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打印功能的笔记本电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837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集成打印功能的笔记本电脑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打印功能的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笔记本电脑等移动智能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人们习惯于随时随地拍摄生活的瞬间并将照片存储在智能设备中,但是,在需要将存放在电脑或手机中的照片打印出来时,则仍然需要去专业的照片洗印店,这造成了很多麻烦,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价格也较为昂贵,另外,电子版本的照片没有纸质的照片所具有的收藏意义,电子数据也极易丢失,因此,如果能够通过便携的智能设备随时随地打印照片,会极大的提升人们的使用体验,然而现有的照片打印设备,工作时由于需要连接稳压电源,故不便于随身携带,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随时打印照片的便携式设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打印功能的笔记本电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打印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包括内置有打印机的主机,所述打印机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打印装置和打印控制芯片,所述打印控制芯片集成在所述主机的主板上,所述主板控制所述打印控制芯片以操纵所述打印装置进行打印作业。

优选的,所述打印装置包括沿入纸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相纸传动滚筒、导纸板、第二相纸传动滚筒以及一动力传动机构,所述第一相纸传动滚筒上方设置有滚筒状的热敏打印头,所述动力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相纸传动滚筒、第二相纸传动滚筒及热敏打印头运转,以驱动相纸从所述第一相纸传动滚筒和热敏打印头之间通过并在所述导纸板上输送。

优选的,所述第二相纸传动滚筒上方还设置有第三相纸传动滚筒,所述动力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三相纸传动滚筒运转,以驱动相纸从所述第三相纸传动滚筒与所述第二相纸传动滚筒之间通过。

优选的,所述打印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第一相纸传动滚筒、导纸板、第二相纸传动滚筒、热敏打印头及第三相纸传动滚筒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和主机的外壳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出纸口和入纸口,所述第一相纸传动滚筒邻近所述入纸口设置。

优选的,所述打印装置还包括有导纸槽,所述导纸槽沿入纸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相对的内壁,所述相纸在导纸板上输送时,其两端边缘嵌入所述导纸槽中。

优选的,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一蜗杆及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组,所述蜗轮组包括第一蜗轮、第二蜗轮、第三蜗轮和第四蜗轮,所述第一蜗轮固定在所述第一相纸传动滚筒一侧并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第二蜗轮固定在所述热敏打印头一侧并与所述第一蜗轮啮合,所述第三蜗轮固定在所述第二相纸传动滚筒一侧并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第四蜗轮固定在所述第三相纸传动滚筒一侧并与所述第三蜗轮啮合,所述蜗杆的一端连接一伺服电机以提供旋转动力。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相纸传感器,所述相纸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入纸口与所述第一相纸传动滚筒之间的壳体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的出纸口和入纸口共用一个相纸出入口,所述主机的外壳上的出纸口和入纸口共用一个相纸出入口。

优选的,所述打印装置和所述主机共用电池及供电电源。

优选的,所述主机内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打印装置邻近所述散热装置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集成打印功能的笔记本电脑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笔记本电脑中集成了打印机功能,通过笔记本电脑的供电电源及电池向打印装置供电,然后通过在笔记本电脑主板上集成打印控制芯片,使笔记本电脑这样的便携设备也可以具有打印的功能,便于用户随时随地打印纸质的照片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的打印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的打印装置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的动力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机 11-主板

12-排线 13-相纸出入口

2-显示屏 3-打印装置

31-壳体 32-第一相纸传动滚筒

33-导纸板 34-第二相纸传动滚筒

35-热敏打印头 36-导纸槽

38-第三相纸传动滚筒 39-相纸传感器

4-打印控制芯片 5-电池及供电电源

6-散热装置 7-动力传动机构

71-蜗杆 72-第一蜗轮

73-第二蜗轮 74-第三蜗轮

75-第四蜗轮 76-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参照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打印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包括主机1及与所述主机1枢接的显示屏2,所述主机1中内置有打印机,所述打印机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打印装置3和打印控制芯片4,所述打印控制芯片4集成在所述主机1的主板11上,所述主板11控制所述打印控制芯片4以操纵所述打印装置3进行打印作业,具体的,参照图1所示,所述打印装置3与所述打印控制芯片4通过主机内部的排线12电连接。

具体的,所述打印装置3包括沿入纸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相纸传动滚筒32、导纸板33、第二相纸传动滚筒34以及一动力传动机构7,所述第一相纸传动滚筒32上方设置有滚筒状的热敏打印头35,所述动力传动机构7驱动所述第一相纸传动滚筒32、第二相纸传动滚筒34及热敏打印头35运转,以驱动相纸从所述第一相纸传动滚筒32和热敏打印头35之间通过并在所述导纸板33上输送。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热敏打印头35与相纸之间接触,通过所述热敏打印头35对相纸进行加热使相纸上的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改变颜色而生成影像,所述第一相纸传动滚筒32和热敏打印头35相配合用于驱动所述相纸运动,所述导纸板33起导向作用。

进一步的,参照图2-图3所示,所述第二相纸传动滚筒34上方还设置有第三相纸传动滚筒38,所述动力传动机构7驱动所述第三相纸传动滚筒38运转,以驱动相纸从所述第三相纸传动滚筒38与所述第二相纸传动滚筒34之间通过,即第二相纸传动滚筒34与第三相纸传动滚筒38相配合也用于驱动相纸运动。

具体的,参照图2-图3所示,所述打印装置3包括一壳体31,所述第一相纸传动滚筒32、导纸板33、第二相纸传动滚筒34、热敏打印头35及第三相纸传动滚筒38均设置在所述壳体31内部,所述壳体31和主机1的外壳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入纸口和出纸口,所述第一相纸传动滚筒32邻近所述入纸口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打印装置3还包括有导纸槽36,所述导纸槽36沿入纸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31的两相对的内壁,所述相纸在导纸板33上输送时,其两端边缘嵌入所述导纸槽36中。

具体的,参照图4所示,所述动力传动机构7包括一蜗杆71及与所述蜗杆71啮合的蜗轮组,所述蜗轮组包括第一蜗轮72、第二蜗轮73、第三蜗轮74和第四蜗轮75,所述第一蜗轮72固定在所述第一相纸传动滚筒32一侧并与所述蜗杆71啮合,所述第二蜗轮73固定在所述热敏打印头35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蜗轮72啮合,所述第三蜗轮74固定在所述第二相纸传动滚筒34一侧并与所述蜗杆71啮合,所述第四蜗轮75固定在所述第三相纸传动滚筒38一侧并与所述第三蜗轮74啮合,所述蜗杆71的一端连接一伺服电机76以提供旋转动力。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31内部的相纸传感器39,所述相纸传感器39固定在所述出入口与所述第一相纸传动滚筒32之间的壳体31内壁上。

优选的,参照图1-图4所示,所述壳体31上的出纸口和入纸口共用一个相纸出入口,所述主机1的外壳上的出纸口和入纸口共用一个相纸出入口。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打印装置3的入纸口和出纸口分别设置时,相纸从入纸口进入,成像后从出纸口送出,所述主机1的外壳上也需要对应设置入纸口和出纸口,当共用一个相纸出入口时,即如图1-图4所示,仅设置一个相纸出入口13时,通过所述动力传动机构7控制所述第一相纸传动滚筒32、第二相纸传动滚筒34、热敏打印头35及第三相纸传动滚筒38的旋转方向,从而使相纸入纸和出纸时均从同一出入口进出。

进一步的,参照图1所示,所述主机1内部还设置有电池及供电电源5,所述打印装置3和所述主机1共用所述电池及供电电源5,即通过所述电池及供电电源5向所述打印装置3供电。

具体的,所述主机1内设置有散热装置6,所述打印装置3邻近所述散热装置6设置以便于打印装置3散热。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