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地图技术构建学区压力模型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35676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运用地图技术构建学区压力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地图来进行与区域相关的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是近几年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手段,地图与区域数据的结合能更直观更真实的反应出数据的规律。基于地图的二次开发也受到很多大数据研发人员的青睐,通过调用地图提供的api,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开发,能更好的把地图跟业务场景结合起来。

学区划分是每个城市最被关注的民生热点之一,为了更好的调配均衡师资力量,每年在九月份入学之前,教育局都会对各个学区内的适龄入学儿童进行摸底统计,确定每个学区的适龄儿童数量,以便进行师资的分配以及班级数量的制定。传统的做法都是各学校通知片区内的各小区居民,带相关证件去学校进行预报名,然后学校派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进行核实统计,汇总数量,进行入学摸底,这种人工统计的方法会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运用地图技术构建学区压力模型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运用地图技术构建学区压力模型的方法如下:

首先在地图上绘制学区区域,然后统计户籍信息中的适龄入学儿童的户籍信息并转换成经纬度,统计落入每个学区的经纬度点,经纬度点对应的个人就是对应区域内适龄的儿童数量,最后把学区信息及统计数据在地图上展示出来。

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开发地图绘图工具,研制地图的二次开发模块;

步骤2)采集学区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

步骤3)利用开发好的地图绘图工具在地图上绘制学区信息并保存到数据库;

步骤4)开发批量地址解析成经纬度的统计模块;

步骤5)从公安局获取户籍数据并通过信息过滤模块进行过滤清洗,得到学龄儿童的户籍地址信息;

步骤6)利用地址转换模块把户籍信息转换成经纬度点并保存到数据库;

步骤7)开发经纬度点落入学区区域的信息处理模块;

步骤8)利用步骤7)的信息处理模块统计户籍点落入各学区区域的数量;

步骤9)从数据库中读取学区区域信息已经统计的学龄儿童数量信息,通过数据可视化模块在地图上绘制展示。

所述的地图的二次开发模块是调用地图提供的api接口进行的二次开发模块。

一种运用地图技术构建学区压力模型,该模型主要由地图二次开发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地址经纬度解析模块、地图区域绘制模块、经纬度点落入区域处理模块和数据可视化模块构成。

所述的地图二次开发模块调用地图提供的api接口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在地图上自由绘制区域,并把绘制的区域以经纬度的形式保存在数据库中。

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搜集整理城市的学区信息,每个学校具体的学区范围,并使用地图二次开发模块绘制学区区域。

所述的地址经纬度解析模块分析公安局的人口户籍信息,提取本年度内年满6周岁并且在8月31号以前出生的儿童的户籍信息。

所述的地图区域绘制模块利用地图提供的地址解析服务接口,把户籍信息中的户籍地址批量解析成经纬度信息,并保存在数据库中。

所述的经纬度点落入区域处理模块从数据库中读取学区区域的经纬度信息以及户籍的经纬度信息,设计开发一个经纬度表示的点是否落在一个地图区域内的算法,并用该算法统计表示户籍信息的经纬度点分别落在哪些区域内,完成统计结果。

所述的数据可视化模块从数据库中读取学区区域信息以及每个区域对应的学校名称、落在该区域内的户籍的经纬度点的个数,在地图上展示。

本发明的一种运用地图技术构建学区压力模型的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可以辅助学校有效的对入学儿童数量进行预计算,大大减少人工统计的工作成本,有效的提高了入学儿童数量计算和统计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运用地图技术构建学区压力模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建立运用地图技术构建学区压力模型:

该模型主要由地图二次开发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地址经纬度解析模块、地图区域绘制模块、经纬度点落入区域处理模块和数据可视化模块构成。

所述的地图二次开发模块调用地图提供的api接口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在地图上自由绘制区域,并把绘制的区域以经纬度的形式保存在数据库中。

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搜集整理城市的学区信息,每个学校具体的学区范围,并使用地图二次开发模块绘制学区区域。

所述的地址经纬度解析模块分析公安局的人口户籍信息,提取本年度内年满6周岁并且在8月31号以前出生的儿童的户籍信息。

所述的地图区域绘制模块利用地图提供的地址解析服务接口,把户籍信息中的户籍地址批量解析成经纬度信息,并保存在数据库中。

所述的经纬度点落入区域处理模块从数据库中读取学区区域的经纬度信息以及户籍的经纬度信息,设计开发一个经纬度表示的点是否落在一个地图区域内的算法,并用该算法统计表示户籍信息的经纬度点分别落在哪些区域内,完成统计结果。

所述的数据可视化模块从数据库中读取学区区域信息以及每个区域对应的学校名称、落在该区域内的户籍的经纬度点的个数,在地图上展示。

运用地图技术构建学区压力模型方法如下:

首先在地图上绘制学区区域,然后统计户籍信息中的适龄入学儿童的户籍信息并转换成经纬度,统计落入每个学区的经纬度点,经纬度点对应的个人就是对应区域内适龄的儿童数量,最后把学区信息及统计数据在地图上展示出来。

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开发地图绘图工具,研制调用地图提供的api接口进行的二次开发模块;

步骤2)采集学区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

步骤3)利用开发好的地图绘图工具在地图上绘制学区信息并保存到数据库;

步骤4)开发批量地址解析成经纬度的统计模块;

步骤5)从公安局获取户籍数据并通过信息过滤模块进行过滤清洗,得到学龄儿童的户籍地址信息;

步骤6)利用地址转换模块把户籍信息转换成经纬度点并保存到数据库;

步骤7)开发经纬度点落入学区区域的信息处理模块;

步骤8)利用步骤7)的信息处理模块统计户籍点落入各学区区域的数量;

步骤9)从数据库中读取学区区域信息已经统计的学龄儿童数量信息,通过数据可视化模块在地图上绘制展示。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几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地图技术构建学区压力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如下:首先在地图上绘制学区区域,然后统计户籍信息中的适龄入学儿童的户籍信息并转换成经纬度,统计落入每个学区的经纬度点,经纬度点对应的个人就是对应区域内适龄的儿童数量,最后把学区信息及统计数据在地图上展示出来。本发明的一种运用地图技术构建学区压力模型的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可以辅助学校有效的对入学儿童数量进行预计算,大大减少人工统计的工作成本,有效的提高了入学儿童数量计算和统计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芹;张晓磊;李锦峰;许东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浪潮云服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13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