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路序位编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2606阅读:1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路序位编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路序位编制方法,属于电网调度运行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电网公司省、地、县三级调控机构进行限电、事故拉路序位的编制,可以根据厂站及供电区自动生成拉路序位。



背景技术:

限电、事故拉路序位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在电力供应不足或电网发生事故时,各级调控人员根据限电或事故拉路序位断开供电线路断路器,确保主网安全、稳定运行。

传统的拉路序位编制完全依赖于人工,序位编制和应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全部采用人工编制和审核。各级调控机构编制专责人负责序位的编制、数量统计和审核,以Word和Excel文档格式传递。由于数据较多,编制排序、统计校核工作量较大。

2、数据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负荷数值不准确、负荷不分类或分类不准确、拉路数量不统计或统计不准确,增加了审核人员的工作量。

3、信息量不足。如线路所带的重要用户、保安负荷数量及对恢复时间的要求,是否属于稳控装置联切线路等。

4、执行不灵活。编制生成的年度序位以Word形式进行发布和应用,在执行拉路序位时,十分不灵活。主要表现在需在区域电网进行一定数量的拉路时,需人工查找分配拉路线路、人工计算所拉线路负荷量是否满足要求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信息量足,数据规范,执行灵活,允许多用户并行操作,充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共享性,可轻松实现存贮数据的规范化的拉路序位编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1、一种拉路序位编制方法,基于规范的拉路序位编制管理标准,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流程化设计、编制省、地、县三级拉路序位;

步骤S2,各级调控机构固化编制和逐级审核流程;

步骤S3,拉路负荷数量固化;

步骤S4,规范线路信息;

步骤S5,固化编制原则;

步骤S6,自动提取线路最高负荷;

步骤S7,县、地、省三级序位编制;

步骤S8,自动按厂站或区域提取拉路序位;

所述步骤S1中设计、编制省、地、县三级拉路序位包括:

步骤S101,维护、审核基础数据;

步骤S102,编制、审核县调限电、事故拉路序位;

步骤S103,编制、审核地调限电、事故拉路序位;

步骤S104,编制省调事故拉路序位;

步骤S105,执行拉路序位。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的步骤S2中,各级调控机构固化编制和逐级审核流程细化为4个子流程,即编制、初审、复审、归档;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的步骤S3中,各单位拉路负荷数量固化包括年度、拉路归属、单位、最高负荷、地(县)调限电拉路比例、地(县)调事故拉路比例和省调事故拉路比例信息;县调限电、事故拉路序位的限电拉路序位总负荷值应不低于本地区上年度最高负荷的70%,事故拉路序位总负荷数值应不低于本地区上年度最高负荷的50%;根据《限电及事故拉路编制工作规范》要求,在编制的序位达不到比例要求的情况下,无法送审。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的步骤S4中,所述的步骤S4中,线路规范信息包括线路综合数据平台ID、线路名称、线路开关编号、所属区域、归属站、管辖属性、始端站、终端站、T接站、是否备用电源自投、电压等级、最高负荷、负荷等级、是否滞稳摈装置联切线路、重要用户名称、重要用户保安负荷需求、恢复时间要求信息,将线路信息按需求进行规范,在必填项未填报情况下,无法送审;线路规范信息表如表1所示: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的步骤S5包括:

步骤S501,固化线路排序,编制拉路序位时,自动按线路负荷性质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减少人工排序环节,同负荷性质线路顺序可以进行调整;

步骤S502,固化单个设备负荷数量,省调事故拉路序位每个设备负荷数据不得低于50兆瓦,电压等级应在110千伏及以上;地调事故拉路序位每个设备负荷数据不得低于5兆瓦;

步骤S503,固化备用电源自投线路编制,在选取有备用电源自投的线路时,备用线路自动加入序位,并自动排在该有备用电源线路之后;

步骤S504,去“重”功能,当选取的线路其上级线路也在编制的序位中时,其负荷数量不进行统计;另稳控装置联切线路不会出现在序位编制基础数据中;同时为避免拉路时造成一般电网事故,地区省调事故拉路序位,在单一县区拉路负荷总量不得高于该县区上年度最大负荷的40%。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的步骤S6中,根据线路信息中的综合数据平台ID,自动由综合数据平台读取该线路上年度最大负荷。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的步骤S7中,按照县、地、省顺序,逐级进行拉路序位的编制;地调限电、事故拉路序位基础数据取自各县调编制、初审、复审后,归档的地调事故拉路序位表;省调调事故拉路序位基础数据取自经过地调编制、初审、复审后,归档的地调事故拉序位表。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的步骤S8中,系统设置按需设置了按地区和按厂站两种方式生成拉路序位,依据线路基础信息中的归属站,按要求自动提取拉路序位。

本发明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

1、本发明提供一种拉路序位编制方法,该系统以数据库为平台,允许多用户并行操作,充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共享性,可轻松实现存贮数据的规范化。

2、应用系统配置一台数据库服务器和一台Web服务器,充分满足数据传递和分布式处理的要求。

3、系统依据拉路序位编制原则建设,通过程序对整个流程进行固化,各编制单位通过Web服务进行基础数据维护和序位的编制、发布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设计、编制拉路序位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各单位拉路负荷数量固化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拉路序位编制方法是基于规范的拉路序位编制管理标准,通过流程化设计、编制省、地、县三级拉路序位,实现省、地、县拉路序位编制过程的集约化、可视化和规范化管理,提高拉路序位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拉路序位表是根据《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和《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制定的,按照确保居民生活和重要机构用电以及企业安全生产用电的原则,组织电网经营企业编制电力供应的应急预案,内容应包括供超电能力限电序位表和紧急情况拉路序位表。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必要时可首先考虑为瞬间避峰限电的单位。在电力供应出现紧张情况或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而确有必要时,可按照预先经政府批准的应急预案,启动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管理系统,按限电序位表实施技术限电,限电前应事先通知电力用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拉路序位编制方法,基于规范的拉路序位编制管理标准,其具体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流程化设计、编制省、地、县三级拉路序位;

步骤S2,各级调控机构固化编制和逐级审核流程;

步骤S3,拉路负荷数量固化;

步骤S4,规范线路信息;

步骤S5,固化编制原则;

步骤S6,自动提取线路最高负荷;

步骤S7,县、地、省三级序位编制;

步骤S8,自动按厂站或区域提取拉路序位;

所述的步骤S1中设计、编制拉路序位的过程其步骤流程如图2所示,具体为:

步骤S101,维护、审核基础数据;

步骤S102,编制、审核县调限电、事故拉路序位;

步骤S103,编制、审核地调限电、事故拉路序位;

步骤S104,编制省调事故拉路序位;

步骤S105,执行拉路序位。

所述的步骤S2中,各级调控机构固化编制及逐级审核流程细化为4个子流程,即编制、初审、复审、归档。

本发明提供的各单位拉路负荷数量固化流程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步骤S3中,各单位拉路负荷数量固化包括年度、拉路归属、单位、最高负荷、地(县)调限电拉路比例、地(县)调事故拉路比例和省调事故拉路比例信息。县调限电、事故拉路序位“限电拉路序位”总负荷值应不低于本地区上年度最高负荷的70%,“事故拉路序位”总负荷数值应不低于本地区上年度最高负荷的50%。根据《限电及事故拉路编制工作规范》要求,在编制的序位达不到比例要求的情况下,无法送审。

所述的步骤S4中,线路规范信息包括线路综合数据平台ID、名称、线路开关编号、所属区域、归属站、管辖属性、始端站、终端站、T接站、是否备用电源自投、电压等级、最高负荷、负荷等级、是否滞稳摈装置联切线路、重要用户名称、重要用户保安负荷需求、恢复时间要求信息,将线路信息按需求进行规范,在必填项未填报情况下,无法送审。本发明提供的线路规范信息表如表1所示:

所述的步骤S5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1,固化线路排序,编制拉路序位时,自动按线路负荷性质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减少人工排序环节,同负荷性质线路顺序可以进行调整。

步骤S502,固化单个设备负荷数量,省调限电、事故拉路序位每个设备负荷数据不得低于50兆瓦,电压等级应在110千伏及以上;地调限电、事故拉路序位每个设备负荷数据不得低于5兆瓦。

步骤S503,固化备用电源自投线路编制,在选取有备用电源自投的线路时,备用线路自动加入序位,并自动排在该有备用电源线路之后。

步骤S504,去“重”功能,当选取的线路其上级线路也在编制的序位中时,其负荷数量不进行统计;另稳控装置联切线路不会出现在序位编制基础数据中;同时为避免拉路时造成一般电网事故,地区省调事故拉路序位,在单一县区拉路负荷总量不得高于该县区上年度最大负荷的40%。

所述的步骤S6中,根据线路信息中的“综合数据平台ID”,可以自动由综合数据平台读取该线路上年度最大负荷,不必进行人工的填报,提高效率和质量。

所述的步骤S7中,按照县、地、省顺序,逐级进行拉路序位的编制。地调限电、事故拉路序位基础数据取自各县调编制、初审、复审后,“归档”的地调事故拉路序位表;省调调事故拉路序位基础数据取自经过地调编制、初审、复审后,“归档”的地调事故拉序位表。

所述的步骤S8中,系统设置按需设置了按地区和按厂站两种方式生成拉路序位,依据线路基础信息中的归属站,按要求自动提取拉路序位,大大提高了序位的提取和执行效率。

以上虽然根据附图表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不仅限于此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此具体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等同、变形处理,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