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评价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713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村庄评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村庄的节约集约评价的一级指标的权重,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一级指标的权重包括社会效益的权重以及经济效益的权重;

以获取的所述社会效益的权重以及所述经济效益的权重,建立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

判断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是否符合一致性条件;

若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条件,获取与所述社会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以及与所述经济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所述与所述社会效益的权重相关联村庄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包括自然村密度的权重、自然村建筑密度的权重、自然村容积率的权重、宅基地空置率的权重、人均建设用地的权重以及人均住宅面积的权重;与所述经济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包括经营性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的权重以及产业用地地均产值的权重;

以获取的与所述社会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建立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二判断矩阵,以获取的与所述经济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建立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三判断矩阵;

判断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二判断矩阵以及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三判断矩阵是否符合一致性条件;

若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二判断矩阵与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三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条件,基于符合一致性条件的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计算得到与所述社会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组合权重以及与所述经济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组合权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获取的所述社会效益的权重以及所述经济效益的权重,建立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包括:基于得到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其中,A为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a11为所述社会效益的权重,a12为经济效益的权重,aij为aji的倒数,aii=ajj,(0<i≤2,0<j≤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是否符合一致性条件,包括:基于

计算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对应的特征向量W;

对W=(w1,w2)T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排序权向量W0=(w1,w2)T

基于计算得到最大特征根λmax

基于CI=(λmax-n)/(n-1),得到CR的值,其中,RI为随机构造的500个成对比较矩阵的平均CI;

若CR<0.1,判断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村庄的节约集约评价的一级指标的权重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村庄的空心化评价的一级指标的权重,所述空心化评价的一级指标的权重包括土地的权重、人口的权重以及经济的权重;

以获取的所述土地的权重、所述人口的权重以及所述经济的权重,建立空心化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

判断所述空心化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是否符合一致性条件;

若所述空心化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条件,获取与所述土地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与所述人口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以及与所述经济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所述与所述土地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包括村庄建设用地废弃率的权重、人均村庄土地面积的权重、人均村庄实际土地面积的权重,所述与所述人口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包括村庄人口空心化率的权重、村庄人口集约度的权重以及村庄人口年龄结构比的权重,所述与所述经济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包括村庄经济结构比的权重以及职业结构比的权重;

以获取的与所述土地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建立空心化评价的第二判断矩阵,与所述人口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建立空心化评价的第三判断矩阵,与所述经济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建立空心化评价的第四判断矩阵;

判断所述空心化评价的第二判断矩阵、所述空心化评价的第三判断矩阵以及所述空心化评价的第四判断矩阵是否符合一致性条件;

若所述空心化评价的第二判断矩阵、所述空心化评价的第三判断矩阵以及所述空心化评价的第四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条件,基于符合一致性条件的所述空心化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计算得到与所述土地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与所述人口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以及与所述经济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组合权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二判断矩阵与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三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条件,基于符合一致性条件的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得到与所述社会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组合权重以及与所述经济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组合权重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村庄的整治效益评价的一级指标的权重,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一级指标的权重包括整治后的社会效益的权重、整治后的生态效益的权重以及整治后的经济效益的权重;

以获取的所述整治后的社会效益的权重、所述整治后的生态效益的权重以及所述整治后的经济效益的权重,建立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

判断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是否符合一致性条件;

若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条件,获取与所述整治后的社会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与所述整治后的生态效益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以及与所述整治后的经济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所述与所述整治后的社会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包括自然村密度的权重、就业贡献率的权重、居民满意度的权重、人均建设用地的权重、人均住宅面积的权重以及生活宜居的权重,所述与所述整治后的生态效益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包括村庄美化度的权重、农田防护率的权重、污水处理率的权重、垃圾集中处理率的权重以及村庄缓冲率的权重,所述与所述整治后的经济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包括单位土地面积产出增加值的权重、居民人均农业年收入增加值的权重以及二、三产业产值增加额的权重;

以获取的与所述整治后的社会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建立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二判断矩阵,与所述整治后的生态效益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建立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三判断矩阵,与所述整治后的经济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建立整治效益评价的第四判断矩阵;

判断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二判断矩阵、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三判断矩阵以及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第四判断矩阵是否符合一致性条件;

若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二判断矩阵、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三判断矩阵以及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第四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条件,基于符合一致性条件的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计算得到与所述整治后的社会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与所述整治后的生态效益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以及与所述整治后的经济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的组合权重。

6.一种村庄评价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村庄的节约集约评价的一级指标的权重,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一级指标的权重包括社会效益的权重以及经济效益的权重;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以获取的所述社会效益的权重以及所述经济效益的权重,建立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是否符合一致性条件;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条件,获取与所述社会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以及与所述经济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所述与所述社会效益的权重相关联村庄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包括自然村密度的权重、自然村建筑密度的权重、自然村容积率的权重、宅基地空置率的权重、人均建设用地的权重以及人均住宅面积的权重;所述与所述经济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包括经营性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的权重以及产业用地地均产值的权重;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以获取的与所述社会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建立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二判断矩阵,以获取的与所述经济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建立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三判断矩阵;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二判断矩阵以及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三判断矩阵是否符合一致性条件;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若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二判断矩阵与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三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条件,基于符合一致性条件的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计算得到与所述社会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组合权重以及与所述经济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组合权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基于得到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其中,A为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a11为所述社会效益的权重,a12为经济效益的权重,aij为aji的倒数,aii=ajj,(0<i≤2,0<j≤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基于

计算所述节约集约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对应的特征向量W;

对W=(w1,w2)T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排序权向量W0=(w1,w2)T

基于计算得到最大特征根λmax

基于CI=(λmax-n)/(n-1),得到CR的值,其中,RI为随机构造的500个成对比较矩阵的平均CI;

若CR<0.1,判断所述第一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村庄的空心化评价的一级指标的权重,所述空心化评价的一级指标的权重包括土地的权重、人口的权重以及经济的权重;

第三建立模块,用于以获取的所述土地的权重、所述人口的权重以及所述经济的权重,建立空心化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空心化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是否符合一致性条件;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空心化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条件,获取与所述土地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与所述人口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以及与所述经济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所述与所述土地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包括村庄建设用地废弃率的权重、人均村庄土地面积的权重、人均村庄实际土地面积的权重,所述与所述人口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包括村庄人口空心化率的权重、村庄人口集约度的权重以及村庄人口年龄结构比的权重,所述与所述经济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包括村庄经济结构比的权重以及职业结构比的权重;

第四建立模块,用于以获取的与所述土地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建立空心化评价的第二判断矩阵,与所述人口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建立空心化评价的第三判断矩阵,与所述经济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建立空心化评价的第四判断矩阵;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空心化评价的第二判断矩阵、所述空心化评价的第三判断矩阵以及所述空心化评价的第四判断矩阵是否符合一致性条件;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若所述空心化评价的第二判断矩阵、所述空心化评价的第三判断矩阵以及所述空心化评价的第四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条件,基于符合一致性条件的所述空心化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计算得到与所述土地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与所述人口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以及与所述经济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组合权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村庄的整治效益评价的一级指标的权重,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一级指标的权重包括整治后的社会效益的权重、整治后的生态效益的权重以及整治后的经济效益的权重;

第五建立模块,用于以获取的所述整治后的社会效益的权重、所述整治后的生态效益的权重以及所述整治后的经济效益的权重,建立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

第五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是否符合一致性条件;

第六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条件,获取与所述整治后的社会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与所述整治后的生态效益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以及与所述整治后的经济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所述与所述整治后的社会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包括自然村密度的权重、就业贡献率的权重、居民满意度的权重、人均建设用地的权重、人均住宅面积的权重以及生活宜居的权重,所述与所述整治后的生态效益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包括村庄美化度的权重、农田防护率的权重、污水处理率的权重、垃圾集中处理率的权重以及村庄缓冲率的权重,所述与所述整治后的经济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包括单位土地面积产出增加值的权重、居民人均农业年收入增加值的权重以及二、三产业产值增加额的权重;

第六建立模块,用于以获取的与所述整治后的社会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建立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二判断矩阵,与所述整治后的生态效益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建立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三判断矩阵,与所述整治后的经济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建立整治效益评价的第四判断矩阵;

第六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二判断矩阵、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三判断矩阵以及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第四判断矩阵是否符合一致性条件;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若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二判断矩阵、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三判断矩阵以及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第四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条件,基于符合一致性条件的所述整治效益评价的第一判断矩阵,计算得到与所述整治后的社会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与所述整治后的生态效益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以及与所述整治后的经济效益的权重相关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的组合权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