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组合式建设的解决方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75726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组合式建设的解决方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组合式建设领域,提出了一种组合式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建设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提出了配备有基础装备的医疗建筑模块的设计和配套社区医疗机构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的社区医疗机构建设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用这种设计方法所设计的医疗建筑模块从医疗机构的硬件环境上可以在工厂中进行建造,在现场安装组合,具有标准化程度高、性价比高的特点,从软件上提出了两级dcs(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的基本特征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物理架构为基础的社区医疗机构信息管理软件设计,可以全方位的对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进行实时监督与记录,通过互联网与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建立远程诊疗体系,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可以获得高级别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同时以医疗原始数据溯源为背景的记录体系大幅度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医疗纠纷的法律风险和提高医患人员及其家属对社区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因此不管是从硬件环境和软件功能上完全符合大型医疗机构的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室、手术室、烧伤病房等多种需要环境净化的特殊病房的技术要求,可以满足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各种医疗需求,例如老年慢性病治疗病房、血液透析治疗病房、小型手术室、治疗室例如皮肤美容、普通外科治疗等微创伤治疗室等医疗领域;也可以组合成具有医疗功能的养老机构,在养老领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还可以快速组合成临时或长久的野外医疗机构,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有广泛的应用。



背景技术:

当前在我国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医疗制度改革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趋势,因此对基层社区医疗机构有着强烈的社会需求。然而面对公立大型医疗机构近十几年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建设出来的优良环境和高标准的硬件条件,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就不可能再走艰苦朴素的简易建设模式,必须与公立大型医疗既有的硬件现状为参照模板,达到或基本达到公立大型医疗机构的硬件标准以及软件管理水平,否则不仅没有病源,也不能够在客观上满足人们对医疗消费的需求。

国家卫计委在2016年12月21日发文《国卫医发[2016]76号》文《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血液透析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中提出“一、设置血液透析中心等医疗机构对于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进分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二、血液透析中心属于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为独立法人单位,……由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设置审批。……四、鼓励血液透析中心向连锁化,集团化发展……对拟开办集团化、连锁化血液透析中心的申请主体,可以优先设置审批”。根据《2015年中国血液透析市场专题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透析患者人数约为25万人,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到2020年透析患者人数将超过350万人。因此基层血液透析病房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2015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2.2亿,70-79岁的老人占老年人总人数的32.13%,为7000万左右,80岁以上的老人占老人总数的13.84%,为3000万以上。在70岁以上,尤其是年龄超过80岁以上的老人多患有老年性慢性病,其中相当一部分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甚至是需要在危重病房治疗,例如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从完全不能生活自理到走向生命的终点的时间往往在1-3年左右,有些甚至更长。有关信息透露,中国大陆目前有近千万不能生活自理的老年人。一些人推荐家庭养老,这虽然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在没有医护条件和医疗环境条件下的家庭老年护理,老年病患者是无法获得临终前应该获得的尊严性医疗保障的,同时随着人工费用快速的攀升,有能力在家庭照顾不能生活自理的老年人的人数也越来越匮乏。目前因为家有一位需要照顾的不能自理老人而导致家庭快速走向经济破产和无法维系家庭的严重社会案例也不时的常有发生。因此推荐建立老年重病患者的社区医院来解决不能自理的老年病患者,给他们以能够体验生命尊严的临终前医疗保障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在当前的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中,加大力度引导推荐社区分诊治疗的医疗改革措施,将慢性病放在社区一级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大幅度减轻医疗机构的一些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而导致长期占压病床的负担,也可以大幅度降低患者和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在医疗机构中对于普通疾病治疗所需要的硬件环境要求较高的参照莫过于重症监护室和血液透析室的硬件要求,在辅助性医疗建筑中要求较高的莫过于净化配液室的硬件要求。这三种要求较高的医疗建筑的基本特点是环境空气净化,以及医疗无菌用水的制备和检测。本发明人在2016年6月提交了“分析检测基础装备实验室建筑模块及其成套性设计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和“带有工作夹层的建筑模块”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其中“带有工作夹层的建筑模块”已经获得授权。本发明人所在的科研团体在2016年4月和2017年6月分别获得了“使用ptf瞬间制热器增加r/o膜效率的方法”和“红外线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治疗仪的设计方法”的发明专利授权以及“使用ptf瞬间制热器增加r/o膜效率的净水器”和“可以对被照射部位表面温度检测的红外线治疗仪”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目前各个医疗机构都在大力构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his或hims)。但是大多数his产品对医疗设备和医疗环境的监控能力不足或根本没有。那些不具备对医疗机构的环境和设备具有监控能力的his产品其本质是oa(officeautomation)框架下医疗机构内部的文件信息的互交与管理。一些性能较好的his产品也仅仅是对一些大型检查医疗设备(例如核磁、ct、b超、生化分析仪等)的工作站有接口可以接受这些大型医疗检查设备的输出结果信息,但是其信息系统的物理架构也仅仅算得上不完全的一级dcs系统,因为这种信息系统的物理架构只能与大型医疗设备的工作站接口获得结果性文件类信息,并只具备对文件类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不具备对医疗设备进行控制的能力,更不具备对医疗机构内所有有源装备进行控制和运行信息实时监控与记录存档的能力,也就不可能具备对医疗信息进行原始信息溯源的功能。本发明人也在本专利提交的同日提出“检测与监督信息管理系统架构和程序设计的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和“检测与监督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结构与标准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在这两个专利申请中,本发明人提出了两级dcs(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的基本特征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物理架构。使用这种具有两级dcs特征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物理架构就可以实现对医疗机构进行全方位的监控,方便的构建网络远程诊疗体系和远程对医疗机构有源设备(例如病房环境控制装备、床边监护仪、血液透析设备等)的实时监控,可以有效地记录医疗过程中的全部的原始医疗信息,为医疗过程提供原始医疗信息溯源的有效手段。

上述这些已有和在申报的专利技术在基础技术上为构建高标准、高性价比的社区医疗机构的硬、软件建设奠定了丰厚的技术基础。本发明人是在上述专利技术的积累上,提出了本“组合式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建筑模块的设计方案”和“组合式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建筑模块”专利技术和产品申请,其目的是为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基础建设和信息管理建设提出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为当前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设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上述“分析检测基础装备实验室建筑模块及其成套性设计方法”和“带有工作夹层的建筑模块”专利申请技术和专利产品中,本发明人的技术团队提出了带有基础装备的钢结构(集装箱结构)建筑模块的概念,本发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案是在这两个专利申请技术基础上对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建设的进一步发明。之前的专利技术积累可以通过图1、图2、图3的展示获得基本的了解。

图1是房间建筑模块外形平面图、图2是走廊建筑模块外形平面图。图3是在工作夹层内安装了小型净化空调端和冰箱制冷系统的建筑模块单元三维图。图1构建了长度为6000mm,宽度为3000mm,其高度为3000mm的建筑模块外型空间,本专利将其称之为“房间建筑模块,房间建筑模块的平方面积为18m2,立方体积为54m3”。图2构建了长度为6000mm,宽度为1500mm,其高度为3000mm的建筑模块外型空间,本专利将其称之为“走廊建筑模块”,走廊建筑模块的平方面积为9m2,立方体积为27m3”。图3展示了房间建筑模块的工作夹层的外型。根据专利“带有工作夹层的建筑模块”的表述,工作夹层的空间(图3-6)为w500mmh500mml6000mm。

图3还展示了一套小型净化空调段的空调段(图3-1)、空调压缩机(图3-2)和空调散热器(图3-3)的外型和所占用的基本空间,净化高效过滤器在房间建筑模块的内部顶棚处安装,可根据病房对空气洁净度的需求加装或不安装高效过滤器。空调段由制冷段、电辅加热加湿段和涡流送风机组成。回风是通过建筑模块的侧墙的靠近地平的地方开回风口,回风口通过建筑模块外墙壁的风管道与空调段的进风口链接,由此形成室内循环风回路,在空调段的进风口链接新风补充口,按照净化要求补充新风。这是净化空调和洁净室专业领域内的常识,此处简单表示这些,详细的内容受篇幅所限就不再赘述。

图3还进一步展示了一套制冷系统的制冷压缩机(图3-4)和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图3-5)的外形和所占用的空间。这套制冷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在房间建筑模块内构建一机双温的冷冻箱和冷藏箱制冷系统。可以根据所需要的冷冻箱和冷藏箱的空间和控制温度选择所配套的冰箱压缩机以及相应配套的冰箱散热器。建筑模块的顶部和四周采用不薄于50mm厚度的保温板,例如聚氨酯板、岩棉板、无机岩棉板、双层保温防爆玻璃等,可根据情况进行选择。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所表述的房间建筑模块、走廊建筑模块以及房间建筑模块所表述的空间尺寸仅仅是为了阐述本发明的举例说明问题,并非限制,关于这一点在专利“带有工作夹层的建筑模块”中已有表述,在设计实践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在“带有工作夹层的建筑模块”所表述的空间内进行任意调整。

本发明第一设计要素是提出在上述基础上设计患者候诊建筑模块的设计方案。患者候诊室建筑模块的基本结构如图4所示,是由一个房间建筑模块和一个走廊建筑模块并联衔接组合而成。最小的患者候诊室可以由一个房间建筑模块和一个走廊建筑模块组成。可分成三个空间,走廊(图4-1)、候诊区(图4-2)、接诊区(图4-3)。候诊室和接诊室中间的隔断(图4-4)的高度为1800mm-2000mm之间即可,因为候诊室和接诊室共用一个空调段,上部不要与屋顶封闭(屋顶的净高度在2800mm左右),以便于空气交流。图中正在被询诊的患者(图4-5)、接诊护士或医师(图4-6)、患者候座椅(图4-7),图中其他的设计如接诊室的储物柜(图4-8)、候诊区的显示屏(图4-9)、图书杂志柜(图4-10)、饮水机(图4-11),入口的平开门(图4-12)、候诊区的推拉门(图4-13)均在图4中进行了标注。如果候诊区的面积不够使用,可以采用两个模块串联衔接或并联衔接的方式组合扩展。在并联衔接组合时,走廊模块可以只需要一个即可。因为走廊模块的宽度为1500mm。

患者候诊建筑模块使用一个独立空调段系统,空调段设计在房间建筑模块的工作夹层中,由于在图3中已经展示,所以就不再绘图赘述了。在下面的其他建筑模块设计方案表述中,凡是涉及空调段的内容均与之相同,同理为表述简洁本说明书也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二设计要素是提出在上述基础上设计患者就诊建筑模块的设计方案。患者就诊室建筑模块的基本结构如图5所示,是由一个房间建筑模块和一个走廊建筑模块并联衔接组合而成。最小的患者就诊室是由医师诊室(图5-1)、护士值班室(图5-2)、医护人员男女更衣室(图5-3)、医护人员使用的卫生间(图5-4)、走廊(图5-5)、共同组成。男女更衣室内有橱衣柜(图5-6),卫生间有淋浴区(图5-7)、坐便器(图5-8)、盥洗台(图5-9)组成,卫生间门口有储物柜(图5-10)。用于分割更衣室、医护间的隔断(图5-11)采用1800mm左右高度的隔断,以便于医护区和更衣室公用一组独立的空调系统。这是最小设计的患者就医诊室,可以容纳一名医师和一名护士,接待两名患者就诊。如果需要扩大,可以采用患者就诊室建筑模块串联衔接或者并联衔接的模式进行组合。由于医护间和更衣间的隔断属于半隔断,因此可以根据使用情况改变隔断按照需求任意组合医护区和更衣区的增设和区间变化。

图6是图5a-a剖面的正视图,绘制这个图是为了进一步说明隔断和空调净化口的设计意图。图6-1是患者就诊室入口的推拉门、图6-2是诊室与走廊的隔断、图6-3是卫生间门口外的储物柜、图6-4是建筑模块的工作夹层、图6-5是高效过滤器、图6-6是静压箱、图6-7是链接安装于工作夹层的空调段的通风管道。

图7是图5的镜像设计图,图8是图7a-a剖面的正视图。对图5进行镜像设计展示的目的是说明所有的建筑模块都可以镜像设计,进行镜像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组合的方便,例如为了横向扩大某个建筑模块的面积就需要进行相同的建筑模块进行并联衔接,这时两个相同的建筑模块就属于镜像设计关系。在本发明所表述的其他建筑模块都存在上述的镜像设计,对于其他建筑模块的镜像设计与之是类似的,这里关于镜像设计的表述也代表了其他建筑模块的表述,因此关于其他模块的镜像设计就不再赘述了。

本发明第三设计要素是提出在上述基础上设计紧凑型的药房/配液建筑模块的设计方案。药房/配液建筑模块的基本结构如图9所示,是由一个房间建筑模块和一个走廊建筑模块并联衔接组合而成。这是紧凑型的药房/配液建筑模块设计方案,它由走廊(图9-1)、精配间缓冲间(图9-2)、精配间(图9-3)、普通配制间(图9-14)、药房(图9-5)、药房仓储间(图9-6)这六个部分组成。在精配间设计有配制台(图9-7)、小型反渗透无菌制水装置(图9-8)、水池(图9-9)、储物柜(图9-10)。在普通配制间设计有超净工作台(图9-11)。在药房和药房仓储间设计有储药柜区(图9-12),在储药柜区可以根据需要至少设计一个-20℃冷冻柜和一个在0℃-10℃(中心值在4℃)冷藏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冷冻柜和冷藏柜各配置一个以上。冷冻柜和冷藏柜使用一个由电冰箱压缩机为核心的一机双温制冷系统。所谓一机双温制冷系统就是在这个制冷系统中通过高压电磁阀和蒸发器的设计与控制实现在一台冰箱压缩机运转下实现高、低两种制冷温度的控制,如同普通电冰箱那样有冷冻区(低温区)和冷藏区(高温区),冷却系统所需要的压缩机和散热器均安置在建筑模块的工作夹层中,与储药柜区不在同一个空间。详细的技术表述由于属于制冷专业内的常识性技术问题,此处就不再赘述。精配间与普通配制间之间和普通配制间与药房之间是通过两个传递窗口(图9-13)形成物流通道。

图10是图9a-a的剖面正视图,主要是说明紧凑型药房/配液建筑模块的净化要求。其中精配间的空气净化级别(一般可以控制在万级或十万级)高于普通配制间(一般可以控制在十万级或三十万级),这两个区都设计有高效过滤器出风口,如图10中的图10-1所示。可以在普通配制间与药房的隔断(图10-7)的下部和在药房与储药间隔断(图10-8)的下部开回风窗口,利用普通配制间的净化回风净化药房和储药间的空气,净化循环风的回风口开在药房和储药间的外墙下部。在图10中图10-2是精配间、图10-3是普通配制间、图10-4是药房、图10-5是储药间。

图11是紧凑型药房/配液建筑模块图9b-b处的剖面正视图。图11中图11-1是净化回风口、图11-2是储药柜区、图11-3是建筑模块的工作夹层、图11-4是普通配制间的储物柜、图11-5是精配间的储物柜、图11-6是小型反渗透无菌制水装置、图11-7是精配间的水槽。

本发明第四设计要素是依据发明专利“使用ptf瞬间制热器增加r/o膜效率的方法”和实用新型专利“使用ptf瞬间制热器增加r/o膜效率的净水器”为基础技术进一步发明提出了小型医疗无菌洁净水制备装置设计方案。图12是小型医疗无菌洁净水制备装置全流路图,图13是在图12的基础上进行精简后的流路图。图12适用于包括分析检测和医疗无菌用水的制备领域,图13只适合于医疗无菌用水的制备领域,这是一种专门与血液透析装置配套的小型反渗透无菌制水装置血液透析专用全流路图。按照图12、图13这两个制水器的流路设计/制造的洁净水和无菌用水装置可以提供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在分析检测、病房饮用水、灭菌溶液制备(血液透析)这三种洁净水的供应,是在专利“使用ptf瞬间制热器增加r/o膜效率的方法”的技术上演变而成的,因此其核心技术受已经授权的专利的保护,但在其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增加的灭菌医疗用水的制备部分是本专利首次公布的新技术。下面将其工作原理表述如下。

在图12和图13中的图标中的字母分别代表的意思是:p=ptf瞬间制热器、f=反渗透膜(根据制水量选择合适制水量的小型反渗透膜组件)、b=水泵(b1=管道泵、b2=增压泵、b3=循环泵)、l=过滤器(l1=泥沙过滤器、l2=根据水源水质酌情选择活性炭过滤器或5um孔径过滤器、l3=3um孔径过滤器、l4=活性炭口味调节柱、l5、l6=阴阳树脂离子柱或混合床树脂柱、l7、l8=0.2um孔径精滤器)、z=阻尼器、d=检测器(d1、d2、d4、d6=温度监测器(-20℃-120℃±1℃)、d3、d5电导检测器)j=电磁阀(j1-j14均为常闭电磁阀,上电为导通,下电为截止)、s=手阀或电磁阀(s1-s4可根据需要可选择安装手动水阀门或电磁阀)、w=储水罐(w2高盐浓水再次利用储水罐,可根据需要选择5l左右的食品级塑料制品容器);w1无菌水储水罐,(血液透析用无菌用水或试验无菌用水,可选择10l的316l不锈钢或玻璃容器或医用级耐高温(<120℃)高分子材料的容器)。

在图12、图13中反渗透膜组件f的串联和并联使用。制水系统中设计了使用两个反渗透膜组件,将j1、j3截止,j2导通,f1与f2为串联关系,f1的o口(出口)出来的一级反渗透水再进入f2的i端口(进口)形成二级反渗透系统。如果将j1、j3导通,j2截止,f1与f2为并联关系,形成一级反渗透系统。二级反渗透系统的制水量小,但是水的净化程度高,一级反渗透系统的制水量大,但是水的净化程度略低。在实际中应该按照《中国药典》二部“灭菌注射用水”的检测方法检测来选择反渗透系统是采用一级反渗透系统还是采用二级反渗透系统。因为各地的原始水源的水质不同,不能够在设备设计时统一确定为采用一级反渗透系统还是二级反渗透系统,要将选择的权利交给使用者,这样才能够做到最大程度地节约用水。

在图12、图13中进、出水口的标识解释为:a=系统的进水口、b=经过初效过滤器祛除泥沙后的干净水、c=反渗透高盐浓水排泄口、d=饮用出水口、e=试验用水出水口、f=无菌用水出水口、g=冷却用水出水口;

祛除泥沙干净水的制备:外来水经过b1(在有自来水水压的条件下管道泵不需要开启,但是如果没有自来水水压或水源来自非自来水管道,则需要开启管道泵b1)、再经过l1(一级泥沙粗滤柱)、l2(二级泥沙粗滤柱(10um孔径滤柱))、l3(三级微粒精滤柱3um孔径滤柱)、j11导通、j12截止、s1(手动水阀或电磁阀)在b1处出水。祛除泥沙干净水可以加热后饮用,也可以使用在要求高于普通饮用水的场合。

反渗透洁净水的净水的制备:(1)由l1过来的祛除泥沙干净水经过b2(增压泵)增压、经由d1(水压表)、送入p1(ptf瞬间制热器)加温后送入由f1、f2(反渗透膜组件)j1、j2、j3、j4、j5、j12(常闭合电磁阀)、z1、z2(阻尼器)、w1(浓水蓄水池)、d3(电导检测器)组成的反渗透系统由d3处获得反渗透洁净水。(2)在f1和f2的s(浓水出水口)除了按照常规接有z1、z2外,还接有经过j4的h出水口(反渗透膜清洗水出口)h口是在进行f1和f2清洗时常开,在b2和p1的作用下对f1和f2的进水表面进行高温高压除垢清洗时用以排泄清洗f1和f2的废水。(3)由w2、j5、j12组合的浓水再利用蓄水系的工作原理是当j5、j11、j12截止、j13导通排气时f1和f2的s口的浓水注入w2中保存暂,在w2的水蓄满后,j11截止、j12、j13导通,可以使用w2的水再次进行反渗透的进水。当使用到2-3个循环后,w2中的盐浓度升高失去再利用的作用,j5导通,将w2中的高浓度盐水排泄掉。由此来达到反渗透节水的效果。如果不利用浓水,为了防止w2污染,j13截止将w2封闭。

反渗透饮用水的制备:经过反渗透的纯净水经过l4(活性炭口味调节过滤器)、s2(手动阀或常闭电磁阀)、p2(ptf瞬间制热器)d4(温度传感器)在d口排出。p2的作用是根据需求对饮用水加热温度,饮用水一般控制在80℃-85℃的温度。

反渗透试验用水的制备:经过反渗透的纯净水经过l5、l6去离子柱过滤后,经过导通的j7和d5(电导检测器)检测电导率合格的纯净水由e口提供试验用水。l5和l6可以分别选择阴离子树脂柱和阳离子树脂柱,也可以选择使用两个相同的阴阳离子混合床树脂柱,推荐使用两个同样的阴阳离子混合床树脂柱效果会更好。

反渗透无菌用水的制备:在j14导通的状态下,经过反渗透的纯净水经过j8、b3(小型循环水泵)、注入w1蓄水,在w1蓄满后,j8、j14截止,j9导通,在b3(循环泵)的驱动下是水通过l7(0.2um精密过滤柱)过滤,经过p3的加温和在d6的检测下,使反渗透洁净水水温保持在80℃-85℃左右循环一定时间进行灭菌消毒。在确保达到灭菌消毒的目的后p3停止加温,j6、s4导通引入经过l1泥沙过滤的干净水在w1的夹层(w1-1)中流过对w1中的灭菌洁净水降温使之达到药品配制或器具(血液透析机管路)消毒所需要的使用温度。达到合适温度的注射用水时,j24导通,允许外来空气经过l80.2um精滤器过滤进入w1箱体内、j10导通后w1内的灭菌纯净水就可以通过f口提供灭菌注射用水。w1的内体积应该满足大于一人份的血液透析药物配制和血液透析设备的管路消毒所需要的水容量。b3循环泵与水接触的管道和泵头应该选择316l不锈钢材料或与热水不产生化学反应以及在化学上不溶出对人体有害物质的高分子材料。平时为了防止w1污染,j14截止将w1封闭,与j14链接的l8精滤过滤器的滤膜应该经常更换,确保能够将环境中的微生物阻挡在w1之外,防止环境空气对灭菌注射用水的污染。

试验用水和无菌用水均应该按照《中国药典》二部纯化水和灭菌注射用水的标准进行检测。由于各地的水源水质不同,必须建立在按照《中国药典》二部纯化水和灭菌注射用水的标准进行检测的基础上,总结出小型反渗透无菌制水装置的过滤柱(l1、l2、l3、l4、l5、l6、l7)、f1和f2的串联或并联组合、灭菌的温度选择、灭菌的温度循环时间选择等相关应用参数和材料的选择一定要根据按照《中国药典》的标准进行检测的结果来确定选择上述因素中过滤材料、串并联、温度、循环时间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使用到符合要求的上述四种供水,其中尤其是灭菌注射用水,因为这是关系到人民安全的重大问题,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大意和马虎。

小型反渗透无菌制水装置中使用的有源部件(电磁阀、水泵、检测器)的动作均受小型反渗透无菌制水装置的以32位mcu(微控制器)为核心处理器的数字控制系统控制。32位mcu控制系统配备有不同的控制应用程序,例如b、d、e、f口的四种不同要求的制水程序、反渗透膜组件表面水垢定期清洗程序、浓水再利用的节水程序、过滤柱寿命到期报警等应用程序。尤其是在制备灭菌注射用水的控制程序中,有反渗透膜组件串并联使用选择、灭菌加热温度和灭菌热水循环时间客户自己设定的功能。本发明人强调,在功能程序的设计时,反渗透膜组件串并联使用选择、灭菌水加热温度和热水循环时间一定是设计成由客户自己设定而不要是事先在程序中预置设定。这是因为一定要强调由客户根据《中国药典》的标准进行检测的结果来确定反渗透膜组件串并联使用选择、灭菌水加热温度和热水循环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小型反渗透无菌制水装置提供合格的灭菌注射用水。

基层社区医疗机构所使用的灭菌注射用水应该严格控制,否则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按照《中国药典》二部“注射用水”质量标准检测是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必须进行的内容,因此应考虑在基层社区医疗机构配套可以开展分析检测的硬件环境条件。本发明人所在的科研小组在2016年6月提交了“分析检测基础装备实验室建筑模块及其成套性设计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和“高集成度成套性分析检测基础装备实验室建筑模块”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这两个专利申请是提出了分析检测基础装备建筑模块的相关技术和产品。为本发明的基层社区医疗建筑模块配套,可以选择这两个专利申请中所表述的卫生学检测基础装备建筑模块和理化检测基础装备建筑模块与本发明的基层社区医疗建筑模块配套,为其提供卫生学检测和理化检测的基本条件。

本发明第五设计要素是为基层社区医疗机构配套的可以开展卫生学(微生物)检测的基础建筑模块的设计如图14所示。卫生学分析检测的建筑模块其外体积与本发明所表述的医疗建筑模块一致。内部是由一更间(图14-1)、二更间(图14-2)、洁净工作间(图14-3)、灭菌间(图14-4)组成。人员通过一更、二更、风淋室(图14-5)进入洁净工作间。物品通过传递窗(图14-6)流入洁净工作间。洁净工作间由高效过滤器(图14-7)提供洁净空气,使其内部可以达到万级净化级别。洁净工作间内部有超净工作台(图14-8)提供局部百级洁净工作区间;小型反渗透无菌制水装置(图14-9)提供灭菌试验用水;电热干燥箱区(图14-10)是由大小一致的上下四个组合在一起的电热干燥箱组成可以提供300℃以下,控温精度为±1℃的干燥和干热灭菌条件;图14-11是灭菌间的盥洗台、图14-12是灭菌间的水蒸气快速排泄窗口,是由中效过滤器和强排风机组合而成,可以将蒸汽消毒锅的水蒸气排泄出去;图14-13是高压灭菌锅;图14-14是8个外体积一样组合在一起的冷冻柜、冷藏柜、培养箱区,可以根据需要实现不同数量的冷冻、冷藏、细菌霉菌培养的需要,一般推荐设计冷冻箱2个,冷藏箱2个,细菌培养箱2个、霉菌培养箱2个,冷冻柜温控要求达到-20℃,冷藏柜温控要求在0℃-10℃之间,中心温度为4℃,培养箱的温控根据培养对象可在20℃-50℃之间任意可调选择。图14-15是二更区的传递窗、熨衣台和橱衣柜,在熨衣台下面可以放置带有烘干的滚筒洗衣机。图14-16是二更的盥洗台;图14-17是一更的盥洗台、图14-18是一更的橱衣柜。图14是一个微型的标配卫生学检测基础装备试验空间,可以按照《中国药典》开展灭菌注射用水质量标准所要求的全部卫生学检测试验。

本发明第六设计要素是为基层社区医疗机构配套的可以开展基本理化分析检测的基础建筑模块的设计如图15所示。可以开展基本理化分析检测的建筑模块其外体积与本发明所表述的医疗建筑模块一致。该建筑模块可以配套高效过滤器(图15-1)为其提供洁净空气,但是一般情况下理化室不需要洁净空气,本建筑模块具备安装高效过滤器的位置,可根据需要决定安装高效过滤器与否。图15-2是通风厨、图15-3是通风管道、图15-4是通风厨的抽风风机;图15-5是由大小一致的上下四个组合在一起的电热干燥箱组成可以提供300℃以下,控温精度为±1℃的干燥条件;图15-6是4个外体积一样组合在一起的冷冻柜、冷藏柜区一般设计2个冷冻柜2个冷藏柜;冷冻柜温控要求达到-20℃,冷藏柜温控要求在0℃-10℃之间,中心温度为4℃。图15-7是理化间的水槽和工作边台,边试验台的宽度在500mm、长度在3000mm,主要用于放置开展分析检测的实验仪器;图15-8是边试验台上的悬柜。图15-9是三个主实验台,其中一个主实验台安装有水槽(图15-10)。图15是一个微型的标配理化分析基础装备试验空间,可以按照《中国药典》开展灭菌注射用水质量标准所要求的全部理化分析检测试验。

由于卫生学分析检测建筑模块和理化分析检测建筑模块属于已经提出专利申请“分析检测基础装备实验室建筑模块及其成套性设计方法”已经表述的技术内容,专利申请号:201610438244.7,且该专利申请已经在2016年12月21日公开,公开号为cn106245944a,所以本发明对卫生学分析检测建筑模块和理化分析检测建筑模块仅作平面图结构介绍,不再做更为详细的赘述了。尽管卫生学分析检测建筑模块和理化分析检测建筑模块的内部结构属于已经提出的专利申请内容,不存在新颖性,但是将卫生学分析检测建筑模块和理化分析检测建筑模块与本发明的基层社区医疗建筑模块的配套组合尚属首次。

本发明第七设计要素是提出在上述基础上为基层社区医疗机构设计的透析病房药房/配液间建筑模块设计方案,透析病房药房/配液间建筑模块实际上也是无菌溶液配制的洁净建筑模块,可以适用于多种需要进行临床无菌药液(制剂)配置的场合,并非局限于肾透析药液的配制。透析病房药房/配液间建筑模块的基本结构如图16所示,是由一个房间建筑模块和一个走廊建筑模块并联衔接组合而成。透析病房药房/配液间由走廊(图16-1)、精配间(图16-2)、普通配制间(图16-3)、药房(图16-4)、消毒间(图16-4、5)共五个部分组成。精配间设计有缓冲间(图16-6)、小型反渗透无菌制水装置(图16-7)、水池(图16-8)、储物柜(图16-9),普通配制间设计有超净工作台(图16-10)、细菌培养箱(图16-18)。超净工作台除了可以提供更高级别的净化区(局部100级净化)用于配制净化级别要求更高的液体配制外,还可以与细菌培养箱配套开展无菌检测以及热源检测试验。精配间与普通配制间和普通配制间与药房设计有传递窗(图16-10),形成物流通道。药房设计有储药柜区(图16-12),在储药柜区可以根据需要设计-20℃冷柜和0℃-10℃冷藏柜至少各一个。冷冻柜和冷藏柜的制冷系统由安装在工作夹层的空调压缩机为核心的制冷系统采用一机二温的设计实现。在消毒间设计有消毒管(柜)(图16-13)、储物柜(架)(图16-14)、洗涤水池(图16-15),带烘干的滚筒洗衣机(图16-16)、熨衣台(架)(图16-17),为物料消毒洗涤熨烫提供条件。透析病房药房/配液间建筑模块虽然也配备了洁净工作区,主要是未配备提供洁净环境,如果按照标准开展全部的卫生学检测,透析病房药房/配液间建筑模块尽管可以开展一些无菌试验,但是从整体上是不具备开展试验条件的,在此特作说明。

透析病房药房/配液间建筑模块也可以与那些需要配套消毒场地的重症监护病房配套作为重症病房药房/配液建筑模块使用。实际上本发明所表述的是设计了一个有消毒间,一个有储物间的两类药房/配液建筑模块,各有特点,一个可以提供消毒灭菌设施,一个可以存储更多的物料。实际上在基层社区医院的配套设计中,大多数的场合下仅仅有一个这样的微型药房/配液间是不够使用的,这样就可以将图9和图14这两类药房和配液间建筑模块串联或并联衔接扩展使用。本设计的目的是提供尽可能紧凑,集成度尽可能高的设计方案,因为集成度高的设计相对于集成度低的设计来说,在设计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细节和人机工程学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图17是图16a-a处剖面的正视图,目的是展示高效过滤器的设计。在图17中,图17-1是精配间、17-2是普通配制间、17-3是药房、17-4是消毒间、17-5是精配间的高效过滤器、17-6是普通配制间的高效过滤器、17-7是药房的高效过滤器。

图18是图16b-b剖面的正视图,目的是展示超净工作台的设计和回风口。在图18中,图18-1是精配间的回风口、图18-2是普通配制间的回风口、图18-3是药房的回风口、图18-4是消毒间、图18-5是精配间的水池、图18-6是小型反渗透无菌制水装置、图18-7是精配间的储物柜、图18-8是普通配制间的储物柜、图18-10是普通配制间的超净工作台的工作面、图18-11是超净工作台的进风口(超净工作台的新风使用普通配制间的净化风)、图18-9是药房的储药柜区、图18-13是0℃至+10℃范围的冷藏柜、图18-14是-20℃的冷冻柜。冷冻柜和冷藏柜设计在高处的原因是距离设计在工作夹层(图18-16)中的冰箱压缩机靠近,使整个冷冻系统的设计紧凑,冷却管道最短。图18-15是设计在消毒间的高压灭菌罐(柜)。图18-12是设计在工作夹层侧壁上的带有封闭帘的强排风机,在排风机不工作时封闭帘将排风口封闭,当排风机工作时,封闭帘张开,排风机进行排风。设计排风机的目的是在对消毒间进行气体消毒后,通过排风机将消毒间的消毒气体尽快的排泄出去。由于整个建筑模块要求有净化标准,因此强排风机的封闭模块要进行专门的封闭设计,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带有自动闭合机构的密闭封闭门,通过电控装置按照需要进行开启,以防止排风机处于静态时由于封闭不好导致外来空气对消毒间的浸入而导致的污染。

院内交叉污染问题在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也同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防止交叉污染首要的做法是在医院建设的硬件上给予防止交叉污染的设计,其次是要依赖于医院硬件设计的基础构建好管理软件,只有两者完美的配套才能有效的防止医院院内的交叉污染问题。本发明上述表述的消毒间内,设计有消毒管(柜)(图16-13)、储物柜(架)(图16-14)、洗涤水池(图16-15),这里特别强调必须是设计带有烘干的滚筒洗衣机(图16-16)、熨衣台(架)(图16-17),以及强排风机(图18-12),这些设计为防止院内的交叉污染提供了对污染物(例如换着用过的床单被单枕套住院服等非一次性消耗的用品)和消毒间内的空间消毒提供了硬件条件。但由于这是集成度高的设计方案,因此在硬件设计上存在着物流人流的交叉问题,这个问题对于高集成度的设计是难以克服的,只能从软件的管理上构建解决方案。关于软件设计的解决方案不属于本发明讨论的内容,就不再赘述了。

本发明第八设计要素是提出在上述基础上为基层社区医疗机构设计的全护理社区重症监护病房建筑模块的设计方案。全护理社区重症监护病房建筑模块的基本结构如图19所示,是由一个房间建筑模块和一个走廊建筑模块并联衔接组合而成。全护理社区监护重症病房建筑模块由走廊(图19-1)、单人重症监护病房(图19-2)、缓冲储物间(图19-3)三个部分组成。在单人重症监护病房中的主要配置是单人可移动病床(图19-5)和设备支架(图19-4)。缓冲储物间中应设计有储物柜(图19-6)用以存放洁净的床单被褥以及重症患者需要的消耗性材料和备用的设备。重症监护病房中间有一大的双扇推拉门(图19-7),平时处于密封封闭状态,只有患者进出时才打开。在患者入住以后,医护人员是通过缓冲间的平开门(图19-8)以及病房的侧平开门(图19-9)进出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分非洁净状态和洁净状态。根据需要加装高效过滤器与否。净化级别也根据患者治疗的需要进行调整。在净化空调柜中配备的涡流送风机应该采取调频控制设计。通过设定调频风机的转速调节风机的送风量,根据送风机的送风量调节净化度从千级到三十万级四个净化级别可调节,因此设计要求涡流风机的中心压强高于300pa时,涡流风机的最大风量应该达到1700m3/h(立方米/每小时),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通过高效过滤器输送洁净风的病房内换气次数达到30次/h左右,才能够保障病房内的净化级别达到千级洁净度。高级别的洁净度适用于像血液病患者的监护。

重症监护病房应该配备床边多功能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这些设备应该安放在设备支架(图19-4)上。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处于备用状态的吸氧装置、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等急救治疗设备如果作为单房间配备可以保存在缓冲储物间(图19-3)内以备急用。

图20是图19全护理社区重症监护病房a-a剖面的正视图,这个图可以体现出全护理社区重症监护病房的高效过滤器(图20-1)与病床(图20-2)、设备支架(图20-3)之间的关系。

本发明第九设计要素是提出在上述基础上为基层社区医疗机构设计的半护理社区重症病房建筑模块的设计方案。半护理社区重症病房建筑模块的基本结构如图21所示,是由一个房间建筑模块和一个走廊建筑模块并联衔接组合而成。半护理社区重症病房由走廊(21-1)、全护理社区重症病房(21-2)、缓冲储物间(21-3)三部分组成。半护理社区重症病房与全护理社区重症病房的差异是半护理社区重症病房带有卫生间。所谓半护理社区重症病房是指非洁净区,可以由患者家属或非医学专业的护理工陪护照顾患者,配备卫生间就是可以满足患者和陪护解决个人卫生问题。图21中21-4是储物柜、21-5是盥洗台、21-6是坐便器、21-7是淋浴区、21-8是设备支架、21-9是病床、21-10是储物柜。

图22是图21a-a处的剖面正视图,主要用于展示半护理社区重症病房洁净设计。在图22中图22-1是高效过滤器,图22-2是缓冲存储间,图22-3是病床,图22-4是设备支架,图22-5是卫生间,图22-6是房间建筑模块的工作夹层。

本发明第十设计要素是提出在上述基础上为基层社区医疗机构设计的血液透析病房建筑模块的设计方案。血液透析病房的硬件要素是建筑模块内需要空气净化系统,并且有污物处理间,这是与全护理社区重症病房的不同之处,因此该建筑模块也可适用于需要污物处理间的空气净化病房,例如重症烧伤监护病房、重症外科护理病房等。本设计举例配套了双病房模式,主要考虑是针对血液透析治疗的病房使用效率,对于其他情况的使用,可以酌情将双病床更换为单病床模式,以提高监护质量。血液透析病房建筑模块的基本结构如图23所示,是由一个房间建筑模块和一个走廊建筑模块并联衔接组合而成。社区血液透析病房由走廊(图23-1)、社区血液透析病房(图23-2)、缓冲间(图23-3)、污物处理间(图23-6)四个部分组成。在社区血液透析病房中设计两张病床(图23-4)、两个设备支架(图23-5),用于放置血液透析仪。在污物处理间中设计有水槽(图23-9),在水槽上面设计有储物悬柜(图23-10)。

在每个病床旁均配套一台小型反渗透无菌制水装置(图23-7),为血液透析仪提供纯净(双级反渗透)无菌透析水。使用小型反渗透无菌制水装置制备的双级反渗透无菌透析水应该严格的定期采样送普通配液室,在超净工作台上按照无菌用水的检测方法对透析用水进行无菌和热源检测。

图24是图23的a-a处剖面正视图,目的是展示超效过滤器的设计。图24-1是血液透析病房、图24-2是缓冲间、图24-3是高效过滤器、图24-4是病床、图24-5是设备支架、图24-6是建筑模块的工作夹层、图24-7是小型反渗透无菌制水装置、图24-8是红外线治疗仪。

在每个病床旁均配套一台红外线治疗仪(图23-8)。该红外线治疗仪可以外购,但是推荐使用专利“红外线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治疗仪的设计方法”技术制造的“可以对被照射部位表面温度检测的红外线治疗仪”。这种红外线治疗仪可以对透析部位的创口愈合以及防止就卧病床的患者产生褥疮将会产生优越于现有已经上市的红外线治疗仪更好的治疗作用。关于这一点可以阅读专利“红外线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治疗仪的设计方法”和“可以对被照射部位表面温度检测的红外线治疗仪”已经公开的专利文件,此处就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出的全护理重症监护病房建筑模块和血液透析病房建筑模块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造成为手术室等特殊医疗用房。图25就是使用血液透析病房进行简单改造后的紧凑型手术室房间,可以满足社区医疗机构普通的手术用房需求。图25中图25-1是走廊(推荐将手术室建筑模块排布在医疗机构的一个终端,这样走廊也是封闭的,利用手术室的回风净化空气对走廊进行空气净化,走廊就相当于手术室的一个缓冲间),图25-2是缓冲间,图25-3是手术室,图25-4是衣柜(用于放置手术无菌服),图25-5是洗手池(洗手池附近可以放置消毒液储液罐,用于手术前后的消毒,洗手池可以考虑自来水和灭菌水或超净纯化水两种水源的供给,灭菌用水可以使用前述的图12的小型无菌制水装置供给),图25-6是设备台(用以放置监护仪、麻醉机等手术相关设备,如果放不下可在手术间内放置仪器架放置手术所必须的装备),图25-7是手术台,图25-8是手术灯,图25-9是手术室的推拉门(用于推入推出患者时开启,该推拉门推荐设计成电动模式),图25-10是缓冲间的推拉门(用于医护人员进出,该推拉门必须设计成电动模式,通过脚踏开关开启推拉门,因为医护人员的双手是经过洗手池消过毒的)。

图26是紧凑型手术室建筑模块图25a-a剖面正视图,在图26中图26-1是手术间,图26-2是缓冲间,图26-3是洗手池,图26-4是高效过滤器,图26-5是手术灯,图26-6是仪器架,图26-7是手术台。

图27是紧凑型手术室建筑模块图25b-b剖面正视图,在图27中图27-1是手术灯,图27-2是手术台,图27-3是设备支架。

由图25-27可见利用血液透析病房建筑模块可以容易的改建成一个紧凑型的手术室,这是因为血液透析病房建筑模块具备水槽和空气净化系统这两个基础性建设,只需要将手术台(现在都是可以动的手术台)和手术灯安装到位,适当的改变进出口的位置和由平推门改变成推拉门就可以容易的变更为一个具有缓冲间的手术室。本发明并没有专门提出手术室建筑模块的设计,这是基于在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中手术室不是医疗服务的重点,且手术需要多种急救设备和大型医疗设备配套,因此并不建议在基层社区医疗机构设立手术室。但是也并非干篇一律,利用本建筑模块的设计是可以组合成较大面积的二级、甚至是三级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用房,因此本发明人在此举例以手术室为代表使用本发明表述的基本建筑模块改造成其他特殊医疗用房的可行性,并由此说明本发明提出的基础医疗建筑模块的适用性很宽,可以满足多种医疗服务用房的需要。

本发明第十一设计要素是提出在上述基础上为基层社区医疗机构设计的中药煎煮房建筑模块的设计方案。中药煎煮房建筑模块对于接受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社区医疗机构和具有医疗功能的老年院是非常实用的,并会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经济效益。根据今年执行的《中医药法》的规定,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古方和煎煮工艺生产中药制剂,只需要向当地fda(食药监局)备案注册,免去了医院制剂繁琐的注册申报程序。由于传统中医药对慢性病具有独到的治疗效果,且治疗费用远远地低于一些进口专利化学药品的费用,因此国家卫计委随着《中医药法》的颁布执行,正大力推荐中药在慢性病治疗上的临床应用,这对于社区医疗机构的中药进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报销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因此基层社区医疗机构配套的中药煎煮房建筑模块是非常必要的。图28是社区中药煎煮房建筑模块的平面俯视图,在图28中图28-1是走廊,图28-2是中药煎煮房的缓冲间,图28-3是中药配药间,图28-4是中药煎煮间,图28-5是缓冲间的储物柜(可用于存储工作服等物料),图28-6是配药台,图28-7是中药柜,图28-8是配药间与煎药间的传递窗口,图28-9是工作台,图28-10是水槽,图28-11是小型反渗透纯水器,图28-12是煎药台(设计了五个煎药灶,煎药灶可使用数字化控制的电加热中药煎煮罐,必要时可以使用数字控制的电加热高压反应釜作为中药煎煮后的浓缩设备),图28-13是配药间的推拉门,一般时间是处于封闭状态,在进药和出药和出药渣时临时打开以及其他需要打开时打开。图28-4煎药间应该配备排泄水蒸气的通风管路,必要时也可以实施空气净化,以防被药液煎煮后的空气污染。还有一些专业领域内的细节技术问题,但都属于领域内的常识性技术,本文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图29是图28a-a剖面的正俯视图,在图29中图29-1是缓冲间的储物柜,图29-2是中药柜,由这个图可见,所设计的中药柜有120个抽屉,由图28-7可见每个抽屉内有6个空间,每个的空间尺寸为h200mm×w106mm×l125mm,每个抽屉中间的隔板是活的,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抽屉内的空间,以小空间换取大空间用于存放体积大、用量多的中药材。所以这个中药柜在120种-360种空间之间任意调节,基本满足常用中药材的存放。图29-3是小型反渗透纯净水制水器,用于提供中药煎煮的洁净水,图29-4是煎药间的工作台,图29-5是水槽。

本发明提出的上述十种社区医疗机构建筑模块的设计方案在专业性的工厂内批量生产后再运抵需求的现场进行组合衔接后构建成基层社区小型医疗机构。这样做的优点是建设成本的性价比高,建设速度快,可以满足当前社区医疗机构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如果因为场地用途变更,则搬迁时建筑模块的损坏比例可以控制在5%以内(主要是基础坐台和衔接部分的损坏,主体建筑模块不存在更多损坏的可能性)。这种建筑模块属于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模块范畴,是符合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要求大力提倡装配式建筑模块的基本国策,与国家住建部、发改委提出的快速发展组合型建筑的政策导向完全一致,因此应该获得国家在钢结构组合式建筑模块的政策导向的扶持。

使用本发明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建筑模块的设计方案所设计的上述医疗建筑模块可以根据需求、场地、资金的状况选择不同的建筑模块建设多种多样的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可以是单层的,如果配套电梯也可以在7或4层以下构建多层的,可以是几十平方米的袖珍型医疗机构,也可以是几千或几万甚至更大面积的医疗机构。如果再进行外部建筑装修美化,就可以建造千姿百态的美丽建筑。上述举例仅仅是体现了串联衔接和并联衔接的可实现性,作为建筑组合的参考。

不同的需求的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不同上述建筑模块的组合应该在建筑模块的工厂作业前提出组合模块的基本设计,这样工厂就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有选择的保留具体建筑模块的侧壁墙体,选择安装合适的侧壁墙体,是采用保温板材墙还是采用玻璃幕墙还是用二者的组合拼装墙,等,并考虑建筑模块在运输环节是否安装临时的保护侧墙,这些都属于本设计方案在具体执行时需要考虑的技术细节,但是都属于专业领域内的具体技术问题,不需要再一一描述,专业技术人员都可以根据情况很好的解决。

利用本发明表述的上述医疗建筑模块的组合应用举例见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本发明医疗建筑模块的具体应用,可以根据举例使用本发明医疗建筑模块进行不同的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组合,绝非限制。

本发明提出的基层社区医疗建筑模块的另一个优越性是便于数字化的设计。在医疗建筑模块的基本结构中都设计有工作夹层,建筑模块的空调系统和净化空调系统的主机是安装在其中的,这就意味着这些建筑模块的空调系统和净化空调系统都是在建筑模块的专业工厂中完成,基于这种情况,就可以标准化的配套数字控制系统,其中还包括对无菌医疗用水装置的数字化监控、超净工作台的监控等基础设备的标准化数字控制。所谓数字控制标准化就是所有在工厂配套的有源基础装备都配备尽可能一致的数字控制系统(即数字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一致和基底控制程序的标准化和一致性),这样就有利于有源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的通讯接口尽可能的一致性,有利于接口电路的程序设计和编程。

本发明第十二设计要素是提出了图30所示的病房管理信息管理系统(wardmanagement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wmims)的设计方案,wmims是由病房数字采集/设备管理系统、病房设备管理终端b、病房治疗信息数据库、病房治疗操作管理系统、病房治疗操作终端c、以及患者轨迹卫星定位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在一起形成设置在病房房间的信息管理系统,这是一种前端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病房数字采集/设备管理系统、病房设备管理终端b以及病房治疗操作终端c构成了对病房房间内的优选设备的信息采集和控制管理,这些有源设备包括病房的净化空调系统、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输液泵、血气分析仪、脑电图机、b超机、床旁x线机、血液透析器、动脉内气囊反搏器、血尿常规分析仪、血液生化分析仪、冷冻箱、冷藏箱、超净工作台、反渗透无菌制水装置、培养箱、通风厨、各种分析检测仪器(例如ph计、电导仪、分光光度计等)、由摄像头与监视器构成的闭路监视系统,等所有向wmims提供通讯接口和通讯协议的所有诊断、治疗、监测、检测、监控领域内的有源装备。这实际上是一个具备一级dcs(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特征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物理架构。

上面表述的所谓病房管理主要是指对一个病房房间内的有源设备的信息进行实时记录,并能够将采集到的有源设备的运行信息保存一段时间和具有将有源设备的运行信息上传给上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互交的功能。医护人员可以在wmims的终端b对设备进行控制,在终端c也可以进行相关操作和信息编辑。

wmims所述的病房属于物理意义上的病房概念,实质上是包括医疗机构内所有的房间以及几个病房的集合体,例如患者候诊接待室、医护值班室、重症病房药房/配液间、透析病房药房/配液间等附属性的医疗房间,并非狭义的限定在一个病房的范畴。

wmims的病房数字采集/设备管理系统与病房内的有源装备进行信息交互时需一般采用周期性的信息交互。本发明人强调再设计信息交互程序时应该设计周期性的时钟校准环节,由病房数字采集和设备管理系统按照自己的时钟频率向域内的有源装备发出时钟校准信号,域内有源装备进行应答调整,使本通讯周期的信息采集和指令发送均按照时钟校准信号的基准时间顺序进行。发明人认为病房数字采集和设备管理系统与区域内的有源装备通讯时,可采用无线通讯的模式或总线(有线)通讯模式。然而在信息通讯时会存在信息通讯不同步的现象,这对分析检测装备的信息交互来说造成很大困扰。在病房数字采集和设备管理系统对区域内的有源装备进行循环信息交互活动中,在每个通讯周期的初始化阶段增加时钟校准环节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时钟不同步导致的信息不同步,确保有源装备的信息交互活动正常运行。

wmims的病房治疗信息数据库与病房治疗操作管理系统和病房治疗操作终端c构成了病房前端的信息操作系统,可以对病房内的有源装备的信息、本病房的治疗信息、来自于上级综合信息系统以及其他信息进行综合信息处理。

针对一些可以自理的重症患者老人,不排除老人会出现脱离病房监护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wmims设计了患者轨迹卫星定位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是与卫星定位信息接受/发射装置配套使用的。将卫星定位信息接受/发射装置配发给老年病患者,老年病患者一旦外出,wmims就可以对外出的患者进行定位跟踪和相关的报警信息。因为随着社区医院的扩展和治疗环境提升,一些老年患者会从家庭养老或养老院养老或医疗机构长期住院治疗而转向社区医疗机构养老治病治疗。届时会有相当数量的能够生活自理的老年病患者入住社区医疗机构。当这种情况出现以后,wmims的患者轨迹卫星定位信息管理系统将会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欢迎。

按照现在的数字控制和信息管理技术,wmims实际上具备了管理多个病房,至少完全具备可以管理一个社区医疗机构的能力。但是本发明人强调应该坚持一套wmims只针对一个病房的设计理念,其目的是实现wmims与上述医疗建筑模块配套在工厂里统一生产,到现场模块化快速组装的目的。这是因为每个医疗建筑模块配套一个wmims所增加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如果抛开信息管理软件开发的神秘面纱所导致的信息管理软件系统的价格虚高,每套wmims的造价成本是非常有限的,而所产生的标准化快速组合以及日后wmims的软件升级优势要远远超过wmims成本所产生的劣势。

本发明第十三设计要素是提出了图31所示的社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communityhospital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chims)的设计方案。chims由社区医院信息处理中心数据库、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客户终端a以及患者卫星定位信息管理系统组成。chims通过总线或无线与wmims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对wmims的综合信息管理。在访问授权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与更高级别的综合医院进行信息交互,将本社区医疗机构的患者治疗的所有信息上传给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获得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的网上远程诊断和指导治疗以及开展相关的医疗培训,同时也可以实现与医疗监督机构、社会保障监督机构以及商业保险公司等相关机构实现信息交流与业务指导与监督。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实现患者的治疗状况实时与患者家属(监护人或赡养人)进行信息交互。

本发明第十四设计要素是提出了图32所展示的一个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使用wmims和chims构建的信息管理系统。由wmims与chims组合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物理架构具有二级dcs特点,这是本发明的医疗机构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物理架构与很多的his商品在物理架构上的显著差别,其技术优点是本发明提出的二级dcs特征的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建立在基础建筑模块数字化基础上的信息管理系统,并由此可以实现对医疗机构的全面控制,获得相对比较完整的医疗服务的原始信息,可以实现医疗原始信息的溯源,具有显著地技术进步和实用性。

目前我国社区医疗机构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当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进入重要的转变阶段。在社区医疗机构的软硬件建设没有很好的实现网格化布局、社会的诚信度没有很好的建树起来的现阶段,本发明人认为除了要尽快的构建与大型公立医疗机构已经达到的软硬件客观条件的状态,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要从社区医生的角度、从患者和患者家属的角度,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解决社区医生和患者家属的心理障碍。

首先是解除社区医生的心理障碍。假设一个老年患者因医治无效病逝在大型医疗机构(尤其是病逝在公立大型医疗机构),从患者的家属的心理状态首先普遍接受的心理暗示是已经尽力治疗了。但是同样的情况如果出现在基层医疗机构(也包括很多非公立医疗机构),患者家属首先普遍的心理暗示是假如是在更好的医院也许会获得救治,再其次的心理暗示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师水平太低,没有实施准确的治疗方案,再进一步的心理暗示会出现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师实施的是错误的治疗方案导致了患者非正常死亡,并由此而产生医疗纠纷。正是处于这些情况导致了患者希望进入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就医,社区基层医师也尽量的将一些本来有能力提供良好治疗方案的患者推卸到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这就是一方面很多患者不惜倾终身积蓄舍近求远,舍廉求贵的到大医院求医,大医院里面人满为患,另一方面是到基层社区医院就诊患者寥寥无几,基层医师不安心基层工作,临床经验积累缓慢,个人事业前途渺茫,优秀医护人员难以在基层社区医疗机构长期扎根就业的基本原因所在。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下建设的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建筑模块可以标准化的、高性价比的、快速的布局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为基层社区医院提供不输于大型医疗机构的病房环境条件。在wmims的技术支持下,可以实时的记录病房净化空调系统、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心电图机、输液泵、药房管理、洁净无菌水制备、配液间管理等大型有源设备的动态参数,在chims的技术支持下可以将wmims记录的动态参数和医护人员的治疗方案上传给与基层社区医疗机构挂接的高级别医疗机构,实时接收高级别医疗机构的治疗监督和医疗技术支持,使基层社区医疗机构通过信息网络的技术支持,转变为实际上的与之挂钩的上级医疗机构技术条件、环境条件相同水准的分支医疗机构,这实际上就相同于在一个医疗机构内的医疗科室的同等医学地位。还可以接受政府的医疗机构监管部门的实时监督,避免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缺失和服务质量下滑。由于监管到位,政府的监管机构就可以更大幅度的将医保资金支付给承担基本保障的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在政府监管机构的带动下,商业保险机构也愿意针对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开展更多的商业医疗保险服务。更为重要的是由于wmims忠实的记录了整个医疗过程的信息动态,这相当于可以为每一个患者提供一份完整的原始医疗记录,这些原始记录对于解决医疗纠纷,划清医患责任具有非常坚实的法律地位,这实际上是为工作在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法律保障,使他们在面对医疗纠纷时可以获得最有效的法律保障。在chims的技术支持下工作在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在工作实践中所获得的技术指导不输于上级挂接的医疗机构内部的医护人员。有了这两个条件,就为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提供了长期扎根基层工作的客观条件。对于患者和患者家属来说,优秀治疗方案的wmims忠实记录可以为建树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技术威信提供较好的旁证资料,是患者和患者家属辨别医疗机构是否值得信任的最好的佐证。

由上述分析可见,本发明具有积极的现实社会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房间建筑模块外型平面图

图2:走廊建筑模块外型平面图

图3:在工作夹层内安装了小型净化空调端和冰箱制冷系统的建筑模块单元三维图。图中1是空调段、2是空调压缩机、3是空调段的散热器、4是冰箱压缩机、5是冰箱制冷系统的散热器。

图4:患者候诊建筑模块俯视图

图5:患者就诊建筑模块的俯视图

图6:患者就诊建筑模块图5a-a剖面的正视图

图7:患者就诊建筑模块俯视图(镜像设计图)

图8:患者就诊建筑模块俯视图(镜像设计图)图7a-a剖面的正视图

图9:药房/配液建筑模块的俯视图

图10:药房/配液建筑模块图9a-a的剖面正视图

图11:药房/配液建筑模块图9b-b处的剖面正视图

图12:小型医疗无菌洁净水制备装置全流路图

图13:是在图12的基础上进行精简,适合于医疗无菌用水的小型反渗透无菌制水装置全流路图

图14:是可以开展卫生学分析检测的建筑模块的俯视图

图15:是可以开展基本理化分析检测的建筑模块的俯视图

图16:透析病房药房/配液间建筑模块的俯视图

图17:透析病房药房/配液间建筑模块图16a-a处剖面的正视图

图18:透析病房药房/配液间建筑模块图16b-b剖面的正视图

图19:全护理重症监护病房建筑模块的俯视图

图20:全护理重症监护病房建筑模块图19全护理社区重症病房a-a剖面的正视图

图21:半护理重症病房建筑模块的俯视图

图22:半护理重症病房建筑模块图21a-a处的剖面正视图

图23:血液透析病房建筑模块的俯视图

图24:血液透析病房建筑模块图23的a-a处剖面正视图

图25:紧凑型手术室建筑模块俯视图

图26:紧凑型手术室建筑模块图25a-a剖面正视图

图27:紧凑型手术室建筑模块图25b-b剖面正视图

图28:中药煎煮房建筑模块的俯视图

图29:中药煎煮房建筑模块图28a-a剖面的正俯视图

图30:病房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图

图31:社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图

图32:使用病房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和社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

图33:四种六个医疗建筑模块排式组合的社区全封闭重症病房的平面布局图

图34:八种十二个建筑模块串并联斜街的综合性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平面布局图

图35:七种十五个建筑模块串联衔接构成四合院结构的综合性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平面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案进一步详述本发明,显然,实施例仅供说明绝非限制。

实施例一四种六个医疗建筑模块排式组合的社区全封闭重症病房的举例

图33是利用上述设计的医疗建筑模块中的社区医院患者候诊接待室(图33-1)、医护值班室(图33-2)、重症病房药房/配液间(图33-3)、全护理社区重症病房(图33-4)四种医疗建筑模块排式组合的社区全封闭重症病房的平面布局图。图33体现了医疗建筑模块的串联衔接的可行性。这是最简单结构的社区医疗机构的平面布局设计,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全护理社区重症病房的数量,但是不能开展衔接血液透析的资料项目。

实施例二八种十二个建筑模块串并联的综合性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举例

图34是利用上述设计的医疗建筑模块中两个并联衔接的社区医院患者候诊接待室(图34-1)、两个并联衔接的医护值班室(图34-2)、透析病房药房/配液间(图34-3)、卫生学分析检测的建筑模块(图34-4)、理化分析检测的建筑模块(图34-5)、半护理社区重症病房(图34-6)、两个并联衔接的全护理社区重症病房(图34-7)、两个并联衔接的社区血液透析病房(图34-8)串并联衔街的综合性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平面设计。这个设计布局可以开展重症护理、半重症护理、血液透析的综合治疗,配备有分析检测建筑模块,可以开展灭菌注射用水在内的多种分析检测。在这个基础上增加相关病房建筑模块以及使用空建筑模块构建的仓库、中药煎煮区间,以及使用不同的病房建筑模块作为治疗建筑模块就可以基本实现基层,就可以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因此图34仅仅是举例,绝非限制,是为使用本发明表述的各种医疗分析建筑模块构建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做出样板。

实施例三七种十五个建筑模块串联衔接构成四合院结构的综合性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举例

图35是利用上述设计的医疗建筑模块中的社区医院患者候诊接待室(图35-1)、医护值班室(图35-2)、透析病房药房/配液间(图35-3)、卫生学分析检测的建筑模块(图35-4)、理化分析检测的建筑模块(图35-5)、半护理社区重症病房(图35-6)、中药制剂煎煮室(图35-7)的适用于一般老年病患者重症护理,也可以开展血液透析(使用半护理社区重症病房也可以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综合性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平面设计。更具有实际价值的是图35的组合搭配实际上也是一种具有基本医疗功能的养老院的组合搭配。在图35的基础上,只需要增加半护理社区重症病房就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养老院的建筑群。因此图35仅仅是举例,绝非限制,是为使用本发明表述的各种医疗分析建筑模块构建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做出样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