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夜间扫描二维码开锁的共享单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5374发布日期:2019-05-15 22:40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夜间扫描二维码开锁的共享单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夜间扫描二维码开锁的共享单车。



背景技术:

在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共享单车在街头巷尾已随处可见,为人们的短途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在晚上使用共享单车时,扫描二维码开锁会因光线不好而扫描不成功,虽然现有的共享单车扫描二维码时可以通过自动开启闪光灯来实现二维码的照亮,但由于闪光灯的光线太强太集中,近距离使用时会在二维码的表面形成反光,经常需要反复换取合适的角度,延误扫描成功的时间,给开锁带来不便。

此外,在雨雪的天气,二维码装置的表面会凝聚雨滴或冰雪,不利于扫描开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夜间扫描二维码开锁的共享单车。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夜间扫描二维码开锁的共享单车,包括车身,车座,智能车锁和用于开锁的二维码装置,所述二维码装置从上至下依次由二维码层、印刷层、冷光片层和支撑层组成,还包括一个透明防水盖,该透明防水盖与支撑层固定,并将二维码层、印刷层、冷光片层装设于内;

所述印刷层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二维码层粘附于印刷层上;所述冷光片层由上下两层透明电极层、设置在两层透明电极层之间的发光层组成;

还包括一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有微控制器和蓄电池,控制盒外有与微控制器电路板电连接的亮度传感器,微控制器设置在车座下方并固定在车座的支撑轴上;所述冷光片层和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蓄电池电连接;

所述透明防水盖的表面涂覆有疏水纳米涂层,所述疏水纳米涂层为主要成分为有效固含量不低于14%的氟硅聚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两层透明电极层上均设有触点,所述触点与微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层比二维码层、印刷层、冷光片层大出一个边沿,透明防水盖底部具有一个外翻的边缘,该边沿与支撑层的边沿通过螺钉紧固。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个车筐,车筐的周身固定有柔性太阳能薄膜电池,为蓄电池提供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车筐的长度为350~400mm,宽度为30~35mm,高度为25~30mm。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两个把手中间的横梁上设置有手机支架,手机支架上固定有充电线,充电线的一端为与手机匹配的充电端口,另一端与柔性太阳能薄膜电池的电源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层由无极或有机发光材料制成的电致发光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微控制器的型号为stm32f103zet6,其工作频率为72mhz。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共享单车通过设置亮度传感器,并通过控制器接收亮度传感器的信号,在光线昏暗时自动打开电源,通过冷光片的发光实现二维码的照亮,方便扫描;

2.本发明的共享单车的二维码装置的防水盖的表面涂覆有疏水纳米涂层,该材料是一种荷叶仿生材料,雨水或冰雪落在二维码装置的表面难以停留,在有一定倾斜角度或受风吹或会迅速滑落,方便扫描开锁;

3.本发明的共享单车的车筐周身固定有柔性太阳能薄膜电池,铺设于车筐的四周时,比铺设在框内底部具有更大的光照面积;

4.本发明的共享单车大容积的车筐为携带随身物品较多的骑行者带来很大便利。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二维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控制关系示意图。

图中:1、二维码层;2、印刷层;3、冷光片层;31、透明电极层;32、发光层;4、支撑层;5、透明防水盖;6、螺钉;7、控制盒;8、微控制器8;9、蓄电池;10、亮度传感器;11、柔性太阳能薄膜电池;12、手机支架;13、充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为了解决现有共享单车夜间扫描不便以及雨雪天气时二维码装置表面容易凝聚雨滴和冰雪影响扫码开锁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便于夜间扫描二维码开锁的共享单车。该共享单车包括车身,车座,智能车锁和用于开锁的二维码装置。如图2所示,二维码装置从上至下依次由二维码层1、印刷层2、冷光片层3和支撑层4组成,还包括一个透明防水盖5,该透明防水盖5与支撑层4固定,并将二维码层1、印刷层2、冷光片层3装设于内。具体地,透明防水盖5与支撑层4可以采用热塑粘结固定,也可以采用螺钉6固定,采用螺钉6固定时,支撑层4比二维码层1、印刷层2、冷光片层3大出一个边沿,透明防水盖5底部具有一个外翻的边缘,该边沿与支撑层4的边沿通过螺钉6紧固。

印刷层2由透明材料制成,二维码层1印刷或粘附于印刷层2上;冷光片层3由上下两层透明电极层31、设置在两层透明电极层31之间的发光层32组成。发光层32由无极或有机发光材料制成的电致发光材料层,亦可以是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或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等。发光层32可以根据所选用的电致发光材料的不同而选用适当方法制成,例如热蒸镀或印刷方法等。

本实施例的透明电极层31可以选用铟锡氧化物或铟锌氧化物制成,仅使发光层产生的冷光可以穿透出去,透明电极层可以应用镀层或印刷的方法层积于发光层的上下两个侧面上。

如图3所示,还包括一控制盒7,控制盒7内设有微控制器8和蓄电池9,控制盒7外有与微控制器电8路板电连接的亮度传感器10,微控制器8设置在车座下方并固定在车座的支撑轴上;冷光片层3和微控制器8电连接,具体地,冷光片层3的上下两层透明电极层32上均设有触点,触点与微控制器8电连接。微控制器8与蓄电池9电连接。

微控制器8的型号为stm32f103zet6,其工作频率为72mhz,运行速率快,计数精准,它的定时器资源极其丰富,多达11个,同时具3个12位adc,完全可以实现精准测频。

亮度传感器10用于采集环境的亮度,当亮度低于某个值时,亮度传感器10输出一个电信号,驱动微控制器接通冷光片的电源,当亮度高于这个值的时候,传感器又会输出一个信号,驱动微控制器断开冷光片的电源。本发明的亮度传感器可以是对射型、漫反射型及槽式等常见的亮度传感器,本实施例采用的亮度传感器10为对射型亮度传感器。

通过微控制器8接收亮度传感器10的信号,在光线昏暗时自动打开电源,通过冷光片的发光实现二维码的照亮,方便扫描。

此外,为了解决雨雪天气时二维码装置表面容易凝聚雨滴和冰雪影响扫码开锁的问题,本实施例的二维码装置的透明防水盖的表面涂覆有疏水纳米涂层,疏水纳米涂层为主要成分为有效固含量不低于14%的氟硅聚合物。该材料是一种荷叶仿生材料,雨水或冰雪落在二维码装置的表面难以停留,在有一定倾斜角度或受风吹或会迅速滑落。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共享单车还包括一个车筐,车筐的周身固定有柔性太阳能薄膜电池11,为蓄电池提供电能。

太阳能薄膜电池采用cigs柔性薄膜电池,cigs柔性薄膜电池具有的优点如下:1、转换效率高,对比:非晶硅薄膜电池产品转换效率仅为6%,cigs柔性薄膜电池产品转换效率平均达到11%;2、柔性,可弯曲,可适用于任何形状屋面、建设屋顶、帐篷等;3、轻质,对比:晶硅类电池每平方米为13kg左右,cigs柔性薄膜电池每平方米重量仅为:1.86kg,无需考虑承重与抗风荷载;4、无衰减,对比:晶硅类电池产品有两年的衰减期,cigs柔性薄膜电池性能稳定无衰减期;5、弱光性强,对比:晶硅电池产品平均日照发电时间仅为4小时左右,cigs薄膜电池产品平均日照发电时间超过6小时;6、安全性高、易维护,晶硅类电池产品容易破损,且破损面积超过20%,则完全不能发电,同时破损的晶硅体跌落容易引发安全隐患;cigs薄膜电池产品单个破损不影响其他单个发电,平时维护只要日常用水清洗即可。

本实施例采用柔性太阳能电池而非现有共享单车采用的晶硅类电池,除了上述优点外,铺设于车筐的四周时,比铺设在框内底部具有更大的光照面积;同时车筐可以采用更大的容积,本实施例中车筐的长度为350~400mm,宽度为30~35mm,高度为25~30mm。大容积的车筐为携带随身物品较多的骑行者带来很大便利。

实施例3:

在实施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共享单车的车身两个把手中间的横梁上设置有手机支架12,手机支架12上固定有充电线,充电线的一端为与手机匹配的充电端口,另一端与柔性太阳能薄膜电池的电源输出端连接。大容积的车筐及大面积的柔性太阳能薄膜电池除了为自行车提供必需的电源外,还可以为骑行者的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充电。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