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学生安全接送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21960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学生安全接送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身份识别及信息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学生安全接送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规定小学生上学和放学都必须由家长或委托人进行接送,有的幼儿园或小学校规定家长到教室门口接送学生,而有的学校规定下午放学时学生家长不能直接到教室来接学生,而是由各班老师将学生带到校内或校外一个固定场所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接,有时个别家长未能按时到指定地点,而老师不知道哪位学生的家长未到,所以每次都是把本班的小学生全部从教室带出来,经家长或委托人认领后再将没有家长认领的孩子带回教室等待家长来接。由于交接地点的学生、家长、委托人很多,而老师人数相对很少,再加上新生入学后老师短时间内不可能将每个学生的家长、委托人都记住,所以放学接孩子时场面比较混乱,每年都会发生冒领、代领、拐骗、伤害等重大恶性事件,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小学生安全接送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小学生安全接送管理系统,包括:

中央处理器、身份识别装置、数据库终端、校长办公室终端、教室终端、云服务器、学生家长终端,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网络分别与身份识别装置、数据库终端、校长办公室终端、教室终端、云服务器及学生家长终端进行数据交换;

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为核心部件;

所述身份识别装置能够对学生、家长、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进行采集、注册、储存、识别,能与中央处理器、数据库终端、校长办公室终端、教室终端配合使用,对学生及家长的身份特征信息进行关联注册、储存;

所述数据库终端用于存储学生、家长、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

所述校长办公室终端与中央处理器、数据库终端、教室终端、身份识别装置配合使用能够给不同的身份识别装置、教室终端匹配地址,对学生、家长及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学生姓名、学生照片、家长照片、家长称呼、家长联系方式进行匹配、注册及识别,能够实时显示播报全校各班来校签到学生的家长照片、委托人照片、学生照片、学生姓名、学生对家长的称呼,能够查询全校学生的接送时间、数量信息;

所述教室终端与中央处理器、数据库终端、身份识别装置配合使用,能够对学生、家长及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进行采集、注册、识别,在所述教室终端能够实时显示播报接送本班学生签到家长及委托人的照片、学生照片、学生姓名、学生对家长的称呼,且能够按照列表顺序播报、显示每个接送学生家长及委托人的照片、学生照片、学生姓名及学生对家长的称呼,能够查询接送本班学生来校的时间、数量信息;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向学生家长终端发送学生被接送信息;

所述学生家长终端用于家长查询、接收对应学生的接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身份识别装置、校长办公室终端、教室终端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地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教室终端采用固定式一体机和/或便携式终端设备,其中所述固定式一体机能固定在教室的墙壁上,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采用平板电脑、笔记本或智能手机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身份识别装置采用身份证识别装置、磁卡识别装置、手机识别装置、指纹识别装置、静脉识别装置、语音识别装置、人脸识别装置、虹膜识别装置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手机识别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识别手机号码识别、微信号码识别、QQ号码识别、手机二维码识别、手机APP识别。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中央处理器、数据库终端可以是相互独立安装,也可以安装在校长办公室终端和/或教室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至少一个门禁装置,安装于学生、家长进出学校的通道上,用于控制学生和家长交接时进出学校的通道,所述门禁装置可以是各种闸机与身份识别装置电性连接;

当所述身份识别装置检测到来校家长的身份特征信息与预先注册的身份特征信息不一致,则所述门禁装置无动作;

若所述身份识别装置检测到来校家长的身份特征信息与预先注册的某一学生家长的身份特征信息一致,则身份识别装置向门禁装置发出打开指令让家长来接学生,同时将识别结果的信息发送给中央处理器。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至少一个报警装置,与所述门禁装置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报警装置采用采用蜂鸣器、喇叭、振动器、警笛、报警灯、指示灯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小学生安全接送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采用了本发明的小学生安全接送管理系统,包括:

通过身份识别装置对接学生的家长及委托人进行身份识别认证,通过识别认证的家长及委托人到指定位置按照识别认证顺序等待接学生;

中央处理器从数据库终端调取与所述学生家长及委托人相对应的学生信息,并在对应的学生所在的教室终端上按照家长及委托人识别认证顺序显示学生身份特征信息及与其对应的家长及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

管理人员根据教室终端显示及播报的学生信息,带领已通过身份识别认证的家长及委托人对应的学生到上述指定位置汇合交接,所述对应的学生按照家长及委托人识别认证顺序列队,交接时在所述教室终端按照家长及委托人的识别认证顺序逐一播报每个学生的身份特征信息及对应家长及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管理人员核对家长及委托人、学生信息一致后将学生交给该家长或委托人;未来签到的家长或委托人对应的学生继续留在教室中等待。

家长或委托人接走对应的学生后,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云服务器向学生家长终端发送学生被接走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通过身份识别装置对接学生的家长及委托人进行身份识别认证之前,需要学生、家长及委托人进行前期注册,所述前期注册包括:

通过身份识别装置采集学生、家长、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进行注册,通过中央处理器、数据库终端、教室终端、校长办公室终端采集学生姓名、班级、学生照片、家长照片、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委托人姓名、委托人照片身份特征信息,经处理后关联储存至身份识别装置、数据库终端、教室终端及云服务器;

其中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包括身份证特征信息、磁卡特征信息、手机特征信息、指纹信息、静脉信息、语音信息、人脸信息、虹膜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手机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码、微信号码、QQ号码、手机二维码、手机APP。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身份识别装置中学生家长及委托人身份特征信息与中央处理器、数据库终端、教室终端、云服务器中学生、家长及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具有逻辑关联;只有学生家长及委托人通过身份识别装置认证后,在教室终端才能显示该学生家长及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及与该学生家长或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相对应的学生的身份特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当学生家长及委托人通过身份识别装置认证时,中央处理器就会通过云服务器向被接学生家长终端发送该学生将被哪一位家长及委托人接走的信息,如有异议请速与管理人员联系;当管理人员把学生交给家长及委托人触按“确认交接”键时,中央处理器就会通过云服务器向被接学生家长终端发送该学生已被哪一位家长及委托人接走信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

本发明通过身份识别装置对接送学生的家长及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只有经过身份识别装置识别认证的家长及委托人才能接学生,同时本系统还给老师和管理人员提供接送学生的家长照片、委托人照片和被接学生照片,方便老师和管理人员现场直接核对,减少了老师和管理人员凭记忆核对接送学生家长、委托人的失误、精神压力和负担,确保了被接送学生的安全;同时通过所述学生家长终端能实时查询、接收学生被接走的信息。本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增强了学校和监护人对学生安全的关注度。

通过身份识别装置与门禁装置电性连接,能有效防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校园滋事,在保证被接送学生安全的同时,也确保了校内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小学生安全接送管理系统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小学生安全接送管理系统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中央处理器;

2-身份识别装置;

3-数据库终端;

4-校长办公室终端;

5-教室终端;

6-云服务器;

7-学生家长终端;

8-门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内”、“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小学生安全接送管理系统实施方式一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所述小学生安全接送管理系统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本发明所述一种小学生安全接送管理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1、身份识别装置2、数据库终端3、校长办公室终端4、教室终端5、云服务器6及学生家长终端7。

如图1所示,所述中央处理器1为核心部件,所述中央处理器1通过网络分别与身份识别装置2、数据库终端3、校长办公室终端4、教室终端5、云服务器6及学生家长终端7进行数据交换。

如图1所示,所述身份识别装置2与中央处理器1、数据库终端3、校长办公室终端4、教室终端5配合使用,对学生、家长及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进行采集、注册、储存、识别。所述的身份特征信息包括身份证信息、手机特征信息、指纹信息、静脉信息、语音信息、人脸信息、虹膜信息、委托人照片、家长照片、与家长照片或委托人照片对应学生的照片、学生姓名及学生对家长的称呼信息、家长联系信息中其中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手机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码、微信号码、QQ号码、手机二维码、手机APP。进一步地,所述身份识别装置2、校长办公室终端4、教室终端5是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地方。所述身份识别装置2采用身份证识别装置、磁卡识别装置、手机识别装置、指纹识别装置、静脉识别装置、语音识别装置、人脸识别装置、虹膜识别装置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手机识别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识别手机号码、微信号码、QQ号码、手机二维码、手机APP。

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1、数据库终端3可以是相互独立安装。如可以安装在校长办公室终端4,可以安装在教室终端5,也可以同时安装在校长办公室终端4及教室终端5。

本发明所述身份识别装置2中学生、家长及委托人身份特征信息与中央处理器1、数据库终端3、教室终端5、云服务器6中学生、家长及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具有逻辑关联;只有学生家长及委托人通过身份识别装置2认证后,在教室终端5才能显示该学生家长及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及与该学生家长或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相对应的学生的身份特征信息。

如图1所示,所述数据库终端3用于存储学生、家长及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当家长及委托人接学生时,需要通过身份识别装置2识别认证。在识别认证时需要中央处理器1从所述数据库终端3中调取预先注册的身份特征信息进行比对。

如图1所示,所述校长办公室终端4与中央处理器1、身份识别装置2、数据库终端3、教室终端5配合使用,能够给不同的身份识别装置2、教室终端5匹配地址,对学生、家长及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学生姓名、学生照片、家长照片、委托人照片、家长称呼、家长联系方式进行匹配、注册及识别,能够实时显示播报全校各班来校签到学生的家长照片、委托人照片、学生照片、学生姓名、学生对家长的称呼,能够查询全校学生来校的接送时间、数量信息。

如图1所示,所述教室终端5与中央处理器1、身份识别装置2及数据库终端3配合使用,能够对学生、家长及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进行采集、注册、识别,在所述教室终端5能够实时显示播报接送本班学生签到家长的照片、委托人的照片、学生照片、学生姓名、学生对家长的称呼,且能够按照列表顺序播报、显示每个接送学生家长的照片、委托人照片、学生照片、学生姓名及学生对家长的称呼,能够查询接送本班学生来校签到的时间、数量信息。

本发明所述教室终端5能采用固定式一体机,也能采用便携式终端设备,还可以同时设置以上两种形式。其中,所述固定式一体机能固定在教室的墙壁上,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采用平板电脑、笔记本或智能手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尤适用于离开教室操作的情况。

本发明所述身份识别装置2能够显示来接学生家长、委托人的签到排序号,如果接学生的家长、委托人是使用手机签到,那么身份识别装置2可以通过中央处理器1、云服务器6向该学生家长、委托人的手机上发送本次签到的排序号。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身份识别装置2还可以与打印机(图中未示)连接,能够打印来接家长、委托人的签到排序号码。

如图1所示,所述云服务器6用于向学生家长终端7发送学生被接送信息。当然,所述云服务器6同时具有信息储存的功能,能够对身份特征信息进行备份。所述的云服务器6可以是公有云服务器,也可以是私有云服务器。在使用公有云服务器时需要对访问者进行安全验证。

如图1所示,所述学生家长终端7用于家长查询、接收对应学生的接送信息。所述学生家长终端7通过网络与中央处理器1无线连接,向中央处理器1发送学生查询指令,所述中央处理器1调取数据库终端3、教室终端5的相应的被接学生的交接信息,并通过云服务器6向学生家长终端7反馈所述交接信息。当然,当学生被家长接走后,所述云服务器6会立即向学生家长终端7发送学生被接走的信息。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小学生安全接送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采用了本发明的小学生安全接送管理系统,所述操作方法分为前期注册和日常识别两个操作部分。

在通过身份识别装置2对接学生的家长进行身份识别认证之前,需要学生、家长及委托人进行前期注册,所述前期注册包括:

通过身份识别装置2采集学生、家长、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进行注册,通过中央处理器1、数据库终端3、教室终端5、校长办公室终端4采集学生姓名、班级、学生照片、家长照片、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委托人姓名、委托人照片等身份特征信息,经处理后储存至身份识别装置2、数据库终端3、教室终端5及云服务器6。其中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包括身份证特征信息、磁卡特征信息、手机特征信息、指纹信息、静脉信息、语音信息、人脸信息、虹膜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手机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码、微信号码、QQ号码、手机二维码、手机APP。

在进行前期注册时,也可以通过校长办公室终端4、教室终端5采集学生、家长及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当然在通过校长办公室终端4及教室终端5采集的身份特征信息也会储存至数据库终端3。

需要说明的是,在前期注册时,接送学生的家长成员均需要该学生家长的第一监护人授权,未经所述第一监护人授权不得对接送该学生的家长成员进行增减或变更。

所述日常识别包括:

第一步:放学接学生时,通过身份识别装置2对来接学生的家长及委托人进行身份识别认证,通过识别认证的家长及委托人到指定位置按照识别认证顺序等待接学生。其中,家长及委托人通过识别认证时,所述身份识别装置上显示学生的照片,通过身份识别装置2播报礼貌用语,如“爸爸好、爸爸辛苦了!”等;在教室终端5显示学生照片、家长照片、委托人照片、学生姓名,同时播报出学生姓名和对相应家长的称呼,如“XXX小朋友的妈妈来了、XXX小朋友的奶奶来了”等。当然,以上所述的显示及播报功能通过教室终端5相应的显示器及播放器来实现。

所述的身份识别装置2可以通过与打印机(图中未示)连接。所述打印机根据家长签到的识别顺序,能够打印出家长的签到识别序列号,在所述识别序列号单上能显示日期、签到时间、被接学生的班级名称、该家长、委托人本次签到在该班家长签到中的排序号。

第二步:中央处理器1从数据库终端3调取与所述学生家长及委托人相对应的学生信息,并在对应的学生所在的教室终端5上按照家长及委托人识别认证顺序显示学生身份特征信息及与其对应的家长及委托人身份特征信息;

第三步:管理人员根据教室终端5显示及播报的学生信息,带领已通过身份识别认证的家长及委托人对应的学生到上述指定位置汇合交接,所述对应的学生按照家长及委托人识别认证顺序列队,交接时在所述教室终端5上按照家长及委托人的识别认证顺序逐一播报每个学生的身份特征信息及对应家长的身份特征信息,管理人员核对家长、委托人学生信息一致后将学生交给该家长;另外未签到的家长或委托人对应的学生继续留在教室中等待。

管理人员核对家长、委托人、学生信息一致,以及将学生交给该家长时,所述教室终端5中按照顺序首先显示第一个被接学生的照片、家长照片,语音播报第一个被接学生的姓名,对应家长的称呼如“XXX小朋友的妈妈、XXX小朋友的爸爸”等。管理人员认真核对学生、家长、委托人与教室终端5上的照片一致后将学生交给家长或委托人,在教室终端5的显示器上点击“确认交接”键,第一个学生交接完成后自动切换至第二个被接学生的姓名,依次类推直至全部学生被接走为止。

在本实施方式中,其中未进行交接的学生,需要管理人员及时联系学生家长,以确认学生接送事宜。

第四步:家长接走对应的学生后,所述中央处理器1通过云服务器6向学生家长终端7发送学生被接走的信息。家长通过学生家长终端7查询学生的被接情况,所述学生家长终端7可以是智能手机,通过该智能手机扫描学校的二维码,或进入该学校的接学生的界面,输入相应的口令即可查询对应学生的被接情况。

其中,当学生家长或委托人通过身份识别装置2认证时,中央处理器1就会通过云服务器6向被接学生家长终端7发送该学生将被哪一位家长或委托人接走的信息,如有异议请速与管理人员联系;当管理人员把学生交给家长、委托人触按“确认交接”键时,中央处理器1就会通过云服务器6向被接学生家长终端7发送该学生已被哪一位家长、委托人接走信息。

所述日常识别不仅包括学生放学时,还包括任意时间家长来校接学生的情况。所述的任意时间如学生在校期间需要离开学校的情况。

在日常识别中,为了避免管理人员核对家长、学生信息出现错误,可以采用学生家长交接装置(图中未示)。所述学生家长交接装置与中央处理器1电性连接,需要同时验证学生及家长的身份特征信息,只有信息匹配一致,该家长才能带走学生离开。当然信息匹配不一致,也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所述的学生家长交接装置可以采用智能机器人,提高了人机交流的亲和力。

其中,所述学生家长交接装置可以是指纹识别机,在识别时,通过指纹识别机先识别学生的指纹信息,随后识别家长的指纹信息,如两次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先注册的指纹信息一致,则指纹识别机根据家长的指纹信息识别出该家长与学生的关系,以及播报礼貌用语如“爸爸好、爸爸辛苦了!”,以示该家长通过身份认证。

当然为了降低经济成本,也可以在教室终端5上嵌入学生与家长的交接功能,其目的为了避免管理人员在核对学生与家长过程中的错误率,提高了本发明所述小学生安全接送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中央处理器1通过网络分别与身份识别装置2、数据库终端3、校长办公室终端4、教室终端5、云服务器6及学生家长终端7进行数据交换。在上述各个部件中,均连接有信号发射及接收装置(图中未示),所述的信号发射及接收装置均分别与上述中央处理器1、身份识别装置2、数据库终端3、校长办公室终端4、教室终端5、云服务器6及学生家长终端7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信号发射及接收装置为现有设备,对于该信号发射及接收装置的工作原理,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所述小学生安全接送管理系统中,当家长送学生到校后,通过身份识别装置2识别家长和学生的身份特征信息,通过所述身份识别装置2将每次采集的家长、学生身份特征信息发送中央处理器1,以及在数据库终端3及云服务器6中备份。当然,同时所述中央处理器1通过云服务器6向学生家长终端7发送“XXX同学的爸爸送他安全到校”的信息。当然通过校长办公室终端4、教室终端5均能查询相应学生的到校情况,如哪位家长送学生到校、时间等信息,减少了学校和家长的顾虑,增强了学校及家长的关注度。

小学生安全接送管理系统实施方式二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所述小学生安全接送管理系统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本发明所述小学生安全接送管理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1、身份识别装置2、数据库终端3、校长办公室终端4、教室终端5、云服务器6及学生家长终端7。与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还包括门禁装置8,与身份识别装置2电性连接。所述门禁装置8可以设为多个,可以安装在学校各个大门上,用于控制学校大门的开闭。

具体操作时,当所述身份识别装置2检测到来校家长、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如身份识别装置2采集的身份特征信息与预先注册的身份特征信息不一致,则门禁装置8无动作。

若身份识别装置2采集的身份特征信息与预先注册的某一学生家长或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一致,则身份识别装置2向门禁装置8发出打开指令,同时将识别结果的信息发送给中央处理器1。

为了提高本发明所述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还包括报警装置(图中未示),与所述门禁装置8电性连接。若身份识别装置2检测到来人的身份特征信息与预先注册的身份特征信息不一致,所述报警装置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当然,在必要时,所述报警装置可以与公安系统联网,有助于打击有不良图谋或犯罪嫌疑人。其中,所述报警装置采用采用蜂鸣器、喇叭、振动器、警笛、报警灯、指示灯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中,所述门禁装置8时针对需要学生家长进入学校大门在校园内接学生的情形设置的。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学校规定在校外某地点接孩子那么就不存在经过门禁装置8,则可以将身份识别装置2安装在接学生地点。当学生家长通过身份识别装置2识别时中央处理器1就会从数据库终端3中将该家长及对应的学生信息调出,在对应该学生的教室终端5上显示来接学生家长的照片、委托人的照片、学生的照片、学生的姓名、对家长的称呼。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身份识别装置对接送学生的家长及委托人的身份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只有经过身份识别装置识别认证的家长及委托人才能接学生,同时本系统还给老师和管理人员提供接送学生的家长照片、委托人照片和被接学生照片,方便老师和管理人员现场直接核对,减少了老师和管理人员凭记忆核对接送学生家长、委托人的失误、精神压力和负担,确保了被接送学生的安全;同时通过所述学生家长终端能实时查询、接收学生被接走的信息。本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增强了学校和监护人对学生安全的关注度。

通过身份识别装置与门禁装置电性连接,能有效防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校园接学生,在保证被接送学生安全的同时,也确保了校内人员的安全。

应可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将其应用限制到本文提出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布置方式。本发明能够具有其他实施例,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并且执行。前述变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应可理解的是,本文公开和限定的本发明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本文所述的实施例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并且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发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