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文简化码拼音输入法及配套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2255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文简化码拼音输入法及配套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信息输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文简化码拼音输入法及配套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拼音输入法是当前人们使用得最多的一种中文输入方式,其中无论是在qwerty键位布局还是九宫格键位布局上,单手操作都是十分常见的输入场景,例如使用实体键盘时一边输入一边接打电话,或者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采用虚拟键盘的设备上单手操作等,对后者来说单手操作更是一种基本的使用方式。

在qwerty布局上,由于键位较窄且韵母中各字母之间相距往往较远,需要双手协同输入才能较好地发挥效率,单手操作的效率和体验均不是太好,一是运动距离较长,手部容易疲劳,尤其是像ian这样几乎跨越键盘宽度的韵母,二是输入路径转折往复较多,寻找韵母中的各字母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例如音节shuang需要跳转五次,操作不便且易出错。九宫格布局尽管键位少宽度大,但也同样存在类似的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使用体验。

因此若能找到方法改善上述的这些问题,可以使得单手操作等场合下文字输入的体验或效率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中文简化码拼音输入法及配套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键盘上采用简化码进行输入,使得单手操作等场合下的文字输入过程变得简单快捷、不易疲劳。

首先针对qwerty键位布局,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中文简化码拼音输入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文简化码拼音输入法,应用于qwerty键位布局,为各声母、韵母分别指定一个简化码,声母和韵母的简化码连接得到对应音节的简化码,记与简化码对应的原始拼写为标准码,其中,声母zh、ch、sh的简化码依次为zz、cc、ss,其余声母的简化码与标准码相同;韵母an、ang的简化码依次为aa、aaa,韵母en、eng的简化码依次为ee、eee,韵母ia、ian、iang的简化码依次为ii、iii、iiii,韵母ing、iong的简化码依次为inn、iooo,韵母ong的简化码为ooo,韵母ua、uan、uang的简化码依次为uu、uuu、uuuu,韵母ai的简化码为ai或ae或oi,韵母ao的简化码为ao或ar或oo,韵母ei的简化码为ei或er,韵母ie的简化码为ie或io,韵母uai的简化码为uui或uoi,韵母iao的简化码为iio或ioo,其余韵母的简化码与标准码相同;所述输入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标准码与简化码的对应关系以及字母所处的键位,建立标准码与键位码的对应关系,记为转码关系;接收通过键盘输入的音节键位码串;根据所述转码关系将所述音节键位码串转化为匹配的标准码音节串并输出。

音节的简化码由声母韵母的简化码连接得到,例如音节zheng的简化码为zzeee,音节jian的简化码为jiii,本输入方案通过在现有的键位布局基础上采用简化码来代替标准码进行输入,例如需要输入zhengjian时可在键盘上点击按键z、z、e、e、e、j、i、i、i,具有如下的一些优点:

(1)大幅度缩短了运动距离,减轻手部负担:在上述简化码方案中,所有声母以及多数韵母的简化码均为单个字母重复的形式,或者简化码的字母均来自同一个韵母区,这两种形式都具有运动距离短、不易疲劳的优点。

(2)提升单手操作便利性并减少出错概率:用户在单手操作时很难进行盲打,这就意味着往往每点击一个字母都需要在键盘上寻找,因此使用标准码输入需要花费一部分的注意力在寻找键位上,而采用简化码则可以大大减少这方面的注意力负担。不仅如此,简化码由于跳转很少还能减少出错的几率。

(3)覆盖绝大多数的音节:从数据上看,在qwerty布局的简化码方案中,所有声母以及17个韵母的简化码均为单个字母重复的形式,有至少8个韵母简化码其字母均来自同一个韵母区,其中上述25个韵母在总共33个韵母中占76%(而在标准码中这两类韵母一共只有11个,占总量的33%),可见本简化方案可以使得相关有益效果覆盖到绝大多数的音节。

优选地,韵母ai、ao、ei、ie的简化码与标准码相同,韵母uai的简化码为uui,韵母iao的简化码为iio。

优选地,韵母ai的简化码为ae,韵母ao的简化码为ar,韵母ei的简化码为er,韵母ie的简化码为io,韵母uai的简化码为uui,韵母iao的简化码为iio。

优选地,韵母ai的简化码为oi,韵母ao的简化码为oo,韵母ei的简化码为ei,韵母ie的简化码为ie,韵母uai的简化码为uoi,韵母iao的简化码为ioo。

在本简化方案中,韵母ai、ao、ei、ie、uai、iao各自有两到三个可选的简化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几个韵母虽然各给出了两到三个选择,但在同一实例中每个韵母只能采用其中一个简化码,上面给出了三套较优的实例。

优选地,记各键位上所标注的字母为该键位的提示字母,初始时候各键位采用属性字母作为提示字母,指定时间阈值t1,当满足如下的条件时变更键位的提示字母:(1)接收到键位a的输入信号时,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a,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n,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n,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g;(2)接收到键位e的输入信号时,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e,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n,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n,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g;(3)接收到键位i的输入信号时,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i,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a,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a,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n,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n,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g;(4)接收到键位o的输入信号时,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o,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n,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n,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g;(5)接收到键位u的输入信号时,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u,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a,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a,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n,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n,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g;(6)若接收到键位i的输入信号且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i,并在随后的时间阈值t1内接收到键位n的输入信号,将键位n的提示字母变更为g;变更后的提示字母持续至接收到下一个输入信号为止或满时间阈值t1为止,下一个输入信号满足上述规则之一的按规则继续变更提示字母,其余情况恢复至属性字母。

优选地,记各键位上所标注的字母为该键位的提示字母,初始时候各键位采用属性字母作为提示字母,指定时间阈值t2,当满足如下的条件时变更键位的提示字母:(1)接收到键位a的输入信号时,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a,将键位a、e、r的提示字母分别变更为n、i、o,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n,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g;(2)接收到键位e的输入信号时,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e,将键位e、r的提示字母分别变更为n、i,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n,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g;(3)接收到键位i的输入信号时,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i,将键位i、o的提示字母分别变更为a、e,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a,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n,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n,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g;(4)接收到键位o的输入信号时,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o,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n,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n,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g;(5)接收到键位u的输入信号时,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u,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a,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a,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n,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n,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g;(6)若接收到键位i的输入信号且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i,并在随后的时间阈值t2内接收到键位n的输入信号,将键位n的提示字母变更为g;变更后的提示字母持续至接收到下一个输入信号为止或满时间阈值t2为止,下一个输入信号满足上述规则之一的按规则继续变更提示字母,其余情况恢复至属性字母。

动态地变更提示字母能够使得输入过程像标准码那样所见即所得,减少了用户输入时点击的键位与所需字母之间的不匹配感。提示字母仅用于给用户提供指引信息,并不改变键位属性,因此限制提示字母改变的持续时间可以让用户在需要时看到属性字母。上面是根据简化码实例相应给出的两个变更规则。

针对九宫格键位布局,本发明也提出了一种中文简化码拼音输入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文简化码拼音输入法,应用于九宫格键位布局,为各声母、韵母分别指定一个简化码,声母和韵母的简化码连接得到对应音节的简化码,记与简化码对应的原始拼写为标准码,其中,声母zh、ch、sh的简化码依次为zz、cc、ss,其余声母的简化码与标准码相同;标准码中带n的韵母,简化码通过将字母n替换为其前面一个字母得到,其余韵母采用标准码作为简化码;或者,标准码中带g的韵母,简化码通过将字母g替换为字母n得到,其余韵母采用标准码作为简化码;所述输入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标准码与简化码的对应关系以及字母所处的键位,建立标准码与键位码的对应关系,记为转码关系;接收通过键盘输入的音节键位码串;根据所述转码关系将所述音节键位码串转化为匹配的标准码音节串并输出。

九宫格布局上的简化码拼音输入法除了同qwerty方案一样具有减轻手部负担、提升单手操作的便利性和准确性等诸多优点外,还具有如下的优点:

(1)输入过程中不容易节奏混乱或出错:这也是九宫格布局并没有采用qwerty布局简化码方案的原因,假如沿用qwerty布局的简化码方案,九宫格由于存在字母共用一个按键的情况,会大量导致音节末端的多个字母和后续音节的首字母在同一个按键上,快速输入时用户很难分清两个音节的分界点在哪里,从而容易多按或少按导致输入错误。替换字母n或g得到的简化码韵母末端基本上最多有两个字母在同一键位上,在九宫格布局上可以降低节奏失衡或出错的可能性。

(2)兼顾了简洁和高效:两个简化方案的规则仅用一两句话即可概括,却显著改善了大量音节的输入体验,同时便于记忆和操作,在简洁和高效之间达到了很好的平衡。此外,简化所涉及的字母为h和n/g,而字母h和g所在的键位是8个键位中单手最不方便操作的,因此方案所解决的是对输入体验影响较为关键的问题。

(3)提升了输入的准确性:准确性的提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减少音节的绝对重码,若某个音节的键位码与其他音节相同则该音节记为一个歧义音节,例如按照标准码,音节ge、he的键位码相同因此各记为一个歧义音节。采用一一盘点的方法,在《新华字典》所给出的409个音节中,按照标准码共有319个歧义音节,而若采用简化码,“n方案”和“g方案”的歧义音节数量分别为275个和301个,因此准确性更高。二是减少了音节间断点的歧义,例如在标准码中,声母sh与音节qi、si重码,声母zh与音节xi、yi、zi重码,以-ng结尾的韵母中字母组合-ng与音节ni重码,上述这些音节或字母组合的日常使用频率都非常高,从而很容易导致音节间断点的歧义,例如zhan与yi’an,jiang与jia’ni之间的歧义,而两个简化码方案则不易发生这些情况,从而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准确性。

其次,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实现所述中文简化码拼音输入法的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中文简化码拼音输入法,包括键位码接收模块、标准码生成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键位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过键盘输入的音节键位码串;所述标准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转码关系将所述音节键位码串解析为匹配的标准码音节串;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标准码音节串输出。

通过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用户可以使用简化码实施输入,由标准码生成模块根据转码关系将键位码串解析为匹配的标准码音节串。

本发明通过采用简化码来代替标准码进行输入,易于理解和记忆且操作简单便捷,具有如下优点:一是运动距离较短,减轻手部负担;二是输入路径简单,提升单手操作便利性并减少出错概率;三是针对qwerty和九宫格布局分别给出简化码方案,两种布局可以分别获得更有针对性和更优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qwerty布局简化方案的初始界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提示字母变更规则点击图2中键位a后的界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提示字母变更规则点击图3中键位a后的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单手操作是文字输入过程中常见的使用场景,尤其在虚拟键盘上更是如此,而这一常见操作方式存在着需要频繁跳转键位、远处键位输入不便、容易疲劳等问题,为了提升单手输入的体验,本发明针对qwerty和九宫格键位布局分别提出了一种简化码拼音输入法,可以适用于实体键盘、虚拟键盘等诸多键盘形式。

一、qwerty键位布局

(一)输入方案

一种中文简化码拼音输入法,应用于qwerty键位布局,为各声母、韵母分别指定一个简化码,声母和韵母的简化码连接得到对应音节的简化码,记与简化码对应的原始拼写为标准码,其中,声母zh、ch、sh的简化码依次为zz、cc、ss,其余声母的简化码与标准码相同;韵母an、ang的简化码依次为aa、aaa,韵母en、eng的简化码依次为ee、eee,韵母ia、ian、iang的简化码依次为ii、iii、iiii,韵母ing、iong的简化码依次为inn、iooo,韵母ong的简化码为ooo,韵母ua、uan、uang的简化码依次为uu、uuu、uuuu,韵母ai的简化码为ai或ae或oi,韵母ao的简化码为ao或ar或oo,韵母ei的简化码为ei或er,韵母ie的简化码为ie或io,韵母uai的简化码为uui或uoi,韵母iao的简化码为iio或ioo,其余韵母的简化码与标准码相同;

所述输入法包括如下步骤,如图1所示:根据标准码与简化码的对应关系以及字母所处的键位,建立标准码与键位码的对应关系,记为转码关系;接收通过键盘输入的音节键位码串;根据所述转码关系将所述音节键位码串转化为匹配的标准码音节串并输出。

本发明中标准码是指声母、韵母或音节的原始拼写,因此标准码与声母、韵母或音节本身等同视之,音节的简化码由声母韵母的简化码连接得到,例如音节zheng的简化码为zzeee,音节jian的简化码为jiii,简化码允许与标准码相同,例如所有单字母声母的简化码均与标准码相同。

由于在qwerty布局中字母与键位是一一对应的,因此这里的转码关系也就等同于标准码与简化码的对应关系,本输入方案通过在现有的键位布局基础上采用简化码来代替标准码进行输入,例如需要输入zhengjian时可在键盘上点击按键z、z、e、e、e、j、i、i、i,系统接收输入信号并根据转码关系将其转化为标准码音节串zhengjian输出供后续操作。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一个韵母中每个字母只会出现一次,例如在音节guang中,当用户敲击字母u之后,在开始输入下一音节之前字母u都不会再次被点击,即字母u在输入之后便进入闲置状态,所述输入方法充分利用了这一闲置现象,具有如下的一些优点:

(1)大幅度缩短了运动距离,减轻手部负担

在上述简化码方案中,所有声母以及多数韵母的简化码均为单个字母重复的形式,或者简化码的字母均来自同一个韵母区(本发明中韵母区是指在qwerty键盘上位置相邻且用于组成韵母的几个字母,例如字母u、i、o为一个韵母区),这两种形式都具有运动距离短、不易疲劳的优点,以韵母iang为例,采用标准码输入时前3个字母i、a、n之间距离很远,尤其是在手机上单手操作时依次点击较为费力和别扭,而采用简化码iiii输入则大大缩短了运动距离。

(2)提升单手操作便利性并减少出错概率

用户在单手操作时,无论是实体键盘还是虚拟键盘都很难进行盲打,这就意味着往往每点击一个字母都需要在键盘上寻找,因此使用标准码输入需要花费一部分的注意力在寻找键位上,而采用简化码则可以大大减少这方面的注意力负担。不仅如此,简化码还能减少出错的几率,例如像iiii这样的简化码,只要第一个字母找准了位置,后面3个字母便无需跳转从而不易出错,而标准码每个字母都不同,跳转时找错键位的可能性较高。

(3)覆盖绝大多数的音节

举例来说,从首字母和字母数量上看韵母ian和ing、iao的简化码应该都是iii,为了避免音节重码三者只能择其一,从尽可能兼顾更多韵母的角度考虑,方案中选取了韵母ian而不是ing或iao作为iii对应的标准码,具体地,韵母i、in、ing之间的拼写具有延续性,i、ia、iao之间的拼写具有延续性,i、ia、ian、iang之间的拼写具有延续性,显然最后一组所含的韵母数量最多,因此采用最后一组韵母作为i、ii、iii、iiii对应的标准码可以照顾到更多的韵母,使得输入体验的提升更为全面。从数据上看,在qwerty布局的简化码方案中,所有声母以及17个韵母的简化码均为单个字母重复的形式,有至少8个韵母简化码其字母均来自同一个韵母区,其中上述25个韵母在总共33个韵母中占76%(而在标准码中这两类韵母一共只有11个,占总量的33%),可见本简化方案可以使得相关有益效果覆盖到绝大多数的音节。

在本简化方案中,韵母ai、ao、ei、ie、uai、iao各自有两到三个可选的简化码,这是因为这些韵母若采用标准码的话键位之间距离较远,若采用单字母重复的话又较难和其他韵母在拼写上具有延续性,因此给出了多个选择,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几个韵母虽然各给出了两到三个选择,但在同一实例中每个韵母只能采用其中一个简化码。

(二)提示字母的变更

简化码大大提高了单手操作的便捷性,但用户在输入的时候点击的键位与需要的标准码字母可能不一致,导致有一个心理预期的不匹配感,为了减少这一不匹配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供虚拟键盘等场合使用,即动态地变更提示字母,使得输入过程同样能像标准码那样所见即所得。

由于在简化方案中韵母ai、ao、ei、ie、uai、iao的简化码各有多个选择,因此提示字母的变更需要建立在具体的简化码组合实例上,对于不同的组合变更的结果也会不同,下面以这6个韵母分别采用ae、ar、er、io、uui、iio为简化码的组合为例说明,其余情况类同。

变更的具体规则如下:记各键位上所标注的字母为该键位的提示字母,初始时候各键位采用属性字母作为提示字母,指定时间阈值t,当满足如下的条件时变更键位的提示字母:

(1)接收到键位a的输入信号时,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a,将键位a、e、r的提示字母分别变更为n、i、o,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n,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g;

(2)接收到键位e的输入信号时,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e,将键位e、r的提示字母分别变更为n、i,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n,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g;

(3)接收到键位i的输入信号时,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i,将键位i、o的提示字母分别变更为a、e,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a,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n,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n,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g;

(4)接收到键位o的输入信号时,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o,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n,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n,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g;

(5)接收到键位u的输入信号时,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u,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a,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a,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n,若收到信号时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n,将该提示字母变更为g;

(6)若接收到键位i的输入信号且该键位的提示字母为i,并在随后的时间阈值t内接收到键位n的输入信号,将键位n的提示字母变更为g;

规则中“属性字母”是指表示键位属性的字母,以键位a为例,“键位a”是指键位本身的属性即“属性字母为a”,而提示字母则是可变的,指的是键位位置上标注的字母,初始时候各键位的提示字母与属性字母相同,如图2所示,此时当用户点击键位a时,系统变更键位a、e、r的提示字母,结果如图3所示,当按键的提示字母与属性字母不一致时可以采用特殊方式标注,例如添加下划线、改变字体颜色、改变背景颜色或图案等,图3采用的是添加下划线的方式,当然以特殊方式标注只是为了醒目,也可以按正常格式显示。此时若用户又点击了键位a,即点击了图3中提示字母为带下划线的n的键位时,继续变更键位a的提示字母为g,同时恢复键位e、r的提示字母为属性字母,界面如图4所示。

通过变更提示字母,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到下一步可能用到的键位,不过要注意的是,修改提示字母只是为了给用户以提示,并不改变按键本身的属性,将键位a的提示字母改为n后,该按键实质上仍为键位a,例如当用户点击按键daaa时,根据前述的简化码方案中间两次击键后提示字母分别要被变更为n和g,但这两次按键并不一定解析为字母n和g,也就是说用户可能要输入的不一定为音节dang,也可能是两个音节dan、a,或者是da、an,或者是三个音节da、a、a。

由于提示字母不改变按键属性,我们可以限制提示字母改变的持续时间以便让用户在需要时看到属性字母,具体方式为:变更后的提示字母持续至接收到下一个输入信号为止或满时间阈值t为止,下一个输入信号满足上述规则之一的按规则继续变更提示字母,其余情况恢复至属性字母。例如用户点击按键da,点击键位a后其提示字母改为n,如果时间t没有点击操作则提示字母恢复至a,因此若再次点击键位a时提示字母仍应变更为n而不是g。

变更提示字母只是一种指引方式,也可以完全不进行变更,用户根据对简化码的记忆进行输入。

本发明的简化码输入法除了严格使用简化码输入,也包括混合使用标准码和简化码输入,例如用户输入音节liang,既可以点击按键liang,也可以点击按键liiii,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输入方式,例如双手输入时点击liang更为方便,而单手点击liiii更为方便,无需手动切换输入模式。虽然混合输入时存在标准码和简化码两种输入可能性,但对于输入准确性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例如用户输入liang时,采用简化码的规则解析不出音节因此需用标准码解析,而输入liiii时,又只能用简化码解析。

此外,wo是日常使用频率极高但输入较为不便的一个音节,而上面的简化码方案并未涉及该音节的优化,因此除了上面的简化方案,还可以为音节wo专们增设一个简化码ww,以便获得更好的输入体验。

二、九宫格方案

除了qwerty键位布局,本发明还给出了九宫格布局上的简化码拼音输入法,与qwerty键位布局的差异在于韵母简化码不同,具体来说九宫格布局的韵母简化码为:

方案一,标准码中带n的韵母,简化码通过将字母n替换为其前面一个字母得到,其余韵母采用标准码作为简化码;

方案二,标准码中带g的韵母,简化码通过将字母g替换为字母n得到,其余韵母采用标准码作为简化码。

上述两个方案分别记为“n方案”和“g方案”,以韵母iang为例,“n方案”中简化码为iaag,转码关系为标准码iang对应键位码“4224”(九宫格左上角至右下角各键位依次记为1至9号键),“g方案”中简化码为iann,转码关系为标准码iang对应键位码“4266”。

传统的九宫格输入法由于单个键位宽度较宽,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距离过远等问题,因此采用简化码输入同样能提高输入体验,例如音节zhang,字母z和n在第3列,字母h和g在第1列,手指运动轨迹是一个来回的折线,采样简化码zzaag或zzann则便捷许多。

九宫格布局的方案除了具有在qwerty布局方案中已经阐述过的减轻手部负担、提升单手操作的便利性和准确性等诸多优点,还具有如下的优点:

(1)输入过程中不容易节奏混乱或出错

这也是九宫格布局并没有采用qwerty布局简化码方案的原因,假如沿用qwerty布局的简化码方案,九宫格由于存在字母共用一个按键的情况,会大量导致音节末端的多个字母和后续音节的首字母在同一个按键上,例如,gongnengduo(功能多)在qwerty布局中简化码为goooneeeduo,九宫格布局若也采用该方案则对应的键位码为“46666333386”,前3个6号键属于音节gong,后续的6号键属于音节neng,3号键也有同样的问题,快速输入时用户很难分清两个音节的分界点在哪里,从而容易多按或少按导致输入错误。在九宫格布局上采用“n方案”和“g方案”则基本不会产生这样的情况,除了韵母ing在“n方案”中的简化码iig外,其余情况下简化码韵母末端最多有两个字母在同一键位上,可以降低节奏失衡或出错的可能性。

(2)兼顾了简洁和高效

“n方案”和“g方案”的规则仅用一两句话即可概括,却显著改善了大量音节的输入体验,同时便于记忆和操作,在简洁和高效之间达到了很好的平衡。以“g方案”为例,简化码与标准码不一样的声母即实际获得了简化的声母为zh、ch、sh,简化码与标准码不一样的韵母为ang、eng、ing、ong、uang、iong、iang,以《新华字典》所列出的总共409个音节(不含音节m、n、ng、hm、hng)来考察,含有这10个声母或韵母的音节数量为127个,占音节总量的比例为127÷409=31%,也就是说通过很简洁的规则,只改动少数的几个声韵母,却可以使31%音节的输入体验得到较好的改善,此外,简化所涉及的字母为h和n/g,而字母h和g所在的键位是8个键位中单手最不方便操作的,因此方案所解决的是对输入体验影响较为关键的问题。

(3)提升了输入的准确性

准确性的提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减少音节的绝对重码,若某个音节的键位码与其他音节相同则该音节记为一个歧义音节,例如按照标准码,音节ge、he的键位码相同因此各记为一个歧义音节。采用一一盘点的方法,在《新华字典》所给出的409个音节中,按照标准码共有319个歧义音节,而若采用简化码,“n方案”和“g方案”的歧义音节数量分别为275个和301个,因此准确性更高。

二是减少了音节间断点的歧义,例如在标准码中,声母sh与音节qi、si重码,声母zh与音节xi、yi、zi重码,以-ng结尾的韵母中字母组合-ng与音节ni重码,上述这些音节或字母组合的日常使用频率都非常高,从而很容易导致音节间断点的歧义,例如zhan与yi’an,jiang与jia’ni之间的歧义,而两个简化码方案则不易发生这些情况,从而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准确性。

总结起来,本发明给出了三套简化方案,第一套应用于qwerty键位布局,简化力度最强,尽可能多地采用单一字母作为简化码,第二、三套应用于九宫格键位布局,简化力度较弱,但规则简单却高效,便于记忆和操作,三套方案各有优点,适合用户不同的使用习惯和接受程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中文简化码拼音输入法,包括键位码接收模块、标准码生成模块和输出模块,

所述键位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过键盘输入的音节键位码串;

所述标准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转码关系将所述音节键位码串解析为匹配的标准码音节串;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标准码音节串输出。

上述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适用于前面的各种简化方案,因此键位码接收模块中的键盘根据简化方案的不同可以采用qwerty布局或九宫格布局,并且采用相应的转码关系,通过计算机程序用户可以使用简化码实施输入,由标准码生成模块根据转码关系将键位码串解析为匹配的标准码音节串。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