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英语学习软件的中英文切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57259阅读:1970来源:国知局

发明涉及英语学习软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英语学习软件的中英文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英语是世界第一语言,能掌握一门这样的语言对于人一生的发展都是有帮助的。学英语当然最好从娃娃抓起,当然,一款好的学习英语的软件也是必不可少的,英语学习软件整合了所有实用类的口语情景,如:商务会谈、英语面试、职场交际口语、办公室英语、旅行英语等。让您能随时随地学以致用!英语学习软件可在校舍开放期间自由选择上课时间,毋须迁就固定课堂,亦不会错过任何课节。随时随地进行多媒体互动练习,将课堂带到身边,全天候掌握学习进度。

目前的英语学习软件,存在中英文切换不便捷,学习记忆效果较差,学习效率较低和不具有正误对比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英语学习软件的中英文切换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英语学习软件的中英文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首先选择句库,软件内置有默认英语句库和新概念英语句库,再选择课本,再选择要学习的课程,新概念英语句霸朗读课文的第一句,把中文意思显示在主界面的【中文】文本框中,在【英文】文本框中,输入英文句子,打回车键,如果输入的句子是正确的,开始下一句的学习,不对时,错误的地方用红色表示出来,按换档键加r,单击【提示】按钮,正确的原文出现在【提示】文本框中;

第二,完整的一课完成后,程序会弹出提示框,单击yes,继续下一课的学习,单击【复习】按钮,开始第一次复习,单击【复习】按钮后,弹出【复习】对话框,对话框的上半部是需要复习的课文,用鼠标左键单击要复习的课文,就可以开始此课的复习,复习结束后,对话框的下半部列出的是已完成全部复习的课文;

第三,在主界面上单击【全文】按钮后,弹出【全文朗读】对话框,左边为英文课文,右边框中选择所选课文的中文解释,可以选择想要学习的课本和课程,朗读时,可以利用【开始点】和【结束点】,单击【复读】按钮,可以复读所选的内容,单击【开始录音】按钮,录下自己朗读的声音,利用【录音对比】按钮,可以把复读的语音段落和自己的语音比较,找出一些差别,达到提高口语的目的;

第四,在主页面上单击【查找】菜单上的【全文搜索】按钮,弹出查询对话框,在【全文检索】文本框下输入查找的【全文搜索】按钮,弹出查询对话框,在【全文检索】文本框下输入查找的中文句子或英文句子,然后选择查中文或英文,按下【查询】按钮,查询到的句子会显示在对话框的下方框中。

优选的,所述英语学习软件的中英文切换方法还包括中英文跟读对比模块,在主界面上单击【跟读】菜单,单击【跟读】按钮后,开始朗读界面上的中英文例句,按【上一句】或【下一句】按钮切换到相邻的中英文例句。

优选的,所述英语学习软件的中英文切换方法还包括中英文朗读与阅读模块,阅读方式为英汉对照,勾选【显示气泡】,角色头上会出现一个方框,里面显示的是这个角色正在朗读的句子,当按下【朗读】按钮后,软件则根据设定的【朗读间隔】来朗读。

优选的,所述英语学习软件的中英文切换方法还包括中英文听写模块,单击【听写】菜单,软件开始朗读当前的对话内容,可以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若忘记某个单词的拼法时,可以单击【偷看】按钮进行提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英语学习软件的中英文切换方法,软件内置有默认英语句库和新概念英语句库,再选择课本,再选择要学习的课程,新概念英语句霸朗读课文的第一句,把中文意思显示在主界面的【中文】文本框中,在【英文】文本框中,输入英文句子,打回车键,如果输入的句子是正确的,开始下一句的学习,不对时,错误的地方用红色表示出来,按换档键加r,单击【提示】按钮,正确的原文出现在【提示】文本框中,使得该英语学习软件的中英文切换方法具有正误对比效果,提高学习效果;完整的一课完成后,程序会弹出提示框,单击yes,继续下一课的学习,单击【复习】按钮,开始第一次复习,单击【复习】按钮后,弹出【复习】对话框,对话框的上半部是需要复习的课文,用鼠标左键单击要复习的课文,就可以开始此课的复习,复习结束后,对话框的下半部列出的是已完成全部复习的课文,使得该英语学习软件的中英文切换方法具有复习记忆功能,使得学习记忆效果较好;在主界面上单击【全文】按钮后,弹出【全文朗读】对话框,左边为英文课文,右边框中选择所选课文的中文解释,可以选择想要学习的课本和课程,朗读时,可以利用【开始点】和【结束点】,单击【复读】按钮,可以复读所选的内容,单击【开始录音】按钮,录下自己朗读的声音,利用【录音对比】按钮,可以把复读的语音段落和自己的语音比较,找出一些差别,达到提高口语的目的,使得该英语学习软件的中英文切换方法具有正误对比效果,提高学习效果;在主页面上单击【查找】菜单上的【全文搜索】按钮,弹出查询对话框,在【全文检索】文本框下输入查找的【全文搜索】按钮,弹出查询对话框,在【全文检索】文本框下输入查找的中文句子或英文句子,然后选择查中文或英文,按下【查询】按钮,查询到的句子会显示在对话框的下方框中,使得该中英文切换便捷,学习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按键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首先选择句库,软件内置有默认英语句库和新概念英语句库,再选择课本,再选择要学习的课程,新概念英语句霸朗读课文的第一句,把中文意思显示在主界面的【中文】文本框中,在【英文】文本框中,输入英文句子,打回车键,如果输入的句子是正确的,开始下一句的学习,不对时,错误的地方用红色表示出来,按换档键加r,单击【提示】按钮,正确的原文出现在【提示】文本框中;

第二,完整的一课完成后,程序会弹出提示框,单击yes,继续下一课的学习,单击【复习】按钮,开始第一次复习,单击【复习】按钮后,弹出【复习】对话框,对话框的上半部是需要复习的课文,用鼠标左键单击要复习的课文,就可以开始此课的复习,复习结束后,对话框的下半部列出的是已完成全部复习的课文;

第三,在主界面上单击【全文】按钮后,弹出【全文朗读】对话框,左边为英文课文,右边框中选择所选课文的中文解释,可以选择想要学习的课本和课程,朗读时,可以利用【开始点】和【结束点】,单击【复读】按钮,可以复读所选的内容,单击【开始录音】按钮,录下自己朗读的声音,利用【录音对比】按钮,可以把复读的语音段落和自己的语音比较,找出一些差别,达到提高口语的目的;

第四,在主页面上单击【查找】菜单上的【全文搜索】按钮,弹出查询对话框,在【全文检索】文本框下输入查找的【全文搜索】按钮,弹出查询对话框,在【全文检索】文本框下输入查找的中文句子或英文句子,然后选择查中文或英文,按下【查询】按钮,查询到的句子会显示在对话框的下方框中。

所述英语学习软件的中英文切换方法还包括中英文跟读对比模块,在主界面上单击【跟读】菜单,单击【跟读】按钮后,开始朗读界面上的中英文例句,按【上一句】或【下一句】按钮切换到相邻的中英文例句。

所述英语学习软件的中英文切换方法还包括中英文朗读与阅读模块,阅读方式为英汉对照,勾选【显示气泡】,角色头上会出现一个方框,里面显示的是这个角色正在朗读的句子,当按下【朗读】按钮后,软件则根据设定的【朗读间隔】来朗读。

所述英语学习软件的中英文切换方法还包括中英文听写模块,单击【听写】菜单,软件开始朗读当前的对话内容,可以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若忘记某个单词的拼法时,可以单击【偷看】按钮进行提示。

工作原理:该英语学习软件的中英文切换方法,软件内置有默认英语句库和新概念英语句库,再选择课本,再选择要学习的课程,新概念英语句霸朗读课文的第一句,把中文意思显示在主界面的【中文】文本框中,在【英文】文本框中,输入英文句子,打回车键,如果输入的句子是正确的,开始下一句的学习,不对时,错误的地方用红色表示出来,按换档键加r,单击【提示】按钮,正确的原文出现在【提示】文本框中,使得该英语学习软件的中英文切换方法具有正误对比效果,提高学习效果;完整的一课完成后,程序会弹出提示框,单击yes,继续下一课的学习,单击【复习】按钮,开始第一次复习,单击【复习】按钮后,弹出【复习】对话框,对话框的上半部是需要复习的课文,用鼠标左键单击要复习的课文,就可以开始此课的复习,复习结束后,对话框的下半部列出的是已完成全部复习的课文,使得该英语学习软件的中英文切换方法具有复习记忆功能,使得学习记忆效果较好;在主界面上单击【全文】按钮后,弹出【全文朗读】对话框,左边为英文课文,右边框中选择所选课文的中文解释,可以选择想要学习的课本和课程,朗读时,可以利用【开始点】和【结束点】,单击【复读】按钮,可以复读所选的内容,单击【开始录音】按钮,录下自己朗读的声音,利用【录音对比】按钮,可以把复读的语音段落和自己的语音比较,找出一些差别,达到提高口语的目的,使得该英语学习软件的中英文切换方法具有正误对比效果,提高学习效果;在主页面上单击【查找】菜单上的【全文搜索】按钮,弹出查询对话框,在【全文检索】文本框下输入查找的【全文搜索】按钮,弹出查询对话框,在【全文检索】文本框下输入查找的中文句子或英文句子,然后选择查中文或英文,按下【查询】按钮,查询到的句子会显示在对话框的下方框中,使得该中英文切换便捷,学习效率较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