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集代码生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7627阅读:10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数据集代码,尤其是涉及数据集代码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据集代码生成器,一般都是直接访问数据库,直接根据数据库中的表名及字段名进行代码生成,并且所有生成的代码都在同一个类文件内,不适合多表数据库。整个数据库所有代码在同一个类文件内,行数可能达到百万行,可读性差;若修改一张表则将影响整个类文件,速度也比较慢,因此不适合多表数据库。并且存在以下不足:1、直接读取数据库中的表名及字段名,生成的代码也是以混淆后的名字命名,不利于项目开发;2、不能从数据库操作源头自定义互斥锁,防数据库并发操作开发成本高;3、只能有一个人来维护,不能同时操作,且对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表名及字段名混淆的数据库,提供一种数据集代码生成方法,所生成的强类型表及字段名称均采用混淆前的名字,便于代码编写和阅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数据集代码生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连接数据库,读取数据库中的数据表、视图、表值函数,以及对应的字段、类型等信息,做数据初始化的第一步;

第二步、如果存在对应的XML文件,则读取对应数据表的XML文档数据,将混淆前数据和混淆后数据做映射,进行数据初始化的第二步;如果不存在对应的XML文件,则读取数据库设计文档(固定模板),将所述数据表及混淆前的字段进行对应,然后做数据初始化的第二步;

第三步、添加每张数据表的操作方法,软件自动解析变量,做数据初始化的第三步;

第四步、根据数据初始化的对象生成代码,并采用XML方式存储用户配置的数据;

第五步、如果修改或添加某张数据表的操作方法,选中该数据表,重复所述第三步、第四步即可,不会对其他表造成任何影响。

每张所述数据表对应的代码分别存储在对应一个的cs文件中,行数在1500行以内;读取所述数据库后,对应数据库文档进行映射数据表名和字段名,做到明文和混淆文的对应;对每张数据表的原子操作处,添加互斥锁。

本发明优点体现为以下方面:

1、每张数据表对应的代码分别存储在不同的cs文件中,行数在1500行以内,可读性强,修改任一数据表不影响其他数据表对应的代码;

2、读取数据库后,对应数据库文档进行映射数据表名和字段名,做到明文和混淆文的对应,提高项目开发效率;

3、对每张数据表的原子操作处添加互斥锁,做到源头控制,提高项目开发效率;

4、每张数据表对应一个cs文件,支持多人同时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步骤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数据集代码生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连接数据库,读取数据库中的数据表、视图、表值函数,以及对应的字段、类型、默认值、是否为空、主键等信息,做数据初始化的第一步;

第二步、如果存在对应的XML文件,则读取对应数据表的XML文档数据,将明文和混淆文做映射,初始化操作方法信息,进行数据初始化的第二步;如果不存在对应的XML文件,则读取数据库设计文档(固定模板),读取所述数据库后,对应数据库文档进行映射数据表名和字段名,做到明文和混淆文的对应,然后做数据初始化的第二步;

第三步、添加每张数据表的操作方法,软件自动解析变量,做数据初始化的第三步;

第四步、根据数据初始化的对象生成代码,对每张数据表的原子操作处添加互斥锁,并采用XML方式存储用户配置的数据,每张数据表对应的代码分别存储在对应一个的cs文件中,行数在1500行以内;

第五步、如果修改或添加某张数据表的操作方法,选中该数据表,重复第三步、第四步即可,不会对其他数据表造成任何影响。

本发明的术语解释:

强类型数据集:微软旗下VS中的一项功能;

数据库:数据存储工具 ;

表名混淆:数据库表名用随机字符命名;

字段混淆:表的字段用随机字符命名;

Cs文件:C#程序的一种后缀文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