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草原料检验核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74746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烟草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草原料检验核对方法。



背景技术:

原料是生产的基础,原料的复核工作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因此,做好原料的复核工作关系到整个生产的全过程。卷烟生产过程中,存在任务重、工作强度大、品牌多等情况,同时,叶组配方又是整个卷烟生产的基础,因此,叶组配方的备料及复核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叶组配方原料的制备过程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由物资科接收烟叶原料;

(2)按照同一年份、产地、等级、重量等信息进行分区域堆码;

(3)物资科的备料工按照生产备料单进行批次叶组配方的制备;

(4)批次叶组配方制备完成后,由物资科复核人员进行人工复核,然后投料至生产堆码区域,并通知工艺质量检验科和制丝车间进行烟叶原料确认;

(5)制丝车间巡检工对该批次原料的箱装数量进行确认;

(6)工艺质量检验科检验人员对该批次烟叶原料的每箱烟叶相关信息进行复核。

可见,上述步骤中的叶组配方的备料复核以及检验复核中的信息核对工作完全都是依靠相关工作人员按照配方单进行人工确认及复核完成的,然而,人的主观意识决定了核对结果,因此,依靠人工复核始终存在质量隐患。同时,检验人员每天需要核对多个批次的叶组配方,每批次核对时长不少于20分钟,工作耗时长、效率低、强度大,并且存在一定的误差风险。另外,整个产品质量可追溯信息链条存在缺失,无法精准把控产品质量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烟草原料检验核对方法,该方法可以消除人工核对引起的误差,提高核对效率,减轻工作强度,使核对工作更加简单、快捷、准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草原料检验核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搭建原料基础数据库,原料基础数据库包含各个烟草原料参数信息和多个配方单参数信息,每个配方单参数信息包含若干烟草原料参数信息;

原料电子化标识,分别根据各个烟草原料参数信息进行编码并制作电子信息标签,将各个电子信息标签固定于对应的烟草原料的包装上;

配置识别终端,将原料基础数据库加载到识别终端,根据生产需求获取目标配方单参数信息;

备料,在物资科按照目标配方单参数信息制备批次原料;

备料检验复核,利用识别终端读取上述批次原料中的各个电子信息标签,并将读取到的信息解码后与目标配方单参数信息对比,判断对比结果是否一致,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发出提示信息;

堆码,将上述批次原料投料至生产堆码区域;

工艺检验复核,利用识别终端读取上述批次原料中的各个电子信息标签,并将读取到的信息解码后与目标配方单参数信息对比,判断对比结果是否一致,若是,则将上述批次原料投料至生产线,若否,则发出提示信息。

优选地,在上述烟草原料检验核对方法中,在步骤工艺检验复核中的将上述批次原料投料至生产线,还包括以下步骤:

生产检验复核,利用识别终端读取上述批次原料中的各个电子信息标签,并将读取到的信息解码后与目标配方单参数信息对比,判断对比结果是否一致,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发出提示信息;

原料品质检验,拆开烟草原料的包装检验原料的品质,如果品质有缺陷,则利用识别终端标记有缺陷的烟草原料参数信息,将标记信息发送至物资科进行提示并上传到上位机。

优选地,在上述烟草原料检验核对方法中,在步骤备料检验复核中和步骤工艺检验复核中以及步骤生产检验复核中,识别终端还将对比结果上传到上位机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优选地,在上述烟草原料检验核对方法中,在步骤备料检验复核中和步骤工艺检验复核中以及步骤生产检验复核中,识别终端还将对比结果发送至显示终端进行显示。

本发明提供的烟草原料检验核对方法,包括步骤:搭建原料基础数据库,包含各个烟草原料参数信息和多个配方单参数信息;原料电子化标识,分别根据各个烟草原料参数信息进行编码并制作电子信息标签,将各个电子信息标签固定于对应的烟草原料的包装上;配置识别终端,将原料基础数据库加载到识别终端,根据生产需求获取目标配方单参数信息;备料;备料检验复核,利用识别终端读取上述批次原料中的各个电子信息标签,并将读取到的信息解码后与目标配方单参数信息对比,若对比结果一致,则进入下一步,若对比结果不一致,则发出提示信息;堆码;工艺检验复核,利用识别终端读取上述批次原料中的各个电子信息标签,并将读取到的信息解码后与目标配方单参数信息对比,若对比结果一致,则将上述批次原料投料至生产线;若对比结果不一致,则发出提示信息。

本发明利用物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实现了烟草原料检验核对的信息化,利用识别终端代替人工核对,有效降低或消除了原料投料及复核过程中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误差,提高了核对效率,减轻了工作强度,使核对工作更加简单、快捷、准确。本方案能够有力促成原料的复核控制从事后、事中向事前防患的转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烟草原料检验核对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烟草原料检验核对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草原料检验核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搭建原料基础数据库,原料基础数据库包含各个烟草原料参数信息和多个配方单参数信息,每个配方单参数信息包含若干烟草原料参数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该原料基础数据库可以在多个平台进行搭建,并且可以加载到上位机、服务器和识别终端内。原料基础数据库内包含的各个烟草原料参数信息与卷烟生产所涉及到的原料是一一对应的,其涉及到的烟草原料参数信息包含多种原料的参数信息,例如:烟叶原料的年份、等级、产地、重量等参数信息,或者香精、香料的类别、牌别、重量、配方号等参数信息。配方单参数信息包含多条烟草原料参数信息,配方单具体可分为烟叶叶组配方单、梗组配方单、香精香料配方单等。

s2:原料电子化标识,分别根据各个烟草原料参数信息进行编码并制作电子信息标签,将各个电子信息标签固定于对应的烟草原料的包装上。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中的根据各个烟草原料参数信息进行编码具体是指将烟草原料参数信息编码转换成为识别终端可识别的如二维码、条形码或射频码等电子信息,然后将这些电子信息制作成电子信息标签。物资科在收料时即对各个烟草原料的包装进行统一电子化标识,核对时,采用识别终端通过扫描或感应读取的方式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这些电子信息标签所对应的烟草原料参数信息,从而便于检验核对,可以免除了人工数据查询过程,有效消除人工复核过程中的误差。

本方案采用的电子信息标签可以设计为多种形式,例如采用信息码打印的不干胶信息标签,即,在原料的包装上粘贴印有可以用来识别其参数信息的二维码标签或条形码标签,在检验核对时,采用识别终端扫描该不干胶信息标签,即可获取原料的相关参数信息,便于核对,不干胶信息标签具有易于制作、成本低廉的优点,本方案可以采用移动打印设备或固定打印设备的方式对烟草原料的包装进行电子化标识,简单快捷,工作效率高。本方案还可以采用nfc电子感应芯片或者采用射频标签等作为电子信息标签,即,将nfc电子感应芯片或射频标签等贴在烟草原料的包装上,在检验核对时,采用识别终端靠近该标签,即可通过电子感应的方式快速获取该标签所包含的信息,识别终端再将获取的信息转换成对应的烟草原料参数信息,从而便于核对,nfc电子感应芯片和射频标签等标签具有易于识别、稳定可靠、录入信息更快捷的优点。

s3:配置识别终端,将原料基础数据库加载到识别终端,根据生产需求获取目标配方单参数信息。本方案中的识别终端采用了物联网技术,通过激光扫描器、射频识别装置或nfc识别装置等识别终端,按照约定的协议,将二维码、条形码、射频标签或nfc电子感应芯片等电子信息标签内包含的信息转换成烟草原料参数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识别终端优选采用移动终端,便于人员手持操作。移动终端需要具有以下功能:1、能够扫描识别和存储条形码、二维码或射频标签、nfc电子感应芯片等电子信息标签的信息;2、能够存储原料基础数据库信息,并可选取生产所需的目标配方单参数信息;3、可以加载原料复核系统;4、具备离线使用和在线自动更新功能。移动终端与固定计算机能够同时使用原料复核系统,并配备相关服务器。当然,上述识别终端还可以采用固定识别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车间及库房等没有网络的环境中,移动终端必须能够正常使用,为了确保移动终端能够在投料及复核工作中的正常使用,移动终端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功能:1、在有网络的环境中能够自动联接网络并及时更新数据库信息,回传投料及复核结果;2、能够存储大量复核比对所需数据并建立数据库;3、能够具备编程功能,实现原料的离线投料及复核比对功能并提示相关检验结果。可见,本方案的移动终端使用了移动互联技术,应用于原料参数信息的查询、比对及复核结果数据的上传。操作人员只需要在开始工作前在识别终端上加载原料基础数据库,然后选取好目标配方单参数信息,即可在线或离线正常使用。当有网络连接时,数据直接对系统通过接口形成交互,如果无网络连接时,数据将会被保存到识别终端,直到有可用网络时,数据会自动或人工提交,以保证原料复核不影响正常生产。

s4:备料,在物资科按照目标配方单参数信息制备批次原料。具体的,物资科的备料工按照目标配方单参数信息从仓库堆码的烟草原料中选取目标配方所需要的若干个特定烟草原料,从而完成批次原料的制备。

s5:备料检验复核,利用识别终端读取上述批次原料中的各个电子信息标签,并将读取到的信息解码后与目标配方单参数信息对比,判断对比结果是否一致,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发出提示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在物资科出库时由备料工或出库人员等复核人员进行,复核人员在识别终端上选定目标配方单参数信息作为对比基础,然后对上述批次原料中的各个电子信息标签进行逐个读取识别录入,识别终端会将读取到的信息解码后与目标配方单参数信息对比,并判断对比结果是否一致,同时显示对比结果。如果对比结果一致,则说明上述批次原料是生产需求的配方单对应的原料,复核人员就可以将上述批次原料投料至生产堆码区域进行中转暂存;如果对比结果不一致,识别终端则发出提示信息,提示复核人员将与配方单不一致的原料进行更换或其他处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示信息可以为报警信息,并且可以通过例如显示文字、报警信号灯或提示语音等方式进行提示。

s6:堆码,物资科的复核人员将上述批次原料投料至生产堆码区域进行中转暂存,然后,通知工艺质量检验科和生产线进行原料确认。

s7:工艺检验复核,利用识别终端读取上述批次原料中的各个电子信息标签,并将读取到的信息解码后与目标配方单参数信息对比,判断对比结果是否一致,若是,则将上述批次原料投料至生产线,若否,则发出提示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由工艺质量检验科的复核人员进行,其复核过程与上述步骤s5中的复核过程类似,同样采用了识别终端进行读取识别和对比,并显示对比结果。

优选地,在步骤s7中的将上述批次原料投料至生产线,还包括以下步骤:

s701:生产检验复核,利用识别终端读取上述批次原料中的各个电子信息标签,并将读取到的信息解码后与目标配方单参数信息对比,判断对比结果是否一致,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发出提示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s701由生产线复核人员进行,其复核过程与上述步骤s5和步骤s7中的复核过程类似,同样采用了识别终端进行读取识别和对比,并显示对比结果;

s702:原料品质检验,拆开烟草原料的包装检验原料的品质,如果品质有缺陷,则利用识别终端标记有缺陷的烟草原料参数信息,将标记信息发送至物资科进行提示并上传到上位机。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由生产线的车间操作工进行开箱检验,如果烟草原料出现变质、霉变或其他不能使用的情况,需要物资科更换该烟草原料,识别终端则标记有缺陷的烟草原料参数信息,并对该烟草原料进行替换跟踪,同时,将标记信息发送至物资科进行提示并上传到上位机。另外,如果生产计划发生变化需要进行退料处理时,本系统也具备相应的退料检验功能。

优选地,在步骤s5中和步骤s7中以及步骤s701中,识别终端还将对比结果上传到上位机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如此进行数据的统计、归纳、整理与分析,生产投料和复核数据就得以永久保存,形成卷烟生产原料复核数据大数据库,为卷烟生产复核工作的决策提供真实、有效、可靠的数据基础,同时,原料投料及复核工作的有效监控和监管使得产品质量信息数据化、链条化,对产品质量问题可追溯性得到满足,使质检监管部门有据可依。

更加优选地,在步骤s5中和步骤s7中以及步骤s701中,识别终端还可以根据复核人员工作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权限,例如对不同部门的复核结果进行访问、修改等权限,并且在进行复核时登录相应部门的复核人员信息,以便于系统追溯复核信息,使质检监管部门有据可依。

优选地,在步骤s5中和步骤s7中以及步骤s701中,识别终端还将对比结果发送至显示终端进行显示。显示终端可以采用电子显示屏或信号灯等显示设备,能够为相应的复核部门提供直观了解。

本发明利用物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实现了烟草原料检验核对的信息化,利用识别终端代替人工核对,有效降低或消除了原料投料及复核过程中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误差,提高了核对效率,减轻了工作强度,使核对工作更加简单、快捷、准确。本方案能够有力促成原料的复核控制从事后、事中向事前防患的转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烟草原料检验核对方法不仅适用于对烟叶原料、烟梗原料的检验和复核,还适用于香精、香料等原料的检验复核过程,还适用于辅助材料(如烟纸、接装纸、成型纸、滤棒、小盒商标、条盒商标、铝箔、内衬等)的检验复核过程。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有效提高原料复核效率,对批次原料的复核时长由原来的20分钟缩短至2分钟;

(2)有效提高复核检验的准确率,有效降低或消除原料投料及复核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误差,复核准确率可达100%,防止不合格烟草原料进入生产线;

(3)能够监控烟草原料的备料、检验、复核及生产流程情况,实现烟草原料备料复核和生产前检验的信息化,可提供产品追溯所需相关信息,便于进一步分析管理,能够有力促成原料的复核控制从事后、事中向事前防患的转变。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