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异构时序数据库的数据在线迁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6569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支持异构时序数据库的数据在线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数据迁移前先进行目标数据库和源数据库的准备,并确定切换的时间和频率;

步骤2:完成目标数据库和源数据库的准备后,部署多路数据代理;

步骤3:将多路数据代理接入目标数据库,设计目标数据库优先级并设置暂时禁用业务应用;

步骤4:启动源数据库的数据泵;

步骤5:将业务应用的数据操作指向多路数据代理,重新启动业务应用;

步骤6:历史数据和日志数据在源数据库进行压缩,并传到目标数据库;

步骤7:目标数据拾取器接收从源数据库传入的历史数据并进行目标数据库的数据恢复;

步骤8:根据原设定的切换的时间判断是否到达时间截止点;

步骤9:当时间戳未到达截止点时间时,返回步骤7;到达截止点时间时,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10:启动中断程序,中断历史数据接收程序,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11:启用日志补登程序,对日志数据进行补登;

步骤12:判断已经传输完成的日志数据是否补登完成;

步骤13:当日志数据已经补登完成时,进入下一步骤;当日志数据没有补登完成时,返回步骤11;

步骤14:启动目标数据库的结点并停用源数据库;

步骤15:多路数据代理停止日志创建,创建日志停止标识;

步骤16:多路数据代理自动切换至目标数据库的时序数据库读写;

步骤17:源数据库服务器正式下线,完成数据迁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异构时序数据库的数据在线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数据迁移前准备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1.1:准备好一个目标数据库并把目标数据库部署好,目标数据库为X-DB数据库;

步骤1.2:准备好源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泵;

步骤1.3:准备好X-DB数据库操作日志创建模块;

步骤1.4:准备好X-DB数据库的数据操作引擎;

步骤1.5:确定目标数据库与源数据库的接口切换的时间截止点,同时确定数据抽取的频率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异构时序数据库的数据在线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多路数据代理启动后,需要从配置可读取可用目标结点及其优先级信息,并启用专用线程周期性检测各目标结点的可用性、CPU空闲、内存空闲、存储空间和网络跳点数信息,并通过相应影响因子计算其权限,形成按权重顺序排列的可用服务节点列表,当节点读写异常时,从节点列表中优先选择权重较大的服务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异构时序数据库的数据在线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多路数据代理拦截并配置源数据库、目标数据库数据日志和目标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异构时序数据库的数据在线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6中目标数据库的时序数据库读写过程为;

步骤16.1:判断是否有日记停止标识;

步骤16.2:当有日记停止标识时,选择可用的目标服务器,并对时序数据库进行写数操作,完成写数过程;当没有日记停止标识时,创建目标数据库数据日志,对目标数据库数据日志压缩并传输,进入步骤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支持异构时序数据库的数据在线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6.2中时序数据库进行写数操作中出现异常时进行服务结点调度,服务结点调度的过程为:

步骤16.2.1:启动数据代理,读入可用的目标结点的信息;

步骤16.2.2:检测目标节点的可用性、CPU信息、存储信息、内存信息和距离信息;

步骤16.2.3:时序数据库进行写数操作;

步骤16.2.4:多路数据代理检测到写数异常时,回滚本周期的时序数据读写操作;

步骤16.2.5:构造目标数据库目标结点和权重表;

步骤16.2.6:关联可用的目标结点,并进行时序数据存取,完成服务结点调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异构时序数据库的数据在线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在线迁移方法为源数据库向目标数据库在业务应用在线的情况下进行数据迁移。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