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据引流的软件二次开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57427阅读:1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数据引流的软件二次开发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系统与系统之间接口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引流的软件二次开发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软件开发设计模型主要包括: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快速原型模型(Prototype Model)、增量模型(Incrementental Model)、螺旋模型(Spiral Model)、喷泉模型(Fountain Model)。其中,瀑布模型的核心是:按工序将问题化简,采用结构化的分析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快速还原模型的核心是:在开发真实系统之前构造一个原型,在该原型的基础上逐渐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喷泉模型的核心是: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为驱动。虽然以上软件开发设计模型各有各的特点,但是其普遍强调和专注于全过程的整体性和衔接性。这种整体性的设计思路对于新的软件产品的开发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与新的软件产品的开发不同,软件二次开发往往是在原有软件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造。在软件二次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往往很难从传统的软件开发设计模型中进行选择。进一步的,由于传统的软件开发设计模型偏重于过程的整体性,而不对过程和节点进行清晰的划分,因此使得开发人员难以迅速把握软件二次开发的要点,降低了软件二次开发的效率、增加了软件的二次开发成本。

鉴于此,现有技术中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软件开发设计模型或方法,以使开发人员能迅速把握软件二次开发的要点、提高软件二次开发的效率、降低软件二次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软件开发设计方法,以使开发人员能迅速把握软件二次开发的要点、提高软件二次开发的效率、降低软件二次开发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引流的软件二次开发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将数据接口实现方法抽象成数据生产流水线,将原软件系统抽象成原生产系统,将新软件系统抽象成新生产系统,并在原生产系统与新生产系统之间构建数据引流节点以及数据引流环节;

其中,所述数据引流节点依次包括:数据引流泵、数据引流口、数据引流阀、数据引流池;所述数据引流环节依次包括:定位、链接、挖掘、过滤、转存;

S2、构建数据引流节点与数据引流环节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数据引流泵与定位、链接环节相对应,所述数据引流口与挖掘环节相对应,所述数据引流阀与过滤环节相对应,所述数据引流池与转存环节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定位环节具体为:根据新软件系统的数据需求对原软件系统的数据库进行跟踪,确定所需数据的位置;所述链接环节具体为:根据预设的提取规则将定位的数据从原有的数据环境提取到新的数据环境;所述挖掘环节具体为:在新的数据环境下,根据预设的挖掘规则构建数据的组织形式;所述过滤环节具体为:根据预设的过滤规则对数据进行筛选、分配;所述转储环节具体为:将经筛选、分配后的数据存储至新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引流池中。

优选的,所述数据引流环节还包括:再利用,具体为:所述新生产系统根据业务需求对数据引流池中的数据进行利用。

优选的,所述数据引流泵的构建方法为副本法,具体为:将定位的数据以及定位数据的结构同步至新的数据环境中。

优选的,所述数据引流泵的构建方法为触发法,具体为:由数据引擎感知原有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变化,将符合采集策略的数据提取到新的数据环境。

优选的,所述数据引流泵的构建方法为:定时法,具体为:定时访问原有软件系统的数据环境,以时间为序列逐段提取数据,并将提取的数据提取到新的数据环境。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S3、根据系统的载荷处理能力、引流数据吞吐量、引流数据获取时间对二次开发程序进行校验。

在本发明中,基于数据引流的软件二次开发方法主要包括:将数据接口实现方法抽象成数据生产流水线,将原软件系统抽象成原生产系统,将新软件系统抽象成新生产系统,并在两个系统间构建数据引流节点、环节;构建数据引流节点与数据引流环节的对应关系。本发明将机械工程设计思想引入软件二次开发中,对过程和节点进行清晰的划分,使开发人员能迅速把握软件二次开发的要点,提高了软件二次开发的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而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软件二次开发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生产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

在软件二次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往往很难在传统的软件开发设计模型中进行选择。这是因为,传统的开发设计模型是基于全过程的整体性设计思路,而二次开发通常是在局部进行改造。也就是说,传统的软件开发设计模型并不适用于软件二次开发工作。进一步的,软件二次开发人员不仅要编写大量繁琐的代码,而且还要对原有软件进行全面解读和分析。鉴于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软件二次开发模型或方法,以使开发人员可以简便、快捷地完成软件二次开发任务。

本发明的发明人想到,可以将机械工程设计思想引入软件二次开发工作中,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引流的软件二次开发方法。本发明的主要思路是:首先将数据视为毛坯,将数据的加工、存储、传递等过程视为一条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然后按照虚拟工厂的理念定义了几个核心部件:数据引流泵、数据引流口、数据引流阀、数据引流池,并明确了各个核心部件对应的数据引流环节。通过本发明的软件开发方法,能够使开发人员迅速掌握软件二次开发任务的要点,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降低软件的使用、开发成本,延长软件的生命周期。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软件二次开发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生产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2可见,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数据接口实现方法抽象成数据生产流水线,将原软件系统抽象成原生产系统,将新软件系统抽象成新生产系统,并在原生产系统与新生产系统之间构建数据引流节点以及数据引流环节。其中,所述数据引流节点依次包括:数据引流泵、数据引流口、数据引流阀、数据引流池;所述数据引流环节依次包括:定位、链接、挖掘、过滤、转存。

步骤S2、构建数据引流节点与数据引流环节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数据引流泵与定位、链接环节相对应,所述数据引流口与挖掘环节相对应,所述数据引流阀与过滤环节相对应,所述数据引流池与转存环节相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步骤将软件二次开发工作明确划分为各个节点、各个环节,并将各个环节与节点进行对应,使得开发人员能够迅速把握软件二次开发的要点。进一步的,通过将数据接口实现方法抽象成数据生产流水线,将机械工程设计思想成功引入软件二次开发中,从而使得软件二次开发工作更加直观、具体,更加有助于开发人员对原有软件系统进行改造、升级。

在该实施例中,软件二次开发过程可看作由各个数据引流节点、各个数据引流环节构成的整体。其中,各个数据引流节点相当于各个“机械部件”,各个数据引流环节相当于对应的“机械部件的功能”。其中,定位环节主要包括:根据新软件系统的数据需求对原软件系统的数据库进行跟踪,确定所需数据的位置。链接环节主要包括:根据预设的提取规则将定位的数据从原有的数据环境提取到新的数据环境。挖掘环节主要包括:在新的数据环境下,根据预设的挖掘规则构建数据的组织形式。过滤环节主要包括:根据预设的过滤规则对数据进行筛选、分配。转储环节主要包括:将经筛选、分配后的数据存储至数据引流池中。较佳的,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引流环节还包括:再利用。再利用环节具体包括:新生产系统根据业务需求对数据引流池中的数据进行利用。

在该实施例中时,数据引流泵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创建。比如,数据引流泵可以采用副本法进行创建,具体为:将定位的数据以及定位数据的结构同步至新的数据环境中。该创建方法实现简单,尤其适用于主表吞吐量较大、数据变化不大的数据环境。数据引流泵还可以采用触发法进行创建,具体为:由数据引擎感知原有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变化,将符合采集策略的数据提取到新的数据环境。该创建方法操作相对复杂,主要适用于敏感性、实时性较强的数据环境。另外,数据引流泵也可以采用定时法进行创建,具体为:定时访问原有软件系统的数据环境,以时间为序列逐段提取数据,并将提取的数据提取到新的数据环境。该创建方法可以让系统开辟多线程、合理地利用硬件资源,主要适用于单次数据访问量较大的数据环境。

较佳的,该实施例中的软件二次开发方法还包括步骤S3,具体为:根据系统的载荷处理能力、引流数据吞吐量、引流数据获取时间对二次开发程序进行校验。

具体的,开发人员可以在各个数据引流节点之间设置数据断面,以对引流数据规模进行度量、对各个数据引流节点的输出进行校验。一般的,该校验过程涉及的主要参数为:引流数据吞吐量、引流数据获取时间、载荷处理能力等。其中,引流数据吞吐量由数据抽取频率、数据单位行宽、数据抽取启停时间决定。引流数据获取时间由数据引流口开闭时间、数据引流口开启个数决定。载荷处理能力主要由系统硬件的配置决定。在具体实施时,通过对以上参数进行监测,便于对二次开发程序进行校验。

在具体实施时,发明人在开发项目“基于电子病历的职工医保政策监管系统”中应用了该软件二次开发方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效果。从实施过程来看,利用该方法使得开发人员对整个项目的构成有了宏观的认识,进而缩短了软件开发的时间。从经济效益来看,使用该方法缩短了开发时间,延长了软件寿命,降低了软件开发成本。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