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量元素摄入量计算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34311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量元素摄入量计算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量元素摄入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经研究,将研究体系(矿物岩石等)中元素含量大于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或主要元素,将含量在1%-0.1%之间的元素称为次要元素,而将含量小于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通畅又将人体中存在量极少,低于人体体重0.01%,称为微量元素。其中,具有一定生理功能,并且必须通过食物摄取的微量元素称为必需微量元素。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群对健康以及摄入的营养元素也有新的要求,对于某些身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必须达标,而对于某些热量较高的食物则需要进行用量限制,以达到当前人们对成年健康以及病人康复或儿童成长的需要。但是,目前没有一套成型的计算方法对每日炒菜的微量元素和热量的摄入量进行计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简便的为用户提供每日摄入的微量元素和热量数值的微量元素摄入量计算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量元素摄入量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通过与炒菜设备相匹配的计量设备,对每个菜品和每种调味品的重量进行称量,并将菜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调味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分别发送给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菜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调味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进行解析,同时从预先存储的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以及食物热量表中查找本次炒菜菜品和调味品所对应的单位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计算本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

根据用户的查看需求,输出显示计算得到的本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通过与炒菜设备相匹配的计量设备,对每个菜品和每种调味品的重量进行称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下述步骤:

预先在智能终端设备内存储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以及食物热量表,所述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内包含有摄入食物种类以及每一种食物所对应包含的单位微量元素数值,所述食物热量表包含摄入食物种类以及每一种食物所对应包含的热量值。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通过与炒菜设备相匹配的计量设备对用户剩余的菜品进行再次称量;

将再次称量得到的菜品名称和再次称量后的重量数值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接收并解析所述计量设备再次称量得到的菜品名称和再次称量后的重量数值,并再次从预先存储的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以及食物热量表中查找炒菜菜品所对应的单位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计算剩余菜品所包含的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

利用计算得到的剩余菜品所包含的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对本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进行修正。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对用户每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进行统计,并对统计到的若干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进行分析,获取用户各种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和不同食物的热量值分布;

根据预先获取到的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信息以及每一身体健康状况所对应的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和热量摄入量需求,计算出用户每餐需要的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

根据计算得到的用户每餐需要的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对应匹配菜品及对应的用量、调味品以及对应的用量;

根据匹配到的菜品和对应用量、调味品以及对应的用量,生成与用户相匹配的推荐食谱。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对用户每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进行统计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下述步骤:

预先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身体健康状况信息,所述用户身体健康状况信息包括成人体质信息、婴幼儿体质信息和病人体制信息;

根据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以及食物热量表,计算每一身体健康状况所对应的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和热量摄入量需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量元素摄入量计算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称量模块,内置在与炒菜设备相匹配的计量设备内,用于对每个菜品和每种调味品的重量进行称量;

第一发送模块,内置在所述计量设备内,用于将菜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调味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分别发送给终端设备;

第一解析模块,内置在终端设备内,用于对接收到的菜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调味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进行解析;

总值计算模块,内置在所述终端设备内,用于从预先存储的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以及食物热量表中查找本次炒菜菜品和调味品所对应的单位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计算本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

输出显示模块,内置在所述终端设备内,用于根据用户的查看需求,输出显示计算得到的本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系统还包括:

预先存储模块,内置在终端设备内,用于预先在智能终端设备内存储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以及食物热量表,所述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内包含有摄入食物种类以及每一种食物所对应包含的单位微量元素数值,所述食物热量表包含摄入食物种类以及每一种食物所对应包含的热量值。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系统还包括:

再次称量模块,内置在计量设备中,用于通过与炒菜设备相匹配的计量设备对用户剩余的菜品进行再次称量;

第二发送模块,内置在所述计量设备中,用于将再次称量得到的菜品名称和再次称量后的重量数值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第二解析模块,内置在所述终端设备中,用于接收并解析所述计量设备再次称量得到的菜品名称和再次称量后的重量数值;

剩余量计算模块,内置在所述终端设备中,用于再次从预先存储的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以及食物热量表中查找炒菜菜品所对应的单位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计算剩余菜品所包含的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

修正模块,内置在所述终端设备中,用于利用计算得到的剩余菜品所包含的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对本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进行修正。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系统还包括:

统计分析模块,内置于所述终端设备中,用于对用户每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进行统计,并对统计到的若干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进行分析,获取用户各种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和不同食物的热量值分布;

每餐用量计算模块,内置于所述终端设备中,用于根据预先获取到的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信息以及每一身体健康状况所对应的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和热量摄入量需求,计算出用户每餐需要的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

菜品和调味品匹配模块,内置于所述终端设备中,用于根据计算得到的用户每餐需要的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对应匹配菜品及对应的用量、调味品以及对应的用量;

推荐食谱生成模块,内置于所述终端设备中,用于根据匹配到的菜品和对应用量、调味品以及对应的用量,生成与用户相匹配的推荐食谱。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系统还包括:

预先接收模块,用于预先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身体健康状况信息,所述用户身体健康状况信息包括成人体质信息、婴幼儿体质信息和病人体制信息;

摄入量需求计算模块,内置于终端设备内,用于根据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以及食物热量表,计算每一身体健康状况所对应的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和热量摄入量需求。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与炒菜设备相匹配的计量设备,对每个菜品和每种调味品的重量进行称量,并将菜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调味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分别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菜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调味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进行解析,同时从预先存储的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以及食物热量表中查找本次炒菜菜品和调味品所对应的单位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计算本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根据用户的查看需求,输出显示计算得到的本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实现为用户展示本次用餐所摄入的微量元素量和热量,为用户提供便利,方便用户监控每日摄入的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有利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微量元素摄入量计算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对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进行修正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推荐食谱的生成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微量元素摄入量计算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微量元素摄入量计算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其具体的实现步骤如下所述:

在步骤s101中,通过与炒菜设备相匹配的计量设备,对每个菜品和每种调味品的重量进行称量。

该计量设备可以采用常见的电子秤,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设备,只要能达到一定的重量称量级别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102中,将菜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调味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分别发送给终端设备。

该发送方式可以是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发送的方式,其中在执行该步骤之前还需要在终端设备和计量设备之间建立通信交互连接,即从计量设备可以发送数据给终端设备,并且终端设备可以对计量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接收和解析;

该无线发送的方式包括蓝牙和无线wifi等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终端设备为手机终端、pad或其他智能终端。

在步骤s103中,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菜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调味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进行解析。

其中,该终端设备的解析过程既是对传输协议的解析,也是对具体的菜品和调味品数据的解析,以获取对应的菜品列表、调味品列表以及对应的重量数值。

在步骤s104中,从预先存储的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以及食物热量表中查找本次炒菜菜品和调味品所对应的单位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计算本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

在步骤s105中,根据用户的查看需求,输出显示计算得到的本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

其中,在输出显示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的情况下,还将该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保存在终端设备中,以便后续智能分析用,下述有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执行上述步骤s101之前,还需要执行下述步骤:

预先在智能终端设备内存储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以及食物热量表,所述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内包含有摄入食物种类以及每一种食物所对应包含的单位微量元素数值,所述食物热量表包含摄入食物种类以及每一种食物所对应包含的热量值。

其中,上述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以及食物热量表为已知常用的数据表,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执行上述图1所示的步骤后,还需要对上述计算得到的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进行修正,即用户吃剩菜时需要对此进行精确修正,如图2所示,其具体的实现步骤为:

在步骤s201中,通过与炒菜设备相匹配的计量设备对用户剩余的菜品进行再次称量。

在步骤s202中,将再次称量得到的菜品名称和再次称量后的重量数值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在步骤s203中,终端设备接收并解析所述计量设备再次称量得到的菜品名称和再次称量后的重量数值。

在步骤s204中,再次从预先存储的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以及食物热量表中查找炒菜菜品所对应的单位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计算剩余菜品所包含的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

在步骤s205中,利用计算得到的剩余菜品所包含的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对本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进行修正。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的修正,使计算得到的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更觉准确,能更好的为用户提供监控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每餐对用户进行微量元素和热量的监控和提醒,可以依据一段时间的监控,执行下述过程,即推荐食谱的生成,如图3所示:

在步骤s301中,对用户每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进行统计,并对统计到的若干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进行分析,获取用户各种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和不同食物的热量值分布。

其中,该步骤是对以往若个次用餐量进行分析,生成曲线图或者列表,供后续参考,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302中,根据预先获取到的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信息以及每一身体健康状况所对应的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和热量摄入量需求,计算出用户每餐需要的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

在步骤s303中,根据计算得到的用户每餐需要的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对应匹配菜品及对应的用量、调味品以及对应的用量。

在步骤s304中,根据匹配到的菜品和对应用量、调味品以及对应的用量,生成与用户相匹配的推荐食谱。

其中,该生成的推荐食谱保存在终端设备内,供用户随时查阅,做参考。

在预先执行上述步骤s301之前,还需要执行下述步骤:

预先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身体健康状况信息,所述用户身体健康状况信息包括成人体质信息、婴幼儿体质信息和病人体制信息;

根据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以及食物热量表,计算每一身体健康状况所对应的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和热量摄入量需求,该计算过程可以依据医疗康复过程中患者摄入食物的用量标准以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来确定,例如婴幼儿多摄入什么食物,手术患者多摄入什么食物,老年人多摄入什么食物,这些约定俗成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但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推荐食谱的生成方法,极大的改善了用户的生活质量,避免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导致身体出现健康问题的情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计算出微量元素和总热量值后,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体体质进行与体质相关联的食谱推送,其具体如下实现:

根据已经计算得到的用户前期每次食用菜品所包含的营养成分;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体状况参数,在数据库中查询匹配与用户当前身体状况参数相匹配的体质分类;在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体质分类相匹配的营养元素和禁忌食物内容;将获取到的用户前期每次食用菜品所包含的营养成分与查询到的与体质分类相匹配的营养元素和禁忌食物内容进行比对分析,对用户前期的食用菜品进行调整,生成若干个新的食物食谱,实现适合用户体质的食物菜品的推荐,从而达到有利于用户健康、康复、减肥或成长的目的,在此不再赘述。

图4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微量元素摄入量计算系统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

称量模块11,内置在与炒菜设备相匹配的计量设备内,用于对每个菜品和每种调味品的重量进行称量;

第一发送模块12,内置在所述计量设备内,用于将菜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调味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分别发送给终端设备;

第一解析模块13,内置在终端设备内,用于对接收到的菜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调味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进行解析;

总值计算模块14,内置在所述终端设备内,用于从预先存储的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以及食物热量表中查找本次炒菜菜品和调味品所对应的单位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计算本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

输出显示模块15,内置在所述终端设备内,用于根据用户的查看需求,输出显示计算得到的本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

其中,预先存储模块16,内置在终端设备内,用于预先在智能终端设备内存储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以及食物热量表,所述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内包含有摄入食物种类以及每一种食物所对应包含的单位微量元素数值,所述食物热量表包含摄入食物种类以及每一种食物所对应包含的热量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系统还包括:

再次称量模块17,内置在计量设备中,用于通过与炒菜设备相匹配的计量设备对用户剩余的菜品进行再次称量;

第二发送模块18,内置在所述计量设备中,用于将再次称量得到的菜品名称和再次称量后的重量数值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第二解析模块19,内置在所述终端设备中,用于接收并解析所述计量设备再次称量得到的菜品名称和再次称量后的重量数值;

剩余量计算模块20,内置在所述终端设备中,用于再次从预先存储的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以及食物热量表中查找炒菜菜品所对应的单位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计算剩余菜品所包含的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

修正模块21,内置在所述终端设备中,用于利用计算得到的剩余菜品所包含的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对本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进行修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系统还包括:

统计分析模块22,内置于所述终端设备中,用于对用户每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进行统计,并对统计到的若干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进行分析,获取用户各种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和不同食物的热量值分布;

每餐用量计算模块23,内置于所述终端设备中,用于根据预先获取到的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信息以及每一身体健康状况所对应的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和热量摄入量需求,计算出用户每餐需要的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

菜品和调味品匹配模块24,内置于所述终端设备中,用于根据计算得到的用户每餐需要的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对应匹配菜品及对应的用量、调味品以及对应的用量;

推荐食谱生成模块25,内置于所述终端设备中,用于根据匹配到的菜品和对应用量、调味品以及对应的用量,生成与用户相匹配的推荐食谱。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系统还包括:

预先接收模块26,用于预先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身体健康状况信息,所述用户身体健康状况信息包括成人体质信息、婴幼儿体质信息和病人体制信息;

摄入量需求计算模块27,内置于终端设备内,用于根据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以及食物热量表,计算每一身体健康状况所对应的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和热量摄入量需求。

其中,上述各个模块的功能如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与炒菜设备相匹配的计量设备,对每个菜品和每种调味品的重量进行称量,并将菜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调味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分别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菜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调味品名称和称量后的重量数值进行解析,同时从预先存储的常见食物微量元素表以及食物热量表中查找本次炒菜菜品和调味品所对应的单位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计算本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根据用户的查看需求,输出显示计算得到的本次炒菜摄入的总微量元素值和总热量值,实现为用户展示本次用餐所摄入的微量元素量和热量,为用户提供便利,方便用户监控每日摄入的微量元素值和热量值,有利健康。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意欲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