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目机器视觉的非接触投影交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844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投影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分析、教育、商业和娱乐等许多领域中,都要用到投影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投影屏幕除了用于信息的显示,还需要与用户进行交互,对屏幕上的内容进行操作。例如,动作者可以站在多个对象的大型视频屏幕投影的前面。动作者可以利用身体活动来移动这些对象,或者是产生、变更和操纵这些对象。基于动作者的活动的不同效果可以由处理系统来计算,并显示在显示屏上。

目前,采用摄像头的手势识别与动作识别交互技术,主要通过摄像头追踪图像,以人体或手掌作为识别对象,进行动作行为捕捉,但精度普遍不高,且无法将使用者的动作形象与背景图像进行三维合成显示,降低了用户的沉浸感和娱乐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双目机器视觉的非接触投影交互系统,该系统能够准确的捕捉使用者的手势与动作,实现三维空间内的交互图像显示,增强了用户体验度。

一种基于双目机器视觉的非接触投影交互系统,包括显示幕布、计算机主机、双目摄像机、投影仪和图像控制处理器,双目摄像机设置于显示幕布上方,双目摄像机的输出端与图像控制处理器连接,图像控制处理器还分别与计算机主机和投影仪的投影单元连接;所述投影仪上还集成有摄像头,摄像头与图像控制处理器连接。

优选地,投影仪上的摄像头采用固定焦距。

优选地,双目摄像机上设有多个红外照明LED光源。

优选地,双目摄像机的输出端与图像控制处理器采用无线连接。

优选地,图像控制处理器与计算机主机通过无线蓝牙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目机器视觉的非接触投影交互系统,能让用户直观自然的与智能设备实现沉浸式交互,有效提高交互效率,提高用户与智能设备交互的沉浸感,提升识别精度,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投影仪、2-双目摄像机、3-显示幕布、4-图像控制处理器、5-计算机主机、6-投影单元、7-摄像头、8-投影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双目机器视觉的非接触投影交互系统,包括显示幕布3、计算机主机5、双目摄像机2、投影仪1和图像控制处理器4,双目摄像机2设置于显示幕布3上方,双目摄像机2的输出端与图像控制处理器4连接,图像控制处理器4还分别与计算机主机5和投影仪1的投影单元6连接;所述投影仪1上还集成有摄像头7,摄像头7与图像控制处理器4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数据线连接或无线wifi直连。

双目摄像机2上集成有红外照明LED光源,红外照明LED光源发出红外线,红外线可以辅助双目摄像机2的镜头在弱光情况下捕捉图像,双目摄像机2捕捉动态肢体动作的三维图像,然后将数字化的图像传输给图像控制处理器4。

投影仪1上集成的摄像头7采用固定焦距,采集对焦范围内的图像,自然虚化远场的背景。摄像头7能够补充采集到双目摄像机2无法捕捉到的使用者背后角度的图像,采集后的图像同样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给图像控制处理器4。

与此同时,计算机主机5将待显示的背景图像传输给图像控制处理器4,图像控制处理器4中的信息处理单元将双目摄像机2、摄像头7和计算机主机5的图像信息进行合成处理,形成用户与之交互的包含3D内容的图像。

本交互系统中双目摄像机2捕捉动态图像准确,能够有效的形成3D图像,并且通过配合使用投影仪1上摄像头7捕捉的动态图像,经图像控制处理器4合成后能够形成360°视角的图像显示,图像显示的角度可以灵活切换,有效提高交互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双目机器视觉的非接触投影交互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