进入步骤303。

步骤302,若HDMI设备是副显示屏,将标记节点的取值设置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

可选地,终端通过底层驱动程序将标记节点的取值设置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比如第一取值。

步骤303,若HDMI设备是外接HDMI设备,将标记节点的取值设置为与外接HDMI设备对应的取值。

可选地,该标记节点是一个指定位置的存储文件,或者一个指定文件中的标识位。

可选地,终端通过底层驱动程序将标记节点的取值设置为与外接HDMI设备对应的取值,比如第二取值。

终端对HDMI设备进行设备添加,完成HDMI设备的初始化流程。该HDMI设备可以是副显示屏或者外接HDMI设备。

步骤304,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

可选地,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或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外接HDMI设备上进行显示。

以HDMI设备是副显示屏为例,终端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

步骤305,在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发生旋转时,判断标记节点的取值是否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

当终端发生横竖屏切换时,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会发生旋转。可选地,横竖屏切换是由用户的设置所触发的切换,或者,横竖屏切换是由终端中的重力加速度传感器所感测到的机身角度所触发的切换。

在发生横竖屏切换时,判断标记节点的取值是否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还是与外接HDMI设备对应的取值。

若标记节点的取值与副显示屏对应,则进入步骤306;若标记节点的取值与外接HDMI设备对应,则进入步骤309。

步骤306,检测显示画面的旋转角度是否为90度的奇数倍。

通常,在发生横竖屏切换时,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的旋转角度为90度或者270度。

若旋转角度是90度的奇数倍,则进入步骤307;若旋转角度是90度的偶数倍,则进入步骤304。

步骤307,若旋转角度是90度的奇数倍,则生成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

可选地,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是将所述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继续旋转180度的奇数倍后得到的显示画面。

步骤308,将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

步骤309,若标记节点的取值与外接HDMI设备对应,则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外接HDMI设备进行显示。

示意性的,当主显示屏向左旋转90度时,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继续向左旋转180度;当主显示屏向右旋转90度时,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继续向右旋转180度。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方法,通过先将主屏显示画面复制在副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当在主屏显示画面发生旋转时,检测旋转角度是否为90度的奇数倍,若旋转角度是90度的奇数倍,则生成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是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继续旋转180度的奇数倍后得到的显示画面,将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发生横竖屏切换时,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会发生上下颠倒的问题,实现了即便发生横竖屏切换,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也不会发生上下颠倒,仍然能与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保持一致显示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方法,通过设置副显示屏和外接HDMI设备所对应的标记节点,使得在屏幕旋转时由节点标记值来判断接入设备是副显示屏还是外接HDMI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区分当前的设备是外接HDMI设备还是副显示屏的问题。

可选地,上述图2和图3实施例中的终端是运行有Android操作系统的终端。为了便于描述,首先对运行有Android操作系统的终端的软硬件架构进行示意性说明。如图4所示,按照由上往下的顺序,终端中依次包括:应用层401、Framework层402、SurfaceFlinger 403层、HAL层404、底层驱动程序405和硬件层406。

应用层401是Android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所在的层。各种应用程序都运行在该层,比如:桌面应用程序、壁纸应用程序、状态栏应用程序、时钟应用程序等等。

Framework层402用于提供系统层面的服务。比如:电源管理、消息队列、包管理等。Framework层402还用于向应用层401提供硬件功能调用接口。

SurfaceFlinger层403是图形显示系统的服务端程序。SurfaceFlinger层403用于将不同应用程序提供的显示图层合并为最终的显示内容。比如,将桌面应用程序提供的图标、壁纸应用程序提供的壁纸、状态应用程序提供的状态栏按照预定的图层叠加顺序,生成最终在显示屏上的显示内容。其中,位于上层的图层会遮盖位于下层的图层。

HAL(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硬件抽象层)层404在将具体的硬件层406抽象出来的一个硬件接口层,这个硬件接口层负责实现具体的硬件层406的功能和控制,同时又为上面的SurfaceFlinger层403和Framework层402提供统一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接口。

底层驱动程序405是与硬件层406中的硬件进行数据通信的程序。底层驱动程序405具有获取硬件层406中的硬件参数的能力,比如,底层驱动程序404具有读取显示屏的屏幕参数的能力。

硬件层406包括:网络组件、无线通信组件、外部存储器、显示屏、显示芯片等硬件。在本实施例中,以硬件层406包括主显示屏42和副显示屏44。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以该双屏显示方法应用于图4所示的运行有Android操作系统的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双屏显示方法包括:

步骤501,当添加HDMI设备时,通过底层驱动程序检测HDMI设备是否为副显示屏。

可选地,终端通过底层驱动程序检测HDMI设备是否为副显示屏,还是外接HDMI设备。

若HDMI设备是副显示屏,则进入步骤502;若HDMI设备是外接HDMI设备,则进入步骤503。

步骤502,若HDMI设备是副显示屏,通过底层驱动程序将第一标记节点的取值设置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

比如,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即/dev/block/hdmitype的值为screen。

步骤503,若HDMI设备是外接HDMI设备,通过底层驱动程序将第一标记节点的取值设置为与外接HDMI设备对应的取值。

比如,与外接HDMI设备对应的取值即/dev/block/hdmitype的值为device。

其中,第一标记节点的取值是底层驱动程序和SurfaceFlinger层具有读取权限的标记节点,底层驱动程序还对第一标记节点具有写入权限。终端中的其它程序层受读取权限的限制,可能具有第一标记节点的读取权限,也可能不具有第一标记节点的读取权限。可选地,该第一标记节点是一个指定位置的存储文件,或者一个指定文件中的标识位。

步骤504,通过SurfaceFlinger层读取第一标记节点的取值。

终端通过SurfaceFlinger层读取第一标记节点的取值。

步骤505,判断第一标记节点的取值是否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

终端通过SurfaceFlinger层判断第一标记节点的取值是否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

若第一标记节点的取值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进入步骤506;若第一标记节点的取值为与外接HDMI设备对应的取值时,进入步骤507。

步骤506,若第一标记节点的取值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通过SurfaceFlinger层将第二标记节点的取值设置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

比如,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即sys.hdmi.type=screen。

步骤507,若第一标记节点的取值为与外接HDMI设备对应的取值时,通过SurfaceFlinger层将第二标记节点的取值设置为与外接HDMI设备对应的取值。

比如,与外接HDMI设备对应的取值即sys.hdmi.type=device。

其中,第二标记节点的取值是SurfaceFlinger层和应用层具有读取权限的标记节点,SurfaceFlinger层还对第二标记节点具有写入权限。终端中的其它程序层受读取权限的限制,可能具有第二标记节点的读取权限,也可能不具有第二标记节点的读取权限。可选地,该第二标记节点是一个指定位置的存储文件,或者一个指定文件中的标识位。

步骤508,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

可选地,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或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外接HDMI设备上进行显示。

可选地,终端通过应用层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

步骤509,通过所述应用层读取所述第二标记节点的取值。

步骤510,在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发生旋转时,判断第二标记节点的取值是否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

当终端发生横竖屏切换时,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会发生旋转。可选地,横竖屏切换是由用户的设置所触发的切换,或者,横竖屏切换是由终端中的重力加速度传感器所感测到的机身角度所触发的切换。

在发生横竖屏切换时,终端通过应用层判断标记节点的取值是否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还是与外接HDMI设备对应的取值。

若第二标记节点的取值与副显示屏对应,则进入步骤511;若标记节点的取值与外接HDMI设备对应,则进入步骤513。

步骤511,检测显示画面的旋转角度是否为90度的奇数倍。

通常,在发生横竖屏切换时,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的旋转角度为90度或者270度。

若旋转角度是90度的奇数倍,则进入步骤59;若旋转角度是90度的偶数倍,则进入步骤508;

步骤512,若旋转角度是90度的奇数倍,则生成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将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

可选地,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是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继续旋转180度的奇数倍后得到的显示画面;

步骤513,若第二标记节点的取值与外接HDMI设备对应,则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外接HDMI设备进行显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方法,通过先将主屏显示画面复制在副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当在主屏显示画面发生旋转时,检测旋转角度是否为90度的奇数倍,若旋转角度是90度的奇数倍,则生成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是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继续旋转180度的奇数倍后得到的显示画面,将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发生横竖屏切换时,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会发生上下颠倒的问题,实现了即便发生横竖屏切换,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也不会发生上下颠倒,仍然能与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保持一致显示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方法,通过设置副显示屏和外接HDMI设备所对应的标记节点,使得在屏幕旋转时由节点标记值来判断接入设备是副显示屏还是外接HDMI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区分当前的设备是外接HDMI设备还是副显示屏的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方法,通过SurfaceFlinger将标记节点转换成无限制访问的标记节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上层无法准确访问标记节点或取值错误的情况。

下述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装置的结构方框图。该副显示屏显示装置可以通过专用硬件电路,或者,软硬件的结合来实现成为服务器的全部或一部分。该双屏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601,用于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

第一检测模块602,用于在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发生旋转时,检测显示画面的旋转角度是否为90度的奇数倍。

第一生成模块603,用于当旋转角度是90度的奇数倍时,生成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

可选地,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是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继续旋转180度的奇数倍后得到的显示画面。

第二显示模块604,用于将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装置,通过先将主屏显示画面复制在副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当在主屏显示画面发生旋转时,检测旋转角度是否为90度的奇数倍,若旋转角度是90度的奇数倍,则生成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是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继续旋转180度的奇数倍后得到的显示画面,将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发生横竖屏切换时,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会发生上下颠倒的问题,实现了即便发生横竖屏切换,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也不会发生上下颠倒,仍然能与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保持一致显示的效果。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装置的结构方框图。该副显示屏显示装置可以通过专用硬件电路,或者,软硬件的结合来实现成为服务器的全部或一部分。该双屏显示装置,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701,用于当添加HDMI设备时,检测HDMI设备是否为副显示屏。

第一设置模块702,用于当第二检测模块701检测出HDMI设备是副显示屏时,将标记节点的取值设置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

第一设置模块702,还用于当第二检测模块701检测出HDMI设备是外接设备HDMI时,将标记节点的取值设置为与外接设备HDMI对应的取值。

第一显示模块703,用于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

第一判断模块704,用于在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发生旋转时,判断标记节点的取值是否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

第一检测模块705,用于当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发生旋转时,检测显示画面的旋转角度是否为90度的奇数倍。

第一生成模块706,用于当旋转角度是90度的奇数倍时,生成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否则按照原始状态处理进行显示。

可选地,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是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继续旋转180度的奇数倍后得到的显示画面。

第二显示模块707,用于将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

第三显示模块708,用于当标记节点的取值为与外接HDMI设备对应的取值时,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外接HDMI设备进行显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装置,通过先将主屏显示画面复制在副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当在主屏显示画面发生旋转时,检测旋转角度是否为90度的奇数倍,若旋转角度是90度的奇数倍,则生成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是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继续旋转180度的奇数倍后得到的显示画面,将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发生横竖屏切换时,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会发生上下颠倒的问题,实现了即便发生横竖屏切换,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也不会发生上下颠倒,仍然能与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保持一致显示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副显示屏和外接HDMI设备所对应的标记节点,使得在屏幕旋转时由节点标记值来判断接入设备是副显示屏还是外接HDMI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区分当前的设备是外接HDMI设备还是副显示屏的问题。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装置的结构方框图。该副显示屏显示装置可以通过专用硬件电路,或者,软硬件的结合来实现成为服务器的全部或一部分。本实施例以该副显示屏显示装置应用于图4所示的Android设备的软硬件的架构来举例说明。且该双屏显示装置,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801,用于当添加HDMI设备时,通过底层驱动程序检测HDMI设备是否为副显示屏。

第一设置模块802,用于当所述HDMI设备是所述副显示屏时,将所述标记节点的所述取值设置为与所述副显示屏对应的所述取值。

可选地,第一设置模块802包括第一设置单元8021。

第一设置单元8021,用于当第二检测模块801检测出HDMI设备是副显示屏时,通过底层驱动程序将第一标记节点的取值设置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

第一设置单元8021,还用于当所述HDMI设备是所述外接HDMI设备时,将标记节点的取值设置为与所述外接HDMI设备对应的取值。

可选地,第一设置模块802还包括第一读取单元8022。

第一读取单元8022,用于通过SurfaceFlinger层读取第一标记节点的取值。

第一判断模块803,用于判断第一标记节点的取值是否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

可选地,第一设置模块802包括第二设置单元8023。

第二设置单元8023,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804判断出第一标记节点的取值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时,通过SurfaceFlinger层将第二标记节点的取值设置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

第二设置单元8023,还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804判断出第一标记节点的取值为与外接HDMI设备对应的取值时,通过SurfaceFlinger层将第二标记节点的取值设置为与外接设备HDMI设备对应的取值。

第一判断模块803,还用于在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发生旋转时,判断第二标记节点的取值是否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

第一显示模块804,用于当标记节点的取值为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时,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

第一检测模块805,用于当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发生旋转时,检测显示画面的旋转角度是否为90度的奇数倍。

第一生成模块806,用于当旋转角度是90度的奇数倍时,生成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否则按照原始状态处理进行显示。

可选地,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是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继续旋转180度的奇数倍后得到的显示画面。

第二显示模块807,用于将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

可选地,第二显示模块包括第二读取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

第二读取单元8071,用于通过应用层读取第二标记节点的取值。

第二显示单元8072,用于当第二标记节点的取值是与副显示屏对应的取值时,通过应用层生成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将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第三显示模块808,用于当第二标记节点的取值为与外接HDMI设备对应的取值时,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外接HDMI设备进行显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装置,通过先将主屏显示画面复制在副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当在主屏显示画面发生旋转时,检测旋转角度是否为90度的奇数倍,若旋转角度是90度的奇数倍,则生成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是将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继续旋转180度的奇数倍后得到的显示画面,将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复制至副显示屏进行显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发生横竖屏切换时,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会发生上下颠倒的问题,实现了即便发生横竖屏切换,副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也不会发生上下颠倒,仍然能与主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保持一致显示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副显示屏和外接HDMI设备所对应的标记节点,使得在屏幕旋转时由节点标记值来判断接入设备是副显示屏还是外接HDMI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区分当前的设备是外接HDMI设备还是副显示屏的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装置,通过SurfaceFlinger将标记节点转换成无限制访问的标记节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上层无法准确访问标记节点或取值错误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