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资源评估方法及资源评估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2462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资源评估方法及资源评估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资源评估方法及资源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产生活中对各类资源的需求正迅速增长,针对某一地区的不同资源开发的评估正是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然而,现有的针对可利用能源资源量评估主要以针对单项资源的定性分析为主,对单项能源或资源进行独立分析,资源潜力以经验或指标的方式进行预估,给出的评估结果差异性较大,并且,现有的资源评估方法缺乏对资源间的统筹规划与协同(如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等),能源资源潜力与互补性在评估结果中得不到有效体现。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着针对区域的资源评估方法多以对单项资源进行独立分析,缺乏对资源间的统筹规划与协同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评估方法及资源评估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的针对某一区域的资源评估方法多以对单项资源进行独立分析,缺乏对资源间的统筹规划与协同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评估方法,包括:

获取待评估资源信息,所述待评估资源信息包括待评估资源种类以及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所处位置;

根据所述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所处位置,确定一待评估区域,其中,所述待评估区域包括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所处位置;

从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对应的区域资源信息中确定出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可结合应用组,所述可结合应用组包括一待评估资源种类以及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相关联的目标资源种类,所述区域资源信息包括所述待评估区域中的资源种类;

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目标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

可选地,所述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目标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包括:

确定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第一资源种类的所处位置相对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的所处位置的相对距离;

在所述相对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时,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第一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

可选地,所述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目标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包括:

在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第二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量属于第一预设数量范围,且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量属于第二预设数量范围时,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第二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

可选地,所述资源量包括:

与所述资源种类对应的真实蕴藏量;和/或,

与所述资源种类对应的在技术上可实现开采的可采资源量;和/或,

与所述资源种类对应的经济开采量,所述经济开采量为开采所述可用资源种类时可实现较佳经济价值的开采量。

可选地,所述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目标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包括:

将所述第二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量以及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量按照预设换算关系计算获得一可用资源量;

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第二资源种类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后的资源开发量为所述可用资源量的资源评估结果。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评估系统,包括:

存储设备,用于存储一资源评估体系;

资源评估设备,与所述存储设备连接,用以从所述存储设备中获取所述资源评估体系,其中,所述资源评估体系至少包括获取待评估资源信息,根据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所处位置,确定一待评估区域,从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对应的区域资源信息中确定出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可结合应用组,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目标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其中,所述待评估资源信息包括待评估资源种类以及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所处位置,所述待评估区域包括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所处位置,所述可结合应用组包括一待评估资源种类以及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相关联的目标资源种类,所述区域资源信息包括所述待评估区域中的资源种类。

可选地,所述资源评估设备,用以确定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第一资源种类的所处位置相对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的所处位置的相对距离,在所述相对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时,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第一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

可选地,所述资源评估设备,用以在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第二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量属于第一预设数量范围,且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量属于第二预设数量范围时,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第二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

可选地,所述资源量包括:

与所述资源种类对应的真实蕴藏量;和/或,与所述资源种类对应的在技术上可实现开采的可采资源量;和/或,与所述资源种类对应的经济开采量,所述经济开采量为开采所述可用资源种类时可实现较佳经济价值的开采量。

可选地,所述资源评估设备,用以将所述第二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量以及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量按照预设换算关系计算获得一可用资源量;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第二资源种类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后的资源开发量为所述可用资源量的资源评估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一、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获取到的待评估资源信息中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所处位置,并根据这些资源所处位置确定出待评估区域,进一步可以从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对应的区域资源信息中确定出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可结合应用组,最终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目标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避免了对单项资源进行独立分析的方式,而采用了综合考虑规划协同的方式进行区域的资源评估,能够为用户提供综合分析多种资源并形成可结合资源的结果,因此具有提高资源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的技术效果。

二、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将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第一资源种类的所处位置相对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的所处位置的相对距离作为评判第一资源种类是否可以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标准,由此具有使得评判结果更加准确,且具有更强的适用性的技术效果。

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将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第二资源种类的资源量以及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的资源量作为评判所述第二资源种类是否可以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标准。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可以使得评价结果更具可操作性的技术效果。

四、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资源种类的真实蕴藏量,以及在技术上可实现开采的资源量采,以及所述经济开采量,将非常接近于某资源种类的最终实际开采量。因此,根据所述真实蕴藏量、和/或所述可采资源量、和/或所述经济开采量可进一步精确获得资源种类之间是否为确实可结合利用的结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高资源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的技术效果。

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基于所述资源量按照一预设计算式计算获得相应的预计可以开采得到的资源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高资源评估结果的可参考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资源评估的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资源评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评估方法及资源评估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的针对某一区域的资源评估方法多以对单项资源进行独立分析,缺乏对资源间的统筹规划与协同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获取到的待评估资源信息中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所处位置,并根据这些资源所处位置确定出待评估区域,进一步可以从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对应的区域资源信息中确定出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可结合应用组,最终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目标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避免了对单项资源进行独立分析的方式,而采用了综合考虑规划协同的方式进行区域的资源评估,能够为用户提供综合分析多种资源并形成可结合资源的结果,因此具有提高资源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评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待评估资源信息,所述待评估资源信息包括待评估资源种类以及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所处位置。

所述待评估资源信息可以是指用户希望进行评估是否可开采,开采量为多少,是否可以与相邻其它资源结合应用的资源信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一次性输入多个待评估资源信息。

所述待评估资源信息可以为用户自行输入的处于某些地理位置的资源种类信息,例如,用户可以自行输入在四川盆地内发现盐矿资源,在湖北境内发现原始森林资源,等等。当然,所述待评估资源信息也可以是系统按照预设方式自行获取的处于某些地理位置的资源种类信息,例如,系统可以自动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在华北地区新发现的石油资源,以及在黑龙江漠河境内发现化石资源,等等。只要是系统获取到的包括资源种类信息以及与该资源种类一一对应的该资源所处位置的信息,都可以作为所述待评估资源信息。

步骤102:根据所述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所处位置,确定一待评估区域,其中,所述待评估区域包括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所处位置。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中的资源所处位置来确定所述待评估区域,例如,当获得一待评估资源信息中包括如下信息:资源种类为化石资源,所处位置为四川康巴地区,那么可以将距四川康巴地区50公里以内的范围作为所述待评估区域。

另一方面,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一次性输入多个待评估资源信息。也就是说,可以获得多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分别一一对应所处的地理位置。那么还可以通过多个待评估资源的所处位置来确定所述待评估区域,例如,当获得的多个待评估资源信息中包括如下信息:第一个资源种类为化石资源,所处位置为四川康巴地区,第二个资源种类为石油资源,所处位置为四川成都地区,第三个资源种类为太阳能资源,所处位置为西藏地区,那么则可以以上述三个地区为基准点,将包括了上述三个地区的区域作为所述待评估区域。

可见,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基于所述待评估资源信息中的资源所处位置采用多种方式按照多种规则来确定所述待评估区域,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而自行设置。

步骤103:从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对应的区域资源信息中确定出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可结合应用组,所述可结合应用组包括一待评估资源种类以及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相关联的目标资源种类,所述区域资源信息包括所述待评估区域中的资源种类。

所述区域资源信息可以为针对所述待评估区域内的资源信息,其可以包括处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的资源种类,以及与该资源种类对应的各种资源量,例如实际资源储藏量,已开发资源量,预计开发资源量等等,只要是与待评估区域内的资源相关的信息都可以作为所述资源信息。

在本步骤的执行过程中,同样可以基于预设方式或预设规则来确定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例如,可以在系统中采用预设的对应关系组来确定可与待评估信息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种类。又例如,当获取到的待评估资源种类为太阳能时,则可以根据系统内的对应关系表查找可以与太阳能结合应用的资源种类为水能和风能,而当所述待评估区域中仅包括水能时,则将太阳能和水能作为所述可结合应用组。

步骤104: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目标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

在本步骤的执行过程中,可以通过文字显示的方式显示所述资源评估结果,也可以采用标识性符号表征所述资源评估结果。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而选择不同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任何限定。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获取到的待评估资源信息中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所处位置,并根据这些资源所处位置确定出待评估区域,进一步可以从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对应的区域资源信息中确定出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可结合应用组,最终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目标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避免了对单项资源进行独立分析的方式,而采用了综合考虑规划协同的方式进行区域的资源评估,能够为用户提供综合分析多种资源并形成可结合资源的结果,因此具有提高资源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目标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包括:

确定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第一资源种类的所处位置相对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的所处位置的相对距离;

在所述相对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时,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第一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

由于多个资源之间是否能够结合应用还需要考虑到该多个资源所处位置之间的相对距离,如果距离较远,资源之间的可结合性也会较低,反之则可结合性会较大。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还会将两个资源种类的所处位置之间的相对距离作为评判这两个资源种类是否为可结合应用的标准。只有当两个资源种类之间的所处相对距离小于一预设距离时,这两个资源种类才可能具有预定的可结合性。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将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第一资源种类的所处位置相对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的所处位置的相对距离作为评判第一资源种类是否可以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标准,由此具有使得评判结果更加准确,且具有更强的适用性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目标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包括:

在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第二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量属于第一预设数量范围,且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量属于第二预设数量范围时,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第二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

也就是说,在确定了可结合应用的多种资源种类之后,该多种资源种类是否真实可结合利用还需要参考其相应的资源量。需要注意的是,所述资源量可以是根据需要而指的具有不同意义的资源量,例如,所述资源量可以是指某资源种类处于地壳预设深度内的资源量,所述资源量也可以是指限制开采该资源种类的开采量,所述资源量还可以是指目标开采该资源种类的开采量,等等。

由于如果某资源种类的相应的资源量较少的话,其将不具有开采的价值,也就并无进一步结合应用的价值。因此,将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量作为评价多个资源种类是否可结合应用,可以使得资源评估结果更具可操作性。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将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第二资源种类的资源量以及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的资源量作为评判所述第二资源种类是否可以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标准。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可以使得评价结果更具可操作性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资源量包括:

与所述资源种类对应的真实蕴藏量;和/或,

与所述资源种类对应的在技术上可实现开采的可采资源量;和/或,

与所述资源种类对应的经济开采量,所述经济开采量为开采所述可用资源种类时可实现较佳经济价值的开采量。

也就是说,在确定了可结合应用的多种资源种类之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将具体采用与该多种资源种类中的每个资源种类相对应的真实蕴藏量、和/或在技术上可实现开采的可采资源量、和/或经济开采量来评判所述第二资源种类是否可以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

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资源种类的真实蕴藏量,以及在技术上可实现开采的资源量采,以及所述经济开采量,将非常接近于某资源种类的最终实际开采量。因此,根据所述真实蕴藏量、和/或所述可采资源量、和/或所述经济开采量可进一步精确获得资源种类之间是否为确实可结合利用的结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高资源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目标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包括:

将所述第二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量以及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量按照预设换算关系计算获得一可用资源量;

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第二资源种类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后的资源开发量为所述可用资源量的资源评估结果。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还可以根据所述资源量按照一预设计算式计算获得相应的预计可以开采得到的资源量。例如,太阳能主要是白天才可以使用,水能不受时间影响,当在夜晚、暴雨、暴雪等极端天候情况下,太阳能光照不足时,则可利用水能进行供能。如果当前已知供能需求是40MW,而太阳能的可开采量为30MW,待评估资源水能可开采量为50MW,当在白天可有效获取太阳能的天候下时,可以将太阳能和水能相结合,根据用能特征而按照一预设规模比例来匹配太阳能和水能的可采资源量比例,例如为太阳能和水能在相结合的情况下,可采资源量比例为6:4,则在白天时太阳能的可开采资源量为24MW,水能的可开采量为16MW。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基于所述资源量按照一预设计算式计算获得相应的预计可以开采得到的资源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高资源评估结果的可参考性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请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资源评估系统,包括:

存储设备201,用于存储一资源评估体系;

资源评估设备202,与所述存储设备连接,与所述存储设备连接,用以从所述存储设备中获取所述资源评估体系,其中,所述资源评估体系至少包括获取待评估资源信息,根据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所处位置,确定一待评估区域,从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对应的区域资源信息中确定出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可结合应用组,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目标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其中,所述待评估资源信息包括待评估资源种类以及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所处位置,所述待评估区域包括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所处位置,所述可结合应用组包括一待评估资源种类以及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相关联的目标资源种类,所述区域资源信息包括所述待评估区域中的资源种类。

该资源评估系统中包括存储设备及资源评估设备,资源评估设备具体可以为网络侧设备,如:由一台或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组,或者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云,或者为别的网络侧设备;当然,资源评估设备也可以为用户侧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或者为别的用户侧设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设备可以是独立于资源评估设备的设备,也可以是内置于资源评估设备中的内置存储设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所述资源评估设备202,用以确定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第一资源种类的所处位置相对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的所处位置的相对距离,在所述相对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时,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第一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

可选地,所述资源评估设备202,用以在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第二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量属于第一预设数量范围,且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量属于第二预设数量范围时,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第二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

可选地,所述资源量包括:

与所述资源种类对应的真实蕴藏量;和/或,与所述资源种类对应的在技术上可实现开采的可采资源量;和/或,与所述资源种类对应的经济开采量,所述经济开采量为开采所述可用资源种类时可实现较佳经济价值的开采量。

可选地,所述资源评估设备202,用以将所述第二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量以及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量按照预设换算关系计算获得一可用资源量;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第二资源种类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后的资源开发量为所述可用资源量的资源评估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一、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获取到的待评估资源信息中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资源所处位置,并根据这些资源所处位置确定出待评估区域,进一步可以从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对应的区域资源信息中确定出与每个待评估资源种类对应的可结合应用组,最终生成并输出表征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目标资源种类可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资源评估结果。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避免了对单项资源进行独立分析的方式,而采用了综合考虑规划协同的方式进行区域的资源评估,能够为用户提供综合分析多种资源并形成可结合资源的结果,因此具有提高资源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的技术效果。

二、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将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第一资源种类的所处位置相对于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的所处位置的相对距离作为评判第一资源种类是否可以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标准,由此具有使得评判结果更加准确,且具有更强的适用性的技术效果。

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将可结合应用组中的第二资源种类的资源量以及所述可结合应用组中的待评估资源种类的资源量作为评判所述第二资源种类是否可以与所述待评估资源种类结合应用的标准。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可以使得评价结果更具可操作性的技术效果。

四、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资源种类的真实蕴藏量,以及在技术上可实现开采的资源量采,以及所述经济开采量,将非常接近于某资源种类的最终实际开采量。因此,根据所述真实蕴藏量、和/或所述可采资源量、和/或所述经济开采量可进一步精确获得资源种类之间是否为确实可结合利用的结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高资源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的技术效果。

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基于所述资源量按照一预设计算式计算获得相应的预计可以开采得到的资源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高资源评估结果的可参考性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