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校企合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676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校企合作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专利涉及互联网领域,特别是实现校企合作的互联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校企合作一直是高校学术界与企业工厂领域的传统交流方式。其合作交流领域主要涉及学术研究资金资助、人才联合培养、高校技术支持、企业项目推进、企业人才输送等。校企合作的范围较为广泛,合作领域也遍及众多方面。但在实际的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方式较为单一,高校与企业之间的需求与供给信息的沟通并没有实现全方位的零阻碍。

高校注重于学术研究,因而其在科学技术领域等拥有绝对的优势与资源;企业注重实业与创造效益,因而其在资金与管理模式方面占有更大的优势。如果高校和企业能够实现充分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除此之外,校企合作下的人才联合培养,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高校毕业生的质量,为社会、企业输出更多更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专利文献检索可知,现有条件下,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模式:

模式1: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校企合作创新实践教学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运行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系统,在该模式下,企业与高校结合,有助于提高在校学生的职业能力。这种模式下的缺陷主要在于:1)校企合作的范围较窄,仅仅局限于在校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2)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仅仅依靠实践环节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加强实践理论环节的培训。

模式2:高校导师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高校的在校导师为主导,通过导师与企业进行项目洽谈与合作,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除此之外,部分地方政府也会出面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这种模式下的缺陷主要在于:1)校企合作的交流渠道太过于单一,传统模式下的导师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节奏;2)并且该模式主要涉及内容为项目之间的合作,即高校在校导师(教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这远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综上可知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缺点为:

1)校企合作涉及范围较窄,涉及合作主体较为单一;

2)校企合作之间的交流方式较为原始,合作双方无法及时实现信息的交流与互换。

3)校企合作形式较为简单,没有实现规范化、形式化的统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特别需要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校企合作平台,来满足高校与企业之间日益增多的合作项目与交流,增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拓展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与缺陷的。

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校企合作系统,用于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管理服务,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台服务器、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装置、高校服务终端、企业服务终端;其中,后台服务器分别与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装置、高校服务终端、企业服务终端通信连接,用于对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装置、高校服务终端、企业服务终端进行更新管理;高校服务终端与后台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收集对应的高校重大研究成果、高校硬件资源、高校在职教师(教授)的研究方向介绍、高校在校生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资源需求、高校毕业生岗位需求信息这些信息并发送给后台服务器;企业服务终端与后台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收集对应的企业科研瓶颈、企业专项科研资金投资、企业人才引进这些信息并发送给后台服务器;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装置通过后台服务器和高校服务终端、企业服务终端通信连接,用于接收高校服务终端、企业服务终端发送过来的相关信息并分别在对应的高校模块和企业模块上进行展示。

本发明专利是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该合作模式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互联网这一简单而又适用面广的平台,为高校和企业之间搭建一种极为方便快捷的交流渠道,同时合作范围与合作主体也相应拓宽。主要实现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技术支持、人才联合培养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主要包括如下部分:后台服务器、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装置、高校服务端、企业服务端。其各部分的关系以及主要运作流程如下。

首先,后台服务器运营维护部分为本校企合作模式的关键模块。本发明专利以互联网为依托,由后台运营维护人员对网页内容做及时的更新。

进一步,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装置是本发明专利的主要实现载体。通过在网页上展示高校、企业等相关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与高校企业之间的交流零阻碍。

其中,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装置上所包含的信息包含两大版块,分别为高校版块和企业版块。

其中,高校版块所展示的内容主要包括:高校重大研究成果展示、高校硬件资源展示、高校在职教师(教授)的研究方向介绍、高校在校生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资源需求、高校毕业生岗位需求信息等。高校重大研究成果展示、高校硬件资源展示、高校在职教师(教授)的研究方向介绍等方面的高校信息展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让企业对高校有更清楚直接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在众多的高校中寻找到与自己的企业在生产、研究上关联度最高的高校,进而找到在该方向上具有资深研究背景的高校教师(教授),最终获得所需要的技术支持。高校在校生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资源需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向企业寻求高校联合培养模式下的联合培养平台。高校毕业生岗位需求信息的公示,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另一方便,对于企业方面人才的需求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企业版块所展示的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科研瓶颈、企业专项科研资金投资、企业人才引进等。企业科研瓶颈的展示主要目的在于向社会各界的高校寻求技术支持,相关高校可以第一时间内发现这一技术瓶颈,并在最快的时间内给出解决方案。达到推动企业项目进度的目的。企业专项科研资金投资是对企业科研经费的初步展示,相关有资质的高校可以主动和企业联系,申请该专项资金,实现与企业联手进行科学研究,提高企业的科学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企业向科技型的转型。企业人才引进是向各个高校展示企业不同岗位的人才空缺,由高校向在校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与引荐,从而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进一步,高校服务端主要是指高校相关负责人员向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校企合作网页)的运营后台人员提供高校重大研究成果展示、高校硬件资源展示、高校在职教师(教授)的研究方向介绍、高校在校生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资源需求、高校毕业生岗位需求等相关信息。同时,高校相关网络负责人也可以自己对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校企合作网页)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新。

进一步,企业服务端主要是指企业相关负责人向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校企合作网页)的运营后台人员提供企业科研瓶颈、企业专项科研资金投资、企业人才引进等相关信息。与此同时,企业相关网络负责人也可以自己对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校企合作网页)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新,实现信息的及时化。

发明作用与效果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校企合作系统,具有相互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的后台服务器、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装置、高校服务终端、企业服务终端,所以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发明专利中所阐述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基于互联网平台下进行的,以互联网为依托,在操作方便的同时,拓展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渠道,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广泛性。

2.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在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校企合作网页)上实现高校与企业的交流,可以实现交流信息的及时化与前瞻性,提高合作的质量。

2.在该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和企业分别在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校企合作网页)上展示各自的相关信息,并可以分别负责信息的上传与维护,展示的信息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全面,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校企合作的范围、加深了校企合作的深度。

4.由于高校和企业之间通过统一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校企合作网页)进行交流与合作,在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下,容易形成统一的合作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的规范化进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校企合作系统的后台服务器运营维护工作过程流程图。

图2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装置所包含的各类信息汇总示意图。

图3为高校服务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4为企业服务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无人机调度系统的系统组成以及运行流程、使用方法和效果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校企合作系统的后台服务器运营维护工作过程流程图。

如图1所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校企合作系统的后台服务器运营维护人员对网站进行后台信息维护,其主要工作内容为对网站各模块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与跟进,同时积极的与各大高校与企业进行沟通,及时获取第一手信息,从而保证信息的绝对前沿性。除此之外,在网站制作与运营方面,后台工作人员还会根据各个高校和企业的不同要求,制作出每个单位不同风格的主页展示,最终达到统一化与个性化于一身。

图2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装置所包含的各类信息汇总示意图。

如图2所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装置所包含的信息主要分为高校版块和企业版块,其中各自所包含的信息都是通过网站后台运营工作人员及时更新和维护后的数据。

图3为高校服务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当高校相关工作人员登录本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校企合作网页)时,输入账号密码之后,可以有两个选择,浏览高校版块或者企业版块。当进入到高校版块时,主要操作是对自身高校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与维护,其中更新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高校相关工作人员自行更新(但需要通过后台服务器的审核),另一种是高校工作人员提供信息给网站运营后台人员由后台人员对信息进行编辑和更新。更新后的高校相关信息会第一时间展示在高校主页上,供企业相关人员查看。除此之外,高校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继续浏览企业版块,通过相关信息的搜索,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所需相关企业的最新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排除,最后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主动与高校的信息发布者进行联系,进行校企合作业务的洽谈。

图4为企业服务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当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登录本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校企合作网页)时,输入账号密码,同样可以有两个浏览选择。首先,当企业工作人员进入到企业版块时,其主要操作是对自身的信息进行更新与维护,更新方式同样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自行更新(但需要通过后台的审核),另一种是企业工作人员提供信息给网站运营后台人员由后台人员对信息进行编辑和更新。更新后的企业相关信息会第一时间展示在企业主页上,供高校相关人员查看。然后,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可以进入到高校版块,进行信息的搜索,例如技术方面的支持,项目推进等,找到相关的信息后,企业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高校的对应负责人(高校在职教师或教授或者是信息的发布者),然后与当事人进行校企合作的洽谈,最终以最短的时间实现校企合作的完成。

实施例的作用和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校企合作系统,具有相互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的后台服务器、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装置、高校服务终端、企业服务终端,所以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发明专利中所阐述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基于互联网平台下进行的,以互联网为依托,在操作方便的同时,拓展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渠道,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广泛性。

2.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在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校企合作网页)上实现高校与企业的交流,可以实现交流信息的及时化与前瞻性,提高合作的质量。

2.在该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和企业分别在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校企合作网页)上展示各自的相关信息,并可以分别负责信息的上传与维护,展示的信息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全面,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校企合作的范围、加深了校企合作的深度。

4.由于高校和企业之间通过统一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装置(校企合作网页)进行交流与合作,在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下,容易形成统一的合作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的规范化进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