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8943发布日期:2018-06-05 20:24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省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省力装置,且特别关于一种装拆框架结构的省力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今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普及。根据实际上的需要,一些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也变得比较大型。为了使这些大型的计算机系统的操作能够更灵活,计算机系统中相关的配件已设计成能够让使用者装拆或更换。

因此,如何让用户简单容易地装拆计算机系统的配件,并且减低装拆时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的机会,无疑为业界一个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省力装置,其能有效避免使用者将把手拉起而强行把框架结构自机壳拆离,因而导致框架结构或机壳破坏的机会。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省力装置,其包含机壳、框架结构与锁固件,机壳具有侧板,框架结构位于机壳内,框架结构包含框体、锁附结构与把手,框体具有相连接的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第一边框实质上与侧板相互平行,第二边框实质上与第一边框相互垂直,锁附结构至少部分呈L形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连接第一边框,第二端沿第二边框延伸,把手具有卡扣部,把手枢接于第二边框,使得把手能相对第二边框转动,而卡扣部可接近或远离第二边框。锁固件锁固并穿越侧板,进而穿越第一边框,并压向锁附结构,使第二端朝远离第一边框的方向移动,在卡扣部接近第二边框时,第二端卡扣卡扣部。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锁附结构包含变形部。此变形部连接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且变形部位置对应锁固件。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锁附结构包含卡扣板。此卡扣板位于第二端,卡扣板用于卡扣卡扣部。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端至少部分位于第二边框内。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边框具有穿孔,以让卡扣部穿越。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机壳包含凸出部。此凸出部设置于侧板朝向框架结构的一侧,把手包含握柄、抵接部与枢接部。卡扣部位于握柄。抵接部对应并抵接凸出部。枢接部位于握柄与抵接部之间,枢接部与第二边框枢接。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握柄远离该枢接部延伸的一第一长度,大于该抵接部远离该枢接部延伸的一第二长度。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握柄至少部分包覆该第二边框。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锁固件为螺丝。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机壳包含至少一导引部。此导引部,设置于该侧板朝向该框架结构的一侧,该导引部与该第一边框滑动性连接。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由于锁固件锁固并穿越机壳的侧板,进而穿越框架结构的第一边框,另外,锁固件压向锁附结构,而使锁附结构的第二端朝远离第一边框的方向移动,并卡扣把手的卡扣部,因此,把手无法相对第二边框转动,而使用者也无法将把手拉起,如此一来,在锁固件自锁附结构松脱前,用户将把手拉起而强行把框架结构自机壳拆离,因而导致框架结构或机壳破坏的机会将得以有效避免。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省力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省力装置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3为图1的省力装置中锁固件远离锁附结构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其中锁固件远离锁附结构。

图4为图1的省力装置中把手相对第二边框转动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其中把手相对第二边框转动。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省力装置的正视图。

100:省力装置

110:机壳

111:侧板

112:凸出部

113:导引部

120:框架结构

121:框体

121a:第一边框

121b:第二边框

122:锁附结构

122a:第一端

122b:第二端

124:变形部

125:卡扣板

128:把手

128a:握柄

128b:抵接部

128c:枢接部

129:卡扣部

130:锁固件

D1:第一长度

D2:第二长度

H: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之复数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词汇(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其通常的意涵,其意涵系能够被熟悉此领域者所理解。更进一步的说,上述之词汇在普遍常用之字典中之定义,在本说明书的内容中应被解读为与本发明相关领域一致的意涵。除非有特别明确定义,这些词汇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涵。

如图1至图2所示,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省力装置100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省力装置100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省力装置100包含机壳110、框架结构120与锁固件130,机壳110具有侧板111,框架结构120位于机壳110内,框架结构120包含框体121、锁附结构122与把手128,框体121具有相连接的第一边框121a与第二边框121b,第一边框121a实质上与机壳110的侧板111相互平行,第二边框121b实质上与第一边框121a相互垂直,锁附结构122至少部分呈L形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22a与第二端122b,第一端122a连接框体121的第一边框121a,第二端122b沿框体121的第二边框121b延伸,把手128具有卡扣部129,且把手128枢接于框体121的第二边框121b,使得把手128能够相对第二边框121b转动,当把手128相对第二边框121b转动时,把手128的卡扣部129可接近或远离第二边框121b,锁固件130锁固并穿越侧板111,进而穿越第一边框121a,并压向锁附结构122,使锁附结构122的第二端122b朝远离第一边框121a的方向移动,在把手128的卡扣部129接近框体121的第二边框121b时,使得锁附结构122的第二端122b卡扣把手128的卡扣部129。在实际的应用中,机壳110可为计算机系统的机壳,而框架结构120则可连接相关的印刷电路板(图未表示)。

具体而言,由于锁固件130锁固并穿越机壳110的侧板111,进而穿越框架结构120的第一边框121a,因此,锁固件130能够固定框架结构120与机壳110的相对位置。在此状况下,用户无法把框架结构120自机壳110拆离。在实际的应用中,锁固件130可为螺丝,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另外,由于锁固件130压向锁附结构122,而使锁附结构122的第二端122b朝远离第一边框121a的方向移动,因此,如图2所示,当把手128的卡扣部129接近框体121的第二边框121b时,朝远离第一边框121a的方向移动的第二端122b会卡扣把手128的卡扣部129。如此一来,把手128无法相对第二边框121b转动,而使用者也无法将把手128拉起。在本实施方式中,锁附结构122还包含卡扣板125,卡扣板125位于锁附结构122的第二端122b,卡扣板125用于卡扣卡扣部129。

换句话说,当锁固件130锁固并穿越侧板111,进而穿越第一边框121a,并压向锁附结构122时,框架结构120与机壳110的相对位置固定,而把手128也无法相对第二边框121b转动,也就是使用者无法将把手128拉起。如此一来,在锁固件130自锁附结构122松脱前,使用者将把手128拉起而强行把框架结构120自机壳110拆离,因而导致框架结构120或机壳110破坏的机会将得以有效避免。

另外,为了要节省空间,如图2所示,锁附结构122的第二端122b至少部分位于框体121的第二边框121b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边框121b具有穿孔H,用于让把手128的卡扣部129穿越。

如图3所示,其为图1的省力装置100中锁固件130远离锁附结构122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其中锁固件130远离锁附结构122。在实际操作时,如图3所示,使用者先把锁固件130松脱,以使锁固件130远离锁附结构122。具体而言,锁附结构122还包含变形部124,变形部124连接于第一端122a与第二端122b之间,且变形部124的位置对应锁固件130。当锁固件130压向变形部124时,变形部124产生弹性变形,以使锁附结构122的第二端122b可朝远离第一边框121a的方向移动,而变形部124因弹性变形储存一弹性势能。因此,当锁固件130远离锁附结构122后,锁固件130不再压向锁附结构122,变形部124将把储存的弹性势能释放,而锁附结构122的第二端122b朝第一边框121a的方向复位,因此,锁附结构122的第二端122b不再卡扣把手128的卡扣部129。

如图4所示,其为图1的省力装置100中把手128相对框体121的第二边框121b转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锁固件130自锁附结构122松脱后,使用者可以将把手128拉起。如此一来,用户可以把框架结构120自机壳110拆离,或是把框架结构120安装至机壳110。

进一步而言,机壳110包含至少一导引部113(如图1)。导引部113设置于侧板111朝向框架结构120的一侧,导引部113与第一边框121a滑动性连接。具体而言,导引部113可为两个垂直滑轨组成的结构,而框架结构120至少部分可在垂直滑轨之间相对机壳110滑动。因此,当用户把框架结构120自机壳110拆离,或是把框架结构120安装至机壳110时,框架结构120均可受到导引部113的导引。

如图1至图4所示,机壳110包含凸出部112,凸出部112设置于侧板111朝向框架结构120的一侧。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把手128包含握柄128a、抵接部128b与枢接部128c。卡扣部129位于握柄128a。当把手128接近框体121的第二边框121b时(如图1至图3),抵接部128b对应并抵接凸出部112。枢接部128c位于握柄128a与抵接部128b之间,枢接部128c与第二边框121b枢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把框架结构120自机壳110拆离,或是把框架结构120安装至机壳110时,可以达到省力的效果,如上所述,把手128的抵接部128b对应并抵接机壳110的凸出部112。而且,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握柄128a远离枢接部128c延伸的第一长度D1,大于抵接部128b远离枢接部128c延伸的第二长度D2。因此,举例而言,在凸出部112朝下方抵接抵接部128b的情况下,当使用者把持握柄128a而施加力量将握柄128a转动向第二边框121b时,抵接部128b抵接凸出部112的力量将因为杠杆而倍增,而自凸出部112施加在抵接部128b的反作用力,将有助用户把框架结构120安装至机壳110,从而达到省力的效果。

为了要节省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所示,当把手128接近框体121的第二边框121b时,把手128的握柄128a(如图4)至少部分包覆第二边框121b。

如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省力装置100的正视图。举例而言,如图5所示,在凸出部112朝上方抵接抵接部128b的情况下,当使用者把握握柄128a而施加力量将握柄128a拉起时,抵接部128b抵接凸出部112的力量将因为杠杆而倍增,而自凸出部112施加在抵接部128b的反作用力,将有助用户把框架结构120自机壳110拆离,从而能够达到省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锁固件锁固并穿越机壳的侧板,进而穿越框架结构的第一边框,另外,锁固件压向锁附结构,而使锁附结构的第二端朝远离第一边框的方向移动,并卡扣把手的卡扣部,因此,把手无法相对第二边框转动,而使用者也无法将把手拉起。如此一来,在锁固件自锁附结构松脱前,用户将把手拉起而强行把框架结构自机壳拆离,因而导致框架结构或机壳破坏的机会将得以有效避免。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