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效率提升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34891阅读:8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效率提升方法及系统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缝制流水线生产领域,尤其涉及服装生产流水线中生产效率的提升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产效率方法一般采用经验预估法、运筹学领域中的线性规划法等,这些方法对生产批次较大的连续型流水线的产能求解有一定的普适性,用于服装工厂也能够反映生产线的生产效能,但是采用经验预估法求解生产能力的时候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该方法强烈依赖于现场管理人员的经验水平及管控能力,求解结果的准确度难以保障。现在服装工厂竞争激烈,许多中小服装工厂在生死存亡之际,迫切需要有服装行业针对性的精益化生产和效率提升的方法。

应用于服装工厂流水线生产过程中,计算生产效率时,包括设备生产效率、流水线生产效率、车间生产效率、工厂有效工作时间和产品额定工时变化的工厂生产效率,通过采集和计算上述效率,从而指定出提高人员生产效率,有助于考核绩效、满足员工的公平感的方案。

然而,在现阶段服装流水线生产过程属于劳动密集作业,流水线整体及局部的生产能力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制约,如服装部件的复杂度、员工的经验和熟练程度及流水线现场的工况情况等,导致对人员生成能力的解算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缝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效率提升方法,其能够解决找出现阶段中缝制流水线生产过程中对人员生产能力计算有影响的瓶颈工序,并将该瓶颈工序消除,以便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效率提升方法,包括:

S1:获取缝制流水线作业中每一个工序的员工生产所需要的实际生产时间及缝制流水线作业的总实际生产时间;所述缝制流水线作业中包括多个工序;

S2:获取缝制流水线作业中每一个工序的员工生产所需要的理论生产时间及缝制流水线作业的总理论生产时间;

S3:根据所述实际生产时间和所述理论生产时间计算得出每一个工序的员工所对应的员工生产效率;所述员工生产效率=(理论生产时间÷实际生产时间)×100%;

S4:根据所述实际生产时间、所述理论生产时间和所述员工生产效率重新分配缝制流水线作业的工序的员工分配,从而使得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中的每一个工序的生产时间达到一致性,提高缝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效率。

优选地,所述理论生产时间是在根据预定时间标准法和时间测量方法设计的标准工时系统中,基于标准作业程序原理,输入相应数据值,得出每一个工序能够完成的理想生产时间。

优选地,所述工序是指缝制流水线作业中具有作业时间先后顺序的工种;所述工种是指缝制生产过程中不同的操作。

优选地,所述工种至少包括车位、中烫、打边、点位、组长、收发、手工、检验、熨烫、包装、专机和杂工一种或者多种。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缝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效率提升系统,其能够解决找出现阶段中缝制流水线生产过程中对人员生产能力计算有影响的瓶颈工序,并将该瓶颈工序消除,以便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缝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效率提升系统,包括:

获取实际测量数据模块,用于获取缝制流水线作业中每一个工序的员工生产所需要的实际生产时间及缝制流水线作业的总实际生产时间;所述缝制流水线作业中包括多个工序;

获取理论数据模块,用于获取缝制流水线作业中每一个工序的员工生产所需要的理论生产时间及缝制流水线作业的总理论生产时间;

计算生产效率模块,用于将所述实际生产时间和所述理论生产时间计算得出每一个工序的员工所对应的员工生产效率;所述员工生产效率=(理论生产时间÷实际生产时间)×100%;;

获取员工分配方案模块,用于将所述实际生产时间、所述理论生产时间和所述员工生产效率重新分配缝制流水线作业的工序的员工分配,从而使得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中的每一个工序的生产时间达到一致性,提高缝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效率。

优选地,所述理论生产时间是在根据预定时间标准法和时间测量方法设计的标准工时系统中,基于标准作业程序原理,输入相应数据值,得出每一个工序能够完成的理想生产时间。

优选地,所述工序是指缝制流水线作业中具有作业时间先后顺序的工种;所述工种是指缝制生产过程中不同的操作。

优选地,所述工种至少包括车位、中烫、打边、点位、组长、收发、手工、检验、熨烫、包装、专机和杂工一种或者多种。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将实际生产时间与理论生产时间进行对比,得出缝制流水线作业中的瓶颈工序,并对该瓶颈工序与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中的其他工序上的员工进行重新分配,使得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中的每一个工序的生产时间保持一致性,也即是使得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的员工分配达到平衡,得出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时间最短的员工分配方案,员工的生产效率达到最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一实施例的系统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效率提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缝制流水线作业中每一个工序的员工生产所需要的实际生产时间及缝制流水线作业的总实际生产时间。

其中,对缝制流水线生产过程中,每一件成品(比如一件上衣服装)制作完成的过程被称为一个作业。对于生产一件衣服是包括很多的零部件,然后将零部件组合在一起,比如通过缝制、钉扣等将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件衣服。而在缝制流水线作业中这些动作被称为工种,也即是指缝制流水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另外,在缝制流水线作业中,生产作业顺序是很重要的,对于每一个操作都有一定的作业先后顺序。因此,一条缝制流水线作业中生产操作的顺序也很重要,因此根据服装类型特性,比如服装部件的结构特征、缝制工艺的流程等,将缝制流水线作业划分成多个工序。在缝制流水线作业生产时,为每一个工序上分配一个或多个员工,然后进行生产,只有当前一个工序生产完成后,才会进行下一个工序。

也即是所述缝制流水线作业中包括多个工序。所述工序是指缝制流水线作业中具有作业时间先后顺序的工种;所述工种是指缝制生产过程中不同的操作。工种至少包括车缝、中烫、打边、点位、组长、收发、手工、检验、熨烫、包装、专机和杂工一种或者多种。

对于每一个员工来说,由于自身的不同,在作业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偏差,对于每一个动作或者操作完成的熟练程度也不一样,则员工对工种的操作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是不同的,因此完成不同的工种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还有由于不同的工序,其就算工种是一样的,但是根据操作在产品的不同部位的不同,可能会造成员工的操作的时间也不同。这样,员工在一个工序上生产时,会产生很多的因素对生产时间有所影响,比如员工的操作熟练程度、工作效率、员工身体的素质、休息时间等等其他因素。

对于一条缝制流水线作业中,工序是根据服装类型特性,比如服装部件的结构特征、缝制工艺的流程等来划分。针对每一个工序所分配员工,也是按照员工技能及熟练程度来分配的。比如对于每一个员工的员工资料表格如下:

对于第一个员工(工号1001)其能够完成的工种是车位,因此在分配时,就按照该员工所能够完成的工种进行分配到相对应的工序上,因其在“上领”这道工序是所有员工中效率最高的,第一个员工(工号1001)会优先分配到工种是车位的“上领”这道工序上。另外,对于能够操作相同的工种的员工,其效率不同时,按照缝制流水线作业中工序的重要程度来区分。比如做一件衣服,同样是缝合,由于其缝合的位置不同对于衣服的成品所产生的影响就不同,因此按照其重要性,将效率较高的员工分配给该工序。这里所述的效率是对员工的初始评估,比如员工的工作年限较久,可以认为其工作效率较高;对于新员工,其工作效率可能就很低。

对于分配员工,也应该考虑很多因素,比如一个生产厂商一天的预定排期产量、工作时间、员工人数等等很多因素。

比如:预定排期产量是工厂排期人员根据订单出货日期并结合班组产能所给出的阶段产量。工作时间为员工上班所规定的时间,当然还可以将员工的休息时间、其他时间考虑进去。每一条缝制流水线作业所要完成的预定排期产量的计算公式为预定排期产量=((该班组人数×每日工作时间)×初始预估效率)÷该产品每件理论生产时间。

根据员工的人数、每一条缝制流水线作业所要完成的预定排期产量、及员工对该工种的操作熟练程度、工种的难度、该工序在作业流程中的重要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一条缝制流水线作业上的员工进行合理的分配。这里的分配,一般来说,每一个班组长都比较有经验,会结合实际的情况,对员工进行分配。

根据缝制流水线作业的实际生产中测量每一个工序的员工的实际生产时间及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完成所有的工序的总实际生产时间。

该测量方法可以是缝制品行业中比较常见的测量方法,比如123测时法:1、将一条缝制流水线作业中的员工分配就绪,并正式流水作业至最后一道工序,成品经检验通过后进入123测时准备阶段,所有员工做好准备工作,并举号码牌示意完成了准备工作。2、缝制流水线全体员工举牌后,由班组长统一指挥并发出开始口令,全体员工开始同步生产,计时员进入时间记录状态。3、每一个员工完成其所分配到的全部工序后,经自检合格立即举号码牌示意完成;班组长报出该员工的实际生产时间,计时员即时记录该员工实际生产时间,直到所有员工所分配到的工作完成,从而得到每一个工序的员工的实际生产时间。然后反复测时多次,最后计算得到每一个工序的员工的实际生产时间的平均值,也即是该缝制流水线作业中每一个工序的员工的实际生产时间。同理得到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完成所有的工序的总实际生产时间。下表为123测时记录样表。

S2、获取缝制流水线作业中每一个工序的员工生产所需要的理论生产时间及缝制流水线作业的总理论生产时间。

理论生产时间是在根据PTS法和MTM法设计的标准工时系统中,基于SOP原理,输入相应的数据值,得出每一个工序能够完成的理想生产时间,而总的理论生产时间也即是一条缝制生产线作业中所有工序的理论生产时间之和。所述PTS法是指预定时间标准法,其全称为Predetemined Time Standards;所述MTM法是指时间测量方法,其全称为Method-Time-Measuremen;所述SOP原理为标准作业程序原理,其全称为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一般时间研究人员都会建立一套自己认为的理想速度和理想时间。这套理想速度和理想时间的建立方法,有几种国际公认的方法,比如:

1、走行:平均体力的男子,不带任何负荷、在平坦道路上以4.8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走。

2、插销子:将30只销子插入到30只孔内,用0.41秒。

该理想速度是时间研究人员经过多次的训练,形成了一套正常速度的标准。然后给每个动作设定一个动作代码及相应的时间值,因此完成一个动作就有一个理想时间,在缝制流水线作业中的每一个工序都有一定的操作程序,能够完成该操作所需要的总的时间就是该工序上的员工生产所需要的理论生产时间。

另外,对于评比尺度,指是评比时需将观测到的操作者的速度与理想的速度做比较,一般来说有个评比的尺度,通常采用两种方法:60分法和100分法。

这两种方法是建立在同一水平之上,凡观测速度与理想速度完全相同的给予60分或者100分。观测速度大于理想速度的就给予60或者100分以上的分数,如观测速度小于理想速度的就给予60或者100分以下的分数。至于60分或者100分以上或者以下多少,则根据测试人员的经验者来判断,如下表:

当在测量员工的实际生产时间时,不仅仅要测量记录员工的实际生产时间,还需要测试员给出员工的操作水平,比如是笨拙、稳定或是敏捷等,然后根据上表就能够得出笨拙是100分以下的或者是60分以下(评比尺度要统一,测试员会有一个统一的观测评比尺度)。

因此,对于每一条缝制流水线作业其完成一工序所需要的理论生产时间是在根据PTS法和MTM法设计的标准工时系统中,基于SOP原理,输入相应的数据值,得出每一个工序能够完成的理想生产时间。同样的原理得到缝制流水线作业的总理论生产时间。

S3、根据所述实际生产时间和所述理论生产时间计算得出每一个工序的员工所对应的员工生产效率;其中,所述员工生产效率=(理论生产时间÷实际生产时间)×100%。

在缝制流水线生产过程中,有的工序比较快完成有的工序比较慢完成,缝制流水线的实际产量是由实际生产时间最长的工序所决定的,该工序被称为瓶颈工序,瓶颈工序是指生产时间较长和生产效率较低的工序。瓶颈工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该工序的员工的生产效率较低,也即是说从每一个工序的员工生产效率中找出其生产效率较低的工序,该瓶颈工序是影响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进程的重要工序。在一个缝制流水线作业中,如果其中一个工序生产的很慢的话,就会影响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的运作,也即是说,影响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的产量的是缝制流水线作业中生产效率最低的工序,该工序被称为瓶颈工序。在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中,只要找出瓶颈工序,找出其实际生产时间偏高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改善和调整,也即是说消除瓶颈工序,就可以减少缝制流水线中该工序作业的实际生产时间,提高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效率。这里的生产效率较低的工序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生产效率进行确定,比如一条缝制流水线作业的工序有N个,则可以将员工实际生产效率从高到低排序,选取其中10%的生产效率较低的工序,也即是该缝制流水线的瓶颈工序,该瓶颈工序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

根据所述实际生产时间和所述理论生产时间计算得出每一个工序员工的生产效率,然后比较得出生产效率较低的工序。

这些生产效率较低的工序是决定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完成时间的关键工序,因此被称为瓶颈工序。

S4、根据所述实际生产时间、所述理论生产时间和所述员工生产效率重新分配缝制流水线作业的工序的员工分配,从而使得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中每一个工序的生产时间达到一致性,提高缝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效率。

由于存在瓶颈工序,导致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时间过长,从而导致整条缝制流水线的生产效率低下,因此,为了能够提高该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则就需要对该瓶颈工序进行改善和调整,使得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中所有的工序的生产时间平衡、也即是具有节奏感,减少瓶颈工序。该瓶颈工序的生产时间较低,主要与工序的工种操作难度、员工的熟练程度、员工个人的生产效率等有关,在对瓶颈工序进行改善和调整时,比如可将对于该工序的工种操作熟练的员工安排到此工位上,进一步缩短该瓶颈工序的生产时间,将操作不熟练的员工安排到工种较简单的工序上,合理调节作业流程工序的员工分配,使得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的员工分配的平衡,从而提高缝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效率。针对合理调节作业流程工序的员工分配需要结合每一个员工的实际生产时间、工序所需要的理论生产时间、工序的工种及工种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以得到合理的员工工序分配。比如,可以通过工业工程手法对缝制流水线作业进行调整使得整条缝制生产线的员工分配合理化,使得缝制流水线作业中的员工生产的步调一致性,也即是每一个工序的员工生产时间都保持一致性,这样能够达到缝制流水线的生产时间的平衡,从而提高缝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效率。该工业工程手法比如技术改良法、工序转移法等。所述生产线平衡是指对整条缝制生产线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目的是为了消除作业间不平衡的效率损失及生产过剩,也即是消除流水作业中的瓶颈工序。可通过图表的形式将各个工序的员工实际生产时间、理论生产时间、生产效率等展示出来,然后调整瓶颈工序的员工分配,从而消除瓶颈工序,得到新的员工分配方案,能够使得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中的各个工序的工作时间调整到一致,生产步调一致,从而提高整条缝制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在应用时,可通过工序平衡图(比如常见的柱状图、表格图等)来表示各个工序。

本发明通过测量的员工实际生产时间、理论生产时间及员工的生产效率等得出每一个生产线上员工的合理分配,达到每一个生产线上的工序平衡,从而使得整条缝制流水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与所述一种缝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效率提升方法对应的一种缝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效率提升系统,具体包括:

获取实际测量数据模块,用于获取缝制流水线作业中每一个工序的员工生产所需要的实际生产时间及缝制流水线作业的总实际生产时间;所述缝制流水线作业中包括多个工序;

获取理论数据模块,用于获取缝制流水线作业中每一个工序的员工生产所需要的理论生产时间及缝制流水线作业的总理论生产时间;

计算生产效率模块,用于将所述实际生产时间和所述理论生产时间计算得出每一个工序的员工所对应的员工生产效率;所述员工生产效率=(理论生产时间÷实际生产时间)×100%;

获取员工分配方案模块,用于将所述实际生产时间、所述理论生产时间和所述员工生产效率重新分配缝制流水线作业的工序的员工分配,从而使得整条缝制流水线作业中的每一个工序的生产时间达到一致性,提高缝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效率。

优选地,所述理论生产时间是在根据预定时间标准法和时间测量方法设计的标准工时系统中,基于标准作业程序原理,输入相应数据值,得出每一个工序能够完成的理想生产时间。

优选地,所述工序是指缝制流水线作业中具有作业时间先后顺序的工种;所述工种是指缝制生产过程中不同的操作。

优选地,所述工种至少包括车缝、中烫、打边、点位、组长、收发、手工、检验、熨烫、包装、专机和杂工一种或者多种。

本发明通过测量的员工实际生产时间、根据标准工时系统得出员工的理论生产时间及员工的生产效率等得出每一条缝制流水线中每一个工序的生产时间能够保持一致性,也即合理分配缝制流水线上员工的分配,每一条缝制流水线达到工序平衡,从而使得每一条缝制流水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