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识别分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02695发布日期:2018-11-02 21:3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防伪识别分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防伪识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多种防伪分析方式的防伪识别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仿品的盛行,对于正品有着无法弥补的打击,伪造品所取用的材料通常较差于正品,例如塑料产品,当长期使用后,更是容易产生差异,然而正品的防伪标签,虽是日新月异,然而多属不容易识别的编码方法,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简易又方便的防伪标识码及其编码方法,自是目前业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条形码是利用不同宽度的黑条与空白,用来表达产品信息,例如物品的商品名称、生产国、制造厂家、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有效日期、网址等信息。但是目前常用的条形码主要是用提供产相关信息,并无法直接协助用户去辨别产品的真伪。

一般市面上的防伪标签或标示,主要是通过标签设计的难以复制特性,例如激光、激光防伪标签,让仿冒者难以仿冒其标签。只是这样的防伪方式是着重于标签的制作工艺与其复杂度,其防伪的效果是体现在卷标本身,而非产品的识别,消费者需要具备辨别真伪标签的能力才能进行识别,其识别的难度很高,并不适用一般消费者,且标签的成本高昂,并不适用的大量生产的产品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唯一性编码方法的防伪标识码,可以快速且实时的应用在大量生产的产品上,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手机或移动装置进行条形码扫描即可进行产品真伪的识别,通过同一标识码的各种查询内容,达到识别分析的作用。此外,本发明的防伪标识码可以在制造过程中,对应制造时间直接产生编码并且实时印制在产品上,其制造成本低、难以仿冒。

本发明的编码方法是利用设备识别、时间识别、随机码以及转译条形码的方式产生独特且唯一的防伪标识码,由于其具有唯一性与多重防伪机制的设计,仿冒者难以进行仿冒,此增加了产品防伪的效果。其中,防伪标识码的时间识别的部分可以精准至秒,并且可以同步储存到伺服系统的数据库中,以提供用户进行比对验证,此提供了第一层的防伪效果。再者,防伪标识码包括随机产生的随机码以作为文字码与条形码之间的差异性,此提供了第二层的防伪效果。防伪标识码的格式设定也提供另一层的防伪效果。本发明利用上述多层防伪的设计,提供一种简易、快速、唯一性且低成本的编码方法。

一种用于一防伪识别分析系统的防伪识别分析方法,包括:接收一电子装置传送的一第一编码以及所述电子装置的一全球定位系统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编码,从一数据库中取得对应于所述第一编码的一第二编码;依照一预定顺序结合所述第一编码与所述第二编码以产生一识别码;以及传送对应所述第一编码的所述第二编码至所述电子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编码,取得对应于所述第一编码的一查询次数;根据所述第一编码,取得对应于所述第一编码的至少一查询地区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编码,取得对应于所述第一编码的至少一查询时间信息。

优选地,所述防伪识别分析系统根据所述查询次数与一查询次数临界值提供一提醒信息。

优选地,当所述至少一查询地区信息中包括两个以上的查询地区信息时,且两个查询地区之间的距离大于一预定距离时,则提供一地区警示信息。

优选地,根据所述查询次数、所述查询地区信息以及所述查询时间信息,判断一伪造信息。

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编码提供相对应的一生产履历或一营销履历。

优选地,所述数据库储存的识别码是取得自一喷字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编码包括至少一设备码以及至少一时间码,所述第二编码是对应于所述第一编码的至少一随机数字码。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一防伪识别分析系统的防伪识别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一数据库,包括多组识别码与对应所述识别码的产品信息;经由网络接收来自远程的一电子装置的一查询要求,其中,所述查询要求包括一条形码信息以及位置信息;根据所接收的所述条形码信息,从所述数据库查询对应的一第一编码;累计所述第一编码的一查询次数;若所述查询次数小于一预定次数,则传送对应所述第一编码的所述识别码至所述电子装置;以及若所述查询次数大于一预定次数,则传送一警示信息至所述电子装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防伪识别分析方法,藉其标识码的唯一性,且利用同一第一编码的查询次数、查询地区以及查询时间多种参数达到识别分析的效果。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这些说明与附图说明书附图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识别分析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识别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标识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识别分析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一防伪识别分析系统的防伪识别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通过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种例示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概念可能以许多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例示性实施例。此外,在附图中相同参考数字可用以表示类似的组件。

请参照图1至图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识别分析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识别分析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标识码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识别分析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包括一处理模块10a、一储存模块20a、一通信模块30a以及一数据库40a。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0a电性连接储存模块20a以及通信模块30a。其中数据库40a是设置在储存模块20a中。

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可以通过通信模块30a与至少一电子装置2进行数据传输。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包括一计算机、一手机、一平板计算机或是一穿戴式电子装置,在本发明中不作限制。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的防伪识别分析方法是适用于图1中的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防伪识别分析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接收一电子装置传送的一第一编码以及所述电子装置的一全球定位系统信息(步骤s100);根据第一编码,从一数据库中取得对应于第一编码的一第二编码(步骤s110);依照一预定顺序结合所述第一编码与所述第二编码以产生一识别码(步骤s120);以及传送对应所述第一编码的所述第二编码至所述电子装置(步骤s130)。

在步骤s100中,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会通过通信模块20a接收一电子装置2传送的第一编码以及电子装置的全球定位系统信息。

请一并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标识码的示意图。其中,防伪标识码1包括一识别码10以及一第一条形码20。

识别码10包括一第一编码101以及一第二编码102。第一条形码20是一预定格式的条形码,其是对应于第一编码101。换句话说,第一条形码20可根据第一编码101进行转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条形码20是一一维条形码,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条形码20可以是一二维条形码或是其他不同格式的条形码,在本发明中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编码102是后缀于第一编码101之后,也就是,第一编码101与第二编码102是相邻设置。

第一编码101包括一设备码101a、一第一时间码101b以及一第二时间码101c。在本实施例中设备码101a、第一时间码101b以及第二时间码101c是相邻设置的。在本实施例中,设备码101a为三位数的编码,第一时间码101b则是日期的六位数编码,而第二时间码101c则是制造时间的六位数编码,也就是时分秒的编码。在其他实施例中,设备码101a、第一时间码101b以及第二时间码101c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与调整,在本发明不作限制。

第二编码102则是根据第一编码101而产生的一随机码,也就是随机产生的一个数字码,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编码102为个位数的随机码,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编码102可以是两位数或是三位数的随机码,在本发明中不作限制。在本实施例中,防伪标识码1是设置在一载体(图未示)上,在本实施例中,载体(图未示)是一塑料管,在其他实施例中,载体100可以是一机械设备、一电子设备或是其他产品,在本发明中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码101a是j03,第一时间码101b是161018,而第二时间码101c是134731。而第一编码101的顺序是依照设备码101a、第一时间码101b以及第二时间码101c的顺序进行排列,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依照第一时间码101b、第二时间码101c然后设备101a的顺序进行排列,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编码101可以是j03161018134731,也可以是161018134731j03,其编码顺序不限制。而第一编码101以及第二编码102的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也就是,第二编码102可以后缀于第一编码101之后,也可以前缀于第一编码101之前,除此之外,第二编码102还可以设置在第一编码101中各组同编码之间,其在本发明中不作限制。

根据先前所述,电子装置2传送的第一编码101,是通过设置在电子装置2中的一防伪识别应用程序以及一影像获取模块(图未示)扫描一载体(图未示)上的一第一条形码20,电子装置2的后则将第一条形码20转译为一第一编码101。电子装置2会将第一编码101传送至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

在步骤s110中,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会根据第一编码101,从数据库40a中取得对应于第一编码101的一第二编码102,如先前所述,第二编码102是一根据第一编码101而产生的随机码。

在步骤s120中,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会将第一编码101以及一第二编码102依照一预定顺序进行结合,以产生一识别码1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编码102是后缀于第一编码101。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编码102可以设置在第一编码101之前,本发明中不作限制。

在步骤s130,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会通过通信模块30a传送包括第一编码101以及第二编码102的识别码10至电子装置2。

本实施例的防伪识别分析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根据第一编码,取得对应于第一编码的一查询次数(步骤s200);根据第一编码,取得对应于第一编码的至少一查询地区信息(步骤s210);以及根据第一编码,取得对应于第一编码的至少一查询时间信息(步骤s220)。

在步骤s200中,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会根据电子装置2传送的第一编码101,在数据库40a中进行查询,以取得第一编码101相对应的查询次数。在本实施例中,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还会将第一编码101相对应的查询次数传送至电子装置2,并通过移动装置2显示一提示信息,例如:“此一条形码已经被扫描n次”。此外,当同一第一编码101的查询次数超过一查询次数临界值时,则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根据所述查询次数与查询次数临界值提供一个提醒信息。

在步骤s210中,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会根据移动装置2传送的第一编码101,在数据库40a中取得对应于第一编码101的至少一查询地区信息,也就是,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会将每一次第一编码101相关的查询地区信息一并列出。在本实施例中,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会将每一次查询第一编码101相关的全球定位系统信息进行记录,以作后续分析。进一步地说,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可以根据每一笔全球定位系统信息进行分析,当同一个第一编码101不同查询地区信息的两个全球定位系统信息,彼此之间的距离超过一预定距离时,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即会将多个数据进行标示,并提供一地区警示信息,提醒用户快速处理相关事宜。

在步骤s220中,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会根据移动装置2传送的第一编码101,在数据库40a中取得对应于第一编码101的至少一查询时间信息。也就是在数据库40a中会记录每一笔第一编码101相关的查询时间。

除此之外,数据库40a还储存有对应多个第一编码101的生产履历以及营销履历,可供具有一定权限的查询者进行查询。

而在本实施例中,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的数据库40a的多个识别码10是通过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的一喷字机(图未示)取得,而多个识别码10则会储存在数据库40a中。

另外,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还会检测电子装置2的电子装置码(mediaaccesscontroladdress,mac),若是在一段预定时间中,同一电子装置2进行扫描的查询次数超过一门限值,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则会锁定电子装置2的查询功能。

请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一防伪识别分析系统的防伪识别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在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一防伪识别分析系统的1a防伪识别分析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建立一数据库(步骤s300);经由网络接收来自远程的一电子装置的一查询要求(步骤s310);根据所接收的条形码信息,从数据库查询对应的一第一编码(步骤s320);累计第一编码的一查询次数(步骤s330);若所述查询次数小于一预定次数,则传送对应所述第一编码的所述标识码至所述电子装置(步骤s340);以及若所述查询次数大于一预定次数,则传送一警示信息至所述电子装置(步骤s350)。

在步骤s300中,是利用载体100在制造生产时的各项产销履历;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等参数,并且收集每一载体100在制造时所喷印的防伪标识码。

在步骤s310,则是电子装置2通过网络对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进行查询要求,也就是,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所在的服务器接收电子装置2传送的查询要求。

在步骤s320中,则是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根据电子装置2所传送的条形码信息在数据库40a中搜索相对应的一第一编码。

在步骤s330至步骤s350中,则是针对第一编码累计一查询次数。若查询次数小于一预定次数,则传送对应第一编码的所述标识码至电子装置2(步骤s340);若查询次数大于一预定次数,则传送一警示信息至电子装置2(步骤s350)。

在步骤s350之后,还可以根据防伪识别分析系统1a所接收的条形码信息,从数据库40a查询对应的一第二编码。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防伪识别分析方法,是利用同一第一编码的查询次数、查询地区以及查询时间多种参数达到识别分析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