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多种身份识别方式的监考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270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持多种身份识别方式的监考无人机。



背景技术:

现在大型艺术类考试参加的考生越来越多,考试规模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达到几千人同时考试。考试时候为了防止作弊往往需要由老师进行监考,监考过程中需要老师来回走动,这样容易打扰考生,影响考生思路,而且存在监考死角,因此大型考试会占用大量的人力,而且监考成本极高,效果差。

现在大型艺术类考试因此参加的考生多,经常会遇到双胞胎、多胞胎或者因化妆整形等导致面部特征相似难以辨认的考生。而现在的考试主要依靠人工进行考生身份核实,对双胞胎、多胞胎或者因化妆整形等导致面部特征相似难以辨认的考生经常无法准确的核实考生身份。

而且,现在大型考试持续的时间都比较长,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可能会暂时离开考场去卫生间或者医务室,当考生返回考场时,很难对考生的身份进行再次核实。

在考试过程中,因为监考老师的视觉死角,可能存在一些作弊的情况,而考试后无法再现考试当时的情景,不利于为解决日后的争端留下证据资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持多种身份识别方式的监考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无线充电平台和考场信息管理中心处理器: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机身和固定在机身侧壁上的四个圆形旋翼;所述机身包括固定在前端的高清摄像头和指纹采集头,内部的中央处理模块和下部的无线充电电池;所述圆形旋翼包括固定在中央的旋翼电机和与旋翼电机连接的两个旋翼叶片;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包括中央处理芯片、人脸图像处理芯片、DSP指纹图像处理芯片、影像上传模块、GPS定位模块、报警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其中人脸图像处理芯片、DSP指纹图像处理芯片、影像上传模块、GPS定位模块、报警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芯片的接口电性连接;所述高清摄像头、指纹采集头、中央处理模块和旋翼电机与无线充电电池电性连接;旋翼电机与旋翼叶片机械连接。

所述的无线充电平台包括无线充电传输装置、电线和插头。

所述的考场信息管理中心处理器,包括数据接收器、数据存取器,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无线网络,其中数据接收器、数据存取器,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无线网络与考场信息管理中心处理器的接口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高清摄像头采用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技术的摄像头。

作为优选,所述的指纹采集头采用生物射频指纹识别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GPS定位模块采用内置有考场电子地图的GPS定位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的报警模块采用电光式无线报警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采用大功率定向WIFI。

作为优选,所述的数据存取器采用储存有参加考试的考生面部信息和指纹信息的储存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无线充电电池采用无线磁感应充电电池。

作为优选,可以同时采用多个无人机,形成无人机组,实现分区监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无人机不需要考生专门配合高清摄像头,几乎可以在考生无意识的状态下获取考生脸部图像,不会形成噪音打扰考生,影响考生思路;而且无人机避免了占用大量人力、降低了监考成本极高,减少了监考死角。

2.对双胞胎、多胞胎或者容貌相似难以辨认的考生,可以利用指纹识别的方式进一步核对考生信息,因为指纹是人体独一无二的特征;指纹采集头形状小可以安装在无人机机体上在不影响考生考试的情况下完成指纹采集。

3.无人机可以实时监控,上传考场影像,为解决日后的争端留下了证据资料。

4.无人机可以实现自动复位,并在无线充电平台上进行无线充电。

5.对于非常大型的考场,可以同时应用多个监考无人机,形成无人机组,实现分区监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

首先,在考试之前,将考生在报考时留下的个人信息存储到考场信息管理中心处理器的数据存取器中。并且在GPS定位模块中录入考场的电子地图,即单个监考无人机所要监考区域的长度和宽度;根据考场内两个相邻座位之间的固定前后距离和左右距离,在GPS定位模块上设定每个考生的考试位置。通过GPS的定位和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位置,按照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的顺序设定无人机的巡逻路线,并将该巡逻路线,存储到无人机中央处理模块的中央处理芯片中。

考生进入考场后,考场信息管理中心处理器通过无线网络,向无人机中央处理器的无线通信模块发出指令,中央处理器启动无人机的旋翼电机,旋翼电机带动旋翼叶片转动,无人机启动,并且按照GPS定位模块上设定的巡逻路线,按照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的顺序,逐一通过每个考生的上方。

无人机达到预先设定的每个考试位置时,中央处理芯片发出指令,通过高清摄像头采集考生面部特征,并将该特征传输到中央处理器的人脸图像处理芯片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人脸图像通过无线网络和数据接收器,传输到考场信息管理中心处理器。考场信息管理中心处理器的人脸识别模块将该人脸图像与数据存取器中已有的人脸数据进行比对,如果核对成功,通过无线网络发出指令,无人机飞往下一个位置;如果核对不成功,触发报警模块。

考生中有双胞胎、多胞胎或者因化妆整形等导致面部图像相似的,在触发报警模块后,考场信息管理中心处理器可以通过无人机上的指纹采集头对考生的身份进行进一步核对。考生在指纹采集头按下指纹,由中央处理模块的DSP指纹图像处理芯片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指纹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和数据接收器,传输到考场信息管理中心处理器。考场信息管理中心处理器的指纹识别模块将该指纹信息同数据存取器中已有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进一步核对考生身份。

无人机在巡逻过程中,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拍摄考场内的情况,并通过影像上传模块、无线网络和数据接收器,将拍摄的情况实时上传到考场信息管理中心处理器的数据存取器,保存考场影像,为解决日后的争端留下证据资料。

考试过程中,有考生暂时离开考场去卫生间、医务室的,在考生返回考场时,考场信息管理中心处理器根据离开的考生位置,向无人机发出指令并通过GPS定位模块,指挥无人机飞到该考生位置重新扫描考生的面部特征,重新核对考生身份。

无人机在完成一遍巡逻之后,复位到复位充电位置,降落在无线充电底座上,由无线充电底座对无人机底部安装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在充电完成后,无人机重新按照顺序进行巡逻和拍摄上传考场中的考试情况,直到程序设定的考试结束时间,无人机落回复位充电位置。

无人机在完成一遍巡逻之后,复位到无线充电平台,降落在无线充电传输装置上,由无线充电传输装置对无人机底部的无线磁感应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在充电完成后,无人机重新按照顺序进行巡逻和拍摄上传考场中的考试情况,直到程序设定的考试结束时间,无人机最后落回到无线充电平台。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或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