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点餐的饭友关系识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33208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点餐的饭友关系识别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尤其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朋友身份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二维码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二维码点餐已经成为很多餐厅使用的一种方便快捷的点餐方式。

目前市场上扫码点餐均使用纸贴类固定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扫码进入餐厅的点餐界面,手机直接将点餐结果推送到餐厅的点餐终端上,如餐厅中管理点餐的计算机。

现有技术的静态二维码点餐方式有以下缺陷:

无法确认扫码者已到店。因为是二维码是固定不变的,故扫码者可拍摄视频或照片,对二维码进行保存并带走,从而达到消费者不到店也可以使用该二维码进行的目的。这样一来就无法确定扫描同一二维码的消费者是不是同一桌的。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动态二维码点餐的方法。

另外,目前市场上的社交关系的建立,都建立在主动添加的基础上,如微信,qq等。本发明结合动态二维码和扫码自动多人点餐的方案,提出了新型的自动建立饭友关系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动态二维码点餐的饭友关系识别方法,包括:

更新二维码的步骤:电子桌牌显示并定时更新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的信息至少包括服务器的连接地址、桌牌标识码及该二维码的时效信息;

建立信号连接的步骤:多个移动智能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后,各个移动智能终端分别与服务器建立信号连接,各个移动智能终端向服务器传输其自身的身份信息、桌牌标识码及该二维码的时效信息;

二维码时效性校验的步骤:服务器校验各个移动智能终端传输的二维码的时效信息,并与二维码有效的移动智能终端进行以下步骤;

移动智能终端分组的步骤:服务器将相同桌牌标识码的移动智能终端划为一组;

菜单推送的步骤:根据传输的二维码有效的移动智能终端传输的桌牌标识码查询各码对应的菜单并将所述菜单推送至对应的移动智能终端;

点餐步骤:接收到菜单的移动智能终端在其菜单上点餐,并将点餐结果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同一组的移动智能终端的点餐结果合并,将合并后的点餐结果推送至该组移动智能终端对应的桌牌标识码对应的餐厅的点餐终端上;

饭友关系识别步骤:将同一组的移动智能终端的身份信息归为一组饭友关系。

进一步,所述服务器上存储有桌牌标识码与餐厅的点餐终端对应关系,以及点餐终端与菜单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二维码的时效信息包括二维码的生成时间;二维码时效性校验的步骤中,当二维码的生成时间与当前时间差距大于设定时间间隔时,二维码失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的二维码是通过消费者触发电子桌牌实时生成或者随时间电子桌牌自动更新的,因此能保证消费者者是到店进行扫码的,进而可以确定当前时刻传送的桌牌标识码相同的移动智能终端属于同一桌,便可实现多人点餐。

消费者只需在自己的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上点菜,服务器便可将多人点餐的结果自动进行合并,完成多人点餐,用户体验更佳。

本发明在消费者点餐的过程中自动进行饭友关系识别,从而了解消费者的社交关系,为后续的商品、服务的互联网推荐提供了基础数据。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电子桌牌置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方法中多个移动终端、服务器及餐厅点餐终端之间的交互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参见图1,本发明用到的电子桌牌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括:显示屏及底座;所述显示屏安装与底座上;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电源及电子电路;所述电源用于向电子电路及显示屏供电,所述电子电路与显示屏具有信号连接。

所述电子电路用于每间隔一段时间便生成一新的二维码并输出到显示屏上显示,如电子电路进行计时,每隔十分钟点更新一次二维码并显示到显示屏上。所述二维码至少包括桌牌标识码及该二维码的时效信息。

参见图2,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动态二维码点餐的饭友关系识别方法,包括:

更新二维码的步骤:电子桌牌显示并定时更新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的信息至少包括服务器的连接地址、桌牌标识码及该二维码的时效信息。

建立信号连接的步骤:多个移动智能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后,各个移动智能终端分别与服务器建立信号连接,各个移动智能终端向服务器传输其自身的身份信息、桌牌标识码及该二维码的时效信息。

二维码时效性校验的步骤:服务器校验各个移动智能终端传输的二维码的时效信息,并与二维码有效的移动智能终端进行以下步骤:

移动智能终端分组的步骤:服务器将相同桌牌标识码的移动智能终端划为一组。

菜单推送的步骤:根据传输的二维码有效的移动智能终端传输的桌牌标识码查询各码对应的菜单并将所述菜单推送至对应的移动智能终端。

点餐步骤:接收到菜单的移动智能终端在其菜单上点餐,并将点餐结果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同一组的移动智能终端的点餐结果合并,将合并后的点餐结果推送至该组移动智能终端对应的桌牌标识码对应的餐厅的点餐终端上。这里的合并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是将同一组移动智能终端的点餐结果进行简单的叠加,合并的结果包括:该组成员所点的不同菜品,以及多份该组成员所点的相同菜品。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合并是指将同一组移动智能终端的点餐结果进行简单的叠加,然后对重复点的菜品只保留一份。

饭友关系识别步骤:将划为同一组的移动智能终端的身份信息划为一组饭友关系。

电子桌牌具有唯一的标识码,每家餐厅有自己的菜单,服务器上存储有桌牌标识码与餐厅的点餐终端对应关系,以及点餐终端与菜单的对应关系。对于服务器而言,只要确定了点餐终端就确定了餐厅信息。

在二维码时效信息的校验的具体实施例中,二维码的时效信息包括二维码的生成时间;当二维码的生成时间与当前时间差距大于设定时间间隔时,如设定时间间隔为15分钟,二维码失效,服务器将不会再向该移动终端推送菜单,优选的,可以向该移动智能终端发出提示“该二维码已失效”。

下面再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介绍本发明的原理。

假设服务器为了10家餐厅提供了点餐服务。

在a餐厅中,两位消费者在1号桌用餐。1号桌上摆放有一电子桌牌。用户触发电子桌牌的点餐按钮。电子桌牌重新生成一个二维码(不同于前一个二维码)。

两位消费者用手机扫描该二维码。便捷的,用户可以使用手机上的微信客户端中的“扫一扫”扫描该二维码,由于该二维码中具有服务器的连接地址,手机可以自动跳转到服务器,与服务器建立信号连接。同时服务器可以获得扫码的手机微信账户,从而得到移动智能终端的身份信息。

两个手机将二维码中的桌牌标识码与二维码的时效信息传输给服务器。服务器首先验证二维码的时效性,本应用场景的两个手机上传的二维码必然都是有效的。

由于这两个手机上传的桌牌标识码也是相同的,因此服务器将其划为一组,并根据桌牌信息确定该桌牌所属的餐厅商户,并调出该餐厅的菜单推送给这两个手机。两位消费者在在自己的手机上完成点餐,并向服务器返回点餐结果,服务器收到点餐结果后,将这两个手机的点餐结果进行合并,再将合并后的点餐结果及桌牌标识码推送给对应的餐厅的点餐终端。餐厅的点餐终端便可知道哪桌消费者点了哪些菜品。这样便完成了一次点餐。

由于这两个手机的主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用餐,因此将两人确认为饭友关系。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