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35486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医疗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跃发展,“移动医疗”成为社会热点,老百姓看病难依旧是一道门槛,新医改自2009年启动以来,已经走入第8个年头,在医保覆盖面提升、药品供应体系建设、公共卫生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明显进展。但我们还应该看到在过去的7年实践里,诸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城市大医院看病贵看病难、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人去楼空、医患矛盾空前加剧、就医效率低下等问题还亟待改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现有市面出现了大量的以“互联网+医疗”为技术支撑的公司,形形色色的互联网就医应用达到了数千款之多,一个医院、一张就诊卡、一套系统的现象比比皆是,但这么多的医疗产品依然没有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三长一短、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就诊信息无法整合、医患矛盾空前加剧、就医效率低下等问题。

目前市面上普遍的存在的“互联网+医疗”应用都是以单家医院和单一入口的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在患者选择就医地点的阶段,就已经导致患者在就医时,需要针对不同的医院下载相对医院的应用。患者在预约阶段,需要提前去选定的医院办理医院自行发行的就诊卡,而且患者在缴费阶段,患者只能通过扣除就诊卡金额的方式缴费,无法实现社保卡的缴费。传统的“互联网+医疗”应用只是单单满足了患者通过就诊卡预约单家医院医生的功能,无法完成患者就医诊疗过程的全覆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现有医疗机构提供的就医服务环节、诊疗环节、缴费环节、取药环节、医保服务环节以及公共医疗环节冗杂无序,一直存在大处方,过度医疗,辅助检查泛滥,就医各环节等待时间长等情况,且医疗监控系统没能实现计算机程序化,没有实时调取、检查及后续查询等功能的问题,既造成医保资金的浪费,又给市民和社会资源带来巨大负担。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设备,旨在通过将社保卡作为切入互联网医疗的创新入口,通过将社保卡接入支持直接使用社保卡进行支付的所有的医疗机构,直接使用社保卡进行挂号预约、就诊、保险理赔、报销和支付,实现医疗领域里的一卡通用,为用户提供统一便捷的医疗服务。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预先通过线上或线下实名认证将用户互联网线上账号和用户的社保卡进行绑定,实名认证系统提示用户输入身份证号、密码、社保卡号、认证手机号码进行认证,所述线下实名认证系统发送认证短信至认证手机,通过认证短信的认证码实现应用与身份证的绑定;

步骤b:当在支持社保卡直接进行线上支付的医疗机构完成用户的诊断和治疗后,移动终端接收到进行支付确认的指令时,移动终端根据社保卡绑定状态提供社保用户和自费用户两种支付身份供用户进行选择;

步骤c:当移动终端接收到用户选择使用社保用户的支付身份进行支付时,社保系统通过预结算功能将用户消费项目信息发送到社保局结算系统核对医保结算比例,通过社保系统自动将处于报销范围内的门诊费用及住院费用进行报销减免,其余费用使用社保卡个人账户余额、储蓄卡、信用卡、诊疗卡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

步骤d:当移动终端完成社保卡支付后,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通过医疗自助终端自动打印带有用户身份信息、诊断信息以及用于用户在治疗、检查、检验、取药环节判断是否为用户本人看病、本人医保结算的凭条,再次进行身份安全认证。

所述的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其中,所述实名认证方式包括:人脸识别、指纹匹配、虹膜、巩膜认证、手掌几何识别、声音识别、姓名+身份证匹对、姓名+身份证+手机验证码或者随机付款验证;

将用户和用户的社保卡进行互联网线上绑定时采取所述实名认证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方式进行认证。

所述的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其中,所述医疗结构包括: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或者药店;

所述社保卡实名认证过程为:通过用户本人提供社保卡、社保卡密码、应用用户名、支付密码以及手机验证码到支持直接使用社保卡进行支付的医疗机构完成认证;

所述社保卡支持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绑定和充值,所述第三方平台包括:微信、支付宝或者银行卡。

所述的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其中,当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完成社保卡的就诊支付后,自动将用户的每次就诊病历信息发送到用户的移动终端上,并按照时间和疾病类型进行分类保存,所述就诊病历信息包括用户个人身份信息、诊断医生信息、诊断结果、药品清单、社保报销信息以及结算支付信息;当用户需要查询就诊信息时,通过移动终端查询医院his系统数据,获取就诊病历信息后进行查看。

所述的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其中,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就诊病历信息中的诊断结果和药品清单推荐对应疾病的注意事项、康复引导视频、健康饮食食谱以及保健药品信息;

根据用户的病历信息进行慢病健康管理,移动终端应用对用户的身体特征进行实时采集,通过移动终端对用户病症信息进行预警分析和管理,根据不同的疾病提醒用户的注意事项和建议,当相关指标超过一定标准值时,提示用户再次进行就诊。

所述的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其中,通过绑定社保卡的移动终端进行挂号预约,所述挂号预约流程为:

开启移动终端中绑定了社保卡的应用,所述应用预先与支持直接使用社保卡进行支付的所有的医疗机构进行信息互通,提供所述医疗机构信息供用户进行选择;

当用户选择医疗机构后,所述医疗机构自助服务系统接收用户的预约请求,并发送所述挂号预约请求至所述医疗机构的后台服务系统,自动生成用户挂号身份信息;所述挂号预约请求包括预约时间、病种选择以及预约专家;

当完成挂号预约后,生成用于用户作为就诊凭证的预约标识,所述预约标识同时发送到用户和预约专家的移动终端上,提示用户按时进行就医同时提示预约专家提前了解预约人员信息。

所述的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其中,当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完成社保卡的就诊支付后,所述医疗机构的后台服务系统将药品清单发送到移动终端上供用户勾选和确认,当用户确认选择和确认后,通知用户进行自助取药或者进行快递或者物流配送;

通过移动终端应用接收用户的咨询和问诊,移动终端应用中预先绑定有支持直接使用社保卡进行支付的所有的医疗机构中的医生人员,当用户进行远程问诊时,在线医生人员进行相关解答,并在确定用户的疾病信息后进行线上开药;

当用户的疾病需要进行住院治疗或者住院治疗结束后时,建议用户直接进行线上住院缴费,通过移动终端应用进行社保卡或者第三方支付的在线缴费,完成网上住院预约缴费。

所述的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其中,预先将用户的个人疾病保险与社保卡进行绑定,当用户完成疾病治疗后,保险公司通过移动终端从医院his系统中将用户的个人信息、疾病信息、药品清单、报销清单以及支付清单发送到保险公司的服务系统进行线上理赔;

当保险公司的服务系统接收到用户的理赔信息后进行信息验证与理赔结果的评估,保险公司得出理赔结果后发送到给用户进行确认;

当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指令后,根据用户需求将赔付金额直接支付到用户指定的金融账号上,包括社保卡、储蓄卡、信用卡、微信、支付宝或医院根据协议对社保用户的诊疗费用进行垫付,当治疗完成后保险公司在和医院进行结算;

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使用已绑定的社保卡、金融账户、储蓄卡、信用卡、微信或者支付宝操作,直接购买个人疾病保险服务。

一种移动终端,其中,包括:处理器、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所述的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

一种存储设备,其中,所述存储设备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实现所述的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设备,预先通过线上或线下实名认证将用户互联网线上账号和用户的社保卡进行绑定;当在支持社保卡直接进行线上支付的医疗机构完成用户的诊断和治疗后,进行支付确认时,当移动终端接收到用户选择使用社保用户的支付身份进行支付,社保系统通过预结算功能将用户消费项目信息发送到社保局结算系统核对医保结算比例,通过社保系统自动将处于报销范围内的门诊费用及住院费用进行报销减免,其余费用使用社保卡个人账户余额、储蓄卡、信用卡、诊疗卡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本发明通过将社保卡作为切入互联网医疗的创新入口,通过社保卡直接使用社保卡进行挂号预约、就诊、保险理赔、报销和支付,实现医疗领域里的一卡通用,为用户提供统一便捷的医疗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中通过绑定社保卡的移动终端进行挂号预约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中线上实名认证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移动终端实现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的功能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预先通过线上或线下实名认证将用户互联网线上账号和用户的社保卡进行绑定,实名认证系统提示用户输入身份证号、密码、社保卡号、认证手机号码进行认证,所述线下实名认证系统发送认证短信至认证手机,通过认证短信的认证码实现应用与身份证的绑定。

具体地,所述实名认证方式包括:人脸识别、指纹匹配、虹膜、巩膜认证、手掌几何识别、声音识别、姓名+身份证匹对、姓名+身份证+手机验证码、随机付款验证等;每个人的人脸特征、指纹、虹膜、巩膜、手掌几何特征等都是不一样的,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例如,通过用户手掌几何识别来进行实名认证,通过开启移动终端的图像采集装置的近红外光源,通过控制图像采集获取用户的手掌静脉图像,当采集到用户的手掌静脉图像后,通过图像预处理将静脉图像进行强化处理,以及通过特征提取得到与识别算法相对应的静脉血管模型,将所述静脉血管模型中的静脉特征与数据库中的样本特征进行匹配识别;或者通过姓名+身份证+手机验证码多次进行验证,来判定当前被采集者的身份,从而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防止社保卡被他人盗用;将用户和用户的社保卡进行互联网线上绑定时采取所述实名认证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方式进行认证。

具体地,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传统方式的移动终端中的微信、支付宝和自助终端(包括银行卡、诊疗卡或者信用卡等)完成就诊支付、缴费功能。但是通过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使用社保卡进行支付,需要完成双重认证才能使用此功能,身份证认证无法使用此功能,身份证认证只支持银联卡支付或其他第三方支付方式,之所以进行双重认证是为了确保用户使用的安全性。本发明中第一重认证就是身份证认证,用户通过应用输入身份证号、密码、社保卡号、认证手机号码进行注册(下载实现本发明功能的应用,进行注册),系统发送认证短信至认证手机,通过认证短信的认证码实现应用与身份证的绑定,完成身份证的准实名认证。

当完成身份证的实名认证后(即完成了第一重实名认证),如果用户要使用社保卡进行报销、支付,必须完成社保卡的实名认证(即第二重实名认证)。而所述社保卡实名认证过程为:用户本人提供社保卡、社保卡密码、应用用户名、支付密码、手机验证码到支持直接使用社保卡进行支付的医疗机构或人社局、移动终端线上认证、终端线下绑定。也就是说,实名认证需要提供并不限于社保卡、社保卡密码、应用(app)用户名、支付密码、手机验证码,通过用户本人操作才能完成,通过这一方式保障了用户的安全性,全过程必须为用户本人操作,人机配合,才能完成,避免了因卡片丢失、被盗而恶意用卡的行为,保障了用户的权益。

步骤s200、当在支持社保卡直接进行线上支付的医疗机构完成用户的诊断和治疗后,移动终端接收到进行支付确认的指令时,移动终端根据社保卡绑定状态提供社保用户和自费用户两种支付身份供用户进行选择。

社保个人账户支持所有的医疗机构,通过医院his系统与本发明的医疗互联网平台平台做绑定,方便用户根据自己的所在地方便地进行就诊,支持社保卡进行直接支付的医疗机构越多、越广泛就越方便用户。his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即医院信息系统,是覆盖医院所有业务和业务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的平台。通过城市中的各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的资源通过统一的输出端,为市民提供统一便捷的医疗服务,例如所述医疗结构可以包括: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药店,甚至康复中心等,只要能够为用户提供诊断、治疗的医疗机构都可以与本发明的医疗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绑定。

优选地,将支持社保卡支付的医疗机构按照类型、资质等级进行分类,比如按照不同医疗机构所擅长治疗的疾病进行分类,可以方便用户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医疗机构。

所述医疗结构包括: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或者药店等。

另外,所述第三方平台包括:微信、支付宝、银行卡,也包括其他一切常用的支付方式(例如现金支付等);之所以供用户选择支付方式,是为了更加的方便用户,方式支付方式过于单一,使用户具有充分的选择权;本发明中,所述社保卡还支持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绑定和充值,例如可以将支付宝、微信、银行卡中的余额转入到社保卡,同时也可以将社保卡上的余额转出到支付宝、微信、银行卡中,方便用户对余额的管理。

步骤s300、当移动终端接收到用户选择使用社保用户的支付身份进行支付时,社保系统通过预结算功能将用户消费项目信息发送到社保局结算系统核对医保结算比例,通过社保系统自动将处于报销范围内的门诊费用及住院费用进行报销减免,其余费用使用社保卡个人账户余额、储蓄卡、信用卡、诊疗卡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

具体地,如果用户选择了使用绑定的社保卡进行支付,假设用户诊断后根据开的药得出医疗费用的结果为1000元,假设其中可以直接通过社保报销的比例为60%,也就是可以报销600元,用户自己支付400元,传统的做法是用户将看病的所有清单、凭证和社保卡到社保局或者指定医院进行申请报销,整个过程繁琐、漫长,而本发明中,社保卡系统可以通过预结算功能计算和核对医保结算比例,通过社保卡自动将处于报销范围内的药品及住院费用进行报销减免,也就是说社保卡系统可以共享用户诊断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包括用户个人身份信息、诊断结果、药品清单等信息,那么通过社保卡自动报销600元,其余400元可以通过使用社保卡余额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最后通过结算功能向人社局递交结算明细;本发明实现了通过移动终端绑定的社保卡直接进行线上支付的功能。

另外,当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完成社保卡的就诊支付后,自动将用户的每次就诊病历信息发送到用户的移动终端上,并按照时间和疾病类型进行分类保存,所述就诊病历信息包括用户个人身份信息、诊断医生信息、诊断结果、药品清单、社保报销信息以及结算支付信息;当用户需要查询就诊信息时,通过移动终端查询医院his系统数据,获取就诊病历信息后进行查看。

移动终端还会根据用户就诊病历信息中的诊断结果和药品清单推荐对应疾病的注意事项、康复引导视频、健康饮食食谱以及保健药品信息。例如用户病历为高血脂,那么移动终端可以根据用户的病情推送一些生活注意事项的小文章或者视频,提示用户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

根据用户的病历信息进行慢病健康管理,移动终端应用对用户的身体特征进行实时采集,通过移动终端对用户病症信息进行预警分析和管理,根据不同的疾病提醒用户的注意事项和建议,当相关指标超过一定标准值时,提示用户再次进行就诊。比如用户是一个糖尿病患者,用户的病历信息中记载了用户的糖尿病的所有信息,比如现阶段的血糖浓度、糖尿病的级别等,这些病历信息都同步保存在移动终端的应用中,当用户就诊完后,移动终端应用根据糖尿病原因提醒用户注意的饮食,用户可以使用血糖测量仪测量血糖值后输入到移动终端的应用中,如果血糖值超过了标准值一定的范围时,提示用户立即进行咨询和就诊。

步骤s400、当移动终端完成社保卡支付后,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通过医疗自助终端自动打印带有用户身份信息、诊断信息以及用于用户在治疗、检查、检验、取药环节判断是否为用户本人看病、本人医保结算的凭条,再次进行身份安全认证。

具体地,为避免医疗过程中他人盗取社保卡的行为,移动终端完成社保卡支付后,医疗自助终端打印带有用户身份信息以及诊断信息以及用于用户在治疗、检查、检验、取药环节判断是否为用户本人看病、本人医保结算的凭条,凭条会有相关身份信息,该凭条会作为医疗凭证伴随用户的所有医疗环节包括治疗、检查、检验、取药等,在各个环节能够为用户提供医疗保障同时监督是否本人看病本人医保结算,保障医保基金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可以实现通过绑定社保卡的移动终端进行挂号预约,如图2所示,所述挂号预约流程为:

s1,开启移动终端中绑定了社保卡的应用,所述应用预先与支持直接使用社保卡进行支付的所有的医疗机构进行信息互通,提供所述医疗机构信息供用户进行选择;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所在地最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挂号预约,也可以选择具有权威的专家所在的医疗机构进行挂号预约;

s2,当用户选择医疗机构后,所述医疗机构自助服务系统接收用户的预约请求,并发送所述挂号预约请求至所述医疗机构的后台服务系统,自动生成用户挂号身份信息;所述挂号预约请求包括预约时间、病种选择、预约专家;

s3,当完成挂号预约后,生成用于用户作为就诊凭证的预约标识,所述预约标识同时发送到用户和预约专家的移动终端上,提示用户按时进行就医同时提示预约专家提前了解预约人员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的预约标识在医疗机构的自助终端上打印预约号,这样不仅节省了用户按需要去医院进行排队挂号的时间,也可以提前选择方便自己的医院和自己信任的医生。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户进行自动送药,当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完成社保卡的就诊支付后,所述医疗机构的后台服务系统将药品清单发送到移动终端上供用户勾选和确认,当用户确认选择和确认后,通知用户进行自助取药或者进行快递或者物流配送,当用户选择快递、物流配送后,用户无需到取药窗口排队等候,只需回家等待即可,为用户提供方便。

另外,通过移动终端应用接收用户的咨询和问诊,移动终端应用中预先绑定有支持直接使用社保卡进行支付的所有的医疗机构中的医生人员,当用户进行远程问诊时,在线医生人员进行相关解答,并在确定用户的疾病信息后进行线上开药。

比如用户糖尿病犯了,通过移动终端应用咨询在线关于糖尿病的医生,对医生描述相关病情和特征,比如之前一直在吃的药,效果情况等等,当医生了解了病情之后,如果认为只需要开一些药品即可解决用户的问题,那么医生可以在线为用户进行开药,医生将药品信息发送到用户进行确认,得到用户的确认之后,开药成功,再进行药品配送的选择。

当用户的疾病需要进行住院治疗或者住院治疗结束后时,建议用户直接进行线上住院缴费,通过移动终端应用进行社保卡或者第三方支付的在线缴费,完成网上住院预约缴费。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在线直接进行住院缴费,包括提前预约住院床位,住院治疗后的住院缴费,均可通过线上完成,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可以绑定用户的个人疾病保险进行线上理赔,即预先将用户的个人疾病保险与社保卡进行绑定,当用户完成疾病治疗后,保险公司通过移动终端从医院his系统中将用户的个人信息、疾病信息、药品清单、报销清单以及支付清单发送到保险公司的服务系统进行线上理赔。

当保险公司的服务系统接收到用户的理赔信息后进行信息验证与理赔结果的评估,保险公司得出理赔结果后发送到给用户进行确认;当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指令后,根据用户需求将赔付金额直接支付到用户指定的金融账号上,包括社保卡、储蓄卡、信用卡、微信、支付宝或医院根据协议对社保用户的诊疗费用进行垫付,当治疗完成后保险公司在和医院进行结算;另外,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使用已绑定的社保卡、金融账户、储蓄卡、信用卡、微信或者支付宝操作,直接购买个人疾病保险服务。

如图3所示,本发明用户、系统、银行以及社保局联系起来,实现了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此过程移动终端优选为手机),本发明给出了进行线上实名认证的具体过程如下:

系统接收用户输入的银行卡号之后,验证该银行卡是否为用户本人绑定的银行卡,即验证卡号是否正确,当显示错误时,提示用户重新输入,当显示正确时,在提示用户输入:个人真实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手机号(注意手机号是与该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号);

当用户输入上述信息后,银行验证持卡人(用户)身份是否正确,当显示错误时,流程结束,当显示正确时,发送短信验证,对用户的手机号码进行验证;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验证码之后,判断验证码是否正确,当验证码错误,提示用户再次输入手机号码,当验证码通过,提示用户选择参保地;

当接收到用户选择完参保地后,提示用户输入社保卡银行卡号,将用户的真实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手机号,社保卡银行卡号发送到社保局进行验证;

当社保局验证失败时,结束流程,当社保局验证成功时,将社保卡和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手机号码)进行绑定;

当绑定完成后,提示用户输入支付密码,验证密码的有效性并进行加密操作,然后保存支付密码,最后提示用户绑定完成。

另外,本发明还可以实现分级就诊,当患者是小病或者慢病时,在下级医院进行首诊,由首诊医生进行初步的病情诊断,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处理,如果符合关于双向转诊上转的情况,则由首诊医生选择有相关资源的上级医疗机构进行申请,如果是门诊,则可直接预约;如果是住院,则需要上级医疗机构进行批复。完成之后由首诊医生开具双向转诊上转单给患者,并指导患者进行转诊,并在系统中进行记录。

当患者是大病或者急病时,可以直接在上级医院进行诊治,由主诊医生进行治疗,当患者病情趋于稳定时,病情符合双向转诊下转的情况时,由主诊医生选择合适的下级医疗机构,再下级医疗机构经过确认后,主诊医生给进入恢复期的患者填写并开具双向转诊下转单,并指导患者进入下级医疗机构进行诊疗。患者在进入下级医疗机构后,上级医院的主治医生需要定期的对患者进行回访或会诊,定期跟进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对下级医疗机构的医生进行指导。

在医院最好设立专门的转诊办理人员,处理其他医院对于本院的转诊申请,并对转诊过来的病人进行全程指导和安排优先诊疗。

在转诊过程中,患者要持有双向转诊上转单或下转单来标示此人的转诊身份,并且在医保和新农合部门进行相关的备案。

转诊的患者一般享有优先就诊的权利,由各医院负责转诊业务的人员进行落实和跟进。

患者诊疗数据的获取采用内外网网闸隔离的网络部署方式,在医院网络内部,内外网的数据通过网闸实时交互。外网可以直接从内网查询得到业务流程所需的数据,如医生排班数据、床位数据、患者病历、处方、检查检验报告等。实现了内外网的安全隔离与防护,避免来自外网的非法攻击和访问,同时也满足了系统对安全的需要。

当外网需要有数据转发到内网时,外网接口单元对接受到的应用数据包,剥离所有的tcp/ip网络协议和应用层协议,并将剥离后的纯数据写入外网数据缓冲区。根据不同的应用,有必要对数据进行完整性和安全性检查,如防病毒和恶意代码等。紧接着,外网接口单元立即发起对隔离控制单元的tcp/ip协议的数据连接,将外网数据缓冲区(端服务器)与隔离控制单元中的数据交换区(前置机服务器)进行连通,内网接口单元收到数据后,立即进行tcp/ip的封装和应用协议的封装,并通过内网与业务系统进行数据交互。一旦数据请求完成,隔离控制单元立即中断与外网的连接,恢复到完全隔离状态。

分级诊疗提供丰富的业务功能,包括转诊业务、在线会诊、医保等,可以平滑接入各厂商的his、lis、pacs等各种业务系统,以实现与医院业务系统的无缝衔接,为患者提供便捷的远程就诊服务。

大型医院可以扩大及构建更紧密的医联体,保证联盟内上下层医院在互惠共赢的基础上和谐发展。积极关注和参与互联网+医疗的新模式和新形态,在下一轮医疗变革中,掌握主动。

大型医院在使用平台过程中可以提高病房周转率,增加高价值患者流量,并且加强医院集团成员之间交流,提高集团专业实力。

在分级诊疗模式下,下级医院的话语权和决定权都得到大大提高,使得基层医院增加康复病人数量,提高了医院收入,让基层医疗资源得到充分运转,充分发挥价值。而且下级医院能够更好的与医院集团成员交流,提升院内医生的经验、专业技能、视野。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如图4所示,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10、存储器(memory)2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30和总线40;其中,

所述处理器10、存储器20、通信接口30通过所述总线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通信接口30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所述处理器10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20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预先通过线上或线下实名认证将用户互联网线上账号和用户的社保卡进行绑定;当在支持社保卡直接进行线上支付的医疗机构完成用户的诊断和治疗后,进行支付确认时,当移动终端接收到用户选择使用社保用户的支付身份进行支付,社保系统通过预结算功能将用户消费项目信息发送到社保局结算系统核对医保结算比例,通过社保系统自动将处于报销范围内的门诊费用及住院费用进行报销减免,其余费用使用社保卡个人账户余额、储蓄卡、信用卡、诊疗卡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设备,其中,所述存储设备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实现所述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开了基于社保卡实现就诊支付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设备,预先通过线上或线下实名认证将用户互联网线上账号和用户的社保卡进行绑定;当在支持社保卡直接进行线上支付的医疗机构完成用户的诊断和治疗后,进行支付确认时,当移动终端接收到用户选择使用社保用户的支付身份进行支付,社保系统通过预结算功能将用户消费项目信息发送到社保局结算系统核对医保结算比例,通过社保系统自动将处于报销范围内的门诊费用及住院费用进行报销减免,其余费用使用社保卡个人账户余额、储蓄卡、信用卡、诊疗卡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本发明通过将社保卡作为切入互联网医疗的创新入口,通过社保卡直接使用社保卡进行挂号预约、就诊、保险理赔、报销和支付,实现医疗领域里的一卡通用,为用户提供统一便捷的医疗服务。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如处理器,控制器等)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存储器、磁碟、光盘等。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