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件更新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3415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固件更新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系统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件更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事例中,往往是一个PCH(集成南桥)对应一个CPLD,PCH直接对CPLD的固件进行更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出现例如两个PCH共用了一个CPLD的情况,那么此刻更新CPLD固件(FW,firmware)的时候就会出现抢占资源的问题或只有一个PCH能更新CPLD FW的尴尬局面。以此类推,且当出现多个PCH共用一个CPLD的时候,这也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件更新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个PCH共用了一个CPLD的情况下,PCH对CPLD的固件进行更新时的抢占资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件更新系统,包括:一第一南桥芯片,产生一第一更新请求信号及一第一固件更新文件;一第二南桥芯片,产生一第二更新请求信号及一第二固件更新文件;一控制器,包含一固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南桥芯片及所述第二南桥芯片,接收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及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判断并产生一控制信号;一切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南桥芯片及所述第二南桥芯片,以及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依据所述控制信号切换,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南桥芯片或所述第二南桥芯片导通后,接收所述第一固件更新文件或所述第二固件更新文件,并传送至所述控制器的所述固件单元并储存,进而实现所述控制器的固件更新。

于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第三南桥芯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切换模块,产生一第三更新请求信号及一第三固件更新文件,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及所述第三更新请求信号,判断并生成所述控制信号,并传送至所述切换模块,所述切换模块依据所述控制信号切换,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南桥芯片或所述第二南桥芯片或所述第三南桥芯片导通后,接收所述第一固件更新文件或所述第二固件更新文件或所述第三固件更新文件,并传送至所述控制器的所述固件单元并储存,进而实现所述控制器的固件更新。

于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并生成所述控制信号的方法为,所述控制器依据接收到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及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的顺序,选择在先接收到的更新请求信号对应的南桥芯片与所述切换模块导通,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于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及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前,所述切换模块与所述第一南桥芯片及所述第二南桥芯片其中之一导通。

于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并生成所述控制信号的方法为,当所述控制器同时接收到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及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时,所述控制器生成所述控制信号,所述切换模块依据所述控制信号不切换。

于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模块依据所述控制信号切换后,生成并传送一电平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依据所述电平信号判断所述切换模块是否切换成功,若切换成功,所述控制器发送一切换成功信号至与所述切换模块导通的所述第一南桥芯片或所述第二南桥芯片。

于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若切换不成功,所述控制器依据一预设次数轮询接收所述电平信号,并依据所述电平信号判断所述切换模块是否切换成功,若切换成功,则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切换成功信号至与所述切换模块导通的所述第一南桥芯片或所述第二南桥芯片,若仍切换不成功,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切换模块退出切换。

于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及所述控制信号为GPIO信号。

于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为复杂可编程逻辑装置。

于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南桥芯片、所述第二南桥芯片通过JTAG接口与所述切换模块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固件更新方法,应用于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所述固件更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南桥芯片产生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南桥芯片产生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和/或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判断并生成所述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切换模块;所述切换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切换,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南桥芯片或所述第二南桥芯片导通后,接收所述第一固件更新文件或所述第二固件更新文件,并传送至所述控制器的所述固件单元;所述控制器的所述固件单元接收并储存所述第一固件更新文件或所述第二固件更新文件,以实现所述控制器的固件更新。

于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模块依据所述控制信号切换后,生成并传送一电平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依据所述电平信号判断所述切换模块是否切换成功,若切换成功,所述控制器发送一切换成功信号至与所述切换模块导通的所述第一南桥芯片或所述第二南桥芯片。

于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南桥芯片配置第一请求信号发送引脚以及第一切换成功信号接收引脚,对所述第二南桥芯片配置第二请求信号发送引脚以及第二切换成功信号接收引脚;所述第一南桥芯片通过拉低所述第一请求信号发送引脚以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所述第二南桥芯片通过拉低所述第二请求信号发送引脚以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所述第一南桥芯片以预设时间周期检测所述第一切换成功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当所述第一切换成功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为低时,判断所述第一切换成功信号接收引脚接收到所述切换成功信号,所述第一南桥芯片发送所述第一固件更新文件至所述控制器以更新所述控制器的固件单元;所述第二南桥芯片以预设时间周期检测所述第二切换成功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当所述第二切换成功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为低时,判断所述第二切换成功信号接收引脚接收到所述切换成功信号,所述第二南桥芯片发送所述第二固件更新文件至所述控制器以更新所述控制器的固件单元。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固件更新方法及系统,包括:一第一南桥芯片,产生一第一更新请求信号及一第一固件更新文件;一第二南桥芯片,产生一第二更新请求信号及一第二固件更新文件;一控制器,包含一固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南桥芯片及所述第二南桥芯片,接收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及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判断并产生一控制信号;一切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南桥芯片及所述第二南桥芯片,以及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依据所述控制信号切换,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南桥芯片或所述第二南桥芯片导通后,接收所述第一固件更新文件或所述第二固件更新文件,并传送至所述控制器的所述固件单元并储存,进而实现所述控制器的固件更新。本发明通过设置切换模块,且由控制器控制切换模块来决定当前的控制器与哪个南桥芯片相连,保证控制器在同一时间只与一个南桥芯片相连,只接受一个南桥芯片发送的固件更新文件,以对控制器的固件进行更新,本发明还可避免多个PCH同时刷写CPLD的情况,增加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固件更新系统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固件更新系统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固件更新系统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固件更新方法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0 固件更新系统

110 第一南桥芯片

111 第二南桥芯片

120 控制器

130 切换模块

200 固件更新系统

210 第一南桥芯片

211 第二南桥芯片

220 CPLD

230 切换模块

300 固件更新系统

310 第一南桥芯片

311 第二南桥芯片

312 第三南桥芯片

320 CPLD

330 切换模块

400 固件更新方法

401~404 方法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请参阅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固件更新系统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组成示意图。所述固件更新系统100,包括:一第一南桥芯片110、一第二南桥芯片111、一控制器120、一切换模块130。

其中,所述第一南桥芯片110产生一第一更新请求信号及一第一固件更新文件;所述第二南桥芯片111产生一第二更新请求信号及一第二固件更新文件;

所述控制器120包含一固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南桥芯片110及所述第二南桥芯片111,所述控制器120接收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及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判断并产生一控制信号。

所述切换模块130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南桥芯片110及所述第二南桥芯片111,以及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20,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依据所述控制信号切换,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南桥芯片110或所述第二南桥芯片111导通后,接收所述第一固件更新文件或所述第二固件更新文件,并传送至所述控制器120的所述固件单元并储存,进而实现所述控制器120的固件更新。

优选的,所述判断并生成所述控制信号的方法为,所述控制器120依据接收到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及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的顺序,选择在先接收到的更新请求信号对应的南桥芯片与所述切换模块导通,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于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120接收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及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前,所述切换模块130与所述第一南桥芯片110及所述第二南桥芯片111其中之一导通。例如,所述控制器120默认与所述第一南桥芯片110通信,此时接收到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时,所述切换模块130进行切换,以使所述控制器120与所述第二南桥芯片111导通。

于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并生成所述控制信号的方法为,当所述控制器120同时接收到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及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时,所述控制器120生成所述控制信号,所述切换模块130依据所述控制信号不切换。即此时控制器120不与任何南桥芯片相连或者保持已经连接的南桥芯片。

于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模块130依据所述控制信号切换后,生成并传送一电平信号至所述控制器120,所述控制器120依据所述电平信号判断所述切换模块是否切换成功,若切换成功,所述控制器120发送一切换成功信号至与所述切换模块130导通的所述第一南桥芯片110或所述第二南桥芯片111。

于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若切换不成功,所述控制器120依据一预设次数轮询接收所述电平信号,并依据所述电平信号判断所述切换模块130是否切换成功,若切换成功,则所述控制器120发送所述切换成功信号至与所述切换模块130导通的所述第一南桥芯片110或所述第二南桥芯片111,若仍切换不成功,则所述控制器120控制所述切换模块130退出切换。对切换的成功与否设置判断次数上限,且当经过预设次数的判断后得到的结果均为切换不成功时,推出切换操作,即防止系统一直处于切换判断的死循环中,增加系统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

进一步参阅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固件更新系统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为图1所示的固件更新系统10的一具体应用示意图。所述固件更新系统200包括第一南桥芯片210、第二南桥芯片211、CPLD220、切换模块230。

优选的,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及所述控制信号为GPIO信号。优选的,所述控制器120为复杂可编程逻辑装置(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且优选的,所述第一南桥芯片210、所述第二南桥芯片211通过JTAG接口与所述切换模块230连接。每个所述南桥芯片均将GPIO01和GPIO02配置为与所述CPLD220通信,且所述第一南桥芯片210通过所述GPIO01发送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且所述第二南桥芯片211通过所述GPIO01发送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所述第一南桥芯片210通过所述GPIO02接收所述CPLD220反馈的切换成功信号,所述第二南桥芯片211通过所述GPIO02接收所述CPLD220反馈的切换成功信号,且所述切换模块230通过JTAG接口接收所述第一南桥芯片210发送的所述第一固件更新文件,并通过JTAG接口将所述第一固件更新文件发送至所述CPLD220以对所述CPLD220的固件进行更新。且所述切换模块230通过JTAG接口接收所述第二南桥芯片211发送的所述第二固件更新文件,并通过JTAG接口将所述第二固件更新文件发送至所述CPLD220以对所述CPLD220的固件进行更新。

进一步的,参阅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固件更新系统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的固件更新系统300相对于图2所示的固件更新系统200来说,添加了第三南桥芯片312,具体的,所述固件更新系统300包括第一南桥芯片310、第二南桥芯片311、第三南桥芯片312、CPLD320、切换模块330。

优选的,所述第三南桥芯片312电性连接所述CPLD320与所述切换模块330,产生一第三更新请求信号及一第三固件更新文件,所述CPLD320接收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及所述第三更新请求信号,判断并生成所述控制信号,并传送至所述切换模块330,所述切换模块330依据所述控制信号切换,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南桥芯片310或所述第二南桥芯片311或所述第三南桥芯片312导通后,接收所述第一固件更新文件或所述第二固件更新文件或所述第三固件更新文件,并传送至所述CPLD320的所述固件单元并储存,进而实现所述控制器的固件更新。

优选的,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所述第三更新请求信号及所述控制信号为GPIO信号。且优选的,所述第一南桥芯片310、所述第二南桥芯片311、第三南桥芯片312通过JTAG接口与所述切换模块330连接。每个所述南桥芯片均将GPIO01和GPIO02配置为与所述CPLD320通信,且所述第一南桥芯片310通过所述GPIO01发送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且所述第二南桥芯片311通过所述GPIO01发送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且所述第三南桥芯片312通过所述GPIO01发送所述第三更新请求信号,所述第一南桥芯片310通过所述GPIO02接收所述CPLD320反馈的切换成功信号,所述第二南桥芯片311通过所述GPIO02接收所述CPLD320反馈的切换成功信号,所述第三南桥芯片312通过所述GPIO02接收所述CPLD320反馈的切换成功信号,且所述切换模块330通过JTAG接口接收所述第一南桥芯片310发送的所述第一固件更新文件,并通过JTAG接口将所述第一固件更新文件发送至所述CPLD320以对所述CPLD320的固件进行更新。且所述切换模块330通过JTAG接口接收所述第二南桥芯片311发送的所述第二固件更新文件,并通过JTAG接口将所述第二固件更新文件发送至所述CPLD320以对所述CPLD320的固件进行更新。且所述切换模块330通过JTAG接口接收所述第三南桥芯片312发送的所述第三固件更新文件,并通过JTAG接口将所述第三固件更新文件发送至所述CPLD320以对所述CPLD320的固件进行更新。

进一步参阅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固件更新方法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固件更新方法400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中,所述固件更新方法400包括:

401:所述第一南桥芯片110产生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120;所述第二南桥芯片111产生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120;

402:所述控制器120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和/或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判断并生成所述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切换模块130;

403:所述切换模块130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切换,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南桥芯片110或所述第二南桥芯片111导通后,接收所述第一固件更新文件或所述第二固件更新文件,并传送至所述控制器120的所述固件单元;

404:所述控制器120的所述固件单元接收并储存所述第一固件更新文件或所述第二固件更新文件,以实现所述控制器120的固件更新。

于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模块130依据所述控制信号切换后,生成并传送一电平信号至所述控制器120,所述控制器120依据所述电平信号判断所述切换模块130是否切换成功,若切换成功,所述控制器120发送一切换成功信号至与所述切换模块130导通的所述第一南桥芯片110或所述第二南桥芯片111。

所述方法400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南桥芯片110配置第一请求信号发送引脚以及第一切换成功信号接收引脚,对所述第二南桥芯片111配置第二请求信号发送引脚以及第二切换成功信号接收引脚;

所述第一南桥芯片110通过拉低所述第一请求信号发送引脚以向所述控制器120发送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所述第二南桥芯片111通过拉低所述第二请求信号发送引脚以向所述控制器120发送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

所述第一南桥芯片110以预设时间周期检测所述第一切换成功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当所述第一切换成功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为低时,判断所述第一切换成功信号接收引脚接收到所述切换成功信号,所述第一南桥芯片110发送所述第一固件更新文件至所述控制器120以更新所述控制器的固件单元;所述第二南桥芯片111以预设时间周期检测所述第二切换成功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当所述第二切换成功信号接收引脚的电平状态为低时,判断所述第二切换成功信号接收引脚接收到所述切换成功信号,所述第二南桥芯片111发送所述第二固件更新文件至所述控制器120以更新所述控制器120的固件单元。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固件更新方法及系统,包括:一第一南桥芯片,产生一第一更新请求信号及一第一固件更新文件;一第二南桥芯片,产生一第二更新请求信号及一第二固件更新文件;一控制器,包含一固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南桥芯片及所述第二南桥芯片,接收所述第一更新请求信号及所述第二更新请求信号,判断并产生一控制信号;一切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南桥芯片及所述第二南桥芯片,以及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依据所述控制信号切换,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南桥芯片或所述第二南桥芯片导通后,接收所述第一固件更新文件或所述第二固件更新文件,并传送至所述控制器的所述固件单元并储存,进而实现所述控制器的固件更新。本发明通过设置切换模块,且由控制器控制切换模块来决定当前的控制器与哪个南桥芯片相连,保证控制器在同一时间只与一个南桥芯片相连,只接受一个南桥芯片发送的固件更新文件,以对控制器的固件进行更新,本发明还可避免多个PCH同时刷写CPLD的情况,增加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