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测试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参数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26927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测试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参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癌症发病率中占第二位,其导致的死亡率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首位。宫颈癌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其引起的死亡率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宫颈癌是可以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治愈的疾病,因此对宫颈癌前病变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是提高宫颈癌生存率和治愈率的关键。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无创性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的筛查诊断方法之一,该法操作简便、标本获取容易、病人无痛苦、无损伤,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宫颈癌,并适合大规模人群普查。但这种方法亦存在一些局限性:即需要大量人力在显微镜下从众多细胞中寻找出若干个病变细胞。这就要求病理医生普遍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随着临床送检样本的逐年增多,病理医生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剧增,长期的显微镜观察极易让人疲劳,大大降低了结果判断的准确性。加之经验丰富的病理医生严重不足,在基层医院尤其明显,同时病理医生阅片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诸如经验、心理、情绪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病理医生可能对同一病变做出不同的诊断,即使同一病理医师对同一病变的诊断在不同时间内也有可能得出不同的诊断结果。随着计算机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在组织细胞形态、化学成分定量分析的研究工作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计算机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在医学上的应用,为形态学客观、科学地定量提供了一个新的实用手段,目前已经成为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影像分析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病理医生需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一方面很难在同一时间内召集同一水平的病理医生共同阅片;另一方面病理医生工作强度很大、极易产生视觉疲劳,在诊断过程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导致同一病人结果的可重复性下降。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方法能够可以更加准确、稳定、客观得对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的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测试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参数的方法。

其方案为:首先拍摄细胞的显微图像,然后用图像分析软件测试细胞的色度学和几何形态学参数,选出各种细胞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将参数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并评价判别函数对细胞的临床诊断效果。

所述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测试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试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的色度学和几何学参数,计算纹理学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r:红基色,g:绿基色,b:蓝基色,r:红基色系数,g:绿基色系数,b:蓝基色系数;an:细胞核面积,ap:细胞浆面积dmaj:长轴,dmin:短轴,p:周长,rnp:核浆比,fii:形状不规则指数,rff:规化形状因子。

步骤二,对测试结果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单因素的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分析,筛选有诊断价值的参数(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

选取的色度学参数包括细胞浆与细胞核的红基色、绿基色、蓝基色,计算红基色系数、绿基色系数、蓝基色系数;

几何学参数包括细胞与细胞核的面积、长轴、短轴、平均直径、周长;

纹理学参数包括细胞的核浆比和细胞与细胞核的形状不规则指数、规化形状因子。

步骤三,对有诊断价值的参数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评价函数的判别效果。

1、低级别组细胞、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细胞和高级别组细胞的判别结果

上式中y1、y2、y3分别为低级别组细胞、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细胞和高级别组细胞的判别函数,其回代判别符合率为74.9%。

2、低级别组细胞(正常鳞状上皮表层细胞、正常鳞状上皮中层细胞、成熟的鳞状上皮化生细胞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的判别结果

上式中y4、y5、y6、y7分别为正常鳞状上皮表层细胞、正常鳞状上皮中层细胞、成熟的鳞状上皮化生细胞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的判别函数,其回代判别符合率为87.5%。

3、高级别组细胞(正常鳞状上皮底层细胞、非典型鱗状细胞不能除外高级别病变细胞、不成熟的鳞状上皮化生细胞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的判别结果。

上式中y8、y9、y10、y11分别为正常鳞状上皮底层细胞、非典型鱗状细胞不能除外高级别病变细胞、不成熟的鳞状上皮化生细胞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的判别函数,其回代判别符合率为72.2%。

判别过程包括:比较低级别组细胞、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细胞和高级别组细胞的形态学参数,筛选有诊断价值的参数,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对低级别组细胞、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细胞和高级别组细胞进行分类诊断;分别比较低级别和高级别组内细胞的形态学参数,筛选有诊断价值的参数,分别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对组内细胞进行进一步的分类诊断,得到细胞的最终分类诊断结果。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系统测试了液基涂片中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的色度学、几何学和纹理学参数,定量揭示了液基涂片中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的形态学参数特征;筛选对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分类诊断有价值的形态学参数;建立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的判别函数。从而将依赖经验和能力的主观性诊断指标转变为客观的形态学定量参数;所建立的判别函数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的计算机自动分类诊断提供数据支持,有效避免了传统定性观察中的主观性和不可重复性,为大规模的防癌筛查提供便利,同时有效提高宫颈癌筛查的效率,切实提高宫颈癌发现率和治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测试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参数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测试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测试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的色度学和几何学参数,计算其纹理学参数;

s102: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筛选有诊断价值的参数;

s103:对有诊断价值的参数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评价函数的判别效果。

计算公式如下:

r:红基色,g:绿基色,b:蓝基色,r:红基色系数,g:绿基色系数,b:蓝基色系数;an:细胞核面积,ap:细胞浆面积dmaj:长轴,dmin:短轴,p:周长,rnp:核浆比,fii:形状不规则指数,rff:规化形状因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测试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细胞收集及分组

收集宫颈液基涂片,在数码显微镜下(×400)摄取宫颈鳞状上皮细胞显微图像,收集正常鳞状上皮中、表层细胞、正常鳞状上皮底层细胞、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细胞、非典型鱗状细胞不能除外高级别病变细胞、不成熟的鳞状上皮化生细胞、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将收集的细胞分为低级别组细胞、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细胞和高级别组细胞,低级别组细胞包括正常鳞状上皮中、表层细胞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而高级别组细胞包括正常鳞状上皮底层细胞、非典型鱗状细胞不能除外高级别病变细胞、不成熟的鳞状上皮化生细胞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

(2)测试细胞的形态学参数

用image-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分别对细胞的形态学参数(色度学、几何学和纹理学)进行测试。选取的色度学参数包括细胞浆与细胞核的红基色(r)、绿基色(g)、蓝基色(b),计算其红基色系数(r)、绿基色系数(g)、蓝基色系数(b);几何学参数包括细胞与细胞核的面积(a)、长轴(dmaj)、短轴(dmin)、平均直径(d)、周长(p);纹理学参数包括细胞的核浆比(rnp)和细胞与细胞核的形状不规则指数(fii)、规化形状因子(rff)。

(3)细胞判别过程

首先比较低级别组细胞、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细胞和高级别组细胞的形态学参数,筛选有诊断价值的参数,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对低级别组细胞、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细胞和高级别组细胞进行分类诊断;然后分别比较低级别和高级别组内细胞的形态学参数,筛选有诊断价值的参数,分别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对组内细胞进行进一步的分类诊断,从而得到细胞的最终分类诊断结果。

(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单因素的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细胞的形态学参数,筛选有诊断价值的参数;随机选择70%细胞,将其归为训练组,剩余的30%细胞为测试组;然后对训练组细胞有价值的形态学参数进行用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计算回代符合率,而测试组的细胞用于评价函数的判别效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测试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参数的方法。传统的宫颈细胞学的诊断完全依赖于临床病理医生的阅历和经验,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重复性不高;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试形态学参数,并筛选稳定又客观的参数对于宫颈细胞学的诊断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而且诊断方式省时省力,具有可复制性,能够提高基层医院的诊断准确率,为计算机的自动分类诊断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为大规模的筛查带来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