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的WAP端访问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6495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基于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的WAP端访问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访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的WAP端访问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近些年高性能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传输速率更快、带宽更高的3G/4G网络的推进,WAP与WEB技术融合已成为云存储站点开发的发展趋势。将Internet和移动网络的优势互补,让企业同时拥有WEB站点和WAP站点接入服务,实现Anytime、Anywhere、Anything的移动信息化特色,是当前站点设计与追求的目标。正处在业务拓展期的云存储服务,更不能忽略移动智能终端这个重要的途径。目前WEB端是最基本访问终端,云存储服务均提供web访问。WAP端则不然,基于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支持通过WEB端访问,而不支持WAP端访问。

因此,如何实现通过WAP端对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的访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的WAP端访问方法及系统,以实现通过WAP端对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进行访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WAP端的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访问方法,包括:

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的主节点接收WAP客户端通过WAP端访问接口发送的需要上传的资源信息;

所述主节点对所述资源信息进行分块处理生成多个资源块,并根据各个存储子节点的监控信息确定每个资源块需分配的存储子节点,生成分配信息;

所述主节点根据所述分配信息将多个资源块并行上传至与每个资源块对应的存储子节点。

其中,所述根据各个存储子节点的监控信息确定每个资源块需分配的存储子节点,生成分配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主节点将所述分配信息存储至数据库。

其中,所述主节点根据所述分配信息将多个资源块并行上传至与每个资源块对应的存储子节点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主节点接收到存储子节点发送的成功上传资源块的确认信息,则将所述数据库中成功上传的资源块的状态修改为T,并在检测到每个资源块的状态均为T时,将所述资源信息的状态修改为T。

其中,所述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的主节点接收WAP客户端通过WAP端访问接口发送的需要上传的资源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节点接收所述WAP客户端发送的登陆请求,并对所述登陆请求中携带的登陆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接收所述WAP客户端发送的所述资源信息;若验证不成功,则向所述WAP客户端发送验证失败的通知信息。

其中,所述根据各个存储子节点的监控信息确定每个资源块需分配的存储子节点,生成分配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主节点将所述分配信息以xml形式发送至所述WAP客户端。

一种基于WAP端的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应用于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的主节点,所述主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WAP客户端通过WAP端访问接口发送的需要上传的资源信息;

资源信息分块模块,用于对所述资源信息进行分块处理生成多个资源块;

分配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存储子节点的监控信息确定每个资源块需分配的存储子节点,生成分配信息;

资源块上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配信息将多个资源块并行上传至与每个资源块对应的存储子节点。

其中,所述主节点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分配信息存储至数据库。

其中,所述主节点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WAP客户端发送的登陆请求,并对所述登陆请求中携带的登陆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触发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WAP客户端发送的所述资源信息;若验证不成功,则向所述WAP客户端发送验证失败的通知信息。

一种基于WAP端的访问系统,包括上述的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以及WAP客户端。

其中,所述WAP客户端的Home页导航栏包括搜索页,文件传输页,文件索引页,增值服务页,好友管理页和个人账户设置页。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WAP端的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访问方法,包括: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的主节点接收WAP客户端通过WAP端访问接口发送的需要上传的资源信息;所述主节点对所述资源信息进行分块处理生成多个资源块,并根据各个存储子节点的监控信息确定每个资源块需分配的存储子节点,生成分配信息;所述主节点根据所述分配信息将多个资源块并行上传至与每个资源块对应的存储子节点;

可见,在本方案中,用户可以通过WAP站点对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进行访问,实现对数据的上传等操作,从而使用户可以便捷的享受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所提供的云存储服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WAP端的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及访问系统,同样能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WAP端的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访问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基于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的WEB端和WAP端站点架构;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云存储WAP端站点页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WAP端访问主页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WAP端搜索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WAP端的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的WAP端访问方法及系统,以实现通过WAP端对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进行访问。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WAP端的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访问方法,包括:

S101、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的主节点接收WAP客户端通过WAP端访问接口发送的需要上传的资源信息;

其中,所述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的主节点接收WAP客户端通过WAP端访问接口发送的需要上传的资源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节点接收所述WAP客户端发送的登陆请求,并对所述登陆请求中携带的登陆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接收所述WAP客户端发送的所述资源信息;若验证不成功,则向所述WAP客户端发送验证失败的通知信息。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WAP客户端访问WFS系统之前,需要输入自己的登陆信息,这里的登陆信息可以包括用户名及用户密码,在WFS系统验证成功后,用户便可以通过客WAP户端与WFS之间封装的访问接口,对WFS系统进行访问,例如用户通过WAP客户端上传资源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客户端设计采用MVC的设计模式,Controller包封装类负责逻辑处理的类,包括与云端的连接、文件的逻辑功能、协议的构造和解析以及数据结构的简单处理等功能。Model包封装了移动终端的数据。View包负责移动终端的WAP界面呈现。

S102、所述主节点对所述资源信息进行分块处理生成多个资源块,并根据各个存储子节点的监控信息确定每个资源块需分配的存储子节点,生成分配信息;

S103、所述主节点根据所述分配信息将多个资源块并行上传至与每个资源块对应的存储子节点。

具体的,参见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WFS系统的WEB端和WAP端站点架构,可见,用户可以通过WFS系统为移动用户提供的WAP端界面对WFS系统进行访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根据各个存储子节点的监控信息确定每个资源块需分配的存储子节点,生成分配信息之后,还包括:所述主节点将所述分配信息存储至数据库。

相应的,所述主节点根据所述分配信息将多个资源块并行上传至与每个资源块对应的存储子节点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主节点接收到存储子节点发送的成功上传资源块的确认信息,则将所述数据库中成功上传的资源块的状态修改为T,并在检测到每个资源块的状态均为T时,将所述资源信息的状态修改为T。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认是否将每个资源块成功的存储至对应的存储子节点,因此需要将分配信息存储至数据库,并在资源块成功存储后,将该资源块的状态修改为T,若所有资源块均上传成功,则将整个资源信息的状态修改为T。这样若在预定时长后,检测到数据库中还存在状态不为T的资源块时,便可以为存储失败的资源块重新分配存储子节点,从而实现了存储资源的成功存储。

其中,所述根据各个存储子节点的监控信息确定每个资源块需分配的存储子节点,生成分配信息之后,还包括:所述主节点将所述分配信息以xml形式发送至所述WAP客户端,以便客户端在下一次获取资源信息时,可直接根据xml形式的分配信息对资源信息进行获取。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已有的WEB端站点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的移动端WAP站点,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便捷的享受WFS系统提供的云存储服务,并且通过大量测试,该WAP站点在人机交互和接入流畅性上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和稳定的性能,在此,WAP站点既可以理解为WAP端访问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WEB端是最基本访问终端,云存储服务均提供web访问,因此基于WFS系统的WAP站点相对于web端站点有如下不同:

(1)数据传输效率:大带宽网络覆盖区域有限,智能移动终端在2G和3G/4G传输效率上存在明显差别;

(2)使用习惯:智能移动终端从设计理念到实际应用都决定了其交互设计与PC有很大不同,例如大量的文本输入、复杂的控制操作、网络延迟等因素影响用户体验;

(3)标准:智能移动终端主流操作系统IOS和android,在网络接入和标准定制方面存在较大差别。

综上,基于移动智能终端本身的特点(操作屏幕尺寸较小、3G/4G网络带宽限制,相对PC操作灵敏性受限)以及人机交互界面使用习惯(低效率文本输入、触屏精准性存在偏差),在开发云存储服务的WAP端站点时,原有服务内容必须针对WAP终端特点进行优化和删减,同时WAP端平台的人机交互系统必须更加人性化,在界面上尽可能保持简洁明了,并且保证绝大多数操作仅使用“上下左右+确定取消键”,降低网络延迟和界面卡顿现象。考虑到移动终端上述特点,WAP端站点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方案需遵循以下原则:

(1)功能导航结构简洁,功能分区明确,菜单深度不超过三级;

(2)功能分区相似情况下,保持页面结构分区的顺序和布局;

(3)操作界面简洁,只保留主要操作说明和按钮;

(4)界面应有便捷的返回上一级操作按钮;

(5)WAP站点页面尽量避免过多文本输入,用按钮和选择键替代;

(6)为保证访问速度,WAP页面功能说明尽量少使用多媒体指示内容;

(7)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终端混合测试,保证WAP端站点在不同系统和移动终端上的兼容性。

因此,根据上述原则,需对客户端访问界面进行如下改动:

(1)简化WAP站点客户端访问界面,功能分区简单明了。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

(2)以WEB站点云存储客户端为基础,进行WAP设计时,将导航和功能合并为同一分区,保留WEB核心功能,WAP导航页面设计如图4所示:

(3)二级页面和主页面保持相同的布局和顺序,在界面右下角都有便捷的返回按钮,如图5所示。

(4)为保证访问服务的流畅性,解决网络延迟问题,取消多媒体文件在线预览功能。

(5)取消含有复杂条件选择的高级索引功能操作,保留基本的搜索功能。

(6)WEB端鼠标右键弹出文件操作选项,在WAP站点客户端设计上采用确定键替代。

(7)单一文件上传方案采用xhtml控件实现,多文件上传目前只支持android平台。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与上文描述的访问方法可以相互参照。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WAP端的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应用于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的主节点,所述主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100,用于接收WAP客户端通过WAP端访问接口发送的需要上传的资源信息;

资源信息分块模块200,用于对所述资源信息进行分块处理生成多个资源块;

分配信息生成模块300,用于根据各个存储子节点的监控信息确定每个资源块需分配的存储子节点,生成分配信息;

资源块上传模块400,用于根据所述分配信息将多个资源块并行上传至与每个资源块对应的存储子节点。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节点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分配信息存储至数据库。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节点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WAP客户端发送的登陆请求,并对所述登陆请求中携带的登陆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触发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WAP客户端发送的所述资源信息;若验证不成功,则向所述WAP客户端发送验证失败的通知信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节点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分配信息以xml形式发送至所述WAP客户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WAP端的访问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W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以及WAP客户端。

综上可见,在本方案中实现了移动终端和WFS云存储系统的互联,所有用户均可通过便携的移动终端访问云存储服务,同时节约了硬件存储设备的成本。该移动端云存储具有如下优点:

(1)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存储:用户通过开通服务分配专属存储空间,统一安全的管理机制,确保个人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2)访问方式灵活共享:用户可通过个人云端设置实现文件共享和其他操作;

(3)高效率检索功能:通过条件检索、算法优化的操作,能快速定位特定文件;

(4)云端文件自动备份:移动端和PC端可实现互联,通过WAP端能将PC和终端重要文件自动备份至服务器;

(5)冗余算法:通过冗余算法,循环检测文件名和大小相同的文件,并删除重复文件,节约云端空间;

(6)优化界面,提高易操作性:使用上向左右键+确定取消键可在WAP端站点实现云存储服务所有操作;

(7)稳定流畅的性能:系统、访问界面经算法优化和规划功能分区后,更加流畅,可以满足365×24小时的不间断在线。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