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重建中判断DICOM图像文件完整性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45185阅读:1113来源:国知局
三维重建中判断DICOM图像文件完整性的方法及装置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重建中判断DICOM图像文件完整性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图像文件,是医学图像和相关信息的国际标准。它定义了质量能满足临床需要的可用于数据交换的医学图像格式。该图像文件包括很多的数据元素,每个数据元素均有一个唯一的Tag(标签),每个Tag都是由两个十六进制数的组合来确定的,分别为Group(群组)和Element(成员),例如:(0010,0010)这个Tag表示的是存储着这张DICOM图像的患者姓名。

病人做CT(Computed 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一般会生成不同厚度、不同切面、不同期的DICOM图像文件,以便医生挑选合适的图像进行医学观察。CT图像有不同的层间距。CT图像按切面分为横截面、矢状面、冠状面。每个面又分为静脉期、动脉期、平衡期等。每个期同属一个系列。也就是说,同一个系列的CT图像是指同一厚度、同一切面、同一期的一组DICOM图像文件。同一个系列中的各DICOM图像文件的实例号是按扫描生成前后顺序生成的。

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根据同一个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进行三维重建得到立体图像,进而能够对立体图像进行旋转、切割、放大等操作,以便于观察、判断病灶的大小和位置,进行较为精准的病情分析。三维重建结果依赖于二维的DICOM图像文件的质量,包括层间距等信息。理论上,层间距越小表示扫描同一区域产生的图像数量越多,三维重建效果越好。实际中,一般情况下,三维重建的图像的层间距通常为0.5mm,相邻几张图像的差别细小,同一个系列的CT图像的数量为几百张。

然而,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例如:在医院的拷贝过程,在文件的转存过程等,会导致部分DICOM图像文件的丢失的现象出现,如果这时贸然依据完整性有问题的图像文件进行三维重建,则有时候,立体图像会显现明显错误,例如:一组数量为600张的CT图像,层间距为0.5mm,在文件转存过程中,丢失第401张-第500张间的文件,对剩余500张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三维器官模型明显错误;有时候,数百张图像中缺少了几张图像,肉眼也很难发现,三维重建结果错误也不明显,但如果丢失的图像文件包含了病灶的关键信息,会引发导致严重误判的风险。另外,由于一个系列的图像数量通常为数百张,人工排查工作量很大。

由此可知,现有的DICOM图像文件应用中,缺乏DICOM图像文件完整性的判断机制,进而无法保障三维重建的实施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三维重建中判断DICOM图像文件完整性检测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和装置能够改善三维重建的可靠性。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包括,提出一种三维重建中判断DICOM图像文件完整性的方法,包括:

读取一组CT的DICOM图像文件的图像位置标签,确定各个DICOM图像文件的图像位置的三维数据,其中,所述三维数据包括第一维数据、第二维数据和第三维数据;

将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一维数据和所述第二维数据的DICOM图像文件归类为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

根据所述第三维数据,对所述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进行排序;

根据所述第三维数据,确定所述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层间距和实际数量值;

获取所述第三维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根据所述最大值、所述最小值和所述层间距确定所述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估计数量值;

若所述估计数量值大于所述实际数量值,则所述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存在缺失。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提出一种三维重建中判断DICOM图像文件完整性的装置,包括:

数据读取单元,用于读取一组CT的DICOM图像文件的图像位置标签,确定各个DICOM图像文件的图像位置的三维数据,其中,所述三维数据包括第一维数据、第二维数据和第三维数据;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一维数据和所述第二维数据的DICOM图像文件归类为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维数据,对所述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进行排序;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维数据,确定所述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层间距和实际数量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三维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根据所述最大值、所述最小值和所述层间距确定所述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估计数量值;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估计数量值大于所述实际数量值,确定所述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存在缺失。

本发明的的方法通过从图像文件中读取图像位置的三维数据,并将具有相同的第一维数据和第二维数据的DICOM图像文件归类为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进而根据第三维数据对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进行排序,然后根据第三维数据确定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层间距和实际数量值,最后根据第三维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层间距确定该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估计数量值,若该估计数量值大于该实际数量值,则该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存在缺失,可以在生成三维模型之前,准确判断出该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是否存在缺失,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有效避免医生根据缺失的DICOM图像文件生成的三维模型进行医学诊断,进一步降低了医生做出误诊的概率,能够改善三维重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三维重建中判定DICOM图像文件完整性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图1对应实施例中对根据第三维数据,确定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层间距和实际数量值步骤的细节进行描述的流程图;

图3是图1对应实施例中对获取第三维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根据最大值、最小值和层间距确定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估计数量值步骤的细节进行描述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根据相邻的两个第三维数据的差值和层间距的关系,给出缺失的DICOM图像文件的索引信息的细节进行描述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三维重建中判断DICOM图像文件完整性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予以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应用于终端中,该终端可以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英文: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简称: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英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也可以为CT机、核磁共振仪等二维医学影像获取装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该终端至少具有显示功能,用于显示DICOM图像,示例的,该终端可以通过图像显示软件等显示DICOM图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医学影像设备对某一病人进行扫描后,通常会得到不同厚度的DICOM图像,每个厚度的DICOM图像按切面分为横截面、矢状面、冠状面,每个切面的DICOM图像按分期分为静脉期、动脉期、平衡期等。同一病人、同一厚度、同一切面和同一分期的DICOM图像具有相同的系列号,同一病人的DICOM图像的系列号用于指示扫描顺序,具有同一系列号的DICOM图像的实例号用于指示图像生成顺序。

另外,DICOM标准是医学影像设备之间的数据存储与通信传输的标准,其定义了质量能满足临床需要的可用于数据交换的医学图像格式,DICOM图像文件是指按照DICOM标准存储的医学文件。

DICOM图像文件一般包括文件头(Header)和图点数据(Pixel Data)。DICOM图像文件的文件头包括两部分,首先是文件前言和文件前缀,文件前言为128字节的00H,文件前缀为4字节的字符串“DICM”,通常可以根据文件前缀是否为“DICM”来判断一个文件是否为DICOM图像文件;其次是元信息(Meta Information),该元信息通常包括传输格式、病人姓名、系列号、实例号、厚度等。DICOM图像文件的图点数据(即像素数据)为显示该DICOM图像文件对应的DICOM图像所必须的数据,该图点数据可以用于描述该DICOM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

DICOM图像文件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元素(Data Element),数据元素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包括:标签(Tag)、数据描述(Value Representation)、数据长度(Value Length)和数据域(Value Field)。其中,标签是一个4字节的无符号整数,DICOM图像文件中所有的数据元素都可以用标签来唯一标识。数据描述是一个2字节的字符串,指明了该数据元素中数据的类型,且数据描述的存在与否取决于传输格式。数据长度指明该数据元素的数据域中数据的字节数。数据域中包含了该数据元素的数值。

其中,DICOM图像文件的实例号用于表示该DICOM图像文件的图像位置,为该DICOM图像文件的图像位置标签,通常为一个三维数据组。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的三维重建中判定DICOM图像文件完整性的方法的流程图。该三维重建中判定DICOM图像文件完整性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10中,读取一组CT的DICOM图像文件的图像位置标签,确定各个DICOM图像文件的图像位置的三维数据,其中,该三维数据包括第一维数据、第二维数据和第三维数据。

其中,一组CT的DICOM图像文件,是指CT机对一病人进行扫描所得到的一组DICOM图像文件。该组DICOM图像文件由多个DICOM图像文件组成。

DICOM图像文件中图像位置,将从三个维度来指示DICOM图像文件所对应的位置,因此,将使用三维数据来进行图像位置的描述。

具体而言,三维数据包括第一维数据、第二维数据和第三维数据。在一个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第一维数据、第二维数据和第三维数据分别对应于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轴,也就是说,第一维数据可以是对应于x轴的坐标值,第二维数据可以是对应于y轴的坐标值,第三维数据则是对应于z轴的坐标值,以此来精准衡量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指示DICOM图像文件中图像位置的三维数据,可以是DICOM图像文件中第一个像素的空间坐标,即DICOM图像文件中左上角的空间坐标。

如前所述的,每一DICOM图像文件,都有其所对应的图像位置标签,此图像位置标签是用于表示图像位置的实例号,因此,可以由图像位置标签确定各个DICOM图像文件中图像位置的三维数据。

在步骤120中,将具有相同的第一维数据和第二维数据的DICOM图像文件归类为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

如前所述的,对于得到DICOM图像文件所进行的扫描而言,常常进行切面或者不同厚度的扫描,甚至于不同病人的扫描,因此,所扫描获得的一组DICOM图像文件,大都包含了两个以上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

基于此,需要对DICOM图像文件进行分类,以得到每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

对于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而言,各个DICOM图像文件之间,仅存在着某一维度的数据变化,其它维度不变。可根据两个数据不发生变化的维度来实现各个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分类,即将第一维数据和第二维数据均相同的DICOM图像文件归类为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

如前所述的,第一维数据对应于空间坐标系中x轴的坐标值,第二维数据对应于空间坐标系中y轴的坐标值。对DICOM图像文件之间,两两进行三维数据的比对。例如,(x1,y1,z1)和(x2,y2,z2)分别为两个DICOM图像文件对应的三维数据,对这两个三维数据进行比较,即x1-x2=x,y1-y2=y,z1-z2=z,在所得到的x、y和z三个数值中,有两个值为0,一个值不为0,则两个为0的值即说明了这两个三维数据中,第一维数据和第二维数据是相同的,第三维数据则不相同,进而这两个DICOM图像文件即为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

在具体实现中,第一维数据是DICOM图像文件在空间坐标系中的x轴坐标,第二维数据是DICOM图像文件在空间坐标系中的y轴坐标,对于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而言,各个DICOM图像文件之间z轴坐标是动态变化的。

根据第一维数据和第二维数据实现DICOM图像文件的归类,进而得到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进而得以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对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进行完整性的判断,以保证后续对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所进行的三维重建的可靠性。

在步骤130中,根据第三维数据,对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进行排序。

其中,如前所述的,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其描述图像位置的三维数据中,各个DICOM图像文件之间,仅存在着第三维数据的变化。

因此,将以第三维数据为依据,在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中进行各个DICOM图像文件的排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步骤13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第三维数据递增的顺序,对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进行升序排序;或

按照第三维数据递减的顺序,对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进行降序排序。

也就是说,对于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可依据第三维数据进行任意形式的排序,以在此基础上判断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是否存在着缺失。

在步骤140中,根据第三维数据,确定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层间距和实际数量值。

其中,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中,所指的层间距为扫描过程中所对应的扫描层间距。对于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而言,相邻DICOM图像文件中,存在着一固定的层间距,可根据第三维数据确定。

但是,如果存在着DICOM图像文件的缺失,则对于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而言,根据第三维数据而确定的层间距可能存在着误差,即由于两个相邻DICOM图像文件之间缺失了某些DICOM图像文件,则导致根据第三维数据而确定的层间距偏大。

因此,在一个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对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将在第一个DICOM图像文件和第二个DICOM图像文件之间,根据第三维数据确定层间距,以此来保证所确定得到的层间距的准确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也可以对一系列中所有相邻的DICOM图像文件进行层间距的统计,以确定此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所对应的层间距。

此外,还将进行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数量的统计,以确定此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实际数量值。

在步骤150中,获取第三维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根据最大值、最小值和层间距确定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估计数量值。

其中,可以理解的,同一系列的各个DICOM图像文件中,都有各自对应的第三维数据。也就是说,同一系列中,存在着多个第三维数据,在同一系列的多个第三维数据中,获取最大值和最小值,即数值最大的第三维数据和数值最小的第三维数据。

在一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如步骤130所述的,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是根据第三维数据进行升序排序或者降序排序的,因此,第一个DICOM图像文件对应的第三维数据和最后一个DICOM图像文件对应的第三维数据中,数值最大的第三维数据即为最大值,数值最小的第三维数据即为最小值。

根据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确定同一系列中排序的DICOM图像文件之间距离,此距离是由各个DICOM图像文件之间的层间距构成的。

因此,根据距离和层间距确定为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估计数量值。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步骤140和步骤150的执行,并不存在先后顺序,即,步骤140和步骤150中,任意一个步骤先执行,另一个步骤后执行,也可以是两个步骤同时执行,均可实现本发明的处理过程。

在步骤160中,若估计数量值大于实际数量值,则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存在缺失。

其中,估计数量值是由距离和层间距之间的比值确定的,其指示了在正常的层间距,即不存在误差的层间距下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所应当具备的图像文件数量。

而实际数量值,则是对此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进行数量统计而实际存在的图像文件数量。

因此若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存在着缺失,则估计数量值必将大于实际数量值。

在通过步骤150确定此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所应当对应的估计数量值之后,比对估计数量值和实际数量值,若估计数量值大于实际数量值,则此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必然存在着DICOM图像文件的缺失。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50之后,该三维重建中判断DICOM图像完整性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若估计数量值等于实际数量值,则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不存在缺失。

其中,在通过步骤150确定此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所应当对应的估计数量值之后,若通过估计数量值和实际数量值的比对,确定估计数量值等于实际数量值,则判定此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并不存在缺失。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对一组CT的DICOM图像文件,进行一次DICOM图像文件的完整性判断,即可确定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是否存在缺失,降低了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进行三维重建时出错的可能性,提高了三维重建的准确性。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步骤140的细节进行描述的流程图。该步骤140,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41中,获取第三维数据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维数据的差值。

其中,图1对应实施例中,通过步骤130,实现了同一系列中DICOM图像文件的排序,在此排序的多个DICOM图像文件中,对相邻的两个DICOM图像文件,获取第三维数据的差值,通过此过程,得到此系列中多个差值。

在步骤143中,将差值中数量最大的差值确定为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层间距。

其中,在通过步骤141所得到的多个差值中,一方面,如果并未存在着DICOM图像文件的缺失,其所得到的多个差值均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如果存在着DICOM图像文件的缺失,则存在着若干个数值较大的差值,但绝大多数差值在数值上仍然是相同的。

因此,在通过步骤141所得到的多个差值中,确定数量最大的差值,即多个差值中数值相同,且数量占绝大多数的差值,此差值即确定为此系列中DICOM图像文件的层间距。

在步骤145中,统计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实际数量值。

其中,在此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中进行实际数量的统计,以确定实际数量值。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为一系列准确确定了层间距,并进行实际数量值的统计,以便于为后续估计数量值的确定,以及实际数量值和估计数量值的比对提供准确基准,由此便保证了后续处理过程的准确性。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步骤150的细节进行描述的流程图。该步骤150,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51中,获取第三维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其中,在一系列中DICOM图像文件所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三维数据,获取数值最大的第三维数据,即最大值,以及数值最小的第三维数据,即最小值。

在步骤153中,根据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

在步骤155中,确定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与层间距的比值。

在步骤157中,将比值加一确定为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估计数量值。

其中,在所进行的估计数量值确定中,首先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此差值指示了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在排序之后,首尾所对应的距离,方距离由DICOM图像文件中的所有层间距离构成。

然后确定差值与层间距离的比值,并加一即可确定得到此系列中DICOM图像文件的估计数量值。

通过此过程,实现了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中数量的估计,即评估在正常情况下,对于未发生DICOM图像文件缺失时,所应当存在的数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60之后,该三维重建中判断DICOM图像文件完整性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相邻的两个第三维数据的差值与层间距的关系,给出缺失的DICOM图像文件的索引信息,其中,索引信息包括缺失的DICOM图像文件的实例号。

其中,在通过前述过程,判定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存在缺失,即图1对应实施例的步骤160之后,即可在此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中定位缺失的实例号。

如果未发生DICOM图像文件的缺失,则一系列中,相邻的两个DICOM图像文件,其第三维数据的差值则是与层间距相一致的;但如果发生了DICOM图像文件的缺失,则第三维数据的差值必然是与层间距不相一致的。

因此,根据相邻的两个第三维数据的差值与层间距的关系,来确定缺失的DICOM图像文件的索引信息。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根据相邻的两个第三维数据的差值和层间距的关系,给出缺失的DICOM图像文件的索引信息的细节进行描述的流程图。该步骤,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获取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维数据的差值。

在步骤203中,若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维数据的差值大于层间距,则相邻的两个第三维数据对应的DICOM图像文件存在缺失。

其中,一系列的各个DICOM图像文件,根据图1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130,实现了此系列中各个DICOM图像文件的排序。

此时,一系列中,各个DICOM图像文件相互之间是顺序排序存在的,因此,可直接获取任意相邻两个第三维数据的差值。

对于所得到的差值,确定大于层间距的差值,此差值所对应的两个DICOM图像文件之间存在着缺失。

在步骤205中,根据第三维数据的差值和层间距,确定缺失的DICOM图像文件的实例号。

其中,在定位所得到的存在缺失的两个DICOM图像文件之间,根据第三维数据和层间距进行缺失的实例号的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确定差值和层间距之间的比值,此比值减一即为两个DICOM图像文件之间缺失的DICOM图像文件数量。

根据这两个DICOM图像文件所对应的实例号以及缺失的DICOM图像文件数量,即可自动推导出缺失的DICOM图像文件的实例号。

例如,在一系列根据第三维数据所顺序排列的DICOM图像文件,层间距为0.5毫米,实例号为399的DICOM图像文件和实例号为401的DICOM图像文件相邻,并且两者之间在第三维数据上的差值为1.0毫米,大于层间距。

则实例号为399的DICOM图像文件和实例号为401的DICOM图像文件之间存在缺失,此时,确定差值和层间距之间的比值,将此比值减1即可确定缺失的DICOM图像文件数量。

即1.0毫米/0.5毫米=2,缺失的DICOM图像文件数量=2-1=1。

此时,根据实例号399和实例号401,即可自动推导出缺失的实例号,即400。

又例如,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中,实例号为399的DICOM图像文件和实例号为410的DICOM图像文件相邻,并且第三维数据的差值为5.5毫米,则确定差值与层间距之间的比值,即5.5毫米/0.5毫米=11,缺失的DICOM图像文件数量=11-1=10。

此时,根据实例号399和实例号401,即可自动推导出缺失的10个实例号。

再例如,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中,实例号为399的DICOM图像文件和实例号为500的DICOM图像文件相邻,并且第三维数据的差值为50.5毫米,则确定差值与层间距之间的比值,即50.5毫米/0.5毫米=101,缺失的DICOM图像文件数量=101-1=100。

此时,根据实例号399和实例号500,即可自动推导出缺失的100个实例号。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将实现了三维重建中DICOM图像文件完整性的判断,进而在生成三维模型之前,准确判断出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中缺失的存在,并且能够在存在缺失的情况下,自动推导出缺失的实例号,能够根据缺失的实例号,结合二维图像,来确认图像的缺失。

由此,保证了三维重建的真实性和正确性,避免了病灶的关键信息丢失。此过程不需要人工介入,因此,具备非常高的实现效率。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三维重建中判断DICOM图像文件完整性的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读取单元310、数据处理单元320、第一处理单元330、第一确定单元340、第二确定单元350和第二处理单元360。

数据读取单元310,用于读取一组CT的DICOM图像文件的图像位置标签,确定各个DICOM图像文件的图像位置的三维数据,其中,三维数据包括第一维数据、第二维数据和第三维数据。

数据处理单元320,用于将具有相同的第一维数据和第二维数据的DICOM图像文件归类为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

第一处理单元330,用于根据第三维数据,对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进行排序。

第一确定单元340,用于根据第三维数据,确定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层间距和实际数量值。

第二确定单元350,用于获取第三维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根据最大值、最小值和层间距确定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估计数量值。

第二处理单元360,用于若估计数量值大于实际数量值,确定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存在缺失。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觎中,第一确定单元340具体用于:

获取第三维数据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维数据的差值;

将差值中数量最大的差值确定为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层间距;

统计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实际数量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350具体用于:

获取第三维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根据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

确定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与层间距的比值;

将比值加一确定为同一系列的DICOM图像文件的估计数量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单元360具体还用于:

根据相邻的两个第三维数据的差值与层间距的关系,给出缺失的DICOM图像文件的索引信息,其中,索引信息包括缺失的DICOM图像文件的实例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单元360具体还用于:

获取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维数据的差值;

若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维数据的差值大于层间距,则相邻的两个第三维数据对应的DICOM图像文件存在缺失;

根据第三维数据的差值和层间距,确定缺失的DICOM图像文件的实例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单元360具体还用于:

获取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维数据的差值;

若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维数据的差值大于层间距,则相邻的两个第三维数据对应的DICOM图像文件间存在缺失;

根据第三维数据的差值和层间距,确定缺失的DICOM图像文件的实例号。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