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5268发布日期:2018-06-16 01:13阅读:来源:国知局
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纹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来自射频电子标签识别读写器的身份验证指令时,采集用户的第一指纹信息;

射频电子标签,用于在进入到对应的所述射频电子标签识别读写器的预设范围内时,供所述射频电子标签识别读写器获取存储器预先存储的对应的信息,以根据所述信息实现对应的功能;

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所述射频电子标签、所述存储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射频电子标签的进行信息的接收、发送和存储以及控制比对所述指纹识别模块采集的用户的第一指纹信息与所述存储器预先存储的第二指纹信息,进行用户的身份验证;

所述存储器,分别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

其中,所述电子装置预设有唯一的编号,与所述编号对应录入的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经所述射频电子标签识别读写器写入所述射频电子标签并存储至所述存储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身份验证反馈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指纹识别模块采集的用户的第一指纹信息与存储器预先存储的第二指纹信息的比对结果,生成身份验证反馈信息,并通过所述射频电子标签识别读写器转发至服务器,以供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身份验证反馈信息确定身份验证是否通过,并控制执行对应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显示对应的提示信息;

供电器,分别与所述显示器、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键模块,设于所述电子装置的外表面,所述按键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密码信息,

所述处理器比对所述第一密码信息和预先设定的第二密码信息,进行用户的身份验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频电子标签包括2.4G射频电子标签和13.56M射频电子标签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装置为电子学生证、电子校徽、电子挂饰、电子手环中的任意一种。

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控制方法,适用于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来自射频电子标签识别读写器的身份验证指令时,采集用户的第一指纹信息和/或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密码信息;

比对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二指纹信息和/或比对所述第一密码信息和预先设定的第二密码信息,并生成身份验证反馈信息;

响应于所述身份验证指令反馈所述身份验证反馈信息至所述射频电子标签识别读写器,以供射频电子标签识别读写器转发所述身份验证反馈信息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身份验证反馈信息确定身份验证是否通过,并控制执行对应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进入到所述射频电子标签识别读写器的预设范围内时,响应于所述射频电子标签识别读写器反馈预先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供所述射频电子标签识别读写器转发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确定身份验证是否通过,并控制执行对应的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先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至存储器中,

其中,所述电子装置预设有唯一的编号,与所述编号对应录入的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经所述射频电子标签识别读写器写入所述射频电子标签并存储至所述存储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身份验证是否通过的信息,并显示对应的第一提示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接收到来自所述射频电子标签识别读写器的身份验证指令时,显示对应的第二提示信息,以供用户根据所述第二提示信息配合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采集和/或输入所述第一密码信息。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控制方法,适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电子装置进入到射频电子标签识别读写器的预设范围内时,控制对应的所述射频电子标签识别读写器发送身份验证指令,以供客户端根据所述身份验证指令采集第一指纹信息和/或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密码信息,并比对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二指纹信息和/或比对所述第一密码信息和预先设定的第二密码信息,生成身份验证反馈信息;

获取所述身份验证反馈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验证反馈信息确定身份验证是否通过,并控制执行对应的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身份验证反馈信息确定身份验证是否通过,并控制执行对应的操作,包括:

当所述身份验证反馈信息为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二指纹信息相同和/或所述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和预先设定的密码信息相同时,确定身份验证通过,并控制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

当所述身份验证反馈信息为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二指纹信息不同和/或所述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和预先设定的密码信息不同时,确定身份验证不通过,并控制执行对应的第二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电子装置进入到所述射频电子标签识别读写器的预设范围内时,获取来自所述客户端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确定身份验证是否通过,并控制执行对应的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确定身份验证是否通过,并控制执行对应的操作,包括:

在预设用户身份信息库中匹配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若在所述预设用户身份信息库中匹配到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时,确定身份验证通过,并控制对应的所述第一操作;

若在所述预设用户身份信息库中未匹配到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时,确定身份验证不通过,并控制对应的所述第二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身份验证是否通过的信息至所述客户端,以供客户端显示对应的第一提示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统计身份验证不通过的信息;

当同一所述客户端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身份验证不通过的信息个数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客户端禁用第二预设时间,并发送警报提示信息至相关人员的其他关联客户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统计身份验证通过之后的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记录,并存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