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用直流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895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具体是一种计算机用直流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计算机需要稳定的电压供电,电压不稳定,对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都有非常大的影响,现有的很多非品牌计算机出于成本考虑,设计的稳压电源不带有短路保护功能,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用直流电源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用直流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非门F1、三极管VT1、二极管D1和电感L,所述电感L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电阻R3、电阻R7和电阻R8,电阻R7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集电极,三极管VT1基极分别连接接地二极管D2负极和电阻R8另一端,三极管VT1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6、二极管D1负极和输出端Vo,电阻R6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5和非门F4输入端,非门F4输出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2和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非门F2输出端、电阻R3另一端和非门F3输入端,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和非门F1输入端,非门F1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1另一端、电阻R2另一端和非门F2输入端,所述非门F3输出端分别连接电感L另一端和二极管D1正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D2为稳压二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VCC电压为12V。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计算机用直流电源电路采用门电路配合三极管进行控制,不仅带有稳压功能,还有短路保护功能,安全性高,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符合现阶段电器小型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计算机用直流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用直流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非门F1、三极管VT1、二极管D1和电感L,所述电感L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电阻R3、电阻R7和电阻R8,电阻R7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集电极,三极管VT1基极分别连接接地二极管D2负极和电阻R8另一端,三极管VT1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6、二极管D1负极和输出端Vo,电阻R6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5和非门F4输入端,非门F4输出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2和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非门F2输出端、电阻R3另一端和非门F3输入端,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和非门F1输入端,非门F1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1另一端、电阻R2另一端和非门F2输入端,所述非门F3输出端分别连接电感L另一端和二极管D1正极;所述二极管D2为稳压二极管;所述电源VCC电压为12V。

请参阅图1,非门F1和F2及其外围元件构成一个振荡电路,振荡电路输出驱动非门F3,电感L和二极管D1组成增强转换器电路,当非门F3输出低电平时,电感L的下部接地,流过电感L内的电流增大,当非门F3输出为高电平时,能量储存在L内促使二极管D1正极电压升高,D1导通,自输出端Vo处输出稳定的电压,非门F4其调节作用,利用反馈电阻R5和R6监测输出端Vo的电压,当输出端Vo处电压升高时,会使F4的输入超过F4的阈值,F4的输出转为低电平,使F4输出端电平为0,从而降低了由振荡电路输出的电压幅值,使输出端Vo处电压保持稳定;当输出端Vo电压下降时,非门F4输出高电平,使振荡电路振荡幅度加强,进一步使输出端Vo处电压保持稳定;三极管VT1及其外围电子元件组成一个短路保护电路,当输出端Vo处发生短路故障时,三极管VT1饱和导通,通过其的电流受到电阻R7的限制,从而保护了输出端Vo处负载(图1中未示出)的安全;当此短路故障被消除后,非门F4输入端得到低电平,从而使电路恢复到稳定状态;三极管VT1基极电压预先由稳压二极管D2给定一个电平,这样,当整个电路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VT1能保持截止。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