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走线的电脑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9888阅读:1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藏式走线的电脑机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脑机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隐藏式走线的电脑机箱。



背景技术:

电脑机箱作为电脑主机的外壳,用于放置电源、主板、各种扩展板卡、安装架、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等电脑配件,并通过机箱内部的支撑部、支架、螺丝、夹子等连接件将上述各种电脑配件牢固地固定在机箱内部,形成一个集约型的整体。可见,电脑机箱主要用于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的作用,成为人们在组装电脑时最为关心的电脑配件之一。

目前机箱内的电源与主板、光驱、硬盘等的供电线一般是从主板上方穿过,直接裸露在机箱内,有时这种走线会干扰CPU风扇转动,降低了电脑工作的可靠性,同时这种走线直接裸露在机箱内,非常难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出了一种隐藏式走线的电脑机箱。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隐藏式走线的电脑机箱,包括呈长方体的箱体,所述箱体具有上下左右前后六个侧面,其中箱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为六个侧面中面积最大的两个侧面,其中箱体的右侧面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右盖板、中间板和安装板,所述中间板和安装板之间留有间隔形成一个中空夹层,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过线孔,所述安装板包括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前安装板与后安装板位于两个间隔设置的互相平行的平面内,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通过垂直于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的连接板连接,所述过线孔位于连接板上,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朝向机箱内部的一侧为其内侧,另一侧为其外侧,所述后安装板位于过线孔处设有向后安装板外侧凸起的外侧部,所述前安装板位于过线孔处设有向前安装板内侧凸起的内侧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式走线的电脑机箱的一种改进,所述过线孔的纵向长度为15~25cm,所述过线孔的横向宽度为4~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个容纳并隐藏电线的中空夹层,方便电源与主板、光驱和硬盘的连接线从主板后侧隐藏式的通过,打开机箱的左侧盖板和右侧盖板,完全看不到裸露的电线,使机箱内部更加整洁美观,同时提高了电脑工作的安全性,另外在过线孔处设置外侧部和内侧部,增加了过线孔的大小,同时可以对连接线起一个导向和保护作用,避免了连接线被过线孔的周缘割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走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隐藏式走线的电脑机箱的实施例,包括呈长方体的箱体10,所述箱体10具有上下左右前后六个侧面,其中箱体1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为六个侧面中面积最大的两个侧面,其中箱体10的右侧面即(与主板最近的侧面)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右盖板1、中间板2和安装板3,所述中间板2和安装板3之间留有间隔形成一个中空夹层23,所述安装板3上设有过线孔30,所述安装板3包括前安装板31和后安装板32,前安装板31位于安装板3前侧,连接安装光驱和硬盘等,后安装板32位于安装板3的后侧,邻近主板,前安装板31与后安装板32位于两个间隔设置的互相平行的平面内,通过这种设置,增加了中空夹层23的空间,方便走线,前安装板31和后安装板32通过垂直于前安装板31和后安装板32的连接板33连接,所述过线孔30位于连接板33上,前安装板31和后安装板32朝向机箱内部的一侧为其内侧,另一侧为其外侧,所述后安装板32位于过线孔30处设有向后安装板32外侧凸起的外侧部320,所述前安装板31位于过线孔30处设有向前安装板31内侧凸起的内侧部310,本装置通过设置一个容纳电线的中空夹层,主要是方便电源与主板、光驱和硬盘的连接线100从主板后侧隐藏式的通过,打开机箱的左侧盖板和右侧盖板,完全看不到裸露的电线,使机箱内部更加整洁美观,同时提高了电脑工作的安全性,另外在过线孔30处设置外侧部320和内侧部310,增加了过线孔30的大小,同时可以对连接线起一个导向和保护作用,避免了连接线被过线孔的周缘割伤。

所述过线孔30的纵向长度为21cm,所述过线孔的横向宽度为4.5cm。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