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终端及应用程序隐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34490阅读:1403来源:国知局
用户终端及应用程序隐藏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终端及应用程序隐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用户终端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与此同时,基于特定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应运而生。为了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应用程序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自由的安装各种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安装后,会在用户终端的桌面上显示应用程序的图标,点击该应用程序的图标,即可运行该应用程序。但是,很多的应用程序都涉及个人隐私信息,例如银行客户端、通信客户端等,在某些情况下,出于安全和个人隐私考虑,用户不希望别人运行这些应用程序。为此,现有技术中防止他人运行一些私人应用程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户终端通常采用设置锁屏密码或是应用密码的方式来避免他人开启这些应用程序,但是,当别人借用手机时,用户不可避免的要打开锁屏密码,即使他人因应用密码的关系不能进入该应用程序,但是他人也知道用户安装有此应用程序;另一种是在用户终端的桌面建立一个文件夹,将自己希望隐藏的应用程序图标置于文件夹中,但是,放置于桌面的文件夹太显眼,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而且该文件夹没有任何访问权限,其他人可以随意进入该文件夹查看。由此,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导致用户的信息容易泄露,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终端及应用程序隐藏方法,用以解决用户信息容易泄露、信息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一隐私模块,用于将桌面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入口转移至指定位置;一保护模块,包括:一密码输入单元,用于用户输入访问所述应用程序入口的密码;一判断单元,与所述密码输入单元连接,用于判断所述密码输入单元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一执行单元,与所述判断单元连接,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决定是否执行访问该应用程序入口的操作。

优选的,所述隐私模块将桌面的多个应用程序入口转移至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指定位置。

优选的,所述执行单元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将所述应用程序入口从指定位置转移至桌面。

优选的,所述指定位置是用户终端自带的管理程序的管理界面。

优选的,所述指定位置是用户终端上安装的应用程序的运行界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隐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桌面上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入口被选定隐藏时,将所述应用程序入口转移至指定位置;接收用户创建的用于访问所述应用程序入口的访问密码;接收用户输入密码,在判断正确后允许用户访问所述应用程序入口。

优选的,所述应用程序的隐藏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多个应用程序被选定隐藏时,将多个应用程序入口转移至指定位置,所述指定位置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同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应用程序的隐藏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应用程序的入口从指定位置转移至桌面。

优选的,所述指定位置是用户终端自带的管理程序的管理界面。

优选的,所述指定位置是用户终端上安装的应用程序的运行界面。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终端和应用程序隐藏方法,通过设置隐私模块来隐藏用户不希望被别人看到的应用程序的入口,很好的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同时,通过对所述隐藏模块设置打开密码,则更进一步增强了用户信息的安全性,有效避免了信息的泄露。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应用程序隐藏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用户终端和应用程序隐藏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附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用户终端包括:隐私模块11和保护模块12。

所述隐私模块11用于将桌面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入口转移至指定位置。一般来说,应用程序的入口即该应用程序的图标,所述隐私模块可以将用户选定的不想被别人看到或运行的应用程序入口转移至一指定位置。为了防止需要被隐藏的应用程序入口被别人发现,增强信息安全性,例如所述指定位置可以是用户终端设备自带的管理程序的管理界面,例如可以将预隐藏的应用程序入口转移至用户终端的设置界面内;所述指定位置也可以是用户终端设备上安装的应用程序的运行界面,例如可以将预隐藏的应用程序入口转移至用户终端上安装的软件管家的运行界面。更优选的,当用户选定隐藏的应用程序入口有多个时,所述隐私模块11允许用户将该多个应用程序入口转移至指定位置,所述指定位置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同的位置。

所述保护模块12,包括:一密码输入单元121、一判断单元122和一执行单元123。

所述密码输入单元121用于用户输入访问所述应用程序入口的密码。所述密码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为数字密码、图形密码、语音密码、虹膜密码、指纹密码或眼纹密码,所述密码可以为一种,也可以为多种,以增强隐私保护。更佳的,当输错密码三次时,所述应用程序入口会进入锁定状态,经过一段时间例如3天,或是用户输入解锁指令,才可以解除所述应用程序入口的锁定状态。

所述判断单元122,与所述密码输入单元121连接,用于判断所述密码输入单元121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用户预先设定的访问密码存储于所述判断单元122内部,当用户再次输入密码时,所述判断单元122将用户输入的密码与预先存储的访问密码进行匹配,若匹配正确,则向所述执行单元123发出执行打开所述应用程序入口的指令;若匹配不正确,则不进行任何操作,或是以弹窗形式提醒用户密码输入错误。更优选的,可以允许用户对每一转移至指定位置的应用程序入口设置一访问密码,当然,为了简化操作程序,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关联算法,只需用户对一个应用程序入口设置访问密码,位于指定位置的其他应用程序入口都可以采用该访问密码访问。

所述执行单元123,与所述判断单元122连接,根据所述判断单元122的判断结果决定是否执行访问该应用程序入口的操作。当所述判断单元122判断输入的密码正确时,则向所述执行单元123发出打开所述应用程序入口的指令,则所述执行单元123执行打开所述应用程序入口的操作,此时,用户可以访问该应用程序;当所述判断单元122判断输入的密码错误时,则不向所述执行单元123发出指令,或是向所述执行单元123发出不打开所述应用程序入口的指令,此时,用户不可以访问该应用程序。

较佳的,当用户不需要再隐藏某一应用程序入口时,所述执行单元123还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将所述应用程序入口从指定位置转移至桌面。具体的执行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为了便于用户操作,点击所述指定位置的一应用程序入口,会跳出弹窗,询问用户是否取消隐藏该应用程序入口,若是,则将该应用程序入口转移至桌面,若否,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终端,通过设置隐私模块夹来隐藏用户不希望被别人看到或使用的应用程序入口,很好的保护了用户的个人隐私,同时,通过对所述被隐藏的应用程序入口设置访问密码,则更进一步增强了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性,有效避免了信息的泄露。

不仅如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隐藏方法,附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应用程序隐藏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的应用程序隐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在桌面上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入口被选定隐藏时,将所述应用程序入口转移至指定位置。所述应用程序入口,一般来说,就是指应用程序的图标,所述隐私模块可以将用户选定的不想被别人看到或运行的应用程序入口转移至指定位置。为了防止需要被隐藏的应用程序入口被别人发现,增强信息安全性,所述指定位置可以是用户终端设备自带的管理程序的管理界面,例如可以将预隐藏的应用程序入口转移至用户终端的设置界面内;所述指定位置也可以是用户终端设备上安装的应用程序的运行界面,例如可以将预隐藏的应用程序入口转移至用户终端上安装的软件管家的运行界面。更优选的,当用户选定隐藏的应用程序入口有多个时,所述隐私模块11允许用户将该多个应用程序入口转移至指定位置,所述指定位置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同的位置。

步骤S32,接收用户创建的用于访问所述应用程序入口的访问密码。所述密码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为数字密码、图形密码、语音密码、虹膜密码、指纹密码或眼纹密码,所述密码可以为一种,也可以为多种,以增强隐私保护。更优选的,可以允许用户对每一转移至指定位置的应用程序入口设置一访问密码,当然,为了简化操作程序,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关联算法,只需用户对一个应用程序入口设置访问密码,位于指定位置的其他应用程序入口都可以采用该访问密码访问。

步骤S33,接收用户输入密码,在判断正确后允许用户访问所述应用程序入口。用户在所述密码输入单元121输入密码,当所述判断单元122判断输入的密码正确时,则向所述执行单元123发出打开所述应用程序入口的指令,则所述执行单元123执行打开所述应用程序入口的操作,允许用户访问所述应用程序;当所述判断单元122判断输入的密码错误时,则不向所述执行单元123发出指令,或是向所述执行单元123发出不打开所述应用程序入口的指令,此时,用户不能访问应用程序。

较佳的,所述应用程序的隐藏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应用程序入口从指定位置转移至桌面。具体的执行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为了便于用户操作,点击所述指定位置的一应用程序入口,会跳出弹窗,询问用户是否取消隐藏该应用程序入口,若是,则将该应用程序入口转移至桌面,若否,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终端,通过设置隐私模块夹来隐藏用户不希望被别人看到或使用的应用程序入口,很好的保护了用户的个人隐私,同时,通过对所述被隐藏的应用程序入口设置访问密码,则更进一步增强了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性,有效避免了信息的泄露。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