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医疗协同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408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央医疗协同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智能医疗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中央医疗协同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医疗床没有人性化的智能床体位及定制床体位功能,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医疗床设备,没有专门为减轻医护人员的定制工作床体位功能,导致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大量不必要的体力劳动,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如腰肌劳损等职业病的发病机率。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现有的智能医疗床也无法实现对床体位的精确控制,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现在医院现有的智能医疗床只能提供最基本的就医用途,如果病人需要诊断、急救等医疗需求或者例如需要外卖、娱乐等生活需求时,都需要离开床才能够实现。比如,当病人在医院接收治疗的时候,需要出入于医院的各个部门,例如要去窗口挂号、要去各个治疗诊室接收各种检查、要去取药缴费窗口先缴费然后再取药。

现有的诊疗系统均无法实现医疗、生活、娱乐及其他服务的一体化,在病人生病期间,如果有其他需要,例如法律需求、家政需求等等,无法及时满足需求,也无法对病人实现一体化服务,致使病人无法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病人在各个医院的住院、检查数据均需要医护人员手工录入,容易出现错误,并且各医院之间无法完成数据共享,不利于医生根据病人的既往病史对病人做出诊断,不仅浪费了医生的诊断时间,同时容易使医生对病人产生误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现有的传统医疗系统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中央医疗协同管理系统,其能够基于智能医疗床以及云医疗服务中心,在智能医疗床上实现对病人的一体化服务,病人通过智能医疗床,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医疗、生活等等多种服务,通过智能医疗床监测病人的各项身体参数、实现多种医疗服务如急救急诊等,并能够通过智能医疗床附带的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实现视频一体化管理,用户通过智能医疗床的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即可获得多种诸如外卖、法律、家政等等的各种服务。

同时,用户通过佩戴一个便携式设备,能够对用户的身体进行实时监测,在出现紧急情况时,例如,用户摔倒或身体出现状况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并且能够自动将用户的身体健康参数上传至云医疗服务平台进行存储,避免人工输入,并且能够在多个医院之间完成数据共享。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央医疗协同管理系统,其包括智能医疗床、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便携式设备以及云医疗服务中心,

所述智能医疗床以及便携式设备分别与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通讯连接,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与所述云医疗服务中心通过网络进行通讯连接,所述云医疗服务中心能够连接多家医院的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

所述智能医疗床设置有多个通讯端口,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监控并采集所述用户的当前健康参数并发送至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

所述便携式设备用于采集用户的当前健康参数,

所述云医疗服务中心用于采集用户的历史诊断参数、接收用户当前健康参数并进行存储,以及

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用于接收并处理用户的当前健康参数以及历史诊断参数。

优选地,所述历史诊断参数包括用户之前相关病历、家族史以及多家医院的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中存储的用户就医数据库。

优选地,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当前健康参数以及历史诊断参数进行模拟计算,获得用户诊断报告;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设置在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或云医疗服务中心;

所述模拟计算采用的参数包括用户当前的各项健康参数值、用户历史诊断的各项健康参数值以及地区多发病参数值,所述各项参数值的权值由权值数据库自动生成,所述权值数据库由一移动终端向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或云医疗服务中心写入。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医生端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分别与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以及云医疗服务中心通讯连接,用于向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或云医疗服务中心写入用户数据,接收并处理来自所述云医疗服务中心以及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的数据以及读取用户诊断报告。

优选地,所述用户数据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历史诊断参数、当前健康参数以及从所述便携式设备采集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根据用户设定的阈值对用户的当前健康参数以及从所述便携式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发送至云医疗服务中心或移动终端。

优选地,所述用户设定的阈值采用用户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所述云医疗服务中心或者所述智能医疗床设定的数据中的最新数据。

优选地,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为电脑或平板电脑。

优选地,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包括处理单元以及显示器,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采集的用户的当前健康参数进行处理,根据用户设定的阈值,在显示屏显示超出设定阈值的健康参数。

优选地,所述智能医疗床的通讯端口连接有外部设备,并能够识别与智能医疗床连接的所述外部设备的数据格式,并根据识别出的数据格式来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获取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外部设备至少包括血压监测仪、心率检测仪、脉搏监测仪、血糖监测仪以及体温监测仪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便携式设备至少包括下述单元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摔倒自动报警单元、一键呼叫单元、位置服务单元、长期静坐判断单元、作息规律判断单元、活动运动判断单元、睡眠监测单元、体态步态监控单元、亲情语音单元、生活提醒单元、健康总结单元、健康风险单元、活跃度异常单元、久坐风险监控单元、活动异常单元以及作息规律异常判断单元。

优选地,还包括生活服务接口、娱乐服务接口以及银行支付接口,所述生活服务接口、娱乐服务接口以及银行支付接口设置在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便携式设备或与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通讯的用户终端。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所述:

①基于所述智能医疗床以及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能够连接多个外部端口,并且能够根据用户需要,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例如提供呼叫外卖服务以满足用户生活需求,提供娱乐接口满足用户娱乐需求,使用户在智能医疗床周围即能够实现多种多样的生活需求。智能医疗床具备多个功能模块,分别是护理单元、诊疗单元、康复单元、检测单元以及治疗单元等,能够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实现对用户的基本诊断、日常多元化护理以及诊疗等医疗服务,并且通过智能医疗床能够连接多种外部设备,不仅包括常规的血压等测量,还能够对血液进行分析,测试血氧饱和度等,实现对病人的全面诊断。

另外,通过智能医疗床与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形成的视频一体化系统,能够轻松实现诸多医疗之外的生活需求,例如外卖、定制新闻资讯、收发快递、呼叫亲属、搜寻家政服务人员、遇到纠纷或者麻烦可以找到律师等提供咨询服务的人群,并通过与银行的接口,实现实时支付,使诸多服务集成于智能医疗床进行完成,实现了病人在一个屏幕上即能够做任何事情。

②根据智能医疗床采集的用户当前健康参数以及云医疗服务中心采集并存储的历史诊断参数,计算获得诊断报告,得到的诊断报告能够为医生对该用户的诊断提供依据,最大限度的避免误诊,并且能够节约医生的诊断时间,同时能够减少用户的就医时间。为医生诊断提供更多的判断依据,比如信息来源可以是实时的检测信息,包括智能医疗床的实时检测信息以及便携式终端实时监控信息,可以是以往病史,可以是家族病史,可以是地区的多发病的参考信息,不限于用户自己,而是可以参考诸如地区多发病、同龄、同性别、同体质等人的参数,作为医生的诊断参考。还可以依靠云中心和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的强大运算及存储功能,将相关的医学科技论文等作为资料,引入人工智能学习,针对智能医疗床检测到的病人体征参数,计算出可能的病情,预测疾病的凶险程度,提出治疗方案等。医生根据这些信息不但可以制定出更为准确的诊疗治疗方案,还可以为病人或者老人提供有针对性的饮食以及活动的规划,比如针对糖尿病的病人,可以制定出少糖的菜单,而对于胃病的病人,可以制定出相对清淡的菜单。

同时,根据每个病人的实际情况,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可以将其采集的数据自动划分为重要数据和非重要数据,将重要数据向病人进行提醒,并根据该项数据指定阈值,实现实时监控,防止意外发生。同时暂时性隐蔽非重要数据,即暂时将非重要数据进行隐藏储存,在需要该数据时再将该数据调出,例如,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参数显然是其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针对血压参数设定参数阈值,当血压参数高于参数阈值时,对病人进行提醒,就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同时对不太相关数据例如血糖值,就可以暂时性隐藏储存。

③云医疗服务中心同时能够获取多家医院对用户的诊断记录,避免对用户进行重复仪器检查,如可以减少用户的CT扫描等,不仅能够全面获取用户的诊断数据,而且有利于用户的身体检查。现在各个医院之间的数据是不共享的,病人转院等情况下,所有的检查均需要重复进行,对于病人而言这极大地伤害了病人的身体、情感以及成本,尤其是一些检查是带有创伤性的,这对于病人的身体是一项极大的挑战,有可能构成二次伤害,而对于医院的医疗资源而言,也是一种浪费,通过云医疗服务中心,能够实时地将之前的检查信息保存并活用于之后的治疗,同时该云医疗服务中心还实时地保存来自智能医疗床以及便携式设备的数据,能够为医护人员随时提供最新最全的数据,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也最大程度地减轻了重复检查的负担。

④便携式设备能够对用户的健康进行实时监测。便携式设备能够随时动态地采集病人的行动以及健康的数据,在例如病人或者老人发生呼吸异常、睡眠异常、行为异常等极端情况下,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智能医疗床以及云医疗服务中心,使医护人员以及病人的家属等其他的相关人员或者这一异常情况,其次,便携式设备自身在获知这些异常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报警或者给与一定的提示,极大地避免了这些异常情况发生之后病人或者老人得不到及时救助的情况,在此,在便携式设备中还集成了一定的提醒功能,比如能够按照预先设置的模式对病人或者老人提醒运动量不足或者过量,该定时用药,该定点休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框图;以及

图3为本发明的智能医疗床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解释: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央医疗协同管理服务系统,如图1及图2所示,其包括智能医疗床1、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以及云医疗服务中心3,智能医疗床1与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通讯连接,一台智能医疗床1对应1台(床边、床载)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与云医疗服务中心3通过网络进行通讯连接,一个云医疗服务中心3能够对应多家医院的多个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内部设置有数据存储芯片,能够对用户的就医记录进行存储,例如可以存储用户之前做的相关检查的结果以及医生的诊断结果等。

智能医疗床1设置有多个通讯端口,用于对用户如病人进行监控并采集用户的当前健康参数并发送至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可为设置在一家医院内或一个社区内的服务系统,且具有统筹控制功能。

此外,本发明中的智能医疗床还具有离线工作功能,智能医疗床能够进行离线工作,在离线工作期间,智能医疗床保存用户当前的健康参数,在重新连接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或者云医疗服务中心后,智能医疗床会把用户的健康参数及其他数据传输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或者云医疗服务中心。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医疗床设置连接床边控制器111,该床边控制器包括显示屏及相关的选项按钮,通过选项按钮,用户可选择需要的医养服务,并且,该床边控制器还连接智能医疗床上的身体检测装置,收集身体检测装置发送来的健康参数,并把健康参数发送到中央管理服务系统以及云医疗服务中心。该床边控制器可拆卸地安装在智能医疗床的两侧,便于老人或病人操作,另外,该床边控制器也可安装在室内的墙上或者特定的支架上,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智能医疗床通讯连接,便于医护人员或病人的亲属操作,亦可。

在实际应用中,智能医疗床1能够通过通讯端口连接多种检测设备对用户的身体进行检查。智能医疗床1包括处理单元11以及接口单元12,处理单元11通过接口单元12采集医疗数据,接口单元12识别与智能医疗床连接的外部设备13的数据格式,并根据识别出的数据格式来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获取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数据。

外部设备13至少包括血压监测仪、心率检测仪、脉搏监测仪、血糖监测仪以及体温监测仪中的一种,用来对用户的身体健康进行监测,获取用户的当前健康参数,并将该当前健康参数发送至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可以进一步将该当前健康参数发送至云医疗服务中心3。

通过智能医疗床1与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形成的视频一体化系统,能够轻松实现诸多医疗之外的生活需求,例如外卖、定制新闻资讯、收发快递、呼叫亲属、搜寻家政服务人员、遇到纠纷或者麻烦可以找到律师等提供咨询服务的人群,并通过与银行的接口,实现实时支付,使诸多服务集成于智能医疗床进行完成,实现了病人在一个屏幕上即能够做任何事情。

优选地,如图3所示,智能医疗床1还包括护理单元13、诊疗单元14、康复单元15以及检测单元16。

护理单元13用于对所述用户提供护理服务,诊疗单元14用于对所述用户提供诊疗服务,康复单元15用于对所述用户提供康复服务,检测单元16用于对所述用户提供检测服务。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功能单元来实现自己的需要。所述护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用户提供护理服务,所述护理单元包括床体位监测单元以及服务单元,所述床体位监测单元用于对床体位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预先设定的床体位阈值对用户的床体位进行调整,所述服务单元用于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所述诊疗单元用于对所述用户提供诊疗服务,所述诊疗单元包括多种外部设备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对用户进行诊疗服务;所述康复单元用于对所述用户提供康复服务,所述康复单元包括拉伸单元以及监测单元,所述拉伸单元用于进行拉伸训练,所述监测单元用于对用户的锻炼情况进行监测,同时为用户制定康复计划;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多种血糖计、血压计、心脏监测仪、脉搏监测仪、体温监测仪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于对所述用户提供检测服务。

智能医疗床1的多个模块能够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实现对用户的基本诊断、日常多元化护理以及诊疗等医疗服务,并且通过智能医疗床能够连接多种外部设备,不仅包括常规的血压等测量,还能够对血液进行分析,测试血氧饱和度等,实现对病人的全面诊断。

云医疗服务中心3用于采集用户的历史诊断参数、接收用户当前健康参数并进行存储。历史诊断参数包括用户之前相关病历、家族史以及多家医院的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中存储的用户就医数据库。

云医疗服务中心同时能够获取多家医院对用户的诊断记录,避免对用户进行重复仪器检查,如可以减少用户的CT扫描等,不仅能够全面获取用户的诊断数据,而且有利于用户的身体检查。通过云医疗服务中心,能够实时地将之前的检查信息保存并活用于之后的治疗,同时该云医疗服务中心还实时地保存来自智能医疗床以及便携式设备的数据,能够为医护人员随时提供最新最全的数据,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也最大程度地减轻了重复检查的负担。便携式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环、脚环、电子手表、可穿戴设备等等。

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用于接收并处理用户的当前健康参数以及历史诊断参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包括处理模块4和显示屏21,处理模块根据用户的当前健康参数以及历史诊断参数进行模拟计算,获得用户诊断报告,供医生对用户进行诊断时参考。同时,处理模块4设置有参数阈值,用于对健康参数进行监控,例如,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参数显然是其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针对血压参数、心跳参数等设定参数阈值,当血压参数、心跳参数等高于参数阈值时,对病人进行提醒,就能够实现实时监控。

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能够根据智能医疗床采集的用户当前健康参数以及云医疗服务中心采集并存储的历史诊断参数,计算获得诊断报告,模拟计算采用的参数包括用户当前的各项健康参数值、用户历史诊断的各项健康参数值以及地区多发病参数值,各项参数值得权值由权值数据库自动生成,所述权值数据库由专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或云医疗服务中心写入。权值根据季节不同、时间不同以及病人的个体情况一般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用户当前的各项健康参数值所占权值为5-9,用户历史诊断的各项健康参数值为1-4,地区多发病参数值的权值为0.1-0.5。

得到的诊断报告能够为医生对该用户的诊断提供依据,最大限度的避免误诊,并且能够节约医生的诊断时间,同时能够减少用户的就医时间。为医生诊断提供更多的判断依据,比如信息来源可以是实时的检测信息,包括智能医疗床的实时检测信息以及便携式终端实时监控信息,可以是以往病史,可以是家族病史,可以是地区的多发病的参考信息,医生根据这些信息不但可以制定出更为准确的诊疗治疗方案,还可以为病人或者老人提供有针对性的饮食以及活动的规划,比如针对糖尿病的病人,可以制定出少糖的菜单,而对于胃病的病人,可以制定出相对清淡的菜单。

同时,根据每个病人的实际情况,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可以将其采集的数据自动划分为重要数据和非重要数据,将重要数据向病人进行提醒,并根据该项数据指定阈值,实现实时监控,防止意外发生。同时暂时性隐蔽非重要数据,即暂时将非重要数据进行隐藏储存,在需要该数据时再将该数据调出,例如,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参数显然是其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针对血压参数设定参数阈值,当血压参数高于参数阈值时,对病人进行提醒,就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同时对不太相关数据例如血糖值,就可以暂时性隐藏储存。

优选地,还包括移动终端5,移动终端5由医生持有,医生终端5可以为平板电脑、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移动终端5分别与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以及云医疗服务中心3通讯连接,用于向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或云医疗服务中心3写入用户数据,接收并处理来自云医疗服务中心3以及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的数据以及读取用户诊断报告。用户还可以持有用户终端6,用于接收报警信息。

所述用户数据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历史诊断参数、当前健康参数以及从所述便携式设备采集的数据。

优选地,还包括一佩戴在用户身上的便携式设备7,分别与云医疗服务中心3、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以及移动终端5通信连接,用于将与用户相关的信息发送至云医疗服务中心3、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以及移动终端5。

优选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根据用户设定的阈值对用户的当前健康参数以及从所述便携式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发送至云医疗服务中心或移动终端。用户设定的阈值采用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云医疗服务中心或者智能医疗床设定的数据中的最新数据。

优选地,便携式设备7至少包括下述单元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摔倒自动报警单元、一键呼叫单元、位置服务单元、长期静坐判断单元、作息规律判断单元、活动运动判断单元、睡眠监测单元、体态步态监控单元、亲情语音单元、生活提醒单元、健康总结单元、健康风险单元、活跃度异常单元、久坐风险监控单元、活动异常单元以及作息规律异常判断单元。

摔倒自动报警单元内部设置有摔倒检测装置,能够自动识别用户是否摔倒,并且在用户摔倒后能够自动向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以及移动终端报警。通过一键呼叫单元,用户能够向医生、社区服务人员或亲人发送信息,在用户发生危险时,能够快速实现求救,防止意外发生。位置服务单元能够快速对用户进行定位,长期静坐判断单元能够判断用户是否长期静坐,设定静坐时间阈值,当静坐时间超出静坐时间阈值时,能够发出声光报警,向用户进行报警。作息规律判断单元能够根据设定的作息规律对用户的作息进行判断,并进行提示。活动运动判断单元能够对用户的运动进行判断,并进行提示。睡眠监测单元能够对用户的睡眠进行监测,体态步态监控单元能够对体态步态进行监控,并为用户提示最优体态步态,亲情语音单元能够使用户与持有相同便携式设备的用户进行语音通话,生活提醒单元能够根据事先设定的提醒事项对用户的生活进行提醒,健康总结单元能够根据用户的各项监测指标,对用户的健康进行评判,并对用户进行提示。健康风险单元能够对用户的健康进行风险提示,活跃度异常单元能够根据活跃度阈值对用户的异常活跃度进行报警,久坐风险监控单元能够根据阈值,在用户座的时间超出阈值时进行报警,活动异常单元能够根据用户事先设定的活动范围,在用户的活动超出活动范围时进行报警,以及作息规律异常判断单元能够根据用户事先设定的作息规律,当用户的实际作息规律超出用户事先设定的作息规律时进行报警。

便携式设备能够随时动态地采集病人的行动以及健康的数据,在例如病人或者老人发生呼吸异常、睡眠异常、行为异常等极端情况下,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智能医疗床以及云医疗服务中心,使医护人员以及病人的家属等其他的相关人员或者这一异常情况,其次,便携式设备自身在获知这些异常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报警或者给与一定的提示,极大地避免了这些异常情况发生之后病人或者老人得不到及时救助的情况,在此,在便携式设备中还集成了一定的提醒功能,比如能够按照预先设置的模式对病人或者老人提醒运动量不足或者过量,该定时用药,该定点休息。

在本实施例中,医生端的移动终端、便携式设备、用户终端以及医疗床均可与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或云医疗服务中心进行通讯连接,且上述设备在访问许可的情况下可交叉获取数据,便于用户或医护人员获取数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