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校园数据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2413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校园数据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校园数据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的数量在逐年增长,校园资源的管理难度也在不断增加,教室使用情况杂乱无章,依靠人工统计不仅加大人员使用成本,而且统计效果不好,容易出差错,现今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不断应用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因此,校园信息数据的采集也需要在物联网的基础上得到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校园数据收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校园数据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教室内的若干个课桌、红外采集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课桌的上表面安装有计算机,所述红外采集装置包括若干个红外采集模块、STC单片机和第一Zigbee模块,所述红外采集模块安装在计算机的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采集模块与STC单片机相连接,所述第一Zigbee模块与STC单片机相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第二Zigbee模块、微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Zigbee模块和第二Zigbee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Zigbee模块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查询终端实现无线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红外采集模块为SFH320型红外对管。

优选的,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0V7670型摄像头。

优选的,所述微控制器的型号为STM32。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8188ETV型WiFi模块。

优选的,所述红外采集模块的数量和课桌的数量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校园数据收集系统可以实现教室座位信息的采集、传送及显示,便于展示教室利用率,不需要人工统计,使用起来十分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中:1课桌、2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校园数据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教室内的若干个课桌1、红外采集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课桌1的上表面安装有计算机2,所述红外采集装置包括若干个红外采集模块、STC单片机和第一Zigbee模块,所述红外采集模块为SFH320型红外对管,所述红外采集模块的数量和课桌1的数量相等,每个课桌1对应一个红外采集模块,红外采集模块可以探测到课桌1旁有没有人,所述红外采集模块安装在计算机2的侧面,所述红外采集模块与STC单片机相连接,所述第一Zigbee模块与STC单片机相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第二Zigbee模块、微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0V7670型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可以采集到教室内的图像,可以大范围的观察教室内的情况,所述微控制器的型号为STM32,所述第一Zigbee模块和第二Zigbee模块通信连接,红外采集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通过第一Zigbee模块和第二Zigbee模块在局域网内进行数据传输,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Zigbee模块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查询终端实现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8188ETV型WiFi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将采集到的信号发送到查询终端。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红外采集模块检测到课桌1前有没有人,然后将此信号传送到STC单片机,STC单片机将信号发送到第一Zigbee模块,同时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教室内的图像信息,随后发送到微控制器,第一Zigbee模块将红外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信息发送到第二Zigbee模块,第二Zigbee模块将红外信息发送到微控制器,随后微控制器将红外采集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信息汇聚到无线通信模块,然后无线通信模块将信息发送到查询终端供用户查询。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