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显示方法及电子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9093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片显示方法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用户经常使用各种拍照设备进行拍摄,或接收外界所发送的图片,然后将这些照片或图片存储于电子装置内。在用户需要查看照片或图片时,只需打开电子装置的图片文件夹(如:图库),即可逐张浏览电子装置内的所有照片或图片。

在用户使用电子装置的过程中,在将电子装置内的某些照片或图片展示给他人观看时,通常会将电子装置递交给对方,便于他人观看该某些照片或图片。但这样就容易导致他人在观看完某些照片或图片之后,会有意或无意的控制电子装置切换浏览其他图片,造成位于电子装置内存储的隐私照片或图片暴露,给用户造成一定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片显示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电子装置供他人查阅照片或图片时,隐私数据安全系数低的问题。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施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片显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用户选中的至少一张目标图片;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时,锁定至少一张目标图片并全屏显示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中的一张目标图片,且禁止切换至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锁定至少一张目标图片并全屏显示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中的一张目标图片,且禁止切换至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解除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时,锁定至少一张目标图片并全屏显示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中的一张目标图片,且禁止切换至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的步骤,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时,输出上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上锁信息;

在接收到上锁信息之后锁定至少一张目标图片并全屏显示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中的一张目标图片,且禁止切换至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解除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的步骤,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解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解锁信息;

当解锁信息与上锁信息匹配时,解除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解除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的步骤,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验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当验证信息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时,解除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锁定至少一张目标图片并全屏显示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中的一张目标图片,且禁止切换至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禁止操作指令时,忽略锁定禁止操作指令,锁定禁止操作指令包括图片切换指令、图片分享指令、图片删除指令、退出全屏显示指令或图片发送指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选中的至少一张目标图片;

锁定处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时,锁定至少一张目标图片并全屏显示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中的一张目标图片,且禁止切换至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

解锁处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解除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锁定处理模块,包括:

上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时,输出上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上锁信息;

锁定处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上锁信息之后锁定至少一张目标图片并全屏显示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中的一张目标图片,且禁止切换至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解锁处理模块,包括:

解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解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解锁信息;

第一解锁处理单元,用于当解锁信息与上锁信息匹配时,解除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解锁处理模块,还包括:

验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验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第二解锁处理单元,用于当验证信息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时,解除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

禁止操作处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禁止操作指令时,忽略锁定禁止操作指令,锁定禁止操作指令包括图片切换指令、图片分享指令、图片删除指令、退出全屏显示指令或图片发送指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片显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在全屏显示目标图片时,接收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

锁定目标图片,并禁止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锁定目标图片,并禁止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解除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锁定目标图片,并禁止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的步骤,还包括:

输出上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上锁信息;

在接收到上锁信息之后锁定目标图片,且禁止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解除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的步骤,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解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解锁信息;

当解锁信息与上锁信息匹配时,解除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解除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的步骤,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验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当验证信息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时,解除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锁定目标图片,并禁止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禁止操作指令时,忽略锁定禁止操作指令,锁定禁止操作指令包括图片切换指令、图片分享指令、图片删除指令、退出全屏显示指令或图片发送指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全屏显示目标图片时,接收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

锁定处理模块,用于锁定目标图片,并禁止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

解锁处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解除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锁定处理模块,包括:

上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输出上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上锁信息;

锁定处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上锁信息之后锁定目标图片,且禁止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解锁处理模块,包括:

解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解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解锁信息;

第一解锁处理单元,用于当解锁信息与上锁信息匹配时,解除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解锁处理模块,还包括:

验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验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第二解锁处理单元,用于当验证信息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时,解除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

禁止操作处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禁止操作指令时,忽略锁定禁止操作指令,锁定禁止操作指令包括图片切换指令、图片分享指令、图片删除指令、退出全屏显示指令或图片发送指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后,电子装置只输出显示用户锁定的至少一张目标图标,禁止响应其他人有意或无意的控制电子装置切换浏览其他图片的请求,避免了电子装置内存储的隐私照片或图片的暴露,从而提升了电子装置的隐私数据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图片显示方法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片显示方法第二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片显示方法第三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片显示方法第四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片显示方法第五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第三个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第四个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第五个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片显示方法第六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第一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第二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图片显示方法第七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图片显示方法第八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图片显示方法第九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图片显示方法第十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第六个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第七个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第八个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第九个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第十个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来限定本发明。

图1展示了本发明图片显示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图片显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用户选中的至少一张目标图片。

具体地,用户从电子装置的图库中选择其愿意和朋友们进行分享的至少一张目标图片。

步骤s2,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时,锁定至少一张目标图片并全屏显示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中的一张目标图片,且禁止切换至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具体地,用户从图库中选择得到至少一张目标图片后,锁定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并全屏显示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中的一张目标图片,以给朋友们进行分享,与此同时,其他人输入图片切换指令(譬如:在电子装置触控屏上输入左右滑动的滑动切换操作),显示屏幕也只会在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图片间互相进行切换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输入锁定指令的方式包括点击实体或虚拟按钮、输入预设滑动操作、输入预设手势、或输入预设生物识别信息。其中,预设生物识别信息包括指纹信息等。

为了更加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输入预设生物识别信息为例对本案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为提高输入锁定指令的隐蔽性,用户可在电子装置上预设与该电子装置绑定的预设指纹信息,在进行图片浏览时,用户如果需要锁定当前图片,可直接在指纹按钮位置处输入指纹信息,如果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则锁定当前图片;若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不匹配,不锁定当前图片。

在当前图片被锁定之后,用户如果需要解锁当前图片,可直接在指纹按钮位置处再次输入指纹信息,如果用户再次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则解锁当前图片;若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不匹配,不解锁当前图片。

此外,为了更加清楚浏览当前显示的目标图片,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步骤s2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放大/缩小指令时,放大或缩小输出显示当前显示的目标图片。

本实施例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后,电子装置只全屏输出显示用户锁定的至少一张目标图标,禁止响应其他人有意或无意的控制电子装置切换浏览其他图片的请求,避免了电子装置内存储的隐私照片或图片的暴露,从而提升了电子装置的隐私数据安全性。

将本发明的图片显示方法应用到电子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浏览过程结束后,需要解除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锁定。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2,步骤s2之后,还包括:

步骤s3,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解除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当给朋友们浏览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完成后,用户输入解锁指令,即可解除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锁定,以致电子装置进入正常使用及图片浏览状态,从而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将本发明的图片显示方法应用到电子装置的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提升解锁难度,避免其他人误操作导致锁定解除,从而造成位于电子装置内存储的隐私照片或图片暴露。因此,用户可以实时随机设置解锁方式。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3,步骤s2包括:

步骤s20,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时,输出上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上锁信息。

具体地,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时,输出上锁界面(譬如:弹出密码输入框),接收用户在该密码输入框内输入的第一密码信息(即:上锁信息)。

步骤s21,在接收到该上锁信息之后锁定至少一张目标图片并全屏显示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中的一张目标图片,且禁止切换至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具体地,根据该第一密码信息锁定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全屏显示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中的一张目标图片,且禁止切换至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此外,步骤s3包括:

步骤s300,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解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解锁信息。

具体地,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解锁界面(譬如:再次弹出密码输入框),接收用户在该密码输入框内输入的第二密码信息(即:解锁信息)。

步骤s301,当解锁信息与上锁信息匹配时,解除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临时设置随机的上锁信息对待锁定的照片或图片进行锁定,然后通过输入与该上锁信息相匹配的解锁信息进行解锁,更好的保证了电子装置的数据安全性,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将本发明的图片显示方法应用到电子装置的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提升解锁难度,避免其他人误操作导致锁定解除,从而造成位于电子装置内存储的隐私照片或图片暴露。因此,用户需要输入的验证信息通过验证之后,才能解除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锁定。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4,步骤s3还包括:

步骤s310,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验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具体地,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验证界面(譬如:身份验证提示框),接收用户在该身份验证提示框内或身份验证提示框之外(如:指纹输入按钮上)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

步骤s311,当验证信息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时,解除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无需在锁定过程中设置上锁信息,只需要在解锁过程中输入验证信息即可,因此,简化了本发明的操作过程,从而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此外,若本实施例的验证信息为身份验证信息时,用户无需记忆密码信息,只需要在身份验证提示框内输入身份验证信息(譬如:指纹信息)即可,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此外,本实施例验证通过之后,才可以解除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锁定,因此,进一步提升了电子装置内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将本发明的图片显示方法应用到电子装置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在将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提供给他人浏览时,为避免他人将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删除或发送给其他人。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5,步骤s2之后,还包括:

步骤s10,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禁止操作指令时,忽略锁定禁止操作指令,锁定禁止操作指令包括图片切换指令、图片分享指令、图片删除指令、退出全屏显示指令或图片发送指令。

具体地,若接收到图片切换指令(即切换至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不切换至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若接收到图片分享指令,则不分享当前显示的目标图片;若接收到图片删除指令,则不删除当前显示的目标图片;若接收到退出全屏显示指令,则不退出全屏进行输出显示,避免退出全屏显示后,进入(退回至)图库,导致图库内的其他图片或其缩略图暴露。若接收到图片发送指令,则不发送当前输出显示的目标图片。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电子装置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

本实施例当至少一张目标图片被锁定后,不响应接收到的锁定禁止操作指令,既避免了当前输出显示的目标图片,他人有意或无意的发送给其他人,或他人有意或无意的删除了当前输出显示的目标图片。此外,也避免了他人切换至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子装置的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图6展示了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0和锁定处理模块11。

其中,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用户选中的至少一张目标图片;锁定处理模块11,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时,锁定至少一张目标图片并全屏显示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中的一张目标图片,且禁止切换至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7,其还包括解锁处理模块20。其中,解锁处理模块20,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解除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8,锁定处理模块11包括上锁信息获取单元110和锁定处理单元111。解锁处理模块20包括解锁信息获取单元201和第一解锁处理单元202。

其中,上锁信息获取单元110,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时,输出上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上锁信息;锁定处理单元111,用于在接收到上锁信息之后锁定至少一张目标图片并全屏显示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中的一张目标图片,且禁止切换至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解锁信息获取单元201,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解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解锁信息;第一解锁处理单元202,用于当解锁信息与上锁信息匹配时,解除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9,解锁处理模块20包括验证信息获取单元211和第二解锁处理单元212。

其中,验证信息获取单元211,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验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第二解锁处理单元212,用于当验证信息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时,解除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10,其还包括禁止操作处理模块30。

禁止操作处理模块30,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禁止操作指令时,忽略锁定禁止操作指令,锁定禁止操作指令包括图片切换指令、图片分享指令、图片删除指令、退出全屏显示指令或图片发送指令。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电子装置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

关于上述五个实施例电子装置中各模块实现技术方案的其他细节,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图片显示方法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图11展示了本发明图片显示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图片显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在全屏显示目标图片时,接收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输入锁定指令的方式包括点击实体或虚拟按钮、输入预设滑动操作、输入预设手势、或输入预设生物识别信息。其中,预设生物识别信息包括指纹信息等。为了更加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点击虚拟按钮为例对本案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2,在全屏显示目标图片时,图片工具栏位置处从左至右会显示“删除”、“分享”、“锁定/解锁”、“菜单”等选项按钮,用户如果需要锁定当前目标图片在显示屏上显示,可点击“锁定/解锁”按钮(即:输入锁定指令)。

步骤s41,锁定目标图片,并禁止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具体地,当接收到锁定指令,锁定当前输出显示的目标图片,且继续全屏显示该目标图片,如图13所示。此时,当前显示的模板图片被锁定,用户即使输入图片切换指令,也不能进行图片切换操作,该图片切换指令被忽略。

此外,为了更加清楚浏览当前显示的目标图片,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步骤s41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放大/缩小指令时,放大或缩小输出显示当前显示的目标图片。

具体地,接收用户输入的放大或缩小图片的图片放大/缩小指令,并根据图片放大/缩小指令对图片进行放大或缩小操作,对用户输入的其他指令均忽略。

本实施例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后,电子装置只输出显示用户锁定的目标图标,禁止响应其他人有意或无意的控制电子装置切换浏览其他图片的请求,避免了电子装置内存储的隐私照片或图片的暴露,从而提升了电子装置的隐私数据安全性。

将本发明的图片显示方法应用到电子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浏览过程结束后,需要解除该目标图片的锁定。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14,步骤s41之后,还包括:

步骤s50,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解除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具体地,用户如果需要解锁当前图片,可点击“锁定/解锁”按钮,显示屏的当前显示界面由图13变为图12,此时,当前显示的模板图片被解锁,用户可输入图片切换指令,浏览当前图片以外的其他图片,还可以输入其他相关指令对图片进行处理,均会被执行。

本实施例当给朋友们浏览该目标图片完成后,用户输入解锁指令,即可解除目标图片的锁定,以致电子装置进入正常使用及图片浏览状态,从而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将本发明的图片显示方法应用到电子装置的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提升解锁难度,避免其他人误操作导致锁定解除,从而造成位于电子装置内存储的隐私照片或图片暴露。因此,用户可以实时随机设置解锁方式。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15,步骤s41包括:

步骤s411,输出上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上锁信息。

具体地,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时,输出上锁界面(譬如:弹出密码输入框),接收用户在该密码输入框内输入的第一密码信息(即:上锁信息)。

步骤s412,在接收到该上锁信息之后锁定目标图片,且禁止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具体地,根据该第一密码信息锁定该目标图片,继续全屏显示目标图片,且禁止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此外,步骤s50包括:

步骤s501,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解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解锁信息。

具体地,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解锁界面(譬如:再次弹出密码输入框),接收用户在该密码输入框内输入的第二密码信息(即:解锁信息)。

步骤s502,当解锁信息与上锁信息匹配时,解除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临时设置随机的上锁信息对待锁定的照片或图片进行锁定,然后通过输入与该上锁信息相匹配的解锁信息进行解锁,更好的保证了电子装置的数据安全性,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将本发明的图片显示方法应用到电子装置的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提升解锁难度,避免其他人误操作导致锁定解除,从而造成位于电子装置内存储的隐私照片或图片暴露。因此,用户需要输入的验证信息通过验证之后,才能解除该至少一张目标图片的锁定。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16,步骤s50还包括:

步骤s510,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验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具体地,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验证界面(譬如:身份验证提示框),接收用户在该身份验证提示框内或身份验证提示框之外(如:指纹输入按钮上)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

步骤s511,当验证信息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时,解除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无需在锁定过程中设置上锁信息,只需要在解锁过程中输入验证信息即可,因此,简化了本发明的操作过程,从而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此外,若本实施例的验证信息为身份验证信息时,用户无需记忆密码信息,只需要在身份验证提示框内输入身份验证信息(譬如:指纹信息)即可,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此外,本实施例验证通过之后,才可以解除目标图片的锁定,因此,进一步提升了电子装置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将本发明的图片显示方法应用到电子装置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在将目标图片提供给他人浏览时,为避免他人将该目标图片删除或发送给其他人。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17,步骤s41之后,还包括:

步骤s60,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禁止操作指令时,忽略锁定禁止操作指令,锁定禁止操作指令包括图片切换指令、图片分享指令、图片删除指令、退出全屏显示指令或图片发送指令。

具体地,若接收到图片切换指令(即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不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若接收到图片分享指令,则不分享当前显示的目标图片;若接收到图片删除指令,则不删除当前显示的目标图片;若接收到退出全屏显示指令,则不退出全屏进行输出显示,避免退出全屏显示后,进入图库(退回至)图库,导致图库内的其他图片或其缩略图暴露。若接收到图片发送指令,则不发送当前输出显示的目标图片。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电子装置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

本实施例当目标图片被锁定后,不响应接收到的锁定禁止操作指令,既避免了当前输出显示的目标图片,他人有意或无意的发送给其他人,或他人有意或无意的删除了当前输出显示的目标图片。此外,也避免了他人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子装置的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图18展示了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包括接收模块40和锁定处理模块41。

其中,接收模块40,用于在全屏显示目标图片时,接收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锁定处理模块41,用于锁定目标图片,并禁止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19,其还包括解锁处理模块50。其中,解锁处理模块50,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解除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20,锁定处理模块41包括上锁信息获取单元411和锁定处理单元412。解锁处理模块50包括解锁信息获取单元500和第一解锁处理单元501。

其中,上锁信息获取单元411,用于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时,输出上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上锁信息;锁定处理单元412,用于在接收到上锁信息之后锁定目标图片,且禁止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解锁信息获取单元500,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解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解锁信息;第一解锁处理单元501,用于当解锁信息与上锁信息匹配时,解除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21,解锁处理模块50包括验证信息获取单元510和第二解锁处理单元511。

其中,验证信息获取单元510,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时,输出验证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第二解锁处理单元511,用于当验证信息与预设识别信息匹配时,解除目标图片的锁定且允许切换至目标图片以外的图片进行显示。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21,其还包括禁止操作处理模块60。其中,禁止操作处理模块60,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定禁止操作指令时,忽略锁定禁止操作指令,锁定禁止操作指令包括图片切换指令、图片分享指令、图片删除指令、退出全屏显示指令或图片发送指令。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电子装置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

关于上述五个实施例电子装置中各模块实现技术方案的其他细节,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图片显示方法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或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